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比本領》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本領》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本領》教案

《比本領》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懂得同伴之間互相合作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故事《比本領》課件、輕柔的背景音樂、書包若干

活動過程:

1.以故事情景引入活動,瞭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課件

提問:梅花鹿和小猴誰的本領大?(讓幼兒充分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2.播放課件,組織幼兒觀看請幼兒跟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

根據故事內容提問: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故事裏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麼本領?

幫助幼兒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問:小猴和梅花鹿是怎麼摘到果子的?小朋友想一想,爲什麼開始的時候小猴子和梅花鹿摘不到果子?豐富詞彙:合作

現在你們知道誰的本領大了嗎?

小結: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它們用自己的本領互相幫助就摘到了果子,透過這個故事我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摘到果子,合作讓本領變的更大了

3.遊戲:揹包取物

(1) 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很好,老師給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件小禮物,請把小書包背上我把它已經放在你們的書包裏了,請小朋友看看你喜歡嗎?但是在取禮物之前 老師有個要求(在取東西時,不能把書包摘下來)

(2) 孩子們開始拿禮物了,都拿不到,啓發孩子想方法(互相幫助,合作才能拿到禮物)

4.引導幼兒講述,交流生活中合作的事情,進一步感受合作本領大及合作帶來得快樂

小結:小朋友之間一定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只要我們能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我們的本領會更大,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教學反思

此活動是一個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了語言活動的特點。孩子們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勇敢地說。這是因爲老師給小朋友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如談話的形式有自由交談、分組交談、個別交談、等形式,從而使小朋友都有鍛鍊的機會。而老師活動設計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透過引出話題—自由交談—分組交談—拓展談話範圍層層深入的環節,輕鬆地解決了整個活動中的重難點。只是由於孩子對大象和猴子只是一些常見功能的認識,談話的中心只是圍繞着大象會吸水、捲動物、身體大等。猴子會爬樹、盪鞦韆等。能夠拓展的經驗不多,話題也就很難深入下去。如果在課前讓孩子回家多瞭解這兩種動物的用處,可能上課後的效果會更好些。在展示的圖中因多畫一艘船限制了幼兒的思維,是老師沒有考慮周到的,在以後準備教具的時應該考慮更多一些。

《比本領》教案2

主題活動:

比本領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4添上1是5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

2、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物體

活動準備:

大掛圖;紙面作業若干

活動重點難點:

透過大掛圖和紙面作業,使幼兒理解4添上1是5的意義。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聽鈴鼓聲音說出數字2,3,4

2、觀察圖片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它們有哪些本領?

幼:猴子,蝸牛,烏龜,小鳥

師:猴子、烏龜、小鳥它們有哪些本領呢?(幼兒回答時,教師要提升幼兒回答)

師: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它們要來幹嗎?請你來說說看

原來今天的天氣很好,動物們要在這裏舉行一場運動會。瞧,一場激烈的爬樹比賽拉開了運動會的序幕。可愛的小蝸牛在爲它們吶喊助威,山那邊的烏龜爬行比賽和鳥兒的飛行比賽也在這裏激烈的進行着,讓我們一起爲小動物們的精彩比賽喝彩吧!

師:小動物的比賽還在繼續進行着,我們來看看參加爬樹比賽的小猴有幾隻?引導幼兒按順序點數。

師:又來了一隻小猴,請小朋友數數看現在有幾隻小猴子了。

師:爲什麼變成5只了?

師:原來有4只小猴子,又跑來了1只小猴子,所以變成了5只。也就是4添上1是5,依次引導幼兒看烏龜和小鳥的比賽情況。進一步鞏固4添上1是5的含義。

師:瞧,小草上的蝸牛也在爲烏龜和小鳥加油呢,我們一起數數有幾隻小鳥啊

師:誰能想個辦法讓蝸牛的數量和烏龜的數量一樣多呢?

師:小朋友們可真愛動腦筋,再添上一隻蝸牛就是5只了,原來的四隻蝸牛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又添上一隻我們可以用數字1表示,現在有5只蝸牛了。可以用數字5表示,也就是說4添上1是5.

師:小動物的比賽還在繼續進行着,我們也來玩一個小小的比賽,發放紙面教具,想想看怎樣才能使蘋果和菠蘿的數量都變成5,並利用膠棒粘好。

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中我們共同探討了5的形成,孩子們表現的很好。

《比本領》教案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比本領》教案和反思。故事講述了一隻梅花鹿一隻金絲猴都覺得自己的本領大,透過一次比賽,他們知道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目的:

一、知道金絲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過程,就是認識合作很重要的

過程,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二、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寫7個字。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透過初讀課文,知道金絲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

的過程;在詳細解讀中深入感悟,合作的必要性,並在讀文中隨文識字,認識新字詞。

第二課時學習目標:鞏固生字與新詞,學會書寫。分配角色有感情

地朗讀課文,更深入體會合作精神的可貴與必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1、出示梅花鹿、金絲猴、小貓、公雞的圖片,逐個認識。

2、說說這些動物都會什麼?

梅花鹿會,金絲猴會,小貓會,公雞會。

3、老師:這些動物的本領可真不小。其中梅花鹿和金絲猴都覺得自己的本領大,於是它們就進行了一場比賽。

4、板書課題:比本領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

(1)把穩重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比本領》教案和反思》。

(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3)思考:比本領的最後的結果怎樣?

