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精選6篇)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

活動起因:

今天我打掃衛生時又在教室和睡房掃出了一大堆紙屑,這學期以來,幾乎每天都是這樣,今天我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觀察,原來,孩子們都是以擦鼻涕、上廁所爲由悄悄的拿一些衛生紙或看書時悄悄撕下幾頁紙三五成羣的坐在位置上悄悄的撕紙,我發現撕紙的時候孩子們特別高興,可亂撕紙是要被老師批評的,而我們班人數太多又沒有專門給幼兒提供手工製作材料的活動區域。所以孩子們撕完後爲了不讓老師發現,就只有悄悄的扔在地上了,這樣就導致每天地上都有一大堆紙屑了。我們正在學習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裏講到“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纔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於是我設計了一堂《有趣的紙》撕紙活動。

活動目的:

1、透過撕紙,練習幼兒手指靈活度。

2、讓幼兒大膽撕紙,培養其想象力、創造力。

3、透過教師示範撕紙讓幼兒知道撕紙,應用廢舊的紙,並養成撕完後的紙應放進垃圾桶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若干廢報紙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這兒是什麼呀?它是什麼形狀呀?(報紙,長方形)今天呀,鄭老師就要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變一個魔術。請仔細看好了

二、教師示範撕紙,激發幼兒撕紙的興趣

1、教師第一次示範時可採用電視裏表演魔術常用的神祕手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撕完後讓幼兒猜測像什麼;(像蘋果、像大樹、像高山等)孩子們很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思考。

2、教師第二次示範時邊撕邊講解撕紙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要在紙中間撕一個圓,可以把紙對摺後撕等。同時要強調撕完的紙應放進垃圾桶裏。

三、鼓勵幼兒大膽動手撕紙

發給幼兒紙,讓他們自己動手撕,想撕什麼就撕什麼,教師作個別指導。(這下可熱鬧了,孩子們拿着他們最愛的紙七嘴八舌的邊說邊高興的撕紙,不一會,孩子們就拿着他們的作品來向我彙報了“老師,我撕了一把槍,你看。”平常活動時不太積極的楊珊珊第一個跑來說到。“呀!你真行,這麼快就撕好了,像把真槍”我及時表揚了她。高源小朋友跑來說“老師,我撕的奧特曼面具,你看”,“老師,我撕的月亮、我撕的船。”孩子們興奮不已。

四、作品展覽會。

幼兒相互評價各自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爲什麼?再次強調撕紙要用廢紙,實現廢物再利用,撕完後的紙應放進垃圾桶。

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我看到了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撕紙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自然的就很有積極性,並樂於思考、想象、創新。正如《綱要》所要求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爲此我給孩子們特地準備了一些廢報紙,投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並把垃圾桶做成可愛的小動物,讓幼兒用垃圾紙屑餵養垃圾桶。就這樣,地上的紙屑不見了,孩子們也養成了不隨地亂扔紙屑的好習慣。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一、探究發現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二、學習耐心、細緻的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現象。

三、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四、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一、教具:四種紙的展板、大記錄表、塑料紙、鈕釦面膜紙。

二、學具:紙娃娃若干、幼兒記錄表、透明水盆、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一)出示四種紙的展板,認識紙。

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紙,看看這裏有些什麼紙?大,考吧。幼,師,網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

(二)小結: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過渡: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今天紙娃娃們要做潛水運動員。

教師提問:你們猜誰會"潛水"?爲什麼?

二、動手實驗。

(一)介紹材料:每桌有一個透明塑料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二)幼兒做實驗,教師觀察。

三、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一)提問:紙娃娃放在水中有什麼變化?

(二)各組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不同的紙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紙最容易吸水最會潛水,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是吸水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延伸活動,瞭解不同紙的作用和好處。

(一)由紙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紙和塑料紙的對比實驗。

(二)小結: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它們各有各的好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五、延伸結束。

請幼兒再找找不同的紙,拿到活動室來做實驗。

活動反思

《有趣的紙》作爲紙的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是一個有着科學領域的明顯特點並與藝術領域有機綜合的活動。

這個活動的結構化程度比較高。這種高結構不僅體現在從目標到材料的嚴謹設計。而且體現在用一系列關鍵問題引導着幼兒的探究活動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動的每個階段,不僅在開始時有關鍵問題的引導,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時有共同的討論和回顧,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發現和記錄的事實資訊,概括、總結和提升已經獲得的經驗。

在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中,關鍵問題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引領着幼兒探究的方向,保證探究的深度和有效性。在《有趣的紙》中,在探究活動的不同階段,教師主要使用了4個關鍵問題,它們在引發和引導幼兒深入探究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紙的種類和特性,對比發現不同紙張的吸水現象。

2、學習正確使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的結果。

3、在交流、操作、記錄中表達自己的發現,產生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利用多種感官感知紙的種類和特性,對比發現不同紙張的吸水現象。

難點:不同紙的吸水性。

難點解決策略:

1、情境創設(水寶寶爬高比賽)

2、實驗操作(紅色顏料水)

活動準備:

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豆腐盒40只、紙娃娃大的(指偶)一個、小的四個、記錄表、記號筆、紅色顏料水四盒、細棍五根、大的鉛畫紙做成的表格、PPT、成品餐巾紙作品。

活動過程:

一、紙娃激趣,設問引題

1、出示紙娃娃,找出跟紙娃娃相同的三種紙。

2、認識這三種紙。

二、探索操作,瞭解紙的種類

1、瞭解這三張紙的用途。

2、提問操作,感知比較,發現不同紙的不同特徵。

3、操作發現紙的軟硬、厚薄、顏色、光滑度等的不同,並形成表格,集體記錄。

4、教師小結。

三、小組合作,探索紙的特性

1、實驗前猜想。你們猜紅色水寶寶在哪張紙上爬的最快呢?”

