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單培虎

教學目的:

1。 正確辨析常見文言虛詞、實詞

2。 加強朗讀訓練,提高學生文言文的語感

3。 讓學生認識我國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辨析重點字詞句意;在朗讀中繼續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結構、理解課文蘊涵的思想觀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有一個成語,它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這個成語叫做--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 《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我們今天要學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體現了這種精神。

二、齊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

2。 注意斷句、標點符號停頓要讀出來

3。 體會排比句的好處

生讀後教師簡評

三、討論質疑與解疑歸納補充

(一) 、討論

學生形成4人討論組討論,時間8 分鐘。幻燈機提示可討論的內容。教師巡視,適當解疑,提醒少言寡語者,提示討論的時間,要求各討論組A層次負責人注意把握進度。

(二) 、質疑解疑與歸納補充

學生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到班上討論。

1、虛詞

之:

三裏之成,七裏之郭:的

環而攻之:指城郭

而:

環而攻之而不勝:前,表承接;後,錶轉接。

夫:

發語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

2、古今義

然而不勝者,……:這樣卻

親戚畔之:內外親屬

3、實詞

委而去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域:限制,名詞作動詞。

畔:通”叛”。

4、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人心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擁有仁義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廣大羣衆的支援,缺少仁義道德的人就會很少人幫助。

5、理解課文結構及孟子思想

⑴本文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論點

第二段:分析論點

第三四段:總結論點

⑵治理國家主要靠高壓政策還是事實仁政?

透過我們對字詞的理解,透過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都知道孟子很重視人和,不可否認,天時和地利都具與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視實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和“兵革之利”.

四、朗讀訓練

作業

1。 背誦

2。 分類積累詞句

3。 拓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理解名言警句

第二課時(習題課)

教學目標:

複習鞏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學過程:

閱讀本文,回答問題:

1.本文的作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

2.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人和 池 域 至

3、《孟子》是“四書”之一,請寫出其它三篇《 》《 》《 》

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5.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個要素是什麼?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

6.孟子認爲怎樣才能得道?得道的結果怎樣?

7.孟子寫此文的目的是什麼?

8.寫出文中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

9.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故君子有不戰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C.孫叔敖舉於海 百里奚舉於市

D.然而不勝者 北山愚公者

10、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池非不深也 園林池沼寬暢

B.兵革非不堅利也 可汗大點兵

C.然而不勝者 不以木爲之者

D.攻親戚之所畔 輟耕之壟上

11、下面對課文的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三裏”“七裏”都極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難以攻破,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這裏採用“池非不深也”這樣雙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強調守城條件之有利。

③從守城一方的失利我們可以推斷:攻城一方儘管沒有“地利”,但因爲“人和”,能同仇敵愾,萬衆一心,因此無堅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論證了“人和”對奪取一切戰爭勝利的極端重要性,目的在於啓發君主們應如何打好仗,取得戰爭的勝利。

⑤文章在論證了“人和”對戰爭的重要性後,又順勢推論出“人和”在治理整個國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2、根據文段內容理解,“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那應靠什麼?

13、文中所指君子“戰必勝”的條件是什麼?

14、孟子認爲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今年 5月,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印證了孟子關於人心向背的重要規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得道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________。

16、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 )

A委而去之(離開) B天下順之(歸順)

C池非不深也(護城河)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限)

17、揣摩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意思,用它們各組成兩個成語。

寡助之至( ) ( )

兵革之利( ) ( )

18、“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用課文原句回答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