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雪》魯迅

《雪》魯迅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雪》

《雪》魯迅

一、說教材

《雪》是蘇教版,九年級(下)的一篇課文,作者:魯迅。這是一篇即景抒情的詩篇,又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詩。在雪花的紛飛與凝思的幻象中。魯迅爲人們譜寫了追求美好理想的溫暖心聲,在優美的自然景物的描繪中,象徵和寄託了更爲深遠的情思。

(一)教學重點

1、讀懂《雪》的文字,瞭解寫作年代和背景。

2、理解作者所描繪的南方和北方的雪的特點以及作者在描寫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練傳神的描寫語言和雋永含蓄的議論中抒情的語言。

4、背誦課文有關段落

二、說學法指導

人們常因魯迅先生深沉冷峻的散文語言而感到深奧難懂,所以,消除學生的畏怯心理,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是本文的一大關鍵。

1、要透過富有感情的朗讀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語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散文詩的優美語言。“披文以入情”,在感知文意的基礎上,揣摩、品析精采的語句,並摘抄、背誦。加強語言積累。

3、透過小組探究、品味,提出有創新、有價值的設疑。用心感受,深入體驗,以形成個性化的評價。

三、說教學過程

(一)以詩詞、畫、匯入

看到“雪”的畫面,你會想到哪些詩句,或說一下畫面之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詩人岑參筆下的詩句向我們展現出一幅意境開闊而又清新的瑞雪圖。“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展現的又是另外一幅更加壯麗雄渾的圖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多麼靜謐的風景畫。魯迅筆下的“雪”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讓我們隨着魯迅激揚的文字去領略雪的水晶世界去體會魯迅的情感。

(二)走近作者 瞭解寫作背景

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場大雪。面對凜冽的朔風。漫天飛舞的雪花的壯美之景。引起了魯迅美好的回憶和遼遠的遐想。此時,作者生活的北京正處在段祺瑞政府的統治之下,於是,作者創作了這篇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詩《雪》

(三)融入文字

1、師範讀,學生傾聽想象。提問:文中描繪了幾幅畫?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感知全文內容

要求:(1)有感情去讀 (2)字詞過關

3、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學生說後出示投影)

4、本文的主旨句段(末兩段)

(四)誦讀美讀

《雪》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詩,反覆誦讀感受其美質,品味。談一點心得

5、學生分組、分段去讀、去品味、去評析

如第一段,暖國的雪景圖。要讀出作者喜愛對故鄉的深情懷念與熱烈讚美之情。

第4、5、6段,朔方雪的壯美。使作者的生命升騰,應讀得高亢、激昂

(五)學生質疑 研討

1、魯迅對雪情有獨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都寫了雪地的樂趣。本文又寫了“塑雪羅漢”

場面。體會融在字裏行間的感情。

2、作者從哪幾方面細緻寫南國的雪的(①暖國雨,單調,反襯。雪花燦爛⑵直寫雪質顏色⑶雪野中花草來襯托雪的美⑷幻想蜂之鬧,寫雪野的生機勃勃

3、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有什麼異同?你更喜歡哪一種雪?

4、綜觀全文及對先生的瞭解,作者感情更傾向於哪一方的雪?

5、如何理解結尾句

學生探討,老師點拔

(1)誦讀結尾句

(2)南北雪聯結來寫的用意,“文如其人”這兩種雪使我們想起了哪兩種性格?

(3)學生各抒己見

(是對雪的讚美,也是作者內心世界的表白。從中可感受到作者的堅定的信仰和信念。是一種生命的升騰)

(六)小結

本文透過兩幅鮮明對立的圖景,貫串着魯迅一個共同的哲理:要用戰鬥來創造一個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七)體驗活動

1、面對中考:我要像魯迅那樣

2、談雪:(可談雪之美、雪之樂、雪知識、雪幻想)

(八)作業

1、收集寫雪的`詩句,並談談最喜歡一詩句

2、背誦後三段

四、說課後感:

1、散文詩的重點在於反覆誦讀,體味詩化的語言之美。特別是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課後的背誦有助於學生體會其深刻的內涵。

2、本文的難點是對末段的理解。我採取了學生品讀DD體會感情DD教師點拔DD學生各抒己見的步驟,循循善誘,達到分解、弱化難點的目的。

3、針對作者寫雪,其實也是其自身靈魂的呈現面對中考。應讓學生學習魯迅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態(即使難耐的孤獨)用拼搏去笑對人生本設計也是育人教書的一種體現吧!

五、板書:

南方的雪 北方的雪

滋潤美豔 冰冷堅硬

相互粘結 如粉如沙

蘊含春溫 抗擊嚴寒

晴日漸釋 蓬勃奮飛

對美的嚮往與追求 對嚴寒的抗爭

柔軟 堅硬

《雪》魯迅2

一、情景匯入

師:又是一年冬來到我最喜歡雪花下雪了,窗外是一片晶瑩的世界——雪的天堂那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下來,就像玉蝴蝶我家的老槐樹也應該玉樹臨風了,枝上綴滿了雪的骨朵靜靜地站會兒,彷彿就能嗅到那濃濃的槐花香——這是我的雪當那飛揚的雪花飄到魯迅先生筆下時,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散文詩——《雪》

(師板書:雪 魯迅)

二、初讀感知

師: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文章,在聽讀過程中標註生僻詞語,感知文章

(師配樂朗讀文章,配樂《雪之夢》)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着你聽讀的啓發,自由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生自讀文章)

師:讀完的同學思考屏幕上的問題:假如你是一位畫家,你能結合文意描繪出哪兩幅各具特色的畫面?

生1:我能描繪出這樣的一幅畫面:幾個穿着棉襖的孩子,很小的樣子,大約五六歲,他們圍在一起,堆着一個雪人他們圍着那個雪人,小手已經凍得發腫通紅,但他們還是手拉着手,在那兒高興地唱着歌

師:說得真好,我想是魯迅的文字引發了你無限的遐想

生2:我描繪的第一幅畫面也是這樣的,有幾個孩子,他們歡樂着,唱着歌,跳着舞,圍着一個不成形的但他們看來很完美的雪人他們認爲這個小小的雪人是無比聖潔的

師:還有誰想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生3:我想描繪的也是雪人的一幅畫面冬天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中飄着潔白的雪花,就在這麼一片雪地上,有一羣孩子們圍着一個潔白的雪人北風呼呼地吹着孩子們的臉龐,孩子們的臉已被凍得通紅了,但是孩子們的心卻是熱騰騰的,是雪人帶給了他們溫暖

師:我非常欣喜於同學們僅僅讀了一遍文章,就能勾勒出這樣美妙的畫面

生4:我想描繪的是兩幅畫,第一幅是南國的雪,南國的雪是細膩的在開滿花的雪野中,孤立起一個雪人和一羣愛熱鬧的孩子而第二幅畫是北方的雪,北方的雪是粗獷的,在旋風中奮飛,看起來相當的勇敢、堅強,顯示出北方特別的雪景

師:這位同學能夠着眼於全文,爲我們概括出文章中展現給我們的不同的兩個畫面

(師板書:北方的雪 南方的雪)

師:我們從魯迅的筆下看到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兩幅畫面,誰想說說它們各有什麼特色呢?

