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寧夏銀川2014屆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試題語文試題

寧夏銀川2014屆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試題

寧夏銀川2014屆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試題語文試題

語文試題

第Ⅰ卷 閱讀題(70分)

甲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無主體熟人社會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代表着中國傳統精華的鄉土中國正在發生着深刻的社會變遷。由於我們尚未有現成理論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經驗描述性、總結性成果大量涌現,理論創新鮮見。僅就農民城鄉流動問題而言,即有“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離土不離鄉”、“城鄉二元結構”、“新生代農民工”等話語主題。總之,有關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研究所顯現的特點一直是經驗研究不少,而理論概括不足,直至我們在2011年第1期《讀書》上讀到《從熟人社會到“無主體熟人社會”》一文,才使得我們有機會看到理論苗頭的出現。無主體熟人社會的提出可以說使得費老的《鄉土中國》中的很多觀點有了時代的呼應,讓我們看到中國鄉土社會在現代化中所體現的特點。

我們知道,熟人社會是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種很成熟的社會形態,由於現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這個形態正在解體之中,可解體下的鄉土社會有何特點呢?無主體熟人社會給了一個形態或類型上的說明。

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是在一個有着自身文明、歷史、思維和習性的社會中發生的。我個人一直認爲傳統與現代在中國社會不能做兩極式的或二元對立的處理。許多學者將傳統與現代對立起來,似乎要現代就不能有傳統,有傳統就無法現代。但中國社會從來沒有呈現過這樣的特徵,可見解釋中國的有效概念也應該是一個有張力的、交融性的概念。無主體熟人社會符合這一原理,因此它比較真實地解釋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態。

中國式的概念