2、按以上要求進行初讀,師巡視。

3、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生字卡(摘蘋果做成的)認生字。

(2)小組接龍讀課文,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3)大家說說比本領最後的結果怎樣呢?

三、讀中感悟,深入體會。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並畫出梅花鹿和金絲猴的想法。

(2)學生彙報:“梅花鹿想……”“金絲猴想……”

2、老師:那真象它們想的那樣嗎?

(1)同桌共同學習第二段,並討論討論:它們摘到果子了嗎?爲什麼摘不到?

(2)學生彙報:“沒有。”“梅花鹿雖然跑得快,但是果樹太高摘不到。”

“金絲猴雖然會爬樹,可它過不了河。”

3、學習第三、四段。

(1)老師範讀第三段。

(2)聽了大象的話它們怎麼想?怎麼做呢?請生說說。

(3)學生討論發言。

(4)讀一讀,第四段。

四、深入感悟課文思想。

(1)出示句子指名讀:

A它倆一下子明白了。

B梅花鹿和金絲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2)考:它倆明白了什麼?爲什麼笑了?

(3)學生彙報……

(4)老師小結……

五、課後思考題:

1|、什麼叫合作?舉身邊的例子說說。

2、試着寫一寫自己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一件事。

課後反思:

上完這一課,本人透過反思,看到了這一課的成功點與不足之處。

首先要肯定的是,本課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了。在教學過程中,匯入課題時的設計,本人還是較爲滿意的。我認爲學生一開始的學習興趣真正被調動了。再者,學習生字時,採用摘蘋果認生字活動,學生興致極高。在學習整體課文時,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踊躍發言表達自己對課文理解的觀點。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本人隱隱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弱點,在教學中,過與教帶,不夠放開。今後還得注意把新課標的理論要求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

《比本領》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內容展開想象感受故事情節。

2、學習生字“遠 快、動 物”,能夠認知,掌握。

3、能專心傾聽,體驗故事中小猴子與黃鶯、青蛙、小兔比本領的過程。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透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故事情節,學會互助、合作、分享,增強自信心。

難點: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學會人際交往技能。

活動準備

PPT繪本、故事背景音樂、故事圖片、蘋果、動物頭飾、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是有關動物與動物之間比本領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想的話要認真聽哦!

以比本領爲線索,播放PPT繪本,觀看情節表演,初步瞭解故事情節。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裏面提到了多少隻動物,它們各自的本領是什麼?

(3)在故事裏出現第一隻動物是什麼?它與誰比本領?

二、故事背景音樂進入,老師一邊複述故事,一邊出示故事圖片並配上肢體動作。

三、分段講述故事,表演角色動作。

1、黃鶯跟小猴比誰唱歌好聽;模仿黃鶯與小猴唱歌的動作。

2、青蛙跟小猴比誰游泳遊得遠;模仿青蛙游泳的姿勢。

3、小兔跟小猴比賽跑誰跑得快;模仿它們的跑步動作。

4、小猴說自己會演雜技;模仿小猴表演雜技的動作。

四、故事表演

幼兒分別戴着黃鶯、青蛙、小兔的頭飾,老師戴着小猴頭飾,一起利用創設的場景進行表演,引導孩子說說故事裏面的情節,學會用“我會……”來說一句完整的話,能認知生字:遠、快、動物。遊戲結束。

教學反思

一、活動中老師過於包辦太多,給幼兒去探索、發現、學習的機會較少。

二、故事中間師生互動的情節少。

小百科:本領即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繫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人的能力,也不能發展人的能力。

《比本領》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10個,會寫6個生字,並理解文中好詞、好句。

2、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文理解課文內容。

3、懂得和別人合作,並願意、學習與他人合作。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猜謎語。(出示謎語)

“______能遊,_______會飛,爬樹無法追。”(學生自由填)

是的,每個小動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領,那麼它們誰的本領最大呢?我們今天學習一篇童話,名字就叫《比本領》,學完之後就明白了。

2、談話。讓生說說自己最大的本領是什麼?那麼誰的本領最大呀?有一隻梅花鹿和一隻金絲猴,它倆也想比一比,看誰的本領大?我們看看它們是怎樣比的?

二、自學

1、自讀課文,圈出不懂的詞語,可以透過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再有不懂的可以向小組其他同學請教。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字音。

3、小組分角色練讀。

4、指名分角色讀,全班正音。

三、識字

1、讀字卡。摘果子(大樹上有許多果子,學生讀對一個,就可摘一個。強調音:“垂、喪、摘”。)

2、用自己最得意的方法識記字形。注意:“垂、象”。

四、自讀自悟

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學習第一自然段。重點理解“它們兩個都覺得自己的本領大”這句話。

(可以採用表演這一方式來理解)

五、表演

讓學生把自己當做梅花鹿或是金絲猴,想象當時的神態、心理,再運用動作、表情來表演當時它們是怎樣想的。

(激發學習興趣,換位思考,體會感情,鋪墊下文。)

六、誦讀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1、大象伯伯的話要讀出老者的語氣來。讓學生自己體會讀。

