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健康教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

乘着市教育局的精品課程的風,使我有機會更好地設計自己的課程,也讓我在其中學到了一些東西,也成長了許多。如:學會了規劃一個完整的課程,更注意教學的設計及引導語的使用,作爲一個項目的主持人,學會了協調各方面的工作等等。以下是我上完《乘坐生命的列車》的點滴想法:

一、教學的設計

匯入新課 生命初始時(出生) 生命過去式(童年) 生命現在時(青春) 生命將來時(未來) 觀看《人生旅程》、結束。本課的教學設計我自己是比較滿意的,熱身遊戲設計得非常巧妙,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課題,整個教學思路清晰,層次遞進,且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這節課是我上了幾次以後,改了又改,在四改後才定下來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教學思路設計方面多下工夫,因爲教學思路的設計直接關係到一堂課的成敗。

二、課堂的組織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在課堂上,教師如何組織、引導學生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爲了使課堂進行的順利,我首先組織好流暢的銜接語,做到教學各環節的自然過度。課堂上,學生在解決有些問題時會有難度,需要教師的啓發。我對學生的啓發、學生髮言的評論能做到簡潔、一針見血、簡潔、提取精華,而不是單純的重複。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如何做好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是值得我深入學習的。

三、豐富的情感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需要教師面帶微笑,用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禮。每次上課我都能做到教態自然、大方,面帶微笑,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神態、動作去引導、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從心理課得到收穫。

透過這次精品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得到了歷練。同時,在這次歷練中,也充分暴露了我的不足,很多地方還需要加強磨練。如:電腦軟件的運用有待加強,寫反思、建議、論文的能力也同樣要加強等等。作爲一名資歷尚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學習。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虛心向同行們學習,把握機會磨礪自我,爭取更大的進步。

借用《乘坐生命的列車》的結語來結束本文:一路風景,有絢爛、有悲涼、有順利、有挫折,這段路上我們有煩惱,更會有快樂,無論遇到怎樣境遇,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讓我們懷着一顆青春的心,跨出青春的腳步,好好去體驗、用心去經歷,讓我們乘坐生命的列車一起去感受我們美好的生活吧!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2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健康教育課,我夾着書走進了二(2)班的教室。學生還沒有發新書,教室裏一片亂哄哄,全沒有平時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的情景。我仔細一看,有的學生在埋頭苦幹做作業,有的學生在無聊地翻看畫片,還有的在說話、閒聊,甚至有的在打鬧、拋紙,一點也沒有“老師來了”的緊張氣氛。我明白這是由於學生主觀意識中認爲健教是一門副課,對它不重視造成的現象。

健康教育雖然已經開設好幾年了,開設它的初衷是讓學生在教育中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健康?怎樣做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但是從實際的效果上看,並沒有達到這種實效,學生不是很注重這門功課。所以我認爲對這一類的綜合課,如科學、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等學科,不要急於上課,要開好第一節學前教育課,用故事、懸念、實例等方式深入淺出地闡述學科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這些學科並認真學習。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3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一直在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對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1、課堂匯入最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給學生創造了很多的發揮空間。每一堂心理健康課之前,我都會安排一名學生完成一次自我介紹。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對於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動對於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溝通》一課,原來我的活動設計中,要求學生每個人背上夾一張紙到處找同學,配合完成。後來考慮到學生的調控情緒能力較差,極容易形成混亂。於是,我把遊戲環節進行了重新設計,換教室活動爲座位傳紙,有效的避免了混亂,從而也達到了說明道理,活躍氣氛的目的。

3、堅守課堂紀律,顧此顧彼

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但不能沒有原則和標準,它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爲基礎。就我所教的高一學生來說,他們自律性不強,還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主動遵守紀律和規則。課堂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忽視傾聽”:要麼發言過於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說話,不傾聽別人的心聲;要麼封同閉自己,嘲笑講出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好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溫馨的氣氛,很快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來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原本精心設計的課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教育學生保持紀律、遵守規則、尊重別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創設輕鬆、愉悅氛圍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4、適當的自我開放

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時學生甚至會主動要求:“老師,你呢?你以前是怎麼樣的?給我們說說啊!”不過作爲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否則,將會導致角色混亂,得不償失。

5、拓展延伸課堂,“裏應外合”

(1)樹形象。在學生眼裏,“心理教師”的角色陌生而新鮮。學生對這一角色的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並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狀態和個性魅力,以及專業修養顯得非常重要。