生1:北方的雪就像一個粗獷的大漢,它非常堅強,非常粗獷而南方的雪就像是一個少女一樣,它非常柔和,非常細膩

師:你那麼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讓我們眼前彷彿就浮現出了兩幅風格迥異的畫卷

生2:魯迅筆下朔方的雪粗獷、豪邁,他們似乎在同冬天抗爭,他們身上散發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像火一樣,在這個冬天裏燃燒,使這個冬天不再寂寞

師:是的,你說得非常好我們彷彿感到了冬天裏飛雪那種勃勃的生命力,那種一心抗爭的堅強好,請坐

生3:我想用這樣的幾個詞語來描述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是紛飛的、蓬勃的、奮飛的、飛揚的、奔放的、粗獷的

師:你的詞彙量太豐富了,接着說下去

生3:江南的雪跟北方的雪就不同,它帶有江南特有的秀麗和清爽

師:秀麗和清爽這兩個詞語非常好地表現了江南雪的特點老師在讀文章的時候,讀到了魯迅先生在文中用的一個詞,我認爲那個詞傳神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點誰能找出來?

生1:我認爲是“滋潤美豔”

師:好如果你把後面的“之至”加上再讀一讀,比較一下,這個六字短語和你剛纔用的“滋潤美豔”表達效果是否一樣呢?

生2:“滋潤美豔之至”比我剛纔用的“滋潤美豔”要好

師:好在哪裏?

生2:“之至”是到了極點的意思,這個短語點出了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到了極點

師:理解十分到位

三、品讀妙筆

師:魯迅先生真的是妙筆成畫,一幅幅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爲江南雪的那份秀美而心動,爲北方雪的那份蒼勁而震撼下面同學們再去品讀文章,從兩幅畫面中任選其中的一幅雪景,用情朗讀,用心感受好,三分鐘時間,開始!

(生自讀文章)

師:哪位同學先來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生1:我喜歡“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我的感受是朔方的雪花非常富有個性,他們的個性就是絕不粘連,非常堅強,非常倔強

師:好,讀得好,賞析得也比較到位老師突然間想到一個問題,老師寫雪是“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空飄落下來”,我用了“飄”字,而魯迅寫雪則用了“撒”字同學們,能不能把“撒”字改成“飄”字呢?

生1:我認爲是不可以的因爲朔方的雪是蒼勁的,而“飄”字卻是柔和的,像少女一般,比較柔弱,和朔方的雪的蒼勁正好相反,所以我認爲是不可以的

師:好,請坐

生2:我認爲不可以的,“飄”字是一個比較柔弱的字,無法突出北方雪的奔放、豪邁

生3:我認爲不行,因爲“撒”字型現了朔方的雪如北方的人那樣的粗獷、那樣的豪邁,而“飄”字型現的是如南方人一樣的輕柔

師:老師和同學們的想法一樣“撒”字帶着一種自天空垂直落下、不怕跌落的那種剛勁與堅強,而“飄”字則太過於柔美,太過於輕盈,寫不出北方雪的特點剛纔同學在讀的時候,我就在想,她是一位女生,在讀前邊的寫北方雪的文字時讀得那麼剛勁不過,老師認爲她最後一段還沒有讀出文章應該有的韻味,讀得有些快了哪位同學能起來讀一下?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師:啊,有味道,你能說說你爲什麼這麼讀嗎?

生1:因爲文中寫的“那是孤獨的雪”,只有這麼讀才能體現出雪的孤獨,“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能體現出雪的那份豪邁;

師:我聽得出你在讀最後一句時有意識地拖長了聲音,聽起來是那麼深沉,那麼意味深長你這樣讀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請說一下

生1:作者是用雨來襯托雪的豪邁和粗獷,更能體現出作者自己的那種精神,這種情懷是深沉的、厚重的

師:好,請坐誰還想來讀一讀?

(生2朗讀課文)

師:你的聲音很有穿透力,最後一句能不能再讀得意味深長一些呢?試一試

(生2再朗讀)

師:好多了,那麼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文章的這三個自然段請同學們坐好

(師領讀,生齊讀課文)

師:最後一句再放慢速度,飽含深情,“是的”,讀!

(生朗讀)

師:最後一句“是雨的精魂”(師示範)再讀一遍,“是的”,讀!

(生朗讀)

師:同學們的悟性真高,請同學們接着談自己喜歡的雪景

生1:我也喜歡朔方的雪,“但是……是雨的精魂”,我認爲這句話是借寫朔方的雪來寫出當時非常複雜的世態,作者又借雨的精魂表達了對世態的抗爭

師:好,你讀得很投入,說得也很到位

生2:我也很喜歡朔方的雪,首先第1段中有兩個詞:一個是“如粉如沙”,一個是“磅礴”,從這兩個詞中我看出了北方雪的豪邁與粗獷

師:有沒有同學喜歡江南的雪?

生3:“江南的雪……許多蜜蜂在嗡嗡的鬧着”,我喜歡這江南的雪,尤其是“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臘梅花”,這一句更體現了江南的雪美豔之至

師:好,我覺得你的聲音去讀這一段文字簡直是珠聯璧合聽着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一位依依少女披着薄薄的外衣走在雪地上,很美好,請坐

男生也喜歡江南的雪?

生4:“山茶……也聽它們嗡嗡的鬧着”我喜歡這兩句的原因是因爲魯迅寫出了南方的雪那種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5:我不但喜歡朔方的雪,我也喜歡江南的雪,我感到江南的雪不但溫柔美麗,更透露出春天的消息美麗的雪景中透露着春天的消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生6:我也喜歡江南的雪,因爲讀了這一段之後讓人有一份遐想,想象一下在潔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潔白的,在江南呢,在雪野上有梅花點綴,那種紅色跟黃色使冬天不再那麼單調

師:聽聽他的句子:潔白的冬天,一切都是潔白的'多麼有創意的表達!那些臘梅花、山茶花映在白雪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面那麼魯迅喜歡江南的雪還是喜歡北方的雪?