2、帶着剛纔表演時的心情讀讀兩個人的想法。

3、分角色練讀、表演讀。

七、交流探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梅花鹿的本領大嗎?你是怎樣認爲的?(有的學生會認爲它本領大,讓學生抓詞句談體會。如“飛快地跑”、“輕輕一跳”等。也有的會認爲它本領不大,因爲摘不到果子。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想法。談想法的過程就是再次理解課文的過程。)

在讀文中理解“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的意思。

2、金絲猴的本領大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方法同上)

八、誦讀

體會梅花鹿的心情變化,讀出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的感情來。金絲猴的話要讀出着急的心情來。

九、總結

說說這節課有何收穫。

第二課時

一、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明白了什麼?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自段。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三、四自然段,小組討論:它們誰的本領大?你是怎樣知道的?回顧全文,暢所欲言。(學生透過讀言語中詞句,自己理解。同學間交流會得出兩人合的本領最大。此設計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透過各種手段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思考,學會發現。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2、理解最後一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兩個人都明白什麼了?試着用各自的語氣說一說。(換位思考,昇華主題,體會合作的重要。)

三、討論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小組討論:什麼是合作?

2、以剛纔討論作爲實踐活動,評價哪些同學會合作,哪能個小組合作得最好。

3、再次討論:當你和同學意見不一致時,你是怎樣做的?(結合語文天地中的金鑰匙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爲生活中的實踐能力,真正培養學生會合作的個性品質。)

四、寫字

本課生字筆畫較多。“象、垂”可以先書寫,課後練寫。其餘幾個生字,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分析字形,自己學寫。

五、練習。

1、連一連。

天鵝 大蝦 梭魚 梅花 鹿 金絲猴

跑 飛翔 游泳 爬樹

2、說話。

用“得意洋洋、垂頭喪氣”說一句話。

《比本領》教案6

教學目標:

1.用感官細緻地觀察物體,並正確選擇觀察方法,判定物體;能正確使用觀察測量工具,體會工具的作用;能仿照給定格式,書寫研究報告。

2.知道噪聲的危害,具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3.知道人體感官的重要作用和侷限性,瞭解仿生技術的成果。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用感官細緻地觀察物體,並正確選擇觀察方法,判定物體。 Iu

教學難點:

能正確使用觀察測量工具,體會工具的作用;能仿照給定格式,書寫研究報告。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多媒體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激發學生興趣。

二、活動體驗

⑴考眼力,運用眼睛觀察事物。

教師出示在森林中找動物的圖,提問:圖中共有幾個動物?它們都在哪裏?提示學生觀察時要細緻,並會運用前面學過的知識幫助解決當前的問題。

學生討論回答。

出示視覺錯覺圖形,提問:哪條豎線直?哪條豎線長?哪個人高?提示人的視覺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的準確無誤的,有時會產生錯覺,觀察時要認真分析。

學生回答後小結:用眼睛觀察事物時,既要認真仔細,還要善於用腦,不然可能會上當。 ⑵聽力測試,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體驗不同的聲音帶來的不同感覺。

教師:除了眼睛,我們的耳朵也很有用的,下面就請同學們仔細聽聽,你能聽到什麼聲音?是什麼物體發出的?並記錄下來。

教師播放多媒體,學生記錄

交流小結:讀書聲,風聲,談話聲,操場上的人聲、哨聲,樹上小鳥的叫聲。

雜亂無章的聲音是噪音,對我們人體是有害的,而樂聲能給人美的享受。你還能說出聲音對人身體、心情以及環境的不同影響。

⑶運用多種感官判斷物體? 教師精心準備五種安全、衛生、可以放心品嚐、觸摸的物體,讓學生運用感官觀察判斷。

學生用鼻、舌、手等感覺器官透過看、聞、嘗等方法判斷出哪是糖水,哪是鹽水,哪是醋等。 ⑷認識人類仿生技術成就。

出示圖片:大型客機與鳥類飛行速度的比較;航天飛機與鳥類飛行高度的比較;電子顯微夜視鏡和電話在延伸人類感官範圍方面的作用。讓學生明白人類製造出飛機、輪船、火箭、顯微鏡等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發的。

三、總結。

四、佈置作業:

課後蒐集有關仿生技術的資料。

《比本領》教案7

〖教材分析〗

既然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我們不妨就按照故事的順序來講述。從故事的起因、過程直到結局,一環環扣下來,同學們始終會沉浸在童話世界中,而不覺得被動。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我採取情境理解的方法,創設學生所能想象的氛圍,讓他們自己感受,自己理解。最後的.合作讀書,既是對課文主題的昇華,又是對課文內容的昇華,合二爲一,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透過成功的合作將課文讀得更加生動,上升到新的層次。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歡迎你們進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看,有兩個小動物來歡迎你們了!(簡筆畫梅花鹿和金絲猴。)

師:對呀,他們都有什麼本領?

同學們自由發言,有的說金絲猴特別靈巧,有的說梅花鹿跑得特快。

師:你們說的真不錯,讓老師覺得他們的本領都很高,可是如果讓他們比比誰的本領更高,會發生什麼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本領》。

(板書課題:比本領)

(二)讀好課文,自主識字,感悟理解

1.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新的生字,如果不能和他們做朋友,你們就沒法讀書呢,所以讓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生字好嗎?

