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精選7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

2、學看課程表。嘗試按課程表整理書包,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尺等文具。

2、讓幼兒熟悉各類課本以及課本名稱、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小學生的書包裏有什麼?(在問答中幫助幼兒歸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結:書包裏要放的東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書本。

3、小學生每天要帶什麼書?怎麼才能知道?

二、學看課程表

1、播放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討論。

(1)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你能看懂嗎?課程表上有什麼?

(2)小學生一天有幾節課?處!上午幾節,下午幾節?都有什麼課?

(3)能看懂課程表嗎?有什麼問題?

(4)小結:小小課程表可以告訴我們每天有幾節課,上什麼課。有了課程表,我們就能按課程表來整理書包。

三、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1、幼兒第一次整理書包。

(1)這裏都有些什麼課本?

(2)假如現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請你按課程表來整理一下書包。(教師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3)書包整理好了,你們是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的?

(4)小結:晚上整理書包要按第二天的課程表來進行。

2、幼兒第二次整理書包。

(1)假如現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請你們按課程表整理書包。想想該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呢?(教師再次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2)書包裏一共放了幾本書?哪一天也需要帶這幾本書?有沒有不同意見?

四、幼兒自己整理書包。

活動反思:

本課透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並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在這節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並加以瞭解。爲了幫助孩子瞭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並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課。

不足點: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和不知道該怎麼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瞭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麼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透過這節課瞭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並會初步的給書包裏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按一定順序整理書包,瞭解整理書包的方法。

2.培養幼兒自主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整理書包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整理書包的好處。

難點:教幼兒整理書包。

活動準備

1.幼兒沒人一個書包,包內裝有各種學習用品。

2.一些書包,裏面凌亂地放着學習用品。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段時間我們都揹着小書包上幼兒園。現在誰來介紹一下,你的書包裏有些什麼?”

2.引出問題。

(1)教師:“你們書包裏放的東西真多,有各種學習用品,這麼多學習用品,你是怎麼放的?”(幼兒個別介紹)

(2)教師:“我這裏有幾個小朋友的書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書包裏的學習用品時怎麼擺放的。”

(3)討論:“他們書包裏的學習用品是怎麼放的?在這樣的書包裏你能很快找到你想要的書本嗎?爲什麼?

3.討論整理書包的方法。

(1)教師:“書包的物品怎樣放才能讓我們拿起來更方便呢?”幼兒分組討論想出辦法。

(2)教師:“哪組先來說一說,你們想出的好辦法?”分組介紹,交流。

4.幼兒整理書包。

教師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整理書包的方法。

5.介紹整理經驗。

請幼兒介紹自己整理書包的過程,並說一說爲什麼要這樣整理。

教學反思

如果讓我重新講這節課的話 我會請家長來參加這節課 配合在家中養成幼兒每天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書包的結構功能,懂得愛護書包。

2、嘗試根據書包功能擺放學習用品和其它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說出書包的外形、包內的.結構和功能

2、難點:能分類擺放書包中的物品。

活動準備:

每人自帶書包一隻,內裝有書、本、鉛筆盒、礦泉水、紙巾等。

活動過程:

1、瞭解書包的結構功能:

(1)以入小學的準備爲話題匯入:“要上小學了,書包準備好了嗎?看看你和同伴的書包是什麼樣的?”

(2)幼兒6人一組,圍桌而坐,個人將自己帶來的書包放在桌上,以小組爲單位,觀察和介紹個人書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3)集體交流。選出幾種類型的書包讓幼兒觀察,說說書包的外形、包內的結構和功能。

提問:“如果班裏有相同的書包怎樣識別?”(寫名字、做標誌)

2、整理書包:“上小學要帶些什麼?這些物品放在包的哪一層比較合適?”

(1)幼兒將各種物品放入書包:“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

(2)交流整理書包的經驗。(放東西要歸類,大小不同的東西,常用的東西儘可能放在外面的口袋裏)

3、背書包上學

每人背上書包走一圈,模擬上學去。

活動反思:

總體來講,幼兒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是,積極.主動的。不足點是,由於幼兒個別差異,有幾個小朋友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以後反覆鞏固訓練。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 發展觀察、記憶、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爲幼兒準備書包,練習本和必備的文具。

2、 排練慶京表演“上課的時候”,準備電教器材。

過程建議

1、提問匯入課題。小學生上學應該有哪些學習用品?爲什麼要有這些學習用品?