生1:我認爲魯迅先生應該是喜歡北方的雪,“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當時,魯迅先生生活在一個殘酷的社會當中,這一段他寫了雪的豪邁與粗獷,同時也說出了對當時殘酷現實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想象

生2:我認爲魯迅先生喜歡南方的雪,因爲最後一段,“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把北方的雪寫得那麼孤獨、那麼悲傷而他把南方的雪寫得那麼美好,他這樣寫就是表明他是追求美好的,嚮往南方溫暖、美好的氣象,而正對應了朔方的雪的孤獨

生3:我認爲魯迅先生既喜歡南方的雪又喜歡北方的雪,因爲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具有各自的特點,南方的雪滋潤美豔,而北方的雪豪邁、粗獷

師:好,這位同學發展提升了剛纔兩位同學的答案,他說魯迅先生既喜歡南方的雪又喜歡北方的雪,那麼他更喜歡哪裏的雪呢?

生4:我認爲他更喜歡的是北方的雪,雖然他用了大量的文字來描寫南方的雪,但是在最後一句,“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更多地是把自己的人生精神投入其中來描寫北方的雪的

師:是的,江南的雪是美的,那裏帶着作者難以割捨的對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故鄉美好的嚮往,但在魯迅心中,他更喜歡北方雪的那種粗獷和豪邁

魯迅先生的文章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越讀越有味道下面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解決閱讀中的疑難詞句

(生小組討論)

四、研讀解疑

師:剛纔老師參與到小組討論,絕大多數同學都不能理解文章的最後一段,“這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有哪位同學能先談談你的理解?

生1:我認爲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作者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就是雨在某一種情況下變成雪,就表現出在當時那種惡劣的社會背景之下,一個人如果能承受的話,就能夠獲得新生,變成一種更蓬勃的力量

師:能夠從雨雪聯繫到現實生活中的人,理解有深度

生2:這裏包含着詩人的感情,是對寒冷環境的反抗,也是對不屈的、鬥爭的品格的歌頌,有荷戟獨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戰鬥的倔強精神

師:好,剛纔這位同學所讀的段落在文章教材後面的一段附錄裏面,這位同學善於借鑑手中的資料,希望同學們也能像他一樣充分利用好你手中的材料當我們遇到難以理解的疑難句子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反覆朗讀同學們反覆去讀這句話,你會發現其中有幾個特別關鍵的詞語

下面大家一起讀這句話,在讀的過程中希望能讓所有的同學和老師感受到那幾個關鍵詞“是的,讀——”

(生齊讀“這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師:同學們生動地展示了剛纔的自讀效果理解了“孤獨”、“死掉”、“精魂”這三個詞語,就能更好地把握這句話的內涵了

生1:“孤獨”寫出了當時北方雪的單調,突出了當時一種時局的黑暗,作者好像是在孤軍奮戰

生2:雨死掉了,變成孤獨堅硬的雪,揭示了這種黑暗的現實就要破滅了,而嶄新的生活將在這破滅中得到昇華

師:很有見地,請同學們閱讀屏幕上文章的寫作背景正如剛纔同學所說,那冰冷的、堅硬的北方的雨變成了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北方的雪讀完這段文字,你想魯迅僅僅是想寫北方的雪嗎?

生1:我認爲他還想去寫當時社會的黑暗、悲涼、孤獨的狀況,然後魯迅先生當時想去打破這種黑暗與沉寂,去勇敢地爭取

師:魯迅要做一個時代的歌者,去引領所有的人去抗爭、去奮鬥

生2:從當時的寫作背景來看,作者想啓發人們要像朔方的雪一樣去堅強地戰勝困難

生3:我認爲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是批判當時的黑暗社會,人民沒有自由,看不到光明,只有一片黑暗,而魯迅先生想透過這篇文章告訴人們,如果想成功,就必須要堅持不懈、鍥而不捨、不屈不撓

師:連續用了三個詞語,進行了準確而高度的概括著名作家黃蓓心在讀到這篇文章時,她是這樣說的: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智、他的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則,無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質,鋪天蓋地地飛落,紛紛揚揚地揮灑,咄咄逼人地閃爍,以壓倒一切的氣勢撲向黑暗中的世界,夢想塑造出一個潔淨和純美的輝煌如果哪天我們站在北方的大地上看到了從天灑落的大雪,我們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會在心裏對自己說:啊,這是魯迅的雪下面讓我們再次動情地朗讀文章,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哪位同學想讀?

(生配樂朗讀課文)

師:全體起立,讓我們再次朗讀文章的後三自然段,跟着魯迅去感受北方雪的那種粗獷端好書,擡起頭,讀出那份磅礴、那份力量“但是”,讀——

(生齊聲朗讀)

師:是的,沉浸在同學們的讀書聲中,彷彿我們身邊也灑落了片片雪花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迎來今年冬天第一場雪的時候,也能夠像魯迅先生一樣用飽含熱情的筆記下那激動的時刻,記下那晶瑩的雪下課!

《雪》魯迅3

【情境匯入】

屏幕顯示課件――飄雪的畫面

(教師導語)下雪了窗外是好晶瑩的世界,雪的天堂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下來,就像玉蝴蝶那熬了三十冬的老槐樹偌地玉樹臨風了,枝上綴滿了雪的骨朵,靜靜地站會,彷彿能夠嗅到五月的槐花香了這是趙老師的雪那飛揚的雪花飄落到魯迅先生筆下的時候,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近魯迅的散文詩《雪》

【聽讀文章】

教師朗讀文章:(配樂《初雪》)

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在聽讀過程中用筆標註出生僻詞語,初步感知文章

【學生自讀】

請同學們坐好,端好書本同學們帶着剛纔聽讀的啓發,自由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讀完思考:(課件顯示)

假如你是一位畫家,你能結合文意描繪出哪兩幅獨具特色的畫面?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歸納,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詞句

教師板書:

滋潤美豔江南的雪

升騰旋轉北方的雪

【品讀妙筆】

教師過渡語:是的,作者妙筆成畫,一幅幅畫卷儼然舒展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爲那份秀美而喜悅,爲那份蒼勁而震撼請同學們品讀文章,任選兩幅畫面中你最喜歡的一處雪景,用情朗讀,用心感受(屏幕顯示)

設計思路:

1.將朗讀指導和品味語言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品出味道

2.爲後面對主旨的挖掘和把握做鋪墊

――課堂預設:

(1)“他們嗡嗡地鬧着”對“鬧”字的體會――

古人曾有云: “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寫出了生機勃勃的春天請同學們展開聯想,想象出“鬧”字所營造出的情景

(2)“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①換字,把“撒”改爲“飄”好不好?體會兩個字在表達上的不同:

②讀出這句話的氣勢(注意引導學生重讀並體會“但是”“永遠”“絕不”“撒”的意味)

③齊讀全段

(3)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①“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感受“呵”手的情景