老師立刻從背後拿出一摞卡片,像變魔術一樣。(同學們瞪大了眼睛。)

將卡片逐一反過來,同學們根據拼音搶答。

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然後小組合作繼續認讀。

[在巡視中發現各個小組的學習方法都不同,有的一起讀,有的輪流回答,還有的互相檢查。]

師:看你們學得這麼認真,那就來考考你們,能行嗎?出示花瓣生字卡片(無拼音),開火車讀。

2.哪個字你覺得很難?讓小老師領大家來學一學吧!

一個同學上臺來,拿起小教棍,指着生字對同學們說,請大家跟我讀,看誰讀得最好。讀到“垂”,他問:怎麼記住這個字?同學們紛紛舉手,說這個字有一條撇和四條橫……同學們說完後,小老師從容地放下小教棍,說了聲“謝謝大家”,立刻,班裏響起了掌聲。

師:這麼熱烈的掌聲,那就讓我們在掌聲中走進童話世界,去欣賞課文吧。

3.朗讀課文。

(1)開啟書,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小組成員,或老師,或拼音夥伴,或聯繫故事內容來認讀。

(2)指名學生分段朗讀。

(3)再自由讀,試着讀得有感情。

4.故事的起因。

讀第一自然段。

剛纔同學們讀得這麼好,誰能來講講這個故事的起因呢?(同學們講得繪聲繪色,差點連整個故事都講下來了。)

我接着鼓勵大家,別人說完後,其他同學可以補充。(這一下,許多同學又開始講這個故事,故事裏夾雜着自己的傾向。)

5.故事的經過。

讀第二自然段。

在講故事之前誰有不明白的詞語和問題嗎?有的同學提出了“得意洋洋、垂頭喪氣、團團轉”。提出問題後,

先讓學生自己解答,然後老師評價和補充。

得意洋洋:先找同學解答。然後讀一讀梅花鹿得意洋洋說的話“還是我的本領大”。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

垂頭喪氣:我請同學們用行動找出答案。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演垂頭喪氣,再找幾個同學到臺上表演。

小組合作讀第二段,對重點詞語看誰讀的得最棒。(同學們漸入佳境,特別讀出了得意洋洋和垂頭喪氣的對比感覺。)

6.故事的結局。

讀了這麼多,你們說金絲猴和梅花鹿誰摘到了果子?讓我們來看看故事的結局吧。自由讀三、四自然段(老師評價)。

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嗎?有同學提到“馱起”這個詞,我拿出了圖畫,讓他們觀察,再解釋馱起。還有一個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爲什麼金絲猴和梅花鹿要比本領,而大象伯伯就不比呢?同學們紛紛幫他解答,有的說金絲猴和梅花鹿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有的說,大象伯伯是過來人,他知道每個人都各有各的長處,所以他不和他們比。

(四)合作讀書

故事講完了,你們還想再讀這個比本領的故事嗎?(“想!”同學們高興極了!)

怎樣讀才更生動,更有趣呢?(同學們建議分角色合作讀)

(播放歡快的音樂)

來吧,每個小組都動起來,讓我們變成這兩個小動物,盡情地表演這個故事吧!我也興致勃勃地當起了大象伯伯。

在音樂聲中,愉快地結束了這節課。

〖教學反思〗

節課上下來,我總感覺意猶未盡,相信同學們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每個天真的孩子都喜歡故事,所以我就把他們帶進童話世界。再加上畫簡筆畫是我的強項,看着老師筆下生動的小動物躍上黑板,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同學們當小老師講重點生字是我非常滿意的地方,因爲他們“講起課來”遊刃有餘,我們平時的功夫沒有白費。在學習課文時,我採用起因――過程――結局的故事結構來展開教學,課堂上更加有了活力,學習主動,思維活躍,朗讀熱情特別高,真是其樂融融。在學習“得意洋洋”和“垂頭喪氣”時,同學們那一喜一悲的反差表演,那麼逼真,那麼生動。當然,最讓我得意的還是同學們提出的那個“大象伯伯不比本領”的問題,這麼好的學生是我的驕傲,每節課我都喜歡讓同學們提問題,因爲他們的精彩表現讓大家快樂,也讓我這個老師快樂無比。在最後部分,我原本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同學們對梅花鹿和金絲猴說些什麼?可是一方面時間已經有些來不及了,更重要的是同學們既然都說得這麼好了,完全沒有必要再畫蛇添足,所以乾脆去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同學們讀書。

〖案例點評〗

“情感是一個有生命的實體,是支撐人活動的最亮點。”本教案透過引導學生走入童話世界揭題,以故事的“起因―過程―結局”爲路線,抓住重點詞句,創設主要問題,課堂導引有度,銜接過渡自然,激發了學習興趣,課堂充滿活力。

本教案另一個特點是集中自主識字,互幫互教,互相評價,將課堂的主動

權交給學生,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質疑能力、協作討論、探究解疑能力。

《比本領》教案8

教學準備:

動物的單幅圖片若干(梅花鹿、金絲猴、小白兔、貓、鼴鼠、小狗,……)

教學過程:

教師行爲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

1. 啓發:大家也許還不2. 知道,3. 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各個神通廣大,4.

