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打花巴掌》教案範文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打花巴掌》教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打花巴掌》教案範文

《打花巴掌》教案1

教學內容:歌曲《打花巴掌》

教學目標:

一、讓學生學會歌曲《打花巴掌》,並能以遊戲的形式表現出這首歌曲。

二、能用清晰的吐字,咬字演唱歌曲並體會說唱風格的兒歌。

三、能準確的按節奏拍擊,邊唱歌邊做拍手遊戲;在音樂實踐中編創適當的歌詞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

用歡快流暢的歌聲唱好《打花巴掌》,表現歌曲的風格。

教學難點:

一、準確的按節奏拍擊,邊唱歌邊做遊戲。

二、按要求創編歌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平時都很喜歡玩遊戲,能和我說說你們都做什麼遊戲嗎?

生: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踢毽子……

師:會做這麼多遊戲呀!

師:同學們真是太棒了,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花,好!現在看看都有什麼花?看後你們能按順序說出花的名字嗎?

請同學們按順序說出花名

師:老師將這幾種花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師表演唱)

同學們想一下,如果把剛纔玩的遊戲和剛纔唱的歌組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效果呢?

四、學唱歌曲

1、大屏幕出示歌曲,師簡介歌曲。

2、放錄音範唱

提問:聽完範唱後,你發現了什麼?

生:這首歌曲即有唱的部分又有說的部分。

(說唱風格)

生:“的”字發生了音變,讀成了“dai”音。

生:這首歌曲爲什麼叫“打花巴掌”?

以上三個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師:同學們,如果老師請你們自己學唱這首歌曲,你們覺得你行嗎?

3、請同學隨範唱輕聲學唱歌曲。

我發現同學們都能隨錄音輕聲演唱歌曲,能讓我聽聽你們的歌聲嗎?

4、隨琴唱

5、歌曲處理

(1)說的部分

指導學生輕聲高位置讀歌詞,十六分音符處要做到吐字、咬字清楚、準確。

(2)唱的部分

指導學生用活潑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6、請一名同學和老師示範邊唱歌邊做拍手遊戲。

7、請同學們自由組合玩遊戲,可以創編多種拍手方式。

五、創編歌詞

同學們對歌曲掌握的非常不錯,如果老師讓你當作者來編創書中不完整的歌詞,你覺得你行嗎?下面就開動你聰明的小腦袋來創編一下吧!創編的歌詞要有鼓勵性,應該是健康、積極向上的,歌詞要說的順口。

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創編。

2、師巡視指導。請同學展示小組創編結果。

師:看來你們的小腦袋裏真的裝了許多新的想法,給老師帶來了意想不驚喜。

3、完成演唱歌曲1—4段,創編部分學生可以唱自己創編的歌詞,不要求唱同樣的歌詞。這樣,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創編的樂趣和分享成功的喜悅。

六、小結

同學們,今天不僅學會了歌曲《打花巴掌》,還自己創編了那麼多有意義的歌詞。希望同學們課下仔細觀察,編出更多更好的童謠。

《打花巴掌》教案2

教材分析

《打花巴掌》是一首說唱風格的北京兒歌。歌曲爲2/4拍,一段體,五聲商調式。旋律歡快、流暢,有着濃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調。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區的一種傳統的兒童遊戲。兩人一組,邊拍手邊按季節數着花的名字,念說着合轍壓韻的順口溜,這些鼓勵孩子們學習好、品德好、身體好的新歌詞,賦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爲孩子們喜歡的歌遊戲

設計理念

本課以新課標精神爲指導,根據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點,創設情景,以“郊遊——到花園參觀”爲線索,將各個教學環節貫穿起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聆聽音樂,參與體驗音樂活動,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激發學生表現和創造的慾望,在音樂實踐中進行即興創編活動。

課時一課時

教學年級二年級

教學目標

一、聆聽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風格。指導學生用歡快流暢的歌聲演唱歌曲。

二、能準確地按節奏拍擊,邊唱歌邊做拍手遊戲。在音樂實踐中編創適當的歌詞,表現歌曲。

三、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點

用歡快流暢的歌聲唱好《打花巴掌》,表現歌曲的風格。

教學難點

一、準確地按節奏拍擊,邊唱歌邊做拍手遊戲。

二、按要求編創歌詞。

教學準備

電子琴收錄機磁帶大歌單鈴鼓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情景匯入

師:陽光明媚,多美的春天哪!大家想去郊遊嗎?跟着老師一起出發吧!

表演《郊遊》。

師:大家走累了吧。看!前面有一片大樹林,我們歇會兒。大樹媽媽真高呀!想唱一首歌嗎?

表演《大樹媽媽》。

師:前面就是大花園。我們去看看花園裏有些什麼花?

三、學習新歌《打花巴掌》

1、聽錄音範唱,感受歌曲。

(1)仔細聆聽歌曲,裏面唱了哪些花?

聽後,學生說出一種花教師就出示一種花的圖片,直到全部出示完畢。

(2)再次聆聽:歌曲是歡快流暢的還是優美抒情的?

2、學習歌詞。

師:提着籃子跟着老師去採花,走吧!

學生邊拍手邊跟着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

3、教師範唱歌曲。

學生邊體會歌曲風格邊“對口型”地進行默唱。

4、隨琴演唱歌曲。

用歡快的歌聲演唱,表達遊戲時的愉快心情。

5、演唱歌曲譜。

師:花園裏有很多花都變成一個個小唱名藏在符頭裏,大家仔細認一認,有哪些音符?

學生跟着琴象唱兒歌那樣唱曲譜。準確唱好附點八分音符。

四、拍手遊戲。

學生邊演唱邊做拍手遊戲。開動腦筋編創各種拍擊動作,注意與歌曲節奏或節拍相吻合。

五、編創歌詞

1、在課本規定處編創歌詞。

2、編唱各種花的名字補充到歌曲中來。

編的歌詞要有鼓勵性。編創鼓勵大家學習好、品德好、身體好、健康向上的歌詞。歌詞要說得順口。

六、教師小結。

教育學生愛護花朵,不亂摘。

課後反思

這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原則,在使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關注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以提高他們音樂鑑賞能力和創造力。每一個環節都緊緊圍繞主題,循序漸進地展開,注重環節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主題鮮明。針對學校現有的條件,充分利用帶圖畫的大歌單,爲教學增添了美感。整個教學過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使學生有感情地表演了《打花巴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認識到作爲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專業能力外,還要具備其他一些綜合能力。如怎樣很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教學環境更加和諧融洽,這對能否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具備很強的應變能力,時刻貫徹“以學生爲本”的原則,以事先設計的教學構思爲基礎,但不受其侷限,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只要真正從學生出發,爲學生量身定做的一節課,就是真正成功的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