②“紫芽姜”――引導學生體會這個比喻句中所包含的童真童趣

參考:芽姜寫出了孩子小手的嫩,小,而紫寫出了天氣的冷,把手凍得紅裏發紫,而這其中充滿了玩雪的樂趣

教師點撥:帶着自己的生活體驗閱讀,才能能有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同樣,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象作者一樣寫出生動的文字

(4)作者最喜歡那個地方的雪景呢?結合文章說出你的理由

參考:作者喜歡南方的雪,因爲南方的雪是滋潤美豔的,是美好的回憶,是童年的樂趣作者更喜歡北方的雪,作者喜歡北方雪的剛強與抗爭的品格,就和作者一樣,用於紛爭,不折不撓地追求

【質疑提升】

教師過渡:

魯迅的語言,真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和同學們一起品味,覺得愈品愈有味道同學們將不能理解的'詞句在小組內交流學習,確實不能解決的老師和大家一起完成(學生不能理解的句子大多是與主旨有關的抒情句,小組反饋問題,先由其他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教師引導理解,點到爲止)

預設:

――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設計層次:

1.學生默讀句子三遍,然後圈出關鍵詞語――“孤獨”“死掉”“精魂”

2.教師引導學生品味三個詞語的內涵:(注意聯繫前文)

孤獨――北方的雪,沒有花朵的映襯,沒有蜜蜂的陪伴北方降雪的時候,是一片肅殺,萬籟俱寂,唯有那雪花是唯一的舞者

死掉――北方的雨死掉就成了堅硬的冰冷的燦爛的雪花

精魂――北方的雨死掉了,但是他的堅硬與剛強昇華爲雪的精魂

3.教師出示時代背景,學生思考問題:作者寫這一部分僅僅是爲了描繪北方的雪景嗎?

參考:作者寫北方的雪,更是寫自己

(屏幕顯示)材料連結:

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則,無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質,鋪天蓋地地飛落,紛紛揚揚地揮灑,咄咄逼人地閃爍,以壓倒一切的氣勢,撲向黑暗中的世界,夢想塑造出一個潔淨和純美的輝煌

――黃蓓佳《靈魂的柔軟和堅硬》

――教師歸納,引導,提升

過渡語:

如果哪天我看到了那沐浴在暖陽下的大阿羅漢,看到那隨風飛揚的雪花,我們會感到有似曾相識的親切啊,這就是魯迅的雪同學們,讓我們再次動情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感受那雪的精魂

――學生最後齊讀文章最後三個自然段

【回味結束】

沉浸在同學們的讀書聲中,彷彿我的身邊也飄落了片片雪花我希望同學們在迎來今天冬天第一場雪的時候,能夠像魯迅一樣,用包含感情的筆記錄那難忘的時刻,記下那晶瑩的雪(下課)

《雪》魯迅4

一、教材分析

《雪》是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野草》中色彩極爲明麗的篇章之一。文中景物描寫細緻生動,語言凝練形象極富詩意。文章描寫了江南與北方的雪景,並在對比中體現出作者的傾向。但由於它是一篇散文詩,表現手法藝術性強,而且作者的思想博大豐富,所以對初中生而言,能準確透徹地解讀文字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任務。

二、教學設想

散文詩是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教學這類文章應追求詩的靈性飄逸與思的深邃寬廣的融合,要既有字詞句篇的感知品味,又有互文閱讀、自主探究的深思熟慮。同時,還要致力於多向性的對話:與文字對話,品味語言的詩意;與作者對話,把握思想情感i與評論家對話,提高鑑賞水準;與自我對話,敞亮精神視野。一言以蔽之:在詩與思之間走進文字,走進魯迅先生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走進魯迅先生柔軟而堅硬的靈魂,打好“精神的底子”。

三、教學目標

1.誦讀文字,品味語言,感受其詩意之美。

2.細讀文字,賞析探究,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3.拓展閱讀,感受魯迅豐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純淨的靈魂。

四、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還原寫作現場

1.教師用平靜舒緩的語調敘述:

1924年歲暮,北方降雪。12月31日魯迅在日記中寫道:“雨雪。……下午霽,夜復雪。”翌日,天放晴而有風,魯迅在日記中又寫道:“大風吹雪盈空際。”這七字頗富詩意。可見作者“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陸機《文賦》),此時已萌發創作衝動。十七天後,題爲“雪”的散文詩便誕生了。(投影顯示)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雪》,看看1925年1月,魯迅筆下的雪是什麼樣子,這“雪”又寄寓了他怎樣的人生理想。下面我們就跟隨魯迅先生,進入他筆下的雪的世界。

(二)走進文字,感受詩意之“雪”

1.教師導語

這是一首散文詩。散文詩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散文詩詩化的語言之美要靠反覆誦讀才能體會。請同學們反覆誦讀文字,舉例說明文字的詩意體現在何處。可仿照下面的表述方式敘述(投影顯示):

詩意的雪美在色彩……

詩意的雪美在畫面……

詩意的雪美在想象……

詩意的雪美在語言……

詩意的雪美在…………

2.討論交流

例1:詩意的雪美在色彩繽紛。“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一句中描繪色彩的有:血紅、白中隱青、深黃、冷綠,突出了江南雪“滋潤美豔”的特點。

例2:詩意的雪美在畫面奇麗。“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無邊”突出“曠野”的“曠”,“凜冽”突出天氣寒冷,前兩個短語突出北方雪花環境的險惡,“閃閃”既是對雪花在空中飛舞的情形的描摹,也是對雪花抗爭精神的表現,而且契合雪花的特點,充分表現了雪花同嚴寒抗爭的品格。

例3:詩意的雪美在想象豐富。“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極壯健”聯想到生命的活力,“處子”表現青春的美麗,讓人彷彿嗅到了江南的雪中充滿的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例4:詩意的雪美在語言簡潔凝練。“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一句中,“冰冷”“堅硬”“燦爛”三個修飾語,從溫度、硬度和顏色三個不同角度寫出了雪花“冷”“硬”“白”的特點,顯示了雪花不向嚴寒屈服的品格。

……

互動對話時要把握以下兩點:

(1)生成性問題應相機引導。如:詩意的雪美在語言的節奏感,如結尾3段文字長短句相間,整散結合,節奏明快富有氣勢;再如:詩意的雪美在意象,如“塑雪羅漢”一段文字。

(2)在分析的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及時進行評價,充分感受詩意的雪。

(三)細讀文字,領悟思性之“雪”

1.教師導語

《野草》多用象徵、隱喻等手法,不大容易理解,如何理解《雪》的思想情感呢?