大家知道有哪些動物?它們各自擅長做什麼呢?(板書:本領)

5. 提問:小動物們都有什麼本領?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記錄學生答案在小黑板上,6. 左邊是動物,7. 右邊是本領)

8. 引導:那麼多小動物,9. 誰的本領大?每個小組選一個自己認爲本領最大的小動物出來。(觀察學生討論情況)

10. 小結:大家都有自己心目中本領最大的動物,11. 但誰的本領更大,12.

卻很難分得清。森林裏就發生了小動物比本領的事情。(板書:比本領)的學習。

1. 七嘴八舌,2. 自由發言。

同3. 桌討論,4. 再舉手發言,5. 說一說。可能的答案有:梅花鹿跑得快,6. 大象能用鼻子卷東西,7. 猴子能爬樹,8.

鼴鼠會打洞……(答案都是將動物擬人化了的,9. 有學生回答的角度可能不10. 一樣,11. 如:獅子會打獵,12. 不13.

用特別的糾正,14. 仍然要鼓勵其發言)

15. 小組討論,16. 推選一人做彙報,17. 簡單說明理由。

18. 傾聽小結,19. 自然過渡到新課文

整體感知故事大意1. 大家先自己默讀課文,2. 看一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們做了什麼事,3. 遇到了什麼問題。

4. 抽生答。小結:這是在一個森林裏,5. 梅花鹿和金絲猴比賽誰的本領大的故事。

6. 抽生扮演動物角色,7. 做介紹。

8. 小結:大家介紹得都很棒!我們來看主題圖,9. 究竟誰的本領大?

1. 帶着問題默讀。

2. 講述故事大意。不3. 要求復4. 述細節。

5. 生甲扮演金絲猴,6. 生乙扮演梅花鹿。分別介紹自己的名7. 稱,8. 外貌,9. 本領特點。

精讀課文認識生字1. 引導生觀察主題圖:大家結合圖片,2. 看一看,3. 梅花鹿和金絲猴在比賽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它們是怎麼解決的?

4. 提示生字。

5. (板書生字)觀察圖片,讀課文,思考問題。

輔導練習提示提醒學生可以多選。

《比本領》教案9

教學目的:

1、以“比”爲明線,“合作”爲暗線,引導學生質疑讀文,讀中明理。

2、抓住“得意揚揚、垂頭喪氣”這對關鍵詞,對比悟讀,以讀傳神。

3、緊扣“笑、明白”這兩個有特殊含義之詞,緊貼文字,多元感悟,想象品悟,由外入內地明白怎樣合作、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梅花鹿和金絲猴的轉變過程。

教學難點:梅花鹿和金絲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這是怎樣的笑?

教學預設:

一、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1、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帶來了兩位動物朋友,你們歡迎嗎?讓我們大聲喊出他們的名字。(貼畫)兩隻小動物都覺得自己本大,彼此都不服氣,今天他們決定透過一場比賽來一決高下,同學們,你們想到比賽現場看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課《比本領》(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

(二)認讀生字

(三)指名讀課文

透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三、多式朗讀,讀中釋疑。

(一)學習一段

1、大象伯伯的考題是什麼?

2、對於這樣的考題小動物對自己有信心嗎?

3、用自信語氣讀他們的想法。

(二)學習二段

1、自由讀後,畫出兩隻小動物再賽場上的表現。

2、梅花鹿的表現:(重點學習)

A、找出表現梅花鹿跑得快的句子,並用輕快的語氣讀出來。

B、梅花鹿跑的那麼快難怪它會……

C、什麼是“得意揚揚”?

D、什麼是“垂頭喪氣”?你有過垂頭喪氣的時候嗎?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

E、(配樂朗讀)讓我們男女生讀出前後兩個不一樣的梅花鹿。

3、金絲猴的表現(此處遵從文字略寫的思路,以讀簡單帶過)

4、比賽進行到這裏,它們誰摘到果子了,他們不都覺得自己本領挺大嗎?爲什麼誰都摘不到果子呢?

5、用“……雖然……但是……“這樣的關聯詞語說說兩隻動物摘不到果子的原因。

四、多元解讀,促思悟理。

1、以讀代講,交代故事結果:摘到果子,完成板書。(第四段)

2、緊抓“梅花鹿和金絲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中的“笑”字,多元解讀:這是怎樣的笑?

五、以“合作”結課,昇華發散。

1、其實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你能找出這樣的例子說一說嗎?

2、師介紹生活中合作事例。

3、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就連我們這節語文課也是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合作才完成的,爲了表示感謝老師送個大家兩句話。

六、總結:

同學們,現在社會是個講求合作的時代我們要學會與人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在一個集體裏,如果每個成員都能夠合作,那麼他必將會戰無不勝,老師希望二年六班同學們都能夠團結合作,互相幫助,讓我們共同開啓成功的航船。

《比本領》教案10

設計思路:

在“動物大世界”的主題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特別關注動物本領,並查找了資料,瞭解動物的獨特本領。鑑於此,合設計了本次活動,組織幼兒進行猜測與討論,將幼兒在個別探索中的零星經驗進行歸納梳理。

目標:

1、透過“動物集會”的討論,瞭解一些動物的特殊本領。

2、依據已有經驗進行比較篩選,並能用語言和其他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一幅,動物圖片若干。(長頸鹿、大象、獵豹、猴、孔雀、鷹)

活動過程:

一、選項目

1、出示背景圖和動物圖

2、提問:

森林裏的動物要比賽爭奪冠軍,每個動物只能參加一個項目。長頸鹿、大象、獵豹、猴、孔雀、鷹都想得第一。你們認爲他們分別參加什麼項目肯定能得到第一名呢?