學生現階段的學習以“模仿”爲主,需要學習榜樣,如果告訴學生“要合理的調節情緒”,自己卻動不動就發脾氣,學生就會想:“老師自己也做不到,那我們學了又有什麼用呢?”因此,課堂內外,我都盡力表現得開朗、愉悅,給學生以理解和尊重。

(2)“心語錄”。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心語錄”,用它來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也作爲師生情感交流的平臺。我要求學生每人都交本,但沒有困惑可以什麼也不寫,這樣有效的保護了交作業的同學。“心語錄”上,他們把學習中、生活中、師生交往中不愉快的經歷告訴我,我都會及時回覆,並寫上激勵的話語,這都拉近了我與學生的之間的距離。時而他們也會把收集的名人名言、精美文章上交上來,讓我也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透過它隨時與我交流自己內心的想法,把壓抑在內心深處的鬱悶情緒宣泄出來。有位學生用長達兩千多字的篇幅向我傾訴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長經歷,來回的文字交流中,他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我也在不斷地審視自己,不斷地成長。“心語錄”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延伸,爲師生交流、心理輔導提供了一種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不成熟,仍存在許多的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我會再繼續努力!也希望老師和前輩們多多給我幫助。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4

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體驗是學生髮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徑。學生安全教育,教師只是一味地反覆叮囑或是訓斥,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麼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筆者透過多年對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實踐、總結、反思,認爲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應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自我保護的過程,從而形成技能。學生對以後體育課上的安全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以後的體育課有了很大的幫助,在以後的體育課上還應重複強調。在體育課上安全第一,透過老師的講解,學生的學習,安全問題要時時印在學生的腦中。安全教育從點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那時我們必將收穫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5

健康教育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語言等等都與別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以整合,靈活運用,才能使健康教育課體現其科學性。

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課,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源於實踐,用於實踐,經過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我逐漸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健康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裏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爲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自我開放:如果健教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過作爲一名健教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

以上是我在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中,經過實踐的幾點看法和做法。當然,要真正上好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要真正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需要更多、更強關注學生健康的力量。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6

本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健康教育教學,我始終貫徹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評價方案,把實施素質教育,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爲我工作的重點。我始終本着“以人爲本”的基本理念認真執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使學生逐步樹立了健康理念。

一、健康教育長抓不懈

(一)加強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管理,建立健全課程體系

課堂教學是學生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手段,我根據學生及專業特點嚴格按照大綱要求,訂製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學計劃,並做到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與計劃一致,平時認真備課、上課,做到概念清楚、啓發式教學、語言生動、理論聯繫實際,充分利用好課堂的45分鐘。

(二)以節日爲切入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動

以衛生節日爲切入點,我適當選擇學校衛生工作主題,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從小學到衛生、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自我保健方法。本學期主要內容有:防治宣傳,防病愛國衛生月宣傳、飲食衛生,並對七年級學生進行了禁毒、防艾、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識講解,使學生透過這些系列活動了解並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學校利用網絡、電視、黑板報、宣傳窗、校園廣播、班會、講座等形式進行健康知識宣傳,讓健康知識深入人心。爲了調動學生參加健康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組織了黑板報、手抄報、徵文等比賽活動,把健康教育和學生的專業實際相結合,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健康意識。

(三)注重培養學生衛生習慣,提高學生衛生意識

知識是教育的基礎,讓學生建立健康教育的衛生行爲是關鍵,平時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時刻在督促學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勤洗衣物等,從點點滴滴入手,使之成爲學生的一種習慣和技能。此外,學校非常重視環境衛生工作,採取班主任重點抓,學生每天相互督促檢查,校領導抽查等方法,對學生的行爲進行規範。經過這樣的規範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爲在校園裏越來越少。

二、反思與展望

本學期健康教育已進入尾聲,回首這一學期的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現總結如下:

1、在健康教育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學生個性化的教育。在工作中過於強調學生的共性,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個性的尊重和塑造,這一點有違健康教育的宗旨。我們在塑造學生共性的同時又很容易忽視對學生創造性的塑造。社會迫切需要的是創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學生生理、心理健康,還需要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2、健康教育工作發展不平衡,還離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在很多時候只注重對學生進行說教,而忽視了身體力行其實對學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義。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一門新生課程,要上好,要達到較好的效果,使其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教學上的不斷改進外仍需要我們做好以下的努力:

首先,學生觀念要轉變。學生首先要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上心理課時認真對待,全身心投入,該動時動,該說時說,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教師觀念要轉變。上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打破傳統的以老師講、學生聽爲主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1、創設心理情境