(投影顯示)

走進雪國,感知畫面特點

走近魯迅,體悟作者情感

(知人論詩 文如其人)

2.走進雪國,感知畫面特點

思考討論:(1)作者爲我們描繪了哪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2)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討論後板書:(1)記憶中的江南雪景、現實中的北方雪景。(2)前者:滋潤美豔、相互粘結、蘊涵着春溫、晴日下漸消釋;後者:冰冷堅硬、如粉如沙、抗擊嚴寒、晴天裏蓬勃奮飛。)

3.走近魯迅,體悟作者情感

(1)知人論世法:請同學們結合作品的寫作背景和當時作者的生活、思想情況,談談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

《雪》寫於1925年1月18日,那時魯迅正生活在北洋軍閥段祺瑞統治下的北京。舊軍閥統治下的北京當然沒有什麼言論自由,但魯迅不會屈服,他要把心裏想的透過他的筆端流露出來。

學生再讀文章後展開討論,明確:對記憶中的故鄉江南有一種懷念之情,對現實中的朔方的雪有種讚美之情。

(2)文如其人法:聯繫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說一說魯迅思想性格的雙重性。

學生誦讀探究:魯迅性格中既有溫情的一面又有冷峻的一面。溫情和善的一面江南的雪可以代表,冷峻堅毅的一面朔方的雪可以代表。

4.質疑探究

(1)對文章結尾“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這一句,有許多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它歌頌了雪和寒冷環境不屈鬥爭的品格;有人認爲,這個結尾寫出了朔方的雪在抗爭中獻身的悲壯;還有人認爲,它是和開頭寫雨相照應,說明雪是由雨化來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贊同其中某種意見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皆可。

(2)本文重在突出朔天飛雪,但卻用四分之三的篇幅寫了江南雪景,而且其中幾乎一半的文字是描寫雪羅漢的形象,爲什麼?

《雪》中兩個情調不同的雪景,經作者感情的熔鑄,產生了一種壯闊的空間美。我們閱讀這篇作品,既可欣賞到優美的江南雪景和壯美的朔方飛雪,又能從中感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鬥志。

(四)走近魯迅,觸摸柔軟而堅硬的靈魂

1.深度閱讀黃蓓佳《靈魂的柔軟和堅硬》

討論:作家黃蓓佳這篇評論文章的觀點是什麼?她認爲魯迅“靈魂的另一面是頑強和堅硬”,這種認識是從何而來的?她閱讀《雪》的方法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

此環節側重解讀方法的點撥,如還原法(還原寫作現場,喚醒自己的閱讀體驗);聯讀法(聯繫相關文字,比較閱讀);辯證法(辯證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雙重特徵)。不要求學生說出此類解讀術語,學生能夠形象描述自己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方法即可。

2.互文閱讀(原作者:袁愛國)(1)回顧學過的魯迅先生的文章,說說你感受到的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的印象,並描述魯迅先生的形象特點。

(投影顯示)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社戲》)

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故鄉》)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指名輪讀,討論探究,在學生各抒己見的基礎上,小結歸納。

(投影顯示)

江南:富足、溫暖、安逸、春光無限的故鄉

魯迅:溫情、柔軟、童真、率性、孩子氣

(2)參考連結資料,結合散文詩《雪》,說說魯迅對北國的印象,並描述魯迅先生的形象特點。

(投影顯示)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題辭》)

還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即使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摩自己的凝血,覺得若有花紋,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國的文士們去陪莎士比亞吃黃油麪包之有趣。(《題記》)

齊讀上述文字,討論探究,小結歸納。

(投影顯示)

北國:無邊的曠野,凜冽的天宇,冰冷的空氣,殘酷的現實

魯迅:孤獨的行者,頑強的鬥士,堅硬的靈魂

3.迴歸文字,熟讀背誦,吟詠品味,昇華情感

(1)熟讀背誦結尾3段文字。

(2)結語:同學們,在紛擾瑣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燈紅酒綠的滾滾紅塵裏,在快餐文化、泡沫文學的重重包圍中,讓我們與經典爲伴,與魯迅先生對話,走進《雪》的晶瑩世界,觸摸先生柔軟而堅硬的靈魂。讓我們將《雪》結尾的文字印在心靈的深處,成爲人生路上永遠的座標!

(五)課後拓展,讀寫深化

1.拓展閱讀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陳丹青《我談大先生》。

2.寫作小論文

《雪》魯迅5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賞析】

《雪》散文是魯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先生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冬天初像意境的唯美畫面,這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是難得的。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山水畫:在白雪皚皚的冬天,一個稍嫌破舊的老房子獨座曠野,黑褐色的牆上朝上推開了一扇木質窗戶。朝窗戶內看去,沿窗臺擺放了一張四方桌,桌前擱置的是一方端硯、一架毛筆,在桌子的另一邊攤放着一疊毛邊稿紙。桌旁坐着一中年留須男子,身着藍布棉襖,一手扶在桌上,一手卻搭在窗臺上,正扭頭朝窗外注視。如果你能看清他的表情了,則會發現他時而木然,時而眉頭緊躇,似乎在思索什麼事情。窗外雪花紛紛飛揚,甚至有一兩片飄落在中年男子的手上,但絲毫不見他動彈一下,仿若他就是一尊雕像般。他在思索什麼?他彷彿看到在不遠處有一羣永遠也不怕凍着的孩子們正在嘻鬧,他們正在推着一個雪人。然而,這孩童的嘻鬧聲卻並沒讓他感到半點生趣,反而讓那個世界更顯得安靜。

魯迅先生在文章開頭是以南方的雨開頭,來襯托北方的冰雪之堅硬。談的是雪,卻用雨作鋪墊,用雨綿軟、單調來襯托冰雪堅硬、冰冷與有力。作者對雨的溫軟無力表示出哀傷之情,“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隨後,他在文章中卻勾畫出南方下雪的視覺美。雪中有花、有蜜蜂嗡嗡、有畫得美人一般的雪人。而雪人卻獨自坐在晴天與寒夜中變得面目全非。然後作者筆鋒一轉,描述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如精靈般漫天奮飛,寥寥數語,讀者看到的只是滿天飛舞的絮雪,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描寫。在文章結尾,作者將雪比爲死掉的雨,化爲雨的精魂。

本文是作者在1925年1月寫的,如果我們認爲魯迅先生有心情來描寫風花雪月的,那會讓魯迅先生不能安臥於地底下,只怕會從地下爬出來罷。1925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國共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式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種雪:一是尚未化爲雪的“暖國的雨”;二是滋潤美豔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獨、自由、奮飛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寫被化妝、快速融化的“雪羅漢”。我查閱了一些別人對本文的讀析,大部分的讀者認爲作者是透過描述南方的雪,從而表露出自己對南方的局勢朝着好的一面發展殷切向往。而透過描寫北方的雪則是對北方局勢的不滿,並認爲要像北方雪一樣透過奮鬥來爭取自由。

