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負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篇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這就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從學生出發去匯入新課。

“負數”這一概念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且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並不是一無所知。透過天氣預報節目,學生對它已有了認知基礎。再加上教材又提供了大量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原本的設想是從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節目中引入負數,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爲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再透過設計大量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再從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的活動中,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

但是從問了幾個學生後發現學生對於負數的書寫與讀法並不是本課的難點,反而在溫度計上看數據的認識與讀出正確的數據,出現了問題,我想首先在教學課件與教材的不統一,特別是不同學生書本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2攝氏度,半格與一格的區分比較模糊。

我發現需要自己對將開始的教學進行調整,同時帶來了影響整個過程中的連貫性的。首先來源於自己對教材認識的不同見解。第一的不同:教學引入的不同,一開始是應在學生回家認識溫度計的前提下進行,(出示:溫度計)讓學生介紹一番對溫度計,以此引出攝氏度與華氏度的認識,並及時進行引導設疑:那你知道在我國是用什麼單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攝氏度表示的溫度。並與學生一起來認識一大格表示10℃,每一小格表示2℃,舉例鞏固的前提下進行教學例一的過

程。這樣的引入,對於學生來說,是有用的,分散了教學實際的難點,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的安排,學生反應的效果比較好,學生的表現是樂於於此,讓學生充當課堂教學的重點。於是教學引入,想以北師大(四年級下)中的“生活中的負數”爲開頭,首先從詞語入手,理解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的舉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引出教學例1的過程,要透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多樣化的生活素材中,感知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具體數量的意義是相反的,體會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透過引進負數來進行簡潔的表示。但學生的反應沒有自己預設的出彩,自己的教學語言還需加強以及學生的常規練習。

自己的教學想法在於讓學生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的前提下,讓學生透過語言的表述例1三個城市的溫度,引出用數學的符號來表示更加簡潔,形成一定的數學知識內需。自己設計了但從效果來看,學生並沒有如此的需求,如果把練習一第三題提前到教學例2的教學內容中,可能效果更好:先寫正數與負數——分類——引出概念——0的新認識。課堂上採取的方式多樣,有回顧新知,有用手勢表示是否高於海平面,還是低於還平面。反正新的教材還有許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研究學習的地方。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篇2

《認識負數》單元的教學看似簡單,教起來似乎覺得輕鬆,學生學習起來也看似輕鬆,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

由於正負數表示的是相反意義的量,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的解決實際生活情境下的正負數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在教學中進行思考的問題。由於問題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首先,對教材的編排作了重新的審視。在教材編排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學習負數的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經歷“具體情境中的`數——解釋數的意義”這樣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盈虧、收支、增減及朝兩個相反的方向運動中應用負數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明白用正負數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讓學生體驗負數產生的原因,接着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如:飛機上升500米用+500米來表示,下降500米則用—500米來表示;小紅向東走了20米用+20米來表示,向西走20米則用—20米來表示。再次讓學生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激發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一過程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負數與正數表示相反的意義。教材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體會負數的含義後,出現了數軸,這是一個關鍵。因此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要重點讓學生體會數軸上數的排列特點。而這也是想學生利用這一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最好的把手。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學生認爲0是正數,我採用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情境觀察的教學策略。“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爲分界點,0℃以上的溫度用正數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數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爲基準,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負數表示。從中你發現了什麼?”在此問題基礎上,提出更明確的問題:“0是正數嗎?0是負數嗎?”繼而得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0與正負數之間的關係;接着爲了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學會比較負數的大小,以大樹爲起點,一個人往東走,一個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引出數軸,使學生在數軸上清楚地看到從左到右的循序就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所有的正數都在0的右邊,即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一個分界點;然後又列舉了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坐電梯到地下的樓層應按哪個數字鍵?冰箱裏的魚、水中的魚、剛燒熟的魚該與哪個溫度相連?這樣透過藉助生活實例讓學生對負數與0的關係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使學生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爲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其次,如何在教學的後期,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嘗試着將數軸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這把尺就是一個數軸。

第二步:確定基準點。根據實際情境確定每個數在這把“尺”上的位置。

第三步:根據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法。也就是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試圖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轉化成圖形,藉助圖形有效的解決問題。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這種方法,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篇3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單元教學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正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在教學中,我重點注意以下方面:

1、聯繫生活,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負數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密聯繫生活,透過向學生提問“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負數?”和PPT課件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對負數既感到熟悉,又獲得了基於自身經驗的直觀理解。

接下來,透過讓學生對於零上16攝氏度和零下16攝氏度的記錄,讓學生體會16和—16是兩個不同的數,在“16”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號,是因爲兩個“16攝氏度”具有不同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對負數和正數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並能清楚的認識到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2、藉助數軸,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數軸上表示負數時,學生出現了一種錯誤現象:把負數像正數排列規律那樣進行排列,即:從左至右排爲—1,—2,—3,……。這時,我拋出問題“爲什麼表示正數要從左往右看;而表示負數卻要從右往左看?”讓學生展開討論,最後引導學生聯繫正、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兩個量進行理解。讓學生初步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從而形成數的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爲後面學習“比較正、負數的大小”時,能夠藉助數軸、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突破“負數和負數比較大小”這一難點奠定了基礎。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篇4

負數的認識是數的概念的進一步拓展,是學生學習有理數的啓蒙階段。在小學階段中所指的負數,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可以直接感受的負數。學生在認識負數的過程中,能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及數學的價值。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存在着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精心地去捕捉“生活現象”,採用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爲課堂服務。

教學中,要創設有利於認識負數的情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符號感。正、負數是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義的量是學生學習負數的已有經驗。課開始我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負數,電梯按鈕,微信賬單,存摺存取款,食品淨含量。學生基於自身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教師敘述的意義。有的用語言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列表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數的方式進行記錄。透過展示,學生對不同的記錄方式進行融合與比較,在此過程中初步體會了負數的意義,同時對用數字元號表達資訊的簡潔性有了不同的體驗。

標籤:教學 負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