3、記錄:請幼兒用簡單的符號把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提醒他們要讓記錄既簡單又能讓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然後請幼兒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的理由。

交流:動物如果按照你們的想法參加比賽,能不能得第一名?爲什麼?

3、小結:原來小朋友都找到了動物最特別、最擅長的本領。所以,如果動物能參加這個項目的比賽一定能得第一名。

二、選對手

1、動物都報名了,可每個項目只有一個動物報名,能不能比呀?爲什麼?

2、動物們比不起來怎麼辦?你爲那個動物選了誰做比賽的對手?爲什麼?

三、森林大比武

設計一個動物都能參加的比賽,分別說說比賽的規則。

《比本領》教案11

二年級教學教案範文:比本領

比 本 領

一、導課:

(課件出示)同學們,歡迎你們進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看,有兩位小動物來歡迎你們了!它們是——梅花鹿、金絲猴。

師:對呀,他們都有什麼本領呢?

生:金絲猴靈活會爬樹,梅花鹿跑的快……

師:你們說的真不錯,讓老師覺得他們的本領都很大,但是如果讓他們比比誰的本領更大,會發生什麼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比本領》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得字用自己習慣的方法把它們認會。

2、仔細聽錄音,特別注意剛纔讀起來有困難的地方

3、看看你和生字交上朋友了沒有?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結滿”造句

4、如果生字朋友自己跑出來,你還認得他們嗎?搶讀

5、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再來讀剛纔有困難的地方一定沒問題吧,誰來讀讀課文。指名分段。

三、理解課文

1、(課件)森林……大。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能讀懂什麼?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給大家聽聽?

生:梅花鹿和金絲猴都認爲自己的本領最大,誰也不服氣。

生:大象伯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它們到河對岸摘果子,誰先摘到誰的本領就最大。

師:(課件)大象伯伯的這個辦法可真好,請四位同學分角色讀讀這一段。

2、比賽就要開始了,它們倆你最關心誰的表現?告訴大家。

你關心的那個小動物到底是怎樣表現的?找出來多讀幾遍。

(1)關心金絲猴的同學,你來讀讀他的表現。

師:金絲猴連河都沒過去,它能不着急嗎?關心金絲猴的同學一起讀一讀。

師:聽得出來你們很着急,(出示課件補充句子)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關心金絲猴,再讀讀。

師:金絲猴這麼着急,他還會有什麼表現?

(2)金絲猴沒摘到果子,是不是梅花鹿就贏了呢?關心梅花鹿的同學,你來讀讀他的表現?

你們認爲它的本領大嗎?

生:不大,梅花鹿不會爬樹,因此夠不到果子

師:你是這樣認爲的,有不同意見嗎?

生:大,跑的快,很輕鬆就可以過河。

師:跑的這麼快,這麼輕鬆,本領真大。怪不得它會得意洋洋的想:“還是我的本領大。”

師:“得意洋洋”是什麼意思?你來表演一下。

生:驕傲、得意、自以爲了不起,只有自己行……

生:表演

師:你本領這麼大,對自己這麼有信心,爲什麼沒有摘到果子呢?剛纔還得意洋洋,現在卻是垂頭喪氣,什麼是“垂頭喪氣”?你來表演表演。

生:很失望的意思。低着頭,沒有精神的樣子。

生:表演

師:哎,心裏真不是滋味,怎麼讀梅花鹿的表現?

師:(出示課件補充句子)

3、梅花鹿摘不到果子,金絲猴過不了河,他們正急呢,這時大象伯伯來了說----(指名讀)

(1)梅花鹿和金絲猴聽了大象伯伯的話,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金絲猴你們明白了什麼?

(2)看來,本領再大也不是什麼事都能自己辦得到的,他們到底想出什麼辦法才能摘到果子呢?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他們的辦法。

生讀課文,小組交流

生:金絲猴坐在梅花鹿的身上倆人一起摘到了果子

師:(課件出示)他們終於摘到了果子,靠的是什麼?

生:合作(板書)

師:

師:他們爲什麼笑?

師:看來,有些事情的確需要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比本領》教案12

本課意在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一、 尊重學生,最大限度體現以學生爲本

首先、尊重學生的發言權。我很期待學生在課堂中插話,其實在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有序插話,往往是學生智慧火花的閃現,說明他們在思考,至少說明他們跟上了教師的思路,所以應該給與鼓勵。例如,在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我讓學生聽清楚字音,目的是掃清文字障礙,同時引導學生隨文識字,一位學生站起來評價道:“我覺得他們沒有讀好這個地方‘梅花鹿飛快地向前跑去’,‘飛快’一詞

說明了它的速度特別的快。”聽到這裏我十分高興,雖然學生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從字音上去評價學生,但是這個學生讀懂了這個句子,理解了這個句子中的重點詞,並有見地地給其他同學提了出來。爲了進一步落實朗讀,我讓這個學生自己來讀讀這個句子,結果令人欣喜,孩子讀得非常到位。