《雪》魯迅6

我比較喜歡讀文學作品,讀的範圍很廣,內容很雜,尤其鍾愛魯迅先生的文章。無論魯迅先生的小說、雜文或是散文,總是這麼令我着迷。

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雪》,文章寫得很精煉,很隱諱,也很美。魯迅先生對雪的喜愛也是顯而易見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一句話,簡潔而明瞭,但愛雪之情已表露無疑。孩子們呵着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齊塑雪羅漢。這種童趣從另一個角度也可理解成作者自己的,難道不是嗎?魯迅先生從青年時期的離家求學開始,一生奔波,輾轉各地,對於家的想念,對於故鄉的思念,對於那短暫但快樂的兒時之樂的懷念,無時無刻不存在於作者心中。這份想,這份思,這份念,也浸潤在《雪》中。其實不見得江南的雪就那麼好,江南的'雪景就那麼美,只是在魯迅心中,有着那麼一股“月是故鄉明”的情誼。你看,“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血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就連分不清是葫蘆還是羅漢的雪人也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黏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短短數語,沒有華麗的詞藻描繪,沒有扣人心絃的講述,然而魯迅感覺的雪景的美,他對故土的眷戀,卻在這字裏行間點點展露開來,延伸出去??

魯迅先生對雪的喜愛是沒有區域之分的,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塑方的雪花,雖然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但是它們在晴天之下,蓬勃奮飛之景也是別有一番韻味的。正如作者所言,那時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是《野草》中即景抒情的名篇之一,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寄託着作者自己的愛憎。他嚮往、讚美南方的雪景,“隱約着青春的消息,是極健壯的處子的面板”,“冬花在雪野中”,活潑的孩子歡快地堆疊雪羅漢。他不喜歡北方的飛雪,“永遠如粉,如沙”,但又爲風捲大雪,“瀰漫太空”的壯偉景象所感動,體味着那“孤獨雪”的寂寞。作者雖然身處嚴寒肅殺的北方,然而並未向風沙屈服,更向往着南方的春天和生機。

《雪》中生動描繪的南北方冬天雪景的圖畫,詩意盎然,情趣橫生,同時蘊含着魯迅所感受到的生活哲理,既有對春意、光明的嚮往,對嚴冬、黑暗的厭惡,也有孤獨戰鬥者的傲岸和寂寞。

《雪》這篇散文,清秀、幽雅,是一篇很成功的散文。它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宗旨。該文章的另一特色就是較隱諱,是關於戰鬥者的孤獨,寂寞的。

《雪》的語言精煉而警拔,有些語句精煉得近乎濃縮;含蓄曲折又是它的另一特色,在含蓄曲折的語言中包含深刻的詩意,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魯迅先生的文章時而犀利如匕首,時而柔潤似雪,他的精神就像空氣一樣瀰漫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植入樂我們的血液深處,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精神領域的後來者”。

《雪》魯迅7

在《雪》中,魯迅先生爲我們描繪了一副孩子堆雪人的圖畫,親切、逼真,富有情趣,充滿了詩情畫意和浪漫情調。下面爲大家分享了散文雪的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詞語解釋

磬石(qìng shí):磬石,又名“靈璧石”,產於中國安徽省靈璧縣浮磐山。

博識(bó shí):學識廣博,豐富。

美豔(měi yàn):美好豔麗。

胡蝶 :同蝴蝶

壺盧: 同葫蘆

消釋(xiāo shì):<書>消融,溶化。

褪盡(tuì jìn):全部脫去。

凜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

升騰(shēng téng):往上升。

脂粉奩(zhī fěn lián):裝胭脂和香粉的盒子,化妝盒的古代稱謂。(脂粉:胭脂和香粉,均爲化妝用的物品。 奩:盒子 )

灼灼(zhuó):形容明亮。

朔方:(shuò fāng)北方。

精魂:(jīng hún)精靈,魂靈。

天宇:(tiān yǔ)這裏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感受

《雪》——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豔之至的。即使在雪野中,還有寶珠山茶和梅花。孩子呵着凍得紅通通的小手,七八個一起來堆雪人。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紗,旋風忽來,便蓬勃地紛飛着。天宇下,飛起無數個雨的精魂……

讀完,我滿腦都是玉一樣潔,銀一樣白的雪。它們紛紛揚揚,旋轉,跳躍,提着裙邊舞蹈,飄然而下,使一切都披上了一層朦朧紗巾……魯迅爺爺把雪寫這麼美麗,神聖,他一定很愛雪吧,我也和魯迅爺爺一樣愛雪!記得那個寒假,爸爸得了急性胰腺炎住進了醫院,媽媽天天在醫院照顧他,家裏就我一人。我無所事事,十分孤獨。一天,下雪了。我漫步於雪中,盡情投入雪的懷抱。我滾雪球,堆雪人,累了就靜靜地躺在雪地上,讓紛飛的雪花飄進我懷裏。我每天都與雪嬉戲,雪給予了我無限的快樂,我不再寂寞,綻放出了最美的笑容。

我愛雪,愛它的冰清玉潔,愛它的潔白美麗,愛它的紛紛揚揚,更愛它給予我的雪之趣。

這篇散文詩寫的是雪,卻是別出心裁地從描寫雨來開篇的。“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魯迅在這裏並沒有對“暖國的雨”流露出貶抑的感情。他是由北方落雪的自然現象引起感興,而想起來南國的溫暖,曲折地對於使“暖國的雨”變成“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的北方凜冽的嚴冬,表示了自己的不滿。開篇這一段抒情的設問,是與篇中這個抒情的主旨有機相連的。

爲了充分展露自己追求美好理想的心聲,魯迅以異常熱烈而深情的筆調來描寫江南落雪的景象。在一幅“冬花雪野”圖中,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溫暖和生活的`快樂。魯迅描繪了這幅圖後,又繪聲繪色地再現了爲江南雪天孩子們稚氣天真的創造而歡愉,也爲雪羅漢的消融壞掉而惋惜。在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寫中,魯迅傾注了自己多少嚮往、景慕的深情!美好的圖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柔美的江南雪,壯美的朔方雪,不僅寄託了魯迅對美好理想的熾熱追求,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同凜冽的嚴冬一樣的社會勇猛奮戰的激情。

《雪》寫於1925年1月,1925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國共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式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種雪:一是尚未化爲雪的“暖國的雨”;二是滋潤美豔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獨、自由、奮飛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寫被化妝、快速融化的“雪羅漢”。透過描寫北方的雪則是對北方局勢的不滿,並認爲要像北方的雪一樣透過奮鬥來爭取自由。