因爲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透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啓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啓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可見在“情境”中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再者,心理課堂可以說是心與心的交匯,是靈魂對靈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瞭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它需要在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中,放下個人的防衛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因此我感覺若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要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來調整和選擇物理空間,以縮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而營造一種適當的心理情境,保證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排列座位時可以不必拘泥於固定座位,可採“前後式”“扇面式”“自由結組式”等有利於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溝通資訊、傳達感情的座位形式,甚至不必拘泥於學校範圍內,到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去感悟。

另外,爲了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資訊技術集於課堂,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例如,我在三年級的《拒絕的藝術——學會說不》的心理課上,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在電腦中下載了一個郭冬臨的小品《有事您說話》將學生們帶入了因爲“不”字說不出口而帶來的煩惱和困惑。這種情境的設定是動態的、幽默的、令人深思的,學生們一下子被吸引了,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師設計的課堂環節中,跟着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地體會到不說“不”的害處,又幫助主人公破譯了重重關口,最後總結出只有學會拒絕的藝術,適當地說“不”,我們纔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強調如何合理適度地拒絕。在無知無覺、不着痕跡之間,達到了活動的目的,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創設了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

2、恰當選擇活動內容

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課,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對於心理教育課內容的選擇,應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要從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最密切的話題,找到他們最渴望得到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活動感興趣,從而使活動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爲出發點,做一些課前的調查,或者根據學生來信選題,都不失爲一種好方法,只有來自學生的問題,學生纔會覺得真實,教學纔會有針對性。這樣既不會無的放失,又可以爲活動提供生動的素材。

同時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教師的眼光也不能侷限於課本和課堂,要放眼社會。當今社會,學生接受資訊已不限於課堂、學校和家庭,學生的資訊來源十分廣泛,他們課外閱讀的書籍、報刊、雜誌,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參與社會調查,甚至還有少數同學透過互聯網索取資料。所以,一堂好的心理課,應該能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師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資訊資料,加強資訊的交流,使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擴大課堂資訊量,拓展學生知識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

3、採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活動的形式應該是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因爲年齡限制,中小學學生的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決定了中小學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鬆活潑,例如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心理測試等等。活動過程中,教師只給適當的啓發、引導、示範,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自強、自立、自信,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何種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動中,教師都要遵循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使學生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得多。

4、課堂評價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強調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而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激活學生的心理歷程,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要重視教師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及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教師要注意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的講話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思想,教師都應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作爲教師,應傾情地參與活動,充分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認真地傾聽學生,耐心地啓發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在這其中,教師的課堂評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着活動的每一步進行。要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自我體驗,獲得情感的觸動,願意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心理確實獲得改善和提高,教師富有智慧和啓發的課堂評價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兄弟學校的動態,吸取先進地區的經驗,力求把課上得更好。

總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心理需求爲出發點,在活動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識,減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對心理的影響,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8

來自湛江的洪小靈老師教了《做個受歡迎的人》,我覺得選材非常好,利用芳芳和丹丹兩個小朋友在旅遊的表現,教育小朋友出門旅遊注意要:守時、安全、謙讓,之後,遷移到生活中,學生受到了很好的禮貌、禮儀的教育。

我覺得,老師講授這篇課文受到課很好的教育效果,學生真真正正的受用。

1、廣東作爲改革開放較早的城市,經濟相對發達,屬旅遊大省。假期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全國各地旅遊。尤其廣州和西藏通了火車,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和四川也是跟廣東相鄰。很多學生去過的地方,接觸過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老師未必接觸到。可是通訊發達,衆多學生上網查閱的資料也很豐富,學生提出的很多問題,可以讓學生來解決。

2、估計學生會提出“衣衫不整”算不算沒禮貌?——的確是的。“衣衫不整”並不是說衣服高檔與否,而是有沒有乾淨整齊。例如,釦子沒扣好,褲腿卷着沒放整齊,頭髮沒梳好,穿拖鞋出門,鬍子拉渣,穿背心……都算“衣衫不整”。一般說來,見客人或者去作客,都要打扮工整,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尊重人與否還包括行爲:坐如鐘、行如風、站如鬆……如果行爲不端,對方會覺得不被尊重的。

3、也有孩子會疑問:平時跟大人去酒店飲茶、吃飯時候,我們這些孤獨的獨生子女有伴玩耍了,在酒店開心追逐算不算不講禮貌?——是很沒禮貌的表現,一是安全問題,服務員端的是熱湯熱菜,萬一被撞翻,就很危險了。還有大人們在商量一些事情,被小孩子在旁邊吵鬧,也是很掃興的。所以,在酒店適宜安靜地坐着,除非酒店有可以活動的場所。

