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摺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透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摺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好奇心。

花園裏有隻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說:“我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麼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說,在大自然裏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麼?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誌、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彙報

剛纔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麼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麼特徵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生1:我發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麼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匯入

師:是啊,剛纔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作。(先把紙對摺後再剪)

教師選幾張學生剪得好的軸對稱圖形貼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剪的。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些圖形,你發現了什麼?

生1:他們的形狀不同。

生2:他們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們的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生4:這些圖形上都有一條摺痕。

現在你們把你自己剪的圖形重新對摺一下,你們會發現他們怎麼樣?(兩邊完全重合)是的,那麼什麼樣的圖形纔是軸對稱圖形呢?

學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軸對稱圖形。(對摺後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那麼這條摺痕應該給它取個什麼樣的名字呢?(對稱軸)

老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燈籠、衣服等)

三、實踐操作,深化認識。

1、組織活動——折一折

(1)每個學生剪下附頁中的`圖1,先對摺,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開啟,看摺痕的位置。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折一折。組織學生將自己小組折出的對稱圖形進行展示並彙報各自的折法。

(3)學生認識對稱軸,中間這條摺痕我們就把它叫做對稱軸,用虛線表示。

請學生用鉛筆畫出你們剪出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小結:透過折、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麼現在誰能爲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圖形。

得出結論: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摺痕所在得直線叫做對稱軸。

四、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看下面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數字、漢字、字母是軸對稱圖形,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

3、用對摺的方法找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

五、迴歸生活,體會美感。

1、談一談: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對稱的圖形、物體,你能說一說嗎?

2、欣賞生活、藝術、自然、建築、剪紙等領域的對稱之美。

六、總結全課,昇華主題。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七、板書設計、

軸對稱

對摺:兩邊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摺痕——對稱軸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摺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現、交流,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特徵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徵。

教學難點:

感知鏡面對稱現象,發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鏡子。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爲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裏;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衆猴子怎麼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麼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裏,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象的特徵。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範。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裏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麼?有什麼發現?(看到“王”字,鏡子裏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裏的圖形和整個圖形。說一說,看到了什麼。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說一說,這條虛線在對稱圖形中稱什麼?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隻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現了鏡子中有什麼數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彙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遊戲

模擬照鏡子的遊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採訪鏡子中的人:你爲什麼能做得這麼準確?

(同桌互相做遊戲,請一組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麼收穫?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3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

2、透過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數量關係式的意識;

3、讓學生認識並掌握一個數與11相乘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口算,小黑板出示:14×10;20×21;40×12;80×30。

二、筆算,小黑板出示:34×54;67×19;40×87。集體反饋。

三、完成複習第6題,思考:怎麼算總千克數?

集體反饋時,提問:如果這三題,要你要一句話概括一下,你是怎麼算的,你會怎麼說?

四、完成複習第7題,然後指點回答:

1、用35×90,得電腦的價格。

2、電腦的價格比計算器的價格多多少元?

3、電腦的價格與計算器的價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複習第8題,集體解答。

六、研究一個數與11相乘的規律,出示:24×11;35×11;57×11。

完成後,讓學生思考一個數與11相乘有怎麼的規律?最後透過豎式引導得出:一個數與11相乘,只要將這個數兩邊位,中間加,還要注意進位就可以了。然後用比賽的形式完成思考後面的填空題。

七、補充作業。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4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會數學能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價值。

3.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今天,我們要到一座美麗的森林去旅遊,請同學們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出發。

二、玩中學。

1.森林食品店。

(1)同桌之間進行遊戲,一人扮顧客,承擔提出購物問題的任務,另一人扮服務員,承擔解決問題的任務。

(2)明確遊戲規則。

(3)根據遊戲規則,同桌之間開始遊戲。

學生可以先解決“我要買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30元能買哪些商品?”這兩個問題加以解決。教師在遊戲中起到裁判員的作用。

2.紀念品商店。

同桌互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遊戲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對方的發言,獨立思考,敢於質疑。

三、學中做。

1.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並與同伴說一說。

2.學生走進生活尋找小數,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對“生活中的小數”的獨特的發現。

四、做中得。

1.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費、電費的開支情況,並記錄下來。

2.記錄後對數據進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與同伴說一說,可以用數學日記記下自己的感受及節省開支的建議。

3.數學活動,從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人民幣裏拿出7.6元,有幾種拿法?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5

〖教學目標〗

1.藉助“森林旅遊”的購物情境,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透過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認真傾聽、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善於評價、友好合作,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小數、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學習爲學生提供了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機會,有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市中心,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家庭環境較好,購物的生活經驗較多。因此,很適宜在本節課裏開展由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的“購物”遊戲活動。

〖教學設計〗

(一)匯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你去過哪裏?(輕鬆自然的談話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新課

1.創設情境。

師:我們的老朋友智慧老人、淘氣、笑笑、還有機靈狗也趁休息的時間出去旅遊了,想知道他們去哪裏旅遊了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題情境圖)

2.學生觀察情境圖,開展數學遊戲。

師:你們瞧,他們到了哪裏?在幹什麼?

