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的教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的教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的教案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透過反覆朗讀,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二、教學重點、難點

……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自那天——5月18日維揚區“書香校園”讀書節閉幕式上,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吳宗豪教授的《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思考》講座,引發了我的思考。講座中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學生讀懂的,我們應該怎麼教”這對我啓發很大。語文課本中,確實有些課文,無須我們老師作深層次、細緻、煩瑣的分析,比如:《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一課——這是一篇體現時代特徵、洋溢濃郁的時代氣息、寓含現代高科技知識的說明文。現在學生掌握的電腦知識,電腦操作能力比老師強,這對於目前處在電腦盲階段的我來說,講不好會出現科學性、知識性笑話。課上如說些有關電腦方面的外行話,學生大笑起來,自己不顯得窘迫、尷尬纔怪呢?我似乎聽到學生在底下小聲嘀咕:“那天,電腦課上,幾個同學告訴樑老師怎樣開機,怎樣關機……”“你知道嗎?那次班級網頁是老師請巢鵬飛媽媽製作的。” ……

我獨站在教室走廊上,看着夕陽一點點潛到雲後去,朵朵白雲幻成了迷人的晚霞,可我的心頭卻像飄着的毛毛細雨,一會兒被“學生讀懂的,我們應該怎麼教”這一觀點新奇着;一會兒又被一個創造型的教師,應該習慣於不斷地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觀念驅使着;一會兒又被稍微放棄一些通常方式,按一種方法去教激動着……一時的我一面苦苦思索着、琢磨着;一面也困惑着,懵懂着;一會兒這樣思考:“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讓你們讀一篇新奇、有趣的課文,介紹大家認識一種新的事物,這就是……”;一會兒又那樣琢磨“同學們,爲什麼‘上網’、‘入網’和‘網’這幾個詞語都加上引號?” ……我苦苦思索着,剛建立起來的構思,一下子又被我全盤否定而轟然倒塌。當西天漏下了一抹玫瑰色的吻——餘暉,我還未能找出自己滿意的教法思路。我央央不樂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被心中一次次被推翻的教法,一下子又攀緣在我的心頭,就像那綠色的長青藤布在老樹的周身,讓我無法排遣,《奇妙的國際互聯網》幾個大字一會兒又魔術般地俏皮地“玉戶簾巾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似的在你眼前晃盪着;一會兒又魔術般地從視線中漸漸飄逝遠去,似一縷雲煙慢慢地淡漠着……就這樣想着,不覺一絲惆悵風兒般地掠過我的心田。此時的我,是否會透過朦朧的雨幕看到一束清新的陽光?我惆悵的心田是否會重新瀰漫新思路的流嵐?

上蒼也許很公平,她在你面前灑下綿綿細雨的同時,往往會在你的身後升起一片燦爛的陽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新的構思卻在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葉聖陶老先生指出:“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熟練運用語言。”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依賴於好的讀本,依賴於好的讀本中規範的語言表達。我豁然開朗,我何不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訓練呢?這樣也能起到領悟文中的要領、觀點,潛移默化中融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老師只作要言不煩地點撥。對,對,對,就這樣,突然間我像孩子似的興奮起來,激動起來,欣然提筆寫下了新構思的教學過程:

朗讀訓練——學生領悟——語言積累——實踐運用。

第一課時:上半節課,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生在反覆朗讀訓練領悟文中要領,觀點;下半節課,藉助課文內容進行口語交際,由規範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的內容這樣設計:星期天,生活在農村的奶奶到我們家玩,進了門,發現孫子小明坐在電腦前打電腦,奶奶看不明白,於是奇怪地問:“小明,你在幹什麼?” ……接下來由小明充分利用課本知識,耐心地講解給奶奶聽——分角色表演、交流。

第二課時:實踐運用——小練筆,改寫《奶奶來到我們家》,依據原文內容,利用文字資源,將閱讀與練筆有機結合,領悟句段篇章結構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更主要的是使學生加深與拓寬對課文的理解與體驗,在練筆中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課堂教學資源無處不在,有文字的、隱性的,要做到有效地開發利用文字資源,營構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就必須勇於衝破封閉的視野,改變對教材、教參亦步亦趨、照本宣科的現狀,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去開墾那一片片廣袤的教學資源的沃土。我想,很多的驚喜在等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