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阿房宮賦》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阿 房 宮 賦

《阿房宮賦》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杜 牧

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文的主旨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歷史狀況的關係,以便與《過秦論》進行比較;

2、 瞭解賦的寫作特點,並瞭解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一文體來表現主旨的;

3、 學習積累有關的文言知識。

教學安排:3-4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匯入新課:

歷史是一面鏡子,所以唐太宗說:“以古爲鑑,可知興替。”一個朝代的興和衰,總是有其規律的。杜牧在政治上是密切注視世事的作家,他曾表示自己十分注意歷代“治亂興亡之道”、“古人之長短得失”。他在《上知己文章啓》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見這是一篇諷時刺世之作。文中對歷史的回顧,有着現實的用心。杜牧企冀統治者以秦爲鏡,回心轉意。這篇《阿房宮賦》就是他匡世濟國的思想的體現。

二 文體介紹:

   “賦”是古文中介於韻文和散文的一種文體,到漢代形成一種特定的體裁,講究鋪敘誇張渲染,講究詞藻,還講究音韻對仗等。

三 學生自學:

1 要求學生不看課文註解,通讀全文,把不懂的字、詞、句標出。然後對照註解再讀全文,尚有不懂的地方標出(1)、(2)……序號。

(讓學生通讀課文,大致瞭解內容,並且有層次地運用已有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和藉助課本註解、字典進行自學。教師在巡視中發現較普遍的問題作篩選,尋求教學的針對性、集中性和實際性。)

2 板書補充,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1) 注音:

驪(li)山   不霽(ji)何虹   妃嬪(pin)媵(ying)嬙(qiang)

輦(nian)來於秦   盡態極妍(yan)   鼎鐺(cheng)玉石

管絃嘔(ou)啞(ya)

(2)註解:

不霽何虹:雨(霧)過天晴  

    

高低冥迷:幽深

杳不知其所之也:深遠,不見盡頭,不見蹤影;到,去

齊楚之精英:精華    

秦愛紛奢:多

可憐焦土:可嘆 

(“可憐身上衣正單”--值得同情;“可憐體無比,阿母爲汝求”--可愛)

(3)詞類活用:

輦來於秦:名--》狀   

  

朝歌夜弦:名--》狀;名--》動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動--》名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名--》動

族秦者秦也:名--》動(使動)

廊腰縵回:名--》狀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意動

(4)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在文中的運用

           例如:明星影熒熒,開妝鏡也

                 戌卒叫,函谷舉

(5)完成“思考與練習”四、五

3 翻譯全文(口頭練習)

四 深入理解:

1 文章開頭幾個字的用意是什麼?

點明阿房宮出現的時代背景。因爲下文中的妃嬪、珍寶均來自六國,秦始皇的的紛奢驕橫,也是因爲他滅了六國之後,自以爲功高千古,隨心所欲造成的,所以這點明時代背景的12個字,是這篇賦的總綱。

2 這篇賦的寫作思路:

宮殿的宏偉壯麗(宮中的歌舞之盛)--》宮人宮藏之多(秦人的驕奢)--》驕奢導致滅亡,阿房宮被燒燬--》分析原因,抒發感慨。

3  文學創作中藝術形象的塑造講求典型性,本文塑造的形象是阿房宮,這個形象的典型性體現在哪裏?

(1) 是秦始皇驕奢的見證

(2) 是封建獨裁的象徵

(3) 是秦王朝滅亡的標誌

所以,選取這一形象,用來論秦很是貼切。由於寶曆年間正大建宮室,以阿房宮來論今很恰當。而要把這一典型的生活形象變爲散文中的藝術形象,就要充分從多個角度對這一形象加以描繪,作者在塑造形象時,充分發揮了“賦”的特點。

4  試舉例分別說明“賦”體的特點:

(1) 潑墨如雲,鋪張蹈厲

(2) 鋪敘有序,環環相扣     舉例(略)

(3) 妙於用語,珠圓玉潤

形式雖華美,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卻給人以強烈印象,並揭示了歷史本質的真實,因而總結的歷史經驗教訓,也能夠深入人心。

5  本文的構思是借古諷今,是議論時政,鋪敘描寫是議論的鋪墊,是必備條件;議論是描寫的歸宿,是必然之結果。本文因宮而起,緣宮而發。越是寫得壯觀繁華,後面的議論越是紮實可信。唯其描寫筆墨之淋漓、酣暢,議論文字才顯恣肆汪洋。

歷史的回顧,有着現實的用心。最後作者議論,給唐王朝不啻澆了一瓢冷水。文章突出一個“鑑”字,以昔藉以諷今,企冀唐統治者更弦易轍,作者到這一步,才揭示了他的寫作本意。

6 比較《過秦論》的寫作手法及思想內容:

(1) 均先鋪敘,後議論;

(2) 均借古鑑今:《過秦論》喻漢朝皇帝,《阿》喻唐朝統治者;

(3) 《過秦論》作者認爲秦忘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杜牧認爲秦亡是“不愛其人”;

(4) 《阿》用的是“賦”的形式,《過》也具有濃厚的“賦”的色彩。

五、板書設計:

      寫作思路:

宮殿--》宮人宮藏--》驕奢而亡--》不愛其人

“賦”體特點:

(1) 潑墨如雲  鋪張揚厲

(2) 鋪敘有序  環環相扣

(3) 妙於用語  珠圓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