作者對三個形象的基本態度似乎也與作者用語的感情-色彩,作者的人生態度相吻合了。

作者表現了對南方局勢的擔憂,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種暫時假象,是沒有生命力的“雪羅漢”而已。並指出,革命不是那麼容易成功,是需要無數革命志士透過奮鬥去爭取,纔會有光明的一天

《雪》魯迅8

答:雪魯迅原文是散文體裁。

《雪》魯迅原文: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⑤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賞析

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雪》是選自他的散文詩集《野草 》。這篇散文詩,透過對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壯美的細緻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北方的雪的喜愛之情,寄託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體現了作者敢於直面慘淡人生、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雪》寫於1925年,此時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正是春暖花開,然而,北方還處於一片寒冬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與冷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精神,去尋求“革命的破壞者”,去爭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說,雜文進行鬥爭。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野草》共收集散文詩二十三篇,也是魯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與進行敵對鬥爭的記錄。本文也是魯迅當時內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現。

《雪》的景物描寫細緻生動,用詞準確。作者描寫了江南的雪景與朔方的雪景,並在對比中體現出作者的傾向。作者寫南方的雪“滋潤”,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南方的雪“美豔”,朔方的雪單調;南方的雪熱鬧,朔方的雪冷寂;南方的雪歡愉,朔方的雪孤獨……在對照中,可以看出,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溫潤的美;而朔方的雪呢?作者稱讚它是在孤單的境遇下獨自抗爭着。透過兩個地區的雪進行對比,明顯看出。作者更喜歡朔方的雪。南方的雪和平恬靜,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美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悲壯的戰鬥中得到昇華。這就表達出作者對冷酷黑暗的社會強烈的不滿和無比憤慨的感情,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讚頌和同黑暗勢力作堅決鬥爭的革命情懷。作者的這一情感取向,我們閱讀時需要仔細加以辨析。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往往是抓住景物的特徵,描寫細緻生動,用詞十分準確。如“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作者以“滋潤美豔”一語概括了江南雪的特質;以“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兩個比喻,一虛一實,推出了隔霧看花的朦朧美景,令人產生無限遐思。這句話寫出了江南雪的生機盎然、無比美麗的特點。又如“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磐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一語描繪出一幅層次井然、色彩繽紛的冬花雪野圖!你看,在雪野之中,一片潔白的背景下,點綴着血紅的寶珠山茶,淺青的單瓣梅花,深黃色的臘梅花和冷綠的雜草,面對這一圖景,使人感受到生機勃勃春天的溫暖,表現作者的喜愛之情。再看這一句“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作者細緻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塑雪羅漢的歡樂畫面。孩子們呵着像紫芽姜般的小手樂此不疲,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摻入其間,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這雪羅漢只是個雛形,“潔白”、“明豔”、“閃閃生光”這些形象的詞語既融進了作者對南方冬天的美好回憶,也是透過孩子們的眼睛描寫令人欣喜的場景。接着,作者描寫孩子們裝飾打扮雪羅漢的情景:“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這段話描寫得十分具體,描寫孩子們用龍眼核和胭脂口紅加以裝飾後,可以想象,一個目光灼灼、嘴脣通紅的雪羅漢憨態可掬地坐在雪地裏了,這是一個多麼富有詩意的形象啊!“偷”字寫出了孩子的調皮、機靈,“坐”字表現出雪羅漢盎然生趣。

《雪》閱讀題目:

4.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

5.品讀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樣的特點,描寫時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

6.作者又是怎樣描繪北方的雪的?作者對北方的雪又傾注了怎樣的情感?

————————————————————————————————————————

7.作者從來惜墨如金,何況又是散文詩,可是作者卻用較多筆墨描寫雪羅漢的形象,你怎麼理解,請簡單談一談。

————————————————————————————————————————

8.揣摩下列語句的含義:

①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

②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

《雪》閱讀答案:

4.文章細緻生動地描繪了江南的雪景與北方的雪景,並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的傾向。

5.江南的雪有一種平和恬靜的美,她“滋潤美豔”、色彩斑斕,蘊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機。江南優美的雪景中,傾注了作者對故鄉的幾多懷戀,和對美好理想的嚮往、追求。

6.北方的雪“永遠如粉、如沙”“在凜冽的天宇下”,“奮飛”“升騰”,儼然一個奔放的挑戰者。這裏更多地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賞北方雪的壯美,在孤獨中抗爭、奮鬥、向上,這種張揚的個性與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貫之的前行動力。

7.雪羅漢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也是美的象徵。在內容和結構上是聯接朔雪之景的橋樑。雪羅漢雖然“潔白”“明豔”,非常優美,但卻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賞的還是朔方雪的壯美,那種在苦寒中獨立抗爭的形象正和作者“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不屈不撓戰鬥的形象吻合。

8.①“冰冷的”“堅硬的”強調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欣賞的。②北方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這裏還被表現爲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昇華是與死亡聯繫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爲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核的精魂。

《雪》魯迅9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磬石( ) 脂粉奩( ) 目光灼灼( )

褪盡( ) 朔方( ) 凜冽( )( )

2、填空題。

⑴ 魯迅原名__________,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有小說集__________、__________及《故事新編》。《雪》選自他的散文詩集__________。

⑵ 江南的雪,__________;北國的雪則__________,隨着旋風蓬勃奮飛。作者以鮮明的形象,展觀了兩幅各具特色的畫面。

⑶ 散文詩,它既有__________的特點,講究押韻和節奏,又有__________的特點,比較有氣勢。

3、說說下列句中加線詞語的含義。

⑴ 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下列語句的含義。

⑴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上句中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來修飾“雪花”主要強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

上句中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課內語段練習】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作者寫“江南的雪”,是寫的眼前的景物,還是回憶中的景物?從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

2、給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⑴ 心裏不住地盤算着:是否可以從中牟( )取什麼利潤,要不要趁早出高價買下這個洞的專利權?