2、 看清景表演。

(1)提出觀看要求:要認真看,仔細想。如: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有誰?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

(2) 看錶演。場景:教室裏,一塊黑板上面畫好兩個田字格、兩張課桌。一個抽屜裏整整齊齊放着書包,另一個抽屜裏的書包搭蓋沒扣,文具撒落在地上,空筆盒翻在桌上,練習本掉在地上。

情節:

(1)上課鈴聲響了,女生輕輕走上座位,拿出語文課本,端正坐好。教師站在門口,男生慌慌張張跑上座位,撿地上的文具。

(2)教師進教室,問男生:“你的語文課本呢?”男孩到處找,撿起地上的練習本,把書包倒過來抖也沒找到,只好對老師說:“語文課本忘在家裏了。”教師請他坐下。

(3)教師請同學們把作業本拿出來檢查,女生拿出作業本,教師檢查並表演她。教師翻開男生的作業本空空的,問:“你的作業呢?”男生說:“我忘記了,沒有做。” 教師請他坐下。

(4)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寫上中國二字,請小朋友在作業本上聯繫,女生認真鞋子,男孩撿起地上的斷鉛筆,又找女生借卷筆刀削筆。女生寫好字交給教師看,教師表揚她,這時下課鈴聲響了,教師說:“下課。”女生整理好書包出教室。老師對男生說:“你怎麼一個字也沒寫呢?”男生兩眼望着老師,結束。

3、討論。

(1) 小組討論。 ·今天的表演發生在什麼時候?男生和女生誰對誰不對? ·男生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對?這樣做有什麼不好?

(2)集中交流。

(3) 引導幼兒歸納小結:做小學生要像女生那樣,上學前要整理好書包帶好課本、練習本,削好鉛筆,清理好文具盒,下課前也要清理好書包再去玩,回家認真做好作業,這樣才能學好本領,做個會愛護自己的會學習的好學生。

4、 練習整理書包。

(1) 請幼兒把自己書包裏的東西都拿出來,看看有些什麼,各有多少,邊觀察邊與同伴交流。

(2) 請幼兒把課本、文具等放回書包,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教師注意觀察,發現整理得好的幼兒。

(3)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整理好書包的。

(4) 對全班幼兒給予鼓勵:相信每個小朋友都能成爲好學生。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密切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悟分類。本節課創設了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整理書包以及練習中的分類等情境,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對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較瞭解,容易產生強烈的興趣,有利於進行積極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分類的好處。

2、開放時空,放開手腳,使學生充分經歷分類過程,體驗分類的好處。教學中,爲學生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展示多種分類方法,在練習中進一步體驗分類的多元化,多樣性,再次讓學生感受分類的價值,解決各種分類問題使整理書包成爲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過程。

3、課內分類向課外不斷延伸拓展,增加了學生應用實踐的機會。教學時我並不滿足一個分類活動的設定,而是進一步創設了許多情境,這樣分類的範圍擴大了,給予了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學以致用。

4、多元化的活動爲課堂注入了活力。多媒體的使用,遊戲等活動的引入,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興趣高漲,使整個課堂環環相扣,輕重突出,使學生充分學習數學,感悟數學、享受數學。

5、德育適時滲透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從整理書包入手的這節課,貫穿始終的分類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做“生活的小主人”。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書包的構造及各部分功能,知道物品應分類擺放在書包中。(重點)

2.會按書包的不同構造合理放置書本、文具盒、跳繩、紙巾、水彩筆、圖畫本等學習用品。(難點)

3.豐富上小學的經驗,懂得整理書包是自己的事情,養成獨立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瞭解書包的構造及各部分功能,知道物品應分類擺放在書包中爲活動重點。會按書包的不同構造合理放置書本、文具盒、跳繩、紙巾、水彩筆、圖畫本等學習用品爲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小銜接對小學生活有簡單的瞭解。

2.物質準備:小筐、書包人手一個,文具盒、水彩筆、書本、作業本、圖畫本等學習用品,紙巾、跳繩人手一份,課件,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書包展覽會,激發幼兒瞭解書包構造的興趣。

1.教師引導:我們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上小學會用到什麼呢?