2、以三人小組爲單位做實驗:

3、記錄水寶寶在不同紙張上爬高的情況。

4、與幼兒討論記錄結果反映的情況。

四、染畫延伸,經驗拓展

出示用餐巾紙做成的畫,請幼兒用這三種紙都去試一試、做一做,看看哪種紙做出來的畫最漂亮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自由探索活動了解紙的特性,感知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2、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愛惜紙張,變廢爲寶,尊敬勞動人民的情感。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類紙,剪刀、筆、水等。

活動過程:

(一)各種各樣的紙

1、看一看、摸一摸。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不同的紙?(引導幼兒用眼睛觀察顏色的不同並用手觸摸感覺光滑與粗糙。)

2、折一折、吹一吹。(引導幼兒發現紙的硬軟及厚薄不同)

3、]撕一撕,比一比。(引導幼兒觀察哪種容易撕破及撕紙過程中紙的變化。)

4、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紙?

(二)水中的紙娃娃(分組活動)

1、透過自由探索,看一看,比一比,什麼紙會吸水?什麼紙不會吸水?;本文爲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紙張,讓幼兒將各種各樣的紙張放入水中試一試,看看哪些紙溼了,哪些紙不會溼。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分類,並作記錄。

2、比一比:教師爲幼兒準備同樣大小的各種紙張,讓幼兒將紙分別放入水中,比一比什麼紙吸水快,吸水強?

3、比一比:鼓勵幼兒將紙折成各種各樣的船,放入水中,看哪艘船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最長?

(三)交流討論,分享同伴的經驗。

引導幼兒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探索紙的用處,交流幼兒已有的經驗。

(四)情景感知體驗理解。

觀看錄象,向幼兒介紹紙的發明者,造紙的過程,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紙張?

(五)好玩的紙製體育玩具。

教師提供多種紙製玩具,有紙棒、紙球、報紙等,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進行探索創新,教師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教師引導幼兒合作玩。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5

設計背景

透過實驗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能力。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操作,知道改變紙的形狀可以使紙橋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

2、鼓勵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感知,同樣的紙折成山形最牢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透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學習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透過改變紙的形狀可以使紙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A4紙,2個易拉罐,吸管,積木數片。

活動過程

1、匯入(激發幼兒興趣)老師:你見過橋嗎?是什麼樣子的?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平常我們見過的橋都是用水泥鋼筋或者木頭做成的,今天我們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橋,這座橋能夠放一塊積木在上面。教師介紹材料:積木、紙、吸管。提出要求:兩塊積木座橋墩,吸管是橋下面的流水,紙用來做橋面。

2、幼兒製作紙橋。

(1)幼兒進行第一次操作,並請做好紙橋的幼兒將紙橋展示在桌子上。提問:你成功了嗎?你是怎麼做的?教師進一步提出要求:這次要在橋上放三塊積木,你可以把你的紙橋變一變。

(2)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並將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提問:你用的是什麼方法?你的紙發生了什麼變化?

(3)遊戲:比比誰的紙橋最牢固?剛纔大家做出的紙喬都能夠放三塊積木,現在我請大家來比賽,看看誰做的紙橋能夠放的積木最多?(提出要求:以個人爲單位,進行比賽,並數一數最多在橋上能夠放多少積木)從每組選一個小朋友上來展示:比一比誰的紙橋最牢固。討論:你做的紙橋最多能夠放幾塊積木?爲什麼你的紙橋能夠放這麼多積木?

3、幫助幼兒瞭解簡單原理結論:“當紙彎曲之後能夠承受的重量變大,彎曲的次數變多,承受的重量也就變大了,而且彎曲的次數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紙橋也就越牢固。

4、擴展幼兒的經驗,日常生活當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利用彎曲後來使它便牢固的?

教學反思

1。打斷幼兒講述橋的知識時候的講話。

2。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沒有講述橋的結構。

3。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幼兒。

《有趣的紙》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瞭解紙圈有趣的特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探索的精神。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紙條若干,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現紙圈的特點。

1、觀察長方形、三角形紙及中間挖去一塊紙,談談這些紙有幾個面?

2、製作紙圈透過示範,指導幼兒將紙條做成兩種紙圈。

3、看看這兩種紙圈各有幾個面?

二、透過剪紙圈等操作活動,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它有趣的特點。

1、學習將紙圈一剖爲二教師示範剪紙方法,幼兒操作有講述,你們有什麼新發現?

——第一種變成兩個分開的圈;第二中變成一個大圈。

2、幼兒自己動手做有趣的紙圈鼓勵幼兒做和剛纔不同的紙圈,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三、教師小結及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去發現更多有趣的小祕密。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紙圈可以怎麼玩?想的辦法越多越好,幼兒便想出各種富有童趣的玩法,有的扔、有的跳、有的把圈背在背上當烏龜殼、有的當方向盤,幼兒一個個玩得很開心。幼兒也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玩樂中促進了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但由於氣溫高,天氣熱,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