⑵ 一位記者拿來一根很長的繩子,把一隻秤( )砣縛( )在一端,小心翼翼地往下放,繩子一尺一尺地慢慢放了下去。

⑶ 要想治理這些公害卻相當困難,無論是誰都感到棘( )手。

⑷ 從剛纔發出聲音的那個方向飛過來一塊小石頭,在他面前一掠( )而過,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3、下列四字詞語字形全對的一項是( )。

A、微不足到任勞任怨一事同仁慷慨大方

B、逍遙法外心安理德深不可測胸有成竹

C、不容置疑鎮定自若衆目睽睽齊心協力

D、振耳欲聾衆說紛紜莫衷一是黑咕隆咚

4、給下面一段話標上標點符號:

難道就這麼草草收場了周圍那些看熱鬧的人都覺得有些可惜但也沒有辦法看來只好掃興而歸了正在這時候有一個人滿頭大汗地從人堆裏擠了出來大聲地提議道請把這個洞讓給我吧我來給你們填

5、解釋加粗的詞語:

⑴ 有的人反反覆覆地打量着這個洞,眼睛裏露出貪婪的目光,心裏不住地盤算着。

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箱蓋在這個洞的上方自動地開啟,原子能反應堆的廢料就傾瀉到這個洞裏。

傾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四自然段的開頭,作者用了“但是”一詞,請你說說作者這樣用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對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樣的感情?作者爲什麼會對朔方的雪情有獨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說說畫線句子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與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寫了塑雪羅漢,兩文在寫到塑雪羅漢時的寫法和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在雪地裏做過什麼遊戲?試寫一段文字描述出來。沒有見過雪的同學可以借用想像來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語段練習】

①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翩躚起舞,像鳥一樣疾,像煙一樣輕,像銀一樣白。親吻着久別的大地,擁抱着可愛的故土。啊,北國的第一場雪!

②一別七個月,這二百多天的時間你到哪裏去了呢?喚,你化了,化作了晨霜,化作夜露,化作了雨滴,化作了青霧……犧牲了自己,滋潤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潔白的羽裳,娉娉(píng)婷婷,嫋嫋娜娜,來到了人間,來到了祖國的北方。

③北方的親人啊,哪個不對你思之情深?“________,________”。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風刺骨的凜冽中,在數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點綴了美麗的北國風光。

④我欣賞這一望無際的廣袤,潔白千里的冷峻,銀光閃爍的熱烈。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輝,大地一片光明,晶瑩如玉,潔白無瑕!

⑤然而我更喜愛山區的雪,在那裏奇峯疊嶂,鑲銀點翠,那山,那嶺,那樹,那林都着上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於巍峨中見清秀,於險峻中見超逸,站在銀峯之巔,眺望浩瀚的雪海,你會馬上被自然創造的奇蹟迷住,爲之陶醉。

⑥_________當積雪覆蓋着冬麥的苗娃兒們的時候,誰不看見那雪白驀地變成一片金黃,在第一次曖流漫過來的時候,你悄悄地隱去了,但隨後涌起的確是無邊的碧波。難怪人們盼你。

⑦ 啊,雪!

1、第①段寫雪使用的修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寫雪用的是第幾人稱?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的橫線上引用最恰當的詩句是( )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C、忽如一夜春風來,幹樹萬樹梨花開。

D、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第④段寫________的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寫________的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開頭的橫線上應填上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那雪白驀地變成一片金黃”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積累運用〗

1、pánliánzhuótuíshuòlǐnliè

2、

⑴ 周樹人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學家 《吶喊》 《彷徨》 《野草》

⑵ 滋潤美豔之至如粉、如沙

⑶ 詩歌散文

3、

⑴ 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⑵ 春天。

4、

⑴ 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欣賞的。

⑵ 孕育着生命所特有的輕柔和緩閱讀理解

〖課內語段練習〗

1、作者寫“江南的雪”,主要寫的是回憶中的景物。這從第一自然段中的“我可記不真切了”可以看出。

2、在第四自然段的開頭,看似並不需要轉折,可加了這個“但是”之後,作者對“朔方的雪”情有獨鍾的傾向性更加明顯了。

3、對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讚美中流露出些許遺憾,對北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讚頌中將它比作雨的精魂。因爲北方的雪有着與江南的雪不一樣的美麗,這種美是經過磨鍊並能保持長久的,是一種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的體現,這種精神已經成爲了作者一以貫之的前行動力。雖然有時也會有孤獨與寂寞,但作者依然義無返顧。

4、孤獨是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同時它也是雨的另一種新生命的形式。北方的雪完成昇華是與死亡聯繫在一起的,也正是它的這種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爲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核的精魂。

5、本文與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寫到了塑雪羅漢,兩文在寫到塑雪羅漢時的寫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塑雪羅漢僅僅是一筆帶過,而作者在《雪》中卻對塑雪羅漢的過程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塑雪羅漢主要是爲了反襯雪地捕鳥的樂趣,而《雪》中寫塑雪羅漢則是透過塑雪羅漢的一種缺憾美來爲下面“朔方的雪花”的出場作鋪墊。

6、提示:學生無論是透過回憶類似的經歷並把它寫出來,還是透過想像來寫一段文字,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課外語段練習〗

1、比喻、排比、擬人

2、第二人稱;親切自然,把雪擬作人,直抒胸臆。

3、A

4、陽光下晶瑩如玉、潔白如瑕 山區 清秀、超逸

5、“瑞雪兆豐年”下大雪意味着又是一個豐收年;“金黃”代表着豐收。

《雪》魯迅10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爲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孩子們呵着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爲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爲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拓展知識】

散文的五大特點

一、時間跨度大

散文不受時間限制,前可以遠涉古代,後可跨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例如秦牧的散文《土地》從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機,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晉公子重耳狼狽出逃時手捧泥土感謝土地是上蒼的恩賜。再例如楊朔散文《荔枝蜜》,從小時候上樹掐海棠花被蜜峯蜇了一口,寫到現在的參觀蜜蜂場。時間跨度很大,但卻緊緊圍繞作者要表現的主題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散亂。聯想極豐富,文筆揮灑自如,極有感染力。

寫散文時可以根據散文的這一特點,擴大時間跨度,多充實一些有關事件,插入多組鏡頭,來增加散文的內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識性強。

二、空間轉換廣

散文既不受時間限制,也不受空間限制,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例如魯迅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間跨度從中國到日本,再從東京到仙台,又從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寫走到廈門,空間跨度大,空間轉換之多讓人目不暇接,但寫得層次分明,詳略得當。把複雜的人和事放在每個空間裏,有的隨意點染,有的潑墨描繪,錯落有致,色彩斑斕。如果我們在寫散文時注意到這個特點,就不大會犯單薄、貧乏的'毛病。

三、事件牽涉多

寫散文,多數離不開事件,尤其是敘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許多好的散文有一箇中心事件,以及烘托連帶的一些與之有關的其它事件。例如袁鷹的散文《井岡翠竹》,寫井岡山的竹子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粥,做過紅軍的扁擔挑着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後,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事件多得讓人應接不暇。

四、表達方式活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茅盾名篇《白楊禮讚》,就綜合地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例如文章開頭就記敘和描寫了汽車在黃土高原上奔馳看到的黃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議論點明瞭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些方式的運用,有力地表達了主題,使文章氣勢浩大,攝人心魄。我們在寫散文時,特別要注意綜合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文章富有波瀾。

五、勾連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既使散思路開闊,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緊緊圍繞作者的意圖而不“越軌”。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即用一個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亂的一大堆材料,貫穿成文。若把這一個個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紅線穿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