其次、給與學生正確的評價。我十分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我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轉變了傳統的觀念和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切實以“人性化”爲原則,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例如:你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能看到你高舉的小手我特別高興。你的朗讀讓我聽到了你的自信……

二、力圖實現創新的教學運作

素養是一種充滿靈動性的內在品質,他不可能在刻板的、僵硬的規則中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需要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來滋養和培育。因此,我們必須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在整堂課中,我積極努力地創設一種愉悅的氛圍,讓孩子們走進童話世界,把自己當成童話裏的角色去體驗,感知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地與文字對話,去感悟語言背後隱藏的內涵和真理。

三、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學目標中的重要一條就是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新課程裏強調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只是讀書,寫字的習慣,更強調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讓主動識字成爲

習慣,讓讀書看報成爲習慣,讓傾聽成爲習慣,讓細心觀察成爲習慣,讓創新與實踐成爲習慣,讓勾畫批註成爲一種習慣……在課堂中,我努力地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善於勾畫批註,積極做筆記,善於提問等習慣,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四、 注重積累,強調內化。

語文素養的形成其實是積累的過程。沒有足夠的積累就無法形成素養。因此本節課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有效的積累在於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之上。因此爲了讓學生將本課的重點詞語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從而不僅積累了而且還能夠運用。爲此我認真分析了本課詞語的特點,“得意洋洋和垂頭喪氣”是本課詞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突然想到了語文是從生命開始的,與生活同行,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因此,我就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演一演,透過觀察發現來總結這兩個詞的意思。同時,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聯繫生活來理解什麼“得意洋洋和垂頭喪氣”。

五、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會孩子質疑。

“學貴有疑”,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袁振國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告訴我們,學習的意義在於能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在沒有機會的地方發現機會,在沒有道路的地方開拓道路。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快樂地追求特立獨行。因而我在教學中總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後再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例如,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分析課題,利用閱讀期待來審視課題,想想自己能針對課題提出哪些問題。還有在文章的重點處引導學生思考等等。我認爲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而不是用我們眼中的世界去強行代替孩子眼中的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也許比結果更重要,創新意識培養比因循守舊更爲重要,課堂上問題意識的培養比解決問題的思想更重要。

本課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1、 本節課其實有多應試教育的因素在裏面,如何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活而不死?

首先是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其實都是顯而易見,也是學生容易發現和解決的,在這裏老師只是教給學生如何在文中去勾畫,去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便於孩子今後考試做閱讀題的時候能夠有法可依。既然孩子都知道都能一看就懂的問題,我們還有必要進一步問,進一步去分析嗎?有探究的意識,但是沒有探究教學的有效設計。

2、 當學生的回答出現偏頗或者理解不到位的時候,我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導。面對這種情況採用什麼樣的有效手段?

3、 從孩子的發言當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語言表達不是特別流暢,孩子的積累仍然沒有跟上,孩子的思維總是打不開,

我同樣缺乏有效的指導。用什麼樣的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

《比本領》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認字8個,寫字6個;

②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① 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

② 透過感情朗讀體會合作的重要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於學習與人合作。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合作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情景模擬、感情朗讀、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演示、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課件(鹿與猴的動畫),問:它們各有什麼本領?

2、揭示課題:比本領。

二、初知文意。

1、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明白大意。

2、小組代表發言,講講課文內容。

3、教師小結歸納。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課件(學習生字詞),同桌互相認讀。

2、自由拼讀。請小老師教讀。

3、注意個別難字的讀音。引導評議,正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測讀。出示生字卡片進行開火車遊戲。

5、遊戲,摘果子。出示掛滿果子的大樹,請學生將寫有生字的果子摘下,組詞,並說一句話。對錶現好的同學獎給聰明星。

四、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後回答問題:梅花鹿和金絲猴是怎麼比本領的?

2、大家認爲最精彩的內容在哪裏。

3、學習課文2、3、4自然段。

① 誰來讀第2自然段。聽後請評一評:a他讀梅花鹿讀得好,起先的梅花鹿是得意洋洋的,十分驕傲,後來的梅花鹿是垂頭喪氣的。b他讀金絲猴讀得好,讀出了金絲猴的着急。學着他的樣子再來讀一讀。師:現在老師考考大家,得意洋洋、垂頭喪氣、團團轉是什麼意思?請說一說、演一演。小組進行說和演,再請兩位同學上臺演,全班齊讀。

② 誰來讀第3自然段。聽後議一議:怎樣讀出大象伯伯的慈祥?指導個別讀。進行小組賽讀,全班朗讀。

③ 誰來讀第4自然段。聽後請評一評:a他讀得好,讀出了高興。b他讀得好,讀出了成功、快樂。師:大家評得很好,你們也帶着快樂來讀一讀好嗎?全班朗讀。

④ 他倆一下子明白了,到底明白了什麼?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才能摘到果子)。

4、齊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鹿和猴誰的本領大?讀後討論、交流、彙報,師小結。

5、表演讀全文。

五、延伸。

1、課件演示: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必須要合作才能完成?

