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體育教案快樂鑽山洞2篇

中班體育教案鑽山洞篇二:體育活動《鑽山洞》課後評析

一個體育活動看從理念到行爲

中班體育教案快樂鑽山洞2篇

——中班體育活動《鑽山洞》課後評析

中班體育活動《鑽山洞》,教師以一個簡單的遊戲材料——墊子,引發了孩子們由個體到同伴、由小組到合作等多種表現過山洞的方式與方法,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性與自主性。透過遊戲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更讓孩子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看似一節隨堂課卻是一節精品課,無痕的教育在這裏向我感招。

一、尊重信任,突出自主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王老師做到了。在整個活動中,王老師尊重幼兒,結合中班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充分放手相信他們的能力,從墊子的擺放、拼取到小組如何分組、合作,都讓孩子們置於主體地位。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動腦、動手、動口來積極參與遊戲,其樂無比。

二、合作探究,突出重點

合作是本活動中的核心目標,也是活動的重點,因此王老師做到心中有目標,透過孩子們的自主探索,尋找過山洞的多種方法。本次活動中的呈現多種合作方式:有師幼合作、同伴合作、小組合作,更有語言互動合作:讓孩子們協商哪個搭山洞、哪個來鑽、方向在哪裏,都透過合作方式來表現表達。雖說中班孩子的能力還不能與大班幼兒比擬,在這裏,我看到了80%以上的`孩子有合作意識,感到十分欣慰。

三、積極引導,有效互動

王老師在本次活動中的角色定位清晰,只是觀察者、引導者、發現者,運用簡短的語言引導孩子去探索。特別在讓每個孩子都去嘗試做山洞、鑽山洞時,從一開始,自己做山洞、讓孩子們根據山洞的變化改變鑽山洞的方法;結束時,讓每一個孩子都來做山洞,自己來鑽孩子做的山洞;由5個幼兒一組的合作、協商玩山洞到兩組合作,之後再過渡到一個長山洞時,師幼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

孩子與材料間的互動都是那麼積極。老師並沒有刻意去強調鑽的動作、山洞的搭建方式,而孩子們都在無意識中學到了許多。

思考:

應該說如何從理念到行爲,都是我們幼教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並努力着,我們強調過程,但往往還是重視結果;我們強調自主,但往往還是高度架控着;我們相信孩子,但往往不敢放手,總是擔心着這樣與那樣。

從王老師組織的這個我們司空見慣的遊戲《鑽山洞》,引發了我許多思考:男女老師的性別之分,是否影響到活動的質量?男女老師間的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體育活動是培養孩子參與興趣,面向全體幼兒時,如何來加強個別幼兒的指導?如何去挖掘幼兒在活動中的有效資訊,順應孩子的思維?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聚焦問題多去關注,尋求答案。

中班體育教案鑽山洞篇三:中班體育遊戲教案

中班體育遊戲教案:熊來了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遊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透過遊戲培養抑制自己行爲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熊”頭飾一隻,圈劃幼兒活動範圍和“熊家”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狗熊,你該怎麼樣,它纔不會吃你?”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定情境,觀察討論熊的習性。

(1)請另一位老師扮成熊,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隻大狗熊!你們快用你剛纔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就出現。

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熊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瞭解熊的習性:

“熊”介紹自己的特點:“人們都叫我?黑瞎子?,沒錯,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靈了!一點點聲音我都能聽見!”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熊的時候該怎麼辦:看到了熊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熊吃了。

3、學習兒歌《熊來啦》。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熊抓走了,像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遊戲。

教師:“如果熊再來,我們怕不怕?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裏的方法,就不會被熊抓走了!”

教師:“哎呀!熊來啦!”

熊出現,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遊戲。

5、商定遊戲玩法和規則。

和幼兒一起討論“熊沒來的時候我們幹什麼?”“熊什麼時候出來?”“什麼時候念兒歌?”“什麼時候不動了”“什麼時候遊戲結束?”“熊的家在哪裏?”等問題。

教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

6、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1)請一位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2)請若干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7、教師小結,評價,表揚按規則進行遊戲的幼兒。

8、幼兒“熊走”進教室。

附:兒歌《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

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小班遊戲教案:小雞捉蟲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能在遊戲中感受到快樂

材料準備:母雞、狐狸頭飾各1個、小雞頭飾若干、“蟲子”若干、錄音機、磁帶、“小雞家”“狐狸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準備活動)

1、雞媽媽帶幼兒在“老母雞”音樂的伴隨下進入活動場地,音樂停止,雞媽媽說:“雞媽媽我真能幹,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3、雞媽媽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4、雞媽媽又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5、雞媽媽問:“誰知道我們出去玩時應該怎樣走?”(引導幼兒說出要一個跟着一個走並進行隊列練習)

二、中間部分(跑的動作練習)

1、雞媽媽:“寶寶們越來越棒,現在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小雞捉蟲(模仿捉蟲的動作),如果在找蟲時遇見了大狐狸,我們可要趕快跑回家裏。”

2、練習快速跑的動作,提示幼兒要快速前後擺臂。

3、帶雞寶寶到樹林裏找蟲吃,遇到狐狸後快速跑回家裏。

4、在家裏巡查有沒有丟失的小雞,並同寶寶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帶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後面,等媽媽把同伴救出後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小班遊戲教案:小雞找朋友活動目標及關鍵經驗

教師爲幼兒創設“找朋友”的遊戲情景,讓幼兒分別扮演可愛的小雞小鴨,進行鑽的基本動作練習,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氛圍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1、能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發展鑽的能力。

2、喜愛參加體育遊戲活動,感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材料及相關環境創設

·場地佈置:鬆緊帶或彩繩2根,搭成小雞、小鴨的家(場地圖附後)

·材料:小雞、小鴨的胸飾若干(爲幼兒人數的一半);音樂磁帶。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會小雞走、小鴨走的動作;會唱“小雞小鴨”的歌曲。

活動過程

1.教師扮媽媽,幼兒扮小雞、小鴨,隨音樂作準備活動,邊唱“小雞小鴨”歌曲邊做動作。

2.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在四周,以遊戲口吻邊示範動作邊介紹遊戲的方法:“小雞小鴨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裏,聽到媽媽的喊聲,馬上鑽出自己的家,來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遊戲,從家裏鑽出來的時候,一定要低頭,不要碰到家門,看誰是個乖寶寶”。

3.教師請幼兒分別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準備,聽到指令後從家裏鑽出來,到草地中間跟隨錄音做遊戲。

4.教師觀察幼兒鑽的動作,音樂遊戲後進行簡單的評價,請動作協調的幼兒示範,指導低頭彎腰的動作要領。

5.請幼兒鑽

回家中蹲好,聽指令繼續遊戲。

6.鼓勵幼兒遊戲中大膽與同伴共同愉快地遊戲。

7.遊戲結束時,教師帶幼兒作簡單模仿動作,輕輕放鬆整理。

相關經驗

美工:小雞小鴨繪畫、手工粘貼

認知:比較認識小雞小鴨

活動評價

·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鑽時低頭、彎腰、移動重心的動作發展情況,判斷幼兒鑽的動作協調性。

·根據幼兒找同伴共同遊戲,觀察幼兒與同伴交往能力發展水平。

活動的延伸與擴展

1.擴展遊戲情節,進行小動物鑽山洞的遊戲。

2.逐漸增加動作協調性的難度,將鑽、爬動作結合起來進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