4、上學經常遲到是不是沒禮貌?——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上課,經常遲到,是會影響大家的注意力,不單純是耽誤你個人功課的問題。所以,影響別人也是不禮貌的表現。同樣,人家午休、太晚打電話也是不禮貌的表現;上下樓梯太響等行爲都是不禮貌的,種種不考慮別人的行爲,都不受人歡迎。

5 現在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是小皇帝,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書叔叔阿姨寵着愛着,時時被關心處處被照顧,家裏有好吃的就讓着孩子,有困難孩子不用分擔。在家裏是“中心人物”“寶貝”,凡事只會從自己的角度考慮,把人本性的“自私自利”“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可是,孩子最終是社會人,在社會中就不是家人寵愛的“寶貝”。必須是一個合格的社會“責任”人:有禮貌、守時、信守諾言、尊老愛幼、講究文明、有修養等等,纔可以成爲受歡迎的人。《做個受歡迎的人》正好給孩子一支清醒劑。學生也很願意學習的,誰都想做個受歡迎的人。教了這課後,很多學生都知道如何做個文明的學生了。

如何教育孩子做個受歡迎的人?很大程度靠品德老師對他們理智的教育。讓孩子“識理”、“明理”,才“達禮”。《做個受歡迎的人》的設計意圖就是讓學生“識理”、“明理”而達到“達禮”的效果。

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評價丹丹和曉東旅遊途中的言行,判斷他們的是否;再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填表的方式反饋“在公共場合應該講究那些禮節、禮儀”。使學生懂得做個受人歡迎是由點點滴滴的有禮貌的言行換來的。其中的情景教學,讓學生表演“給客人敬茶斟酒”的細節:茶半杯不可滿,手端着杯子的下半部分敬茶;待客人喝酒則要斟滿杯,表示熱情。學生興趣盎然地表演“茶半酒滿”後表示,他們不知道招呼客人吃喝也有規矩的,知道後會大方熱情地招呼客人了。讓學生知道禮儀、禮節,學生就會做的,文明的程度就高。被人稱爲“野”小孩子的,其實是他們沒有文明的意識,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文明。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卻不知道怎麼做。用具體的教學細節指導學生。力求做到讓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探究,從中感受、體驗、領悟生活的意義,體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係,豐富自己的社會生活知識。培植強化道德情感,增進個體的社會學習能力。

教學精彩是學生討論酒店追逐算不算不禮貌時很激烈。遺憾的是學生沒見識過外賓,不知道外賓的任何禮節。陽春的永寧鎮少數民族——苗族,很多學生經過老師提醒。調查後才知道苗族的生活習慣和漢族的不同之處,例如結婚,新娘即使夏天也要穿三件衣服,冬天則穿五件,稱枕頭爲“過命錘”,馬桶爲“盛血痛”等。

學生的視野不是很寬闊,只能從身邊的小事情講起。讓學生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學起做起。教學的遺憾是學生對一些生活的細節沒留意,議論起來比較困難,他們自己不會判斷是非,起來是從零開始學習,難度較大。應該提早很多時間預習學習,佈置學生提早做一些有禮貌的行爲,學起來或許會容易得多。備課要很一個學期系統備課,提早很多時間做準備,或許效果會更好。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9

《高三壓力應對》教學反思

1.本節課活動豐富多樣,使學生在積極的活動中獲得體驗。

2.課程充分以學生的體驗分享爲主,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自省自助,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信念,也可以從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啓發,避免了教師理念的灌輸,這樣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學生用已有的經歷和心理結構對於事物進行理解、感受、建構,從而生成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領悟和意義,這樣才能夠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

《帶上焦慮上考場》教學反思

高考,對學生意味深長,因而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在所難免,但是很多時候,學生並不是因爲高考本身而焦慮,而是因爲焦慮而焦慮,所以本節課以認識焦慮爲主要內容,讓學生去認識焦慮的現象,並大膽對一些關於考試焦慮的不合理觀念進行辯駁,從而對考試焦慮有個正確的認識。相信學生對考試焦慮有了正確的認識,就能更加坦然地繼續奮戰高考。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0

心理教育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語言等等都與一般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

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以整合,靈活運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課體現其科學性。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源於實踐,用於實踐,經過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我逐漸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一、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

面對從未正式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從情緒感染到情緒昇華,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

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三、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

