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吆喝(魯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透過尋找文中關鍵句(中心句、過渡句)來理順思路,把握內容及作者情感。

2、品味京味的語言,體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

3、多角度解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書就是讀社會。

4、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生活,感受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樂趣。

【學習重難點】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內容及作者情感。

2、品味京味的語言,體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

3、多角度解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書就是讀社會。

【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招徠(    ) 鐵鉉(    ) 囿於(    ) 隔閡(    ) 餑餑(    ) 秫秸(    )

商販(    ) 吹噓(    ) 吆喝(    ) 小鈸(    ) 荸薺(    ) 

2、解釋下列詞語。

招徠:                                 餑餑:

秫秸:                                 隨機應變:

合轍押韻:                             油嘴滑舌:

囿於:                                 隔閡:

吹噓:                                 吆喝:

3、快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然後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4、以小組爲單位,深入調查: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或舊時生意人調查過去人們吆喝的內容和聲調,做好記錄或錄音

5、作者簡介:

蕭乾(1910~1999)原名蕭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記者、翻譯家。早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曾任《大公報》編輯、記者,倫敦大學講師,《大公報》駐英特派員。1946年回國後,歷任復旦大學教授、《人民中國》(英文)副總編輯,《文藝報》副總編輯、中央文史館館長。

課堂學習

一、課前五分鐘(內容略)

二、情景匯入:

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經常可以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無盡的遐思。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著名的作家、記者、翻譯家簫乾是如何動筆寫《吆喝》的。

三、自主合作學習:

1、出示學習目標。

2、交流預習情況,展示預習成果

3、反覆朗讀課文,學生自主完成:

(一)作者圍繞北京的吆喝聲介紹了什麼?他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二)作者寫從早到晚的吆喝聲,具體寫了哪些叫賣聲?重點又寫了什麼?

(三)爲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馬趴?

(四)思考文章第十自然段:這一段結構有何特點?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四、討論探究:

精讀課文,深入思考,小組討論:

 (一) 爲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

 (二) 本文十分注意語段的銜接過渡,找出這些語句,看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

(三)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出幾例,仔細讀一讀,體會其中的意味。文第三部分所寫內容與前文有何不同?試具體說說。 

五、練習測評:

(一)積累運用    

    1、蕭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蕭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國在歐洲惟一的戰地記者。1995年中國作家協會授予他“________________”。本文選自________。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招徠(    )    囿(    )    鈸(    )    鐵鉉(    )

餑餑(  )    荸薺(    )  佐料(  )

    3、下列詞語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請你找出錯誤的字,在下面畫橫線,並把正確的字寫在下面的方格里。

    合轍壓韻    油嘴滑舌    隔合    荸薺    佐料

    隨機應變    招徠    吹虛    口齒伶厲    鐵鉉

(二)課外遷移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後面的問題。

職 業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從早到晚,有各種吆喝叫賣的聲音。街上的居民鋪戶、大人小孩、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小教堂的牧師,和這些叫賣的人自己,都聽得很熟了。

“有舊衣爛衫找來賣!”

我一輩子也沒有聽見過這麼脆的嗓子,就像一個牙口極好的人咬着一個脆蘿蔔似的。這是一箇中年的女人,專收舊衣爛衫。她這一聲真能喝得千門萬戶開,聲音很高,拉得很長,一口氣。她把“有”字切成了“一--尤”,破空而來,傳得很遠。“舊衣爛衫”稍稍延長,“賣”字有餘不盡:“一--尤舊衣爛衫……找來賣……”

“有人買貴州遵義板橋的化風丹……”

我從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個一般地理書上所不載的地名:板橋,而且永遠也忘不了,因爲我每天要聽好幾次。板橋大概是一個鎮吧,想來還不小。不過它之出名可能就因爲出一種叫化風丹的東西。這位貴州老鄉,你想必是板橋的人了,你爲什麼總是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時也回老家看看麼?

黃昏以後,直到夜深,就有一個極其低沉蒼老的聲音,很悲涼地喊着:

“壁蝨藥!虼(gè)蚤藥!”

壁蝨就是臭蟲。昆明的跳蚤也真多。他這時候出來吆賣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的時候,想不起買壁蝨藥、虼蚤藥。

有時有苗族少女賣楊梅、賣玉麥粑粑。

“賣楊梅--!”“玉麥粑粑--!”

