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及相關練習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及相關練習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及相關練習

一、目標定位

1、理解文章結構,分析貝多芬這一人物形象。

2、理解貝多芬的話的含義。

3、學習運用人物外貌描寫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

二、課前預習

字詞疏通:

1、應掌握的加點字的讀音。

磐石(pán) 喧囂(xiāo) 深邃(suì) 重荷(hè) 門檻(kǎn)

2、解詞。

重荷:沉重的負擔。 雜亂無章: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惹人注目:引起別人的關注。 不見天日:指看不到光明。

大意疏通:

作爲“樂聖”,貝多芬的音樂地位和音樂成就無人能及;作爲和苦難命運作鬥爭的代表,貝多芬同樣令人崇敬。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貝多芬都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樣一個偉人還原爲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現出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三、課中探究

重點講解:

閱讀本文的重點應放在與苦難作鬥爭的精神上。貝多芬在失去聽力的情況下,一方面儘可能獨立地處理日常雜務;另一方面坦然面對耳聾所帶來的孤獨與寂寞,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和衝動,用“心”去觀察和思考人生,使音樂成爲思想的載體,心靈的歸宿。

難點突破:

準確把握貝多芬這個人物形象的多重性。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僅他是一個音樂家。“他對於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豐子愷)。聾疾的痛苦直擊他的靈魂,因而往往表現得專撞獨斷,藐視一切,表情顯得冷酷,種種強頑暴怒的習氣,都是因爲他心中所懷抱的大苦悶而來。苦悶的源泉全在於他所經歷的磨難,因此,學習中應注重分析貝多芬與苦難鬥爭的毅力上。

四、課後鞏固

五步點擊:

1、認識一個字:重荷的“荷”

重荷的“荷”,讀作(hè),負擔的意思,注意與荷花的荷(hé)相區別。

2、掌握一個詞:雜亂無章

雜亂無章:又多又亂,沒有條理。貶義詞,近義詞有“零亂不堪”、“橫七豎八”等。

3、品味一句話:你們竟敢到獸穴裏來抓老獅子的毛。

這是一個比喻。貝多芬的意思是說,一般人都以爲他很可怕,很難接近,而“客人”竟然來拜訪他,女傭也未經他的允許就讓客人進門,他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吃驚。

4、揣摩一個點:高超的肖像描寫技巧。不但從遠到近、由上至下進行細緻的描寫,而且以形傳神。對貝多芬的肖像描寫,表現出了他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5、背誦一聯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上一聯詩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竹石》,意思是竹石經受東西南北風的“千磨萬擊”依然矢志不渝,毫不動搖,更顯竹上石的風采。

中考連結:

考題示例:

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爲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於30字)

(選自《20XX年廊坊市中考語文試題》

2、考題分析:本題主要是考查用特定的論據來證明論點,論據要求是用《名人傳》中的三個人物來證明,這就首先要明確是哪三個人物,根據已有的知識,可以知道這三個人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然後選取其中一個人物,寫出他們歷經磨難成就一翻事業的事例即可。

3、考題答案:示例:貝多芬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憑着超凡的毅力和奮鬥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伴 你 練

第一部分:基礎錘鍊(20分)

1、貝多芬是 國作曲家,代表作有 、 、 。(4分)

2、法國作家 的《名人傳》,寫了三位“巨人”,另兩位是 、 。(3分)

3、根據拼音寫漢字。(5分)

門kǎn( ) 重hè( ) pán( ) 石 深suì( ) 喧xiāo( )

4、根據課文填空。(4分)

他的臉上呈現出 ,一張含蓄了許多 和 的臉, 一樣蓬勃的頭髮……

5、下面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4分)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

第二部分:課文精讀(30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後答題。(30分)

客人在紙上寫着:“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衆,使他們瞭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裏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裏我孤零零地坐着,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裏發出的迴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6、貝多芬爲什麼經常拒絕客人探訪?(5分) 。

7、當時更多的人怎麼看貝多芬?(5分) 。

8、貝多芬爲什麼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5分) 。

9、在大多數人看來,一個音樂家喪失了聽力意味着什麼?(5分) 。

10、從這幾段文字可以看出貝多芬是怎樣的一個人?(5分) 。

11、假如你此時雙耳失聰,請描述一下你的心情。(5分) 。

第三部分:同文互讀(30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後答題。(30分)

貝多芬之魂屬於人類

①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這是一個莊嚴、肅穆、永久值得後代紀念的日子。

②1827年3月26日傍晚6點左右,暴風雨夾雜着幾聲滾滾悶雷,震撼、席捲了音樂京城維也納。此時,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譜線上的最後一個休止符。據目擊者說,在罕見的雷鳴電閃過後,貝多芬猛然張開了眼睛,舉起了右手,望着緊握的拳頭,表情十分嚴峻,好像他是一位勇猛善戰的統帥,正在命令士兵衝向敵軍陣地。