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聆聽同齡人的“故事”。

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

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自我開放: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

不過作爲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泄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

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當然,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要真正做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需要更多、更強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力量。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1

學生是涌動着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發展的,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我們的教育應是溫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潤物無聲。新課程強調“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習生活,才能撥動學生生命的情弦,我們的教育才會生氣勃勃。

一、想起那善意的謊言

班上有幾位同學語文成績很好,口齒伶俐,性格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而有幾位同學語文成績較差,膽子很小,口頭表達能力不強,但也比較聰明。

平常上課我提出問題,總是擔心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表達不清,回答問題耽誤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總喜歡叫到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發言時口若懸河,不斷贏得陣陣喝采;偶或叫到成績差,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語文就是沒有那幾位同學伶俐,顯得有些木訥,招來其他同學的竊竊私語,或一陣嬉笑。對於他們的回答,我對不同學生的評價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錶達清楚,語言明晰的精彩報以讚許的微笑,對錶達不清的回答鼓勵補充,雖然多次看到孩子坐下時有些失望,但也沒覺得自己對他們有什麼不公。

有一次,我開啟孩子們的話匣子,開展了敞開心扉向老師寫句心理話的活動,一個孩子寫道:我不太聽話,得不到同學們的掌聲,老師的表揚,因爲我課上發言和作業都沒有小宇做得好。這個學生其實也很聰明,就是不太認真罷了。我忽然意識到,我犯了一個不呆饒恕的錯誤,我傷害了一顆顆幼小的心,我決定要讓這部分學生得到掌聲,得到表揚。

上課時,我就叫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尹懷燦同學發言,總會有些不完備之處,然後叫語言表達較差的鄧林同學補充,就會使整個答案更詳盡,老師就說把這兩個同學的發言合起來更好了。於是,語言較差的孩子博得了喝彩、表揚、掌聲分享給表達較差的孩子。雖然,他們的回答有些不準確,但我對他們的表揚,其實是善意的謊言,只不過是爲了幫他們樹立自信,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想起那一次對優等生的表揚時,同時又表揚了發言較差的孩子,對錶揚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我善意的謊言幫助孩子們增強自信心,漸漸地他們思維明晰了,能大膽地舉手發言,作業也認真多了,對語文也有興趣了。

二、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強烈的愛好和求知的興趣,纔會在學習中產生良好的心理反映,進入積極思維之中。語文教學得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養學習語文的熱情。

1、情境渲染,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老師能在學生學習新課之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登堂入室,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常用故事、謎語、觀看影像資料、看圖、設定懸念、提出疑問、歌曲、敘述文中重要情節等形式引入新課學習,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2、巧設活動,激起興趣

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纔會有真實的體驗與深刻的感受,身臨其境與隔岸觀火就是不一樣。活動的形式有說一說、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議一議、辨一辨、遊戲、實地採訪、參觀、親自操作等。比如我在教學《一個都不少》時,課文篇幅較長,但內容淺顯,我就採用了演一演情節,先告訴學生想扮演誰,要讀好這種動物的語言,做好動作,兒童都想來當演員,得到獎勵。於是,教室裏六種小動物,連同一個馬老師樂開了花,讀的讀,背的背,顛的顛,躺的躺。一會勹,老師選定主持人,學生評委,再現了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動人情景。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鍛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3、滿足心理成就感

每個人都渴望取得成功,更何況年幼的孩子。語文課教學應多緞帶孩子們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心理成就感。勝利產生興趣,失敗挫傷進取心。我們老師應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去評價,去理解,看到孩子們的優點,賞識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比如那次教學《遊子吟》,教學完畢,讓孩子們體會母親的愛。我進行美文賞析,要求孩子們寫小詩讚母親。

讀詩:

媽媽的愛

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

我從夢中醒來,

媽媽正在給我扇扇子,

汗水溼透了她的衣衫。

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

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

媽媽到學校接我,

把雨傘遮在我的頭頂,

雨水打在媽媽的身上,

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吟誦着,我說你知道媽媽的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2

一、教學設計思路

心理學認爲,自我是指對自己存在的察覺,即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

本課的活動對象爲初中七年級學生。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這一心理活動最活躍、最激烈的時期。他們的同一性正處在混亂與和諧的邊緣,時常會有一些激烈的衝突表現,比如一會兒自高自大,一會兒又自暴自棄。因此,讓他們能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在認知上使學生進一步認清自我,不管優點還是缺點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情感上培養學生對自我的積極情感,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行爲上使學生能夠透過自我反省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評價瞭解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爲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本課主要採用小組討論、感悟分享、體驗練習等活動形式。