她們都是苗家打扮,戴一個繡花小帽子,頭髮梳得光光的,衣服乾乾淨淨,都長得很秀氣。女孩子把山裏的夏天和初秋帶到昆明的街頭了。

在這些耳熟的叫賣聲中,還有一種,是:

“椒鹽餅子西洋糕!”

賣椒鹽餅子西洋糕的是一個孩子。他斜挎着一個腰圓形的扁淺木盒,餅子和年糕分別放在木盒兩側,上面蓋着一層布,白布上放一餅一糕作爲幌子,從早到晚,穿街過巷,吆喝着:      “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歲,如果上學,該是小學五六年級。但是他沒有上過學。

我從側面約略知道這孩子的身世。非常簡單。他是個孤兒,父親死得早。母親給人洗衣服。他還有個外婆,在大西門外擺一個茶攤賣茶,賣葵花子,還會給人刮痧、放血、拔罐子,這也能得一點錢。他長大了,得自己掙飯吃。母親託人求了糕點鋪的楊老闆,他就作了糕點鋪的小夥計,晚上發麪,天一亮就起來燒火,幫師傅蒸糕、打餅,白天挎着木盒去賣。

“椒鹽餅子西洋糕!”

這孩子是個小大人!他非常盡職,毫不貪玩。遇有唱花燈的、耍猴的、賣木腦殼戲的,他從不擠進人羣去看,只是找一個有陰涼、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聲吆喝:

“椒鹽餅子西洋糕!”他吆喝得很好聽,有腔有調。放了學的孩子,也覺得他吆喝得好聽,愛學他。但是他們把字眼改了,變成了:捏着鼻子--吹洋號!

昆明人讀“餅”字不走鼻音。“餅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們在他身後摹仿:“捏着鼻子吹洋號!”

這又不含什麼惡意,他並不發急生氣,愛學就學吧。這些上學的孩子比賣糕餅的孩子要小兩三歲,他們都吃過他的椒鹽餅子西洋糕。他們長大了,還會想起這個“捏着鼻子吹洋號”,儼然這就是賣糕餅的小大人的名字。

這一天,上午十一點鐘光景,我在一條巷子裏看見他在前面走。這是一條很長的、偏僻的巷子。穿過這條巷子,便是城牆,往右一拐,不遠就是大西門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飯去的。他把糕餅交回到櫃上,纔去。雖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頭,換了一身乾淨衣裳。我第一次看到這孩子沒有挎着淺盒散着手走着,覺得很新鮮。他高高興興,大搖大擺地走着。忽然回過頭看看。他看見巷子裏沒人(他沒有看見我),忽然大聲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聲:

“捏着鼻子吹洋號!……”

(選文有刪節)

1.從內容、寫法及表達情感等方面簡談兩篇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

2.本文對街頭叫賣聲描寫得十分精彩,展示了十足的昆明風情。細讀文章,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對收“破衣爛衫”吆喝聲的描寫,突出了聲的什麼特點?作者是如何表現的?

②對賣“化風丹”的吆喝聲的描寫,主要寫聲引起的遐想。最後兩句(“這位貴州老鄉……你有時……)使你感受到什麼?

③賣“壁蝨藥”“虼蚤藥”吆喝聲的有什麼特點?

④寫苗家姑娘“賣楊梅、賣玉麥粑粑的“吆喝”聲,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3.作者爲什麼四次寫“椒鹽餅子西洋糕”的叫賣聲?

 

4.文中稱賣“餅糕”的孩子“是個小大人”,說說“小大人”是什麼意思。

5.文章是在賣“餅糕”的孩子“大聲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聲‘捏着鼻子吹洋號”中結束的。這句“捏着鼻子吹洋號”和“椒鹽餅子西洋糕”都出自一個人之口,調子相同,心境卻不一樣。你能體會處其中的不同嗎?

6.本文以“職業”做題目,有什麼含義?

六、佈置作業:

吆喝其實是一種廣告,隨着時代的發展,這類廣告在逐漸消失。但作爲一種文化遺產,自有其獨特的魅力,應該注意搶救。你不妨把家鄉的吆喝,或者類似吆喝的口頭文化遺產記錄下來,爲搶救工作做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