③據說,一個人的死法,往往是他一輩子如何活過來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頂峯和總結。如果我們把貝多芬的歷程看作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交響曲,那麼,他臨死的表現和氣度,便是最後樂章的最後幾個光輝和絃的長達十幾個小節的激越轟鳴。

④在貝多芬的許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躍升到一個新層次的彈跳點;是爲了引導後面更爲壯麗樂句的崛起,總是充滿了新奇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充滿了種種的深意和內涵。在凝固的一剎那,一切聲音都已戛然而止,然而這正是整個樂曲中最令萬千聽衆肅然起敬、發人深思、教人做豐富遐想的絕妙地方。從那以後,整整一百六十年過去了。可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類心靈的深處迴盪。

⑤在這個世界上,貝多芬是喧騰衆口、有口皆 (bēi)的德國人姓氏之一。這個姓氏所創造的音響世界,就是意味着教人挺起腰板站着生,就是意味着教人昂首挺立去接受痛苦命運的嚴峻挑戰: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⑥貝多芬音響世界的最大功能是教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氣、倔強的膽識;教精神跪倒的人用獨立的頭腦霍地站起來;教欠缺意志和自信力的空虛心靈奮發向上。

⑦有一位聽衆曾說,他熱愛貝多芬的音樂,是因爲他在裏面聽到了一種使人思索嚴肅問題的心理氣氛和環境。——多精闢的一段自白啊!或許,迪斯科能讓你身不由己,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過,那僅僅是情緒的短暫宣泄。而貝多芬作品則不同,它能在你的內心漸漸積澱出永恆的自信力,而且能昇華爲一種風雨不蝕的信仰,轉變成誰也侵佔不去的一座精神財富之山。

⑧似乎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演奏過了,也被世界說過了,那麼,現在我們還能再說些什麼呢?

⑨我們想,只要有道不窮的藍天、白雲、星星、月亮,有傾吐不完的人類命運,有研討不盡的 、 、 和 ,就會有永遠可講的貝多芬。別的毋庸贅言,僅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平靜的定音鼓開始,然後是木管在D大調上做答,便足以令人恆聽恆新。這並不奇怪!因爲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正是他對整個人類命運的熱切關注和憂慮的結果。

⑩今天,我們每每演奏、欣賞貝多芬的樂曲,都可以被看成是對貝多芬之魂的紀念和崇敬。而一個民族紀念與自己相距一個多世紀、遠隔萬水千山的另一個民族的文化偉人,正是對我民族之魂的重新載入和紀念,也正是一種自信心的強有力表現。

⑾讓貝多芬所創造的音響世界的壯美,不斷豐富、滋潤和啓迪我們的內心世界,給我們以思想的亮光和精神上的熱量吧!

12、給文中加點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6分)戛( )然而止 有口皆 (bēi)

13、第⑤段末“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是宋朝詞人 《夏日絕句》中的詩句,這首詩的後面兩句是 , 。(6分)

14、將“孔子、莎士比亞、曹雪芹、老子”填入第⑨段的橫線上,順序是 、 、 、 ,這樣填寫的理由是 。(6分)

15、第⑨段中說“貝多芬的音樂令人恆聽恆新”,原因是 。(6分)

16、作者所說的“貝多芬之魂”指的是什麼?爲什麼說“貝多芬之魂”屬於全人類?請用準確簡明的語言表述。(6分) 。

第四部分:語段仿寫(40分)

1、語段引用:

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而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着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2、特點提示:這段肖像描寫技巧高超,以形傳神,寫出了貝多芬特有的個性氣質和精神世界,顯示出他對於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抗爭意志。請你也選取一個人物,透過描寫肖像來刻畫其精神世界。

3、語段仿寫:

答案:

1、德 《田園交響曲》 《命運交響曲》 《月光曲》

2、羅曼·羅蘭 托爾斯泰;米開朗基羅

3、檻 荷 磐 邃 囂

4、悲劇 愁苦 力量 火

5、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耳聾給貝多芬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與煩憂。

6、孤獨不願別人打擾,自己的作品很少有人能夠理解。

7、當他是厭世者,不理解他。

8、一方面,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爲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他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純淨和安寧,就心靈的純淨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9、一個音樂家最在的悲劇是失去了聽覺。

10、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獻身音樂等。

11、略。

12、jiá 碑

13、李清照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14、老子 孔子 曹雪芹 莎士比亞 按照人物生活時間先後和先中後外排列

15、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正是他對整個人類命運的熱切關注和憂慮的結果。

16、第一問:貝多芬之魂指其音樂充滿新奇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給人生以勇氣和膽識,使人精神站立和奮發向上。

第二問:①它對人類的作用。如: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類心靈的深處迴盪。②它對人類的意義。如:已成爲一座全人類精神財富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