圍繞內容和目標,教師設計了三個螺旋上升的活動環節——學生透過找出“我的葉子”,初步學會悅納自我;透過寫出“我的詞語”,全面地認識自我,充分地悅納自我;透過製作”我的優勢名片”,懂得要發揮優勢,去展示自己獨特的價值。在板書設計上,除了“習得性無助”和“上升式螺旋”這兩個心理學術語是教師提出,其他內容均爲學生作品和學生的話。

二、教學片段實錄

活動一 我的葉子

(課前請學生找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透過欣賞繪本《落葉跳舞》匯入,請學生相互描述葉子,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氛輕鬆、活躍。然後請學生六人一組,將葉子放在一起,找出自己的葉子。學生興趣盎然,從組長的桌子上快速地找到了自己的葉子。之後是感悟分享環節,實錄如下:)

師:你是怎樣找到你的葉子的?能說說你的感想嗎?

生1:我的葉子是我們組裏最大的一片。

生2:與別人的葉子相比,我的葉子顏色很特別。它的顏色是紫色的。

生3:我的葉子是中間開叉的,它的形狀和別人的葉子很不一樣。

師:說得真好!一位哲學家也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那樣獨特,那樣寶貴。在茫茫葉海中,它以獨特的氣質贏得了你的芳心,只因爲它就是它,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片葉子。那麼我們人呢?我們能在教室裏找到兩個性格或者長相一模一樣的人嗎?透過感受手中這片獨特的葉子,聯想到我們自己,你又有什麼感悟?

生4: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生5: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生6:我現在覺得我自己是與衆不同的,我更加喜歡這個獨特的我了。

師:謝謝你們與大家分享你們的感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都有着我們自己獨特的價值,不會因爲我們的某一優點而比別人更高貴,也不會因爲我們的某一處不足或某一次失敗,就失去價值。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愉悅地接納自己——“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學生齊聲朗讀“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思考與分析】課前請學生欣賞繪本《落葉跳舞》,配以輕音樂,爲學生營造了輕鬆、靈動的心理氛圍。描述並找出葉子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每一片葉子都是獨特的,教師給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點評,強調每一片葉子都很獨特,爲他們創造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情境。感悟分享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葉子的獨特聯想到人的獨一無二,教師讓學生充分地分享他們自己的感悟,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悅納自我,積極、自覺地進行心理建構。

活動二 我的詞語

(練習一,請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寫出描述自己的詞語,並數一數個數。練習二,請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分別用紅筆和黑筆圈出表示優點和缺點的詞,最後數出優缺點的個數。下面是小組活動環節,實錄如下:)

師:經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接下來就讓我們來進行小組討論吧。在六人小組中,請組長組織大家輪流念出練習一中的詞語。每個成員發言後,小組其他成員補充自己對發言者的認識。小組活動現在開始。

(學生進行熱烈的小組討論,教師在教室裏進行巡視,參與各小組的討論,肯定各同學的發言。)

師:經過剛纔的小組討論,我相信大家一定對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下面我們就來比比看,哪個小組的收穫最大。請組長來彙報你們小組討論的成果。

(教師先後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個小組的“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請兩位組長進行彙報。)

第二小組組長:我們組的任紅麗同學在小組討論後詞語變多了,從6個變成了14個,他對自己的瞭解更全面了。

師:任紅麗同學,你能說說同學們都給你補充了哪些詞語嗎?

任紅麗:他們說我虛心、無私、樂觀、機智幽默、愛動腦筋、足智多謀、朝氣蓬勃、初生牛犢不怕虎。

師:機智幽默這一特點是誰給你補充的?

(任紅麗指該組一位同學)

師:你能告訴大家,他平時哪些行爲體現了他的機智幽默嗎?

小組成員:他平時總是笑嘻嘻的。

師:哦,原來你喜歡笑,還能讓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

(第五小組成果展示,略。)

【思考與分析】小組討論是本節課最重要的學生活動之一,教師給予了充裕的時間;組織學生以六人爲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並在課前定出每組組長,每組發一張“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以廣泛地展示了小組成員的進步。教師始終及時地發現有困難的同學,並給他們充分的關注和鼓勵,幫助他們更好地悅納自我,重拾自信。