(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說說森林食品店裏食品的名稱及相應的價格,並說說笑笑、機靈狗想買什麼。)

師:哦,笑笑、淘氣他們玩累了,也餓了,想買東西吃。哪位同學自願來當這個森林食品店裏的服務員,爲他們來服務呢?請另一個同學來扮演顧客,買東西。

(請兩個同學上臺表演。)

師:下面,我要請我們班上的每個同學都來參加這個遊戲。同桌兩個人,一人扮演顧客,另外一人扮演服務員。聽清遊戲規則:每人都有5分的基礎分;“服務員”每解決一個問題並且令“顧客”滿意,可加1分;“顧客”能發現並指出“服務員”的一個失誤,並被對方認可,可加1分;“服務員”每失誤一次扣一分;如果“服務員”能發現並指出“顧客”對自己失誤的指控是錯的,並能以理服人,那麼“服務員”加1分,“顧客”扣1分;在事先規定到第一家商店“森林食品店”購物10分的時間內,積分達到10分以上者,可榮獲“優秀服務員”或“精明顧客”的榮譽稱號;在第二家商店“紀念品商店”裏,同桌兩人可交換角色,重新按遊戲規則計分、評比。

(課堂總結,評選“優秀服務員”或“精明顧客”,並讓獲獎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把較爲生硬的問題情境設計成學生之間互動的數學遊戲,把課堂變成商店,把學生變成顧客或售貨員,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在遊戲中既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案例點評〗

教師能根據教材的內容重新組織數學活動,採取兒童喜歡的遊戲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在熟悉的購物活動中複習小數的加減法、比較小數的大小,不但達到了知識領域的教學目標,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但整節課僅有一個數學活動,略顯單調和乏味,另外,活動的規則也過於繁瑣。

三年級數學下期教案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算法,並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能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價值。

教具準備

掛圖、計分表等。

活動建議

一、宣佈活動內容

1、課題“森裏旅遊”。

2、出示掛圖(課本插圖)。說明“森林旅遊”的購物情境,營造氛圍。

二、活動形式

把“森林旅遊”的購物活動組織成同桌之間的數學遊戲。其中一人扮顧客,承擔提出購物問題的任務,另一個扮服務員,承擔解決問題的任務。

這裏有兩幅(二種情境),當購物地點從森林食品店轉到紀念品商店,兩人也隨着對換角色。

三、活動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由顧客提出數學問題。從容易到困難,從簡單到複雜,並由服務員解決這些問題。

2、“服務員”、“顧客”都應該加強角色意識,講究服務態度,講究禮貌,言語文明。

3、教師巡視,幫助組織活動,注意保持課堂秩序。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兩張情境掛圖。

由於教材上的插圖沒有註明物品名稱。所以,先根據圖形形狀給物品標上名稱。

2、宣佈活動規則。

(1)每人有5分的基礎分。

(2)“服務員”每解決一個問題並且令“顧客”滿意,可加1分。這裏的滿意包含禮貌用語。

(3)“顧客”能發現並指出“服務員”的一個失誤,並被對方認可,可加1分;“服務員”每失誤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務員”能發現並指出“顧客”對失誤的指控是錯誤的,並能以理服人,那麼“服務員”額外加1分,同樣,“顧客”應該扣1分。

(5)在事先規定到每家商店購物10分的時間內,積分達到10分以上者,可獲“優秀服務員”或“誠信顧客”榮譽稱號。

3、發放記分表。

4、活動開始。

同桌同學面對面進行遊戲活動,教師進行巡視,加強課堂組織、輔導部分學生。

爲增強遊戲活動有序而正確地進行,提高準確性,可引導(或准許)學生在活動開始時,先各自記錄所要提出的問題,從易到難。然後再把問題向對方提出,要求對方解決。這樣也便於檢查誰對誰錯,從而進行正確地評分。

5、活動小結。

(1)各小組彙報最後得分情況。

(2)評出“優秀服務員”和“誠信顧客”。

(3)小組提供富有新穎的問題,讓大家共同分享,引導啓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創意的問題。

(4)分析。總結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領悟什麼問題用估算解決,什麼問題可以用口算解決,什麼問題應該用筆算解決。

五、實踐活動

課本第15頁的“實踐活動”。

這裏的第1題,第2題是透過“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與“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費、電費開支情況”的實踐活動。

要求:

1、按課本要求記錄“生活中的小數”。

2、與同伴交流,進一步感受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獲得並分享實踐活動的初步經驗與良好的情感體驗。

3、用數學日記形式記錄下自己對“生活中的小數”獨特的發現或對調查現狀的感受及節省開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