2、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合作完成,比如小組合作學生字、打掃教室衛生、踢足球、跳橡皮筋我們要願意與人合作,學會與人合作。

附:板書設計

比本領

梅花鹿 金絲猴

↘ 摘到果子↙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合作才能完成

《比本領》教案14

教學目的

1.知道金絲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過程,就是認識合作很重要的過程,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2.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寫7個字。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以圖畫激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個小朋友。(出示梅花鹿、金絲猴的圖畫)

生指認兩個小動物的名稱。

師:它們各有各的本領。那麼,它們都有什麼樣的本領呢?

生說出兩個小動物的本領。

師出示詞卡:爬樹、跑。並請兩個同學上臺來把這兩個詞卡分別貼到相應的動物下面。

師:到底誰的本領大呢?梅花鹿和金絲猴誰也不服氣。他們正在舉行一場比賽呢!

師板書課題:比本領

(以圖畫的演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得生動,同時又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了進來,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的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聽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請同學們開啟書,我們一起聽故事,並且和自己平時的朗讀比一比,你認爲磁帶裏讀得怎麼樣?(放課文錄音)

師:現在,請小朋友自己試着像磁帶裏讀的一樣,也讀一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或次,不會的小組一起討論。

生小組學習,互相幫助。

2.開展摘果子游戲,主動識字。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生字卡,自由認字。生獨立識字。

請同學們拿着自己的生字卡離開座位去考考同學。

師:老師想請小朋友像梅花鹿和金絲猴一樣,同學一起合作摘果子。黑板上的大樹上有許多果子,每個果子後面都有一個本課的生字詞。誰摘到果子就要把後面的詞語讀出來。兩、三個學生合作摘果子。

三、讀好課文,感悟品味。

師範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們四人一組,把課文讀一讀,評一評,看誰讀得最好。

現在,請三個同學分別當梅花鹿、金絲猴、大象伯伯把第一段讀一讀。

師:請同學們再自由地讀一讀第一段。

生自由讀

師:請一個同學把第一段讀一讀,其他同學思考:比賽前,梅花鹿和金絲猴是怎樣想的?

生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朗讀。

師:比賽開始了,它們各自使出了自己的本領,梅花鹿和金絲猴又是怎樣做的呢?(生讀課文,小組討論問題)

引導說出得意洋洋、垂頭喪氣並貼在黑板上,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進行模擬朗讀,注意讀出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的感覺。

師:接下來看看金絲猴摘到了嗎?(生讀課文)

學生試着表演金絲猴急得團團轉的樣子。

(表演,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詞義,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並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在感受語言美的同時,體驗了人物的情感。)

師:它們倆都以爲自己了不起,結果梅花鹿上不了樹,金絲猴過不了河,最後它們終於想出了辦法摘到了果子。它們到底想出了什麼辦法?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表示它們辦法的語句。

生讀課文,同桌交流。

師:它們終於摘到了果子,靠的是什麼?

生:合作

師:板書:合作

四、合作讀書。

課文講完了,你們還想再讀這個比本領的故事嗎?怎樣讀才能更生動,更有趣呢?

分角色朗讀

五、書寫生字,結合語文天地的描一描,寫一寫。

《比本領》教案15

一、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幫助幼兒理解4添上1是5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物體

二、活動準備:大掛圖;紙面作業若干

三、活動重點難點:透過大掛圖和紙面作業,使幼兒理解4添上1是5 的意義。

四、活動準備:

1、匯入 請小朋友聽鈴鼓聲音說出數字2,3,4

2、觀察圖片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它們有哪些本領?

幼:猴子,蝸牛,烏龜,小鳥 師:猴子、烏龜、小鳥它們有哪些本領呢?(幼兒回答時,教師要提升幼兒回答)

師: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它們要來幹嗎?請你來說說看

原來今天的天氣很好,動物們要在這裏舉行一場運動會。瞧,一場激烈的爬樹比賽拉開了運動會的序幕。可愛的小蝸牛在爲它們吶喊助威,山那邊的烏龜爬行比賽和鳥兒的飛行比賽也在這裏激烈的進行着,讓我們一起爲小動物們的精彩比賽喝彩吧!

師:小動物的比賽還在繼續進行着,我們來看看參加爬樹比賽的小猴有幾隻?引導幼兒按順序點數。

不錯的師:又來了一隻小猴,請小朋友數數看現在有幾隻小猴子了。

師:爲什麼變成5只了?

師:原來有4只小猴子,又跑來了1只小猴子,所以變成了5只。也就是4添上1是5

依次引導幼兒看烏龜和小鳥的比賽情況。進一步鞏固4添上1是5的含義

師:瞧,小草上的蝸牛也在爲烏龜和小鳥加油呢,我們一起數數有幾隻小鳥啊

師:誰能想個辦法讓蝸牛的數量和烏龜的數量一樣多呢?

師:小朋友們可真愛動腦筋,再添上一隻蝸牛就是5只了,原來的四隻蝸牛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又添上一隻我們可以用數字1表示,現在有5只蝸牛了。可以用數字5表示,也就是說4添上1是5.

師:小動物的比賽還在繼續進行着,我們也來玩一個小小的比賽,發放紙面教具,想想看怎樣才能使蘋果和菠蘿的數量都變成5,並利用膠棒粘好。

3、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中我們共同探討了5的形成,孩子們表現的很好。

標籤:本領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