三、教學反思

(一)以學生爲中心

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的社會,人的.心理空間也日趨複雜,教師無法爲學生設定不變的準則,因而要設法使學生從單純接納轉變爲自主選擇。本節課我沒有從外在的目標出發來設定活動,而是從主體自身的需要、興趣、動機出發來組織和開展課程,學生作爲心理意義的主動構建者,主體自身始終處於活動的中心位置,活動的結果,如小組討論後新認識到的特點、自己製作的優勢名片等,都是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心理的成長。本課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在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中實現的,是學生能動性的活動過程。上課時,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理髮展以及學生的心理在何種程度上得到發展,最終依賴於主體自身的心理建構。這一切都說明“自主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精髓。

(二)以情境爲中介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這一心理髮展的目標是無法透過直接傳授知識達到的,而需要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情境。因此我設計了“我的葉子”、“我的詞語”、“我的名片”這三個與自我認識緊密相關的環節。這些情境的設計把他們帶入“可思可感”的境界,直指自身的心理世界,進而自主地建構自己的心理結構,生成自己的價值理念。比如,欣賞繪本《落葉跳舞》、描述自己喜歡的一片葉子,這些真切的情境氛圍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心理空間,使置身於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到感染和薰陶,並激發其探究的心向。透過這節課的實踐,我認識到,學習總是在實際情境中進行的,不同活動情境對心理的作用及引起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組織首先應該是情境的組織。情境的設計既是課程開展的前奏,也是維繫課程的保障。

(三)以活動爲載體

心理學研究和生活實踐表明,人的心理品質是在活動中展示也是在活動中發展的。透過活動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最爲真實,也最爲自然。課前,我精心設計了自主性活動,但我發現,教師可以進行活動的設計和導向,卻無法主宰活動的進程,更不能剝奪學生交流和選擇的機會,因爲這節課中學生分享感悟、展示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優勢名片時的話語和作品纔是最讓人感動的。本課中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是透過教師的視頻展示、自我示範、激發感悟等教育引導,使主體自身在活動中自主定向、自主選擇、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過程。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人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是難以透過直接的“教”的方式來進行的。“教”只是提供外圍的情境、提供有助於心理髮展的心理空間、提供有助於學生自主選擇的物質與精神條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一種學生自我教育的課程,這種自主性是透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來實現的。

(四)探索與提高

這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我在參加積極心理學的培訓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諸教學實踐的一次嘗試,獲得了鼓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有時只滿足於表面的回答,追求形式上的熱烈,而對學生內心世界更深層次的關注不夠。以後上課要在細節敘事中更多地展開,追問更深入,關注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更具內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不是靠一堂課所能達到的。如何讓積極心理學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3

讚美他人是人際交往的一項重要手段,但對小學生而言,有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有的不會誇讚他人,有的不好意思去讚美他人,透過這節課,我個人認爲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本班學生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大約有六個小時,他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有時還一起生氣,一起瘋狂。這就需要學生去發現每位學生的不同優點與長處,也可看到他人的缺點與不足。

2.要善於準確地讚賞他人。當發現他人有優點、長處時,我們要去讚美他們,並講出自己需要向你學習的地方,感受激勵作用,使之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3.稱讚別人要真誠。我們對他人的誇獎與稱讚,必須是發自內心,講出真情實感,讓對方感到是真實的評價。

4.稱讚、被稱讚者都感到是一種幸福。當有人發現你的長處優點加以稱讚時,被稱讚的人感到身心愉悅,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稱讚別人的人帶着謙虛向學的心態去讚美他人也感到快樂、高興,稱讚被稱讚彼此雙方都感到一種幸福。

5.要學會當面稱讚。學會當面讚美他人,能夠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給膽怯的學生鍛鍊膽量的機會,爲學生的今後發展做好基礎。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4

健康教育以體育衛生和保健基礎知識爲主,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門重要課程。但它又具有深奧、枯燥的特點,因此小學生不太感興趣,這是健康教育課的難點。究竟怎樣上好二年級健康教育課呢?我認爲當今日益興起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健康教育課。

一、動用錄像,讓學生了解生活,激發學習的興趣。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傳授基本的衛生知識,就教材而言,雖然與學生密切相關,貼近學生,但小學生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經驗的制約,學生對爲什麼上健康教育課概念非常模糊,如果用單調的講授法,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只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能激發大腦的主動性。如果我們動用錄像教材,就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大的空間,把生活中不注意的小事集中放出來,讓學生看得見,聽得着,同時觸動小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例如:在講授《保護視力》一課時,根據平時學生不認爲近視眼有什麼不方便,甚至一些學生還認爲,戴上眼鏡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因此,雖然學校強調堅持做眼保操,進行防近工作的宣傳,但對小學生說,效果不大,針對這一點,我們設計運用攝像機追蹤近視眼的學生把近視眼在日常生活中諸多不方便的地方拍下來。如走路撞電線欄、摔跤、距離元看不見等等現象,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中觀察,對這些平時生活中很不顯眼的地方透過屏幕放大,使學生髮出了陣陣笑聲,善意的批評使孩子們明白了:原來不注意保護視力,變成近視眼會帶來這麼多不方便。同時,老師加以語言描述,在生活中如此,那在工作中不方便的事更多了,所以要保護視力。透過這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容易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愉快。