2.幼兒分組觀察書包,發現書包的構造。

關鍵提問:我們來分組整理書包,仔細看看書包上有什麼?

誰來說一說你們組的發現?

教師小結:書包上還有大小不一樣的口袋,瞧,這個大大的口袋叫主袋,兩側的小口袋叫側袋,前面的口袋叫前袋,後面的兩條是肩帶,最上面的可以提起書包的叫提帶,大部分書包是由主袋、前袋、側袋、肩帶和提帶五部分組成的。

二、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書包各部分功能,並知道按書包不同結構合理放置物品。

1.教師設問,引導幼兒嘗試整理書包關鍵提問:書包上有這麼多口袋,猜猜這些口袋分別可以放什麼呢?

2.請個別幼兒展示交流,教師提問:你們是怎樣整理的呢?

教師小結:書包有這麼多口袋,大小不一樣的口袋可以裝不同的物品,將這些東西放到合適的袋子裏會更方便我們取放。

三、結合視頻,進一步鞏固學習分類放置、體驗成功的樂趣。

1.出示視頻對比,豐富幼兒已有經驗。

教師引導:剛纔我們整理了在幼兒園常用物品,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還會有更多學習用品,該怎樣整理呢?

關鍵提問:是誰先找到的語文書?爲什麼兩個人找書速度有快有慢不一樣呢?

教師小結:原來這和整理書包的方法有很大關係。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分類放置整理書包。

關鍵提問:你覺得誰整理書包的方法最好?爲什麼?

教師小結:姐姐是用分類的方法來整理的。主袋可以放大一點的物品,如書本、作業本、圖畫本、文具盒,前袋可以放小一點的物品,比如學具盒、紙巾、水彩筆等。側袋可以放水壺、跳繩。這樣開啟書包,就能一眼看到你要找的學習用品。

3.玩遊戲“看誰找得快”體驗合理分類整理書包,查找物品的方便和愉悅。

教師小結:像這樣分類整理書包,會讓我們在取放物品時更加方便。

延伸活動: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

1.教師引導:希望小朋友上小學之後都能用這種方法自己整理書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能夠獨立完成。相信你們都能成爲一名很棒的小學生!

2.在區域活動繼續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活動反思:

隨着《綱要》的進一步落實和實施,孩子們在社會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日益凸顯。活動中我以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流,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爲孩子們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幫助,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獲得情感和探究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各個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自始至終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操作的慾望。開始以聽音樂"快上一年級"匯入,激發孩子入小學的慾望。接下來讓孩子觀察書包的外形,並進一步瞭解書包各部分的用途,爲下一步整理書包做好鋪墊。在整理書包時所選的學習用品都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必不可少物品。在活動的過程中,以動制靜,充分讓孩子動手操作,並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當即生成一些問題,如"學習用品怎樣放?""放在書包的哪裏才合適?"等等,我覺得很有價值,就利用當時抓拍的錄像進行點撥,讓孩子發現問題——哪種整理書包的方法最合適?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先將學習用品整理好,然後分類分層將學習用品放在書包較爲固定的地方。這樣透過創設"問題情景",讓孩子進行交流、討論,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豐富了他們的經驗,並在實踐操作中解決了問題。

書包的整理是孩子最有益的經驗,透過實踐練習整理小書包,幼兒都能熟練地把小書包裏的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了。在活動最後,我又利用歌曲"上學歌",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進一步感受背上小書包的神氣,激發上小學的願望。

整個活動中,幼兒是主動的探索着、研究者和發現者。透過讓幼兒觀察、思考、探究、討論、練習、體驗,他們得到了一些比較清晰的概念,學會了有規律的整理物品的技能,培養了幼兒自我服務意識,滲透了責任感,爲入學打好了基礎。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6

活動準備:

1.事前由兩名幼兒學會啞劇表演“做功課”。

2.每人一隻小書包、一隻鉛筆盒、兩支筆、一塊橡皮、一塊墊板及練習簿。

活動過程:

一、啞劇表演“做功課”

透過表演使幼兒初步瞭解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表演內容:兩名幼兒扮小學生明明和芳芳。

芳芳:我叫芳芳。

明明:我叫明明。

他倆高高興興地揹着小書包,坐下開始做作業。芳芳從書包裏很有條理地拿出鉛筆盒、練習簿和墊板,開始認真地寫起來。明明在書包裏搗鼓了半天才找到練習簿和墊板,開啟鉛筆盒又不見鉛筆,他不停地在書包裏尋找……字寫錯了,又找不到橡皮,只好向芳芳借……鈴聲響了,芳芳高高興興地將練習簿交給老師,老師臉上笑眯眯的;明明過了好一會兒纔將練習簿遞上,老師皺着眉頭。

二、討論

師:看了啞劇表演,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幼兒自由討論,老師仔細傾聽幼兒的交談。然後請幾個幼兒在班上談自己的想法。老師再問芳芳:你爲什麼作業做得快?問明明:你爲什麼做得慢?根據他倆的回答,教師小結芳芳爲何快和明明爲何慢的原因,從而使幼兒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三、怎麼整理書包

1.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物品,集體整理書包,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2.提問: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

3.請幾個幼兒整理書包給大家看,其餘幼兒仔細觀察。

4.請幼兒評論:誰整理書包的方法好?爲什麼?

5.教師小結整理書包的方法:寫字所需的用具(鉛筆、橡皮、卷筆刀等)放在一起;練習簿、墊板整齊疊放,平整地放進書包。

四、整理書包

明明:你們真能幹,會自己整理書包,現在我也會了,請你們看看,我做得對不對?

明明整理書包。

全體幼兒練習。教師鼓勵幼兒整理得又快又好。比比誰得第一名。

整理好書包後,請幼兒將書包背好後,成兩路縱隊,學小學生的樣子,排隊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增添可學習整理書包的材料。

2.與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的家長聯繫,請家長配合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並加以瞭解。爲了幫助孩子瞭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並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課。並對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如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還不知道該怎麼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瞭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麼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透過這節課瞭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並會初步的給書包裏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幼兒園大班主題優秀教案《整理小書包》含反思 篇7

活動內容:我的小書包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做小學生的願望並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2、發展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書包和學習用品的名稱用途及整理方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讓幼兒瞭解書包和學習用品的名稱用途及整理方法。

難點: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簡單的數量統計。

活動準備:

知識:幼兒對一些學習用品的用途有一定的瞭解。

物質:請家長爲幼兒準備書包、練習本和必備的文具、統計表(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體相結合。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出示書包,利用提問匯入:“書包是幹什麼用的?上小學還需要什麼?”讓幼兒自由討論,從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展開

1、幼兒認識自己的學習用品:

(1)瞭解鉛筆、橡皮、卷筆刀、鉛筆盒、尺子、作業本的使用方法。

(2)知道他們共同的名字叫“文具”。

(3)討論這些文具的製作材料和保護方法。

(4)統計自己書包裏的學習用品有多少種,每種有多少,幫助幼兒掌握計算學習用品數量的方法,從而保護好自己的用品。

2、討論:怎樣歸類整理擺放書包裏的用品?幼兒自由表達,在活動過程中積極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用完整、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整理學習用品。教師進行記錄、觀察、發現、整理的好的幼兒,請其介紹自己是怎樣整理書包的,歸納小結整理方法:

(1)分類擺放;

(2)分大小排序擺放。

4、掌握正確背書包的方法,看誰背的又快又好。

5、延伸活動:請家長協助孩子在入學前與孩子共同制定“背上小書包”計劃書,每天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清理好文具,提高自理能力。

三、結束

教師進行活動小結,對活動過程中表現好的幼兒進行鼓勵和表揚,發獎品進行鼓勵。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和學習習慣非常關鍵。整理書包還可以作爲幼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經常鼓勵幼兒進行書包內物品的檢查、準備、整理,鞏固良好習慣,增強自理能力,爲接下來的小學生活奠定基礎。活動還可延續爲整理玩具、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