二、利用攝像,讓學生了解自我,從而使學習變被動爲主動。

例如:在《保護視力》一課中,難點是重點問題──做好眼保健操,學生的情況是:眼保健操天天做,人人會做,問題也多,正確率不高,平時,這些都注意不到,但在課堂中,教師用攝像機教學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首先用攝像機當場攝出學生做眼保健操的情況,當場又放給學生自己看,這樣那樣的缺點就暴露無遺。同時,學生在大屏幕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特別開心,笑聲中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產生了及時糾正的強烈願望,這時,老師抓住這個契機,馬上傳授正確的方法,這就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了,效果更好。攝像機的運用,增大了教學容量,同時讓學生在豐富的聲像結合資訊中擴大了視野,又使學生在新自體驗的自悟、自練、自查中發現問題。而教師又在反饋資訊中及時檢查了教學效果,透過師生的雙邊交流,培養了學生自我保健的意識與能力。使學生在“樂學”中迅速完成教學任務。

三、運用錄音,讓學生掌握知識,使學習由難變易。

健康教育的課文,着重強調知識性、邏輯性,課文篇幅短,任務量大,要求高,一篇課文進行一個面的知識教育。過去,教師照本宣科,一帶而過,讓學生掌握知識,很不容易。在教學中,我們透過一些優美的歌曲或故事把它由難變上學生輕鬆的記憶,即不嗇學生負擔,雙可掌握了必要的健康知識。在《保護視力》這一課中,錄音機中優美的《保護視力歌》:“眼睛眼睛多重要,學習生活少不了,爲了預防近視眼,做到二要二不要”,把應該怎樣保護視力,爲什麼要保護視力,唱得生支優美,本應花時間記的條例輕輕鬆鬆的記憶下來,學生在輕鬆中掌握了知識,又接受了美的陶冶。

因此,錄音可幫助學生記憶,活躍課堂氣氛,讓健康課變得生動、有趣,易於接受,被學生所喜愛。

四、動用幻燈,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效率。

幻燈,作爲傳統的電教媒體,有其方便的地方操作簡單,教具製作也方便,有省時的功能。在《保護牙齒》一課中,牙齒的結構本身很複雜,名稱又難記。用幻燈進行教學,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去理解,分清各種物質,學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能減少記憶時間,提高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日益興起的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對小學生來說,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而實踐表明:多媒體組合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髮揮更大的主動作用,樂於接受新知識,老師的角色也隨之真正變爲啓發性的,這不但是學生的幸福,同時也是教師的幸福。

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5

我們的學生處在身心發育的時期,心理素質不穩定,情緒變化多,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出自獨生子女的家庭,平時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學後只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面對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獨處現象的普遍存在,培養小學生如何健康獨處非常關鍵的。

本節《當我獨自一個時》的心理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活動課,爲學生的獨處經歷創設交流平臺,努力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獨處能力。鼓勵學生體驗獨處多樣性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獨處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初步的獨處能力,透過輔導活動,使學生樹立“自護、自立、自律、自強”的意識。

活動課開始,我透過創設情境,體驗獨處情緒,進行一個軟熱身,情境體驗,再漫話匯入,揭示課題,因爲我到這裏是借班上課,所以對學生的獨處心理設定一份問卷調查,從中暴露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這節活動課的重點。學生有了一定的獨處能力,但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透過貼切深切學生實際的一段錄相,運用心理換位的形式,討論交流,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自助互助共同分享獨處的要領和方法。重點解決後,就是這節課的難點了。在初步學生四要領後,我設計了圖片辨析這一環節運用法。透過學生的自己討論交流,進行內在小結,從而讓孩子們知道獨處的重要性。我們的生活千變萬化,每一個人都會有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都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危險等應急的事情,透過一段四川地震視頻,進行提升,讓學生們知道獨處不僅需要膽量,更要我們的智慧。

當然,由於我是初次嘗試這一學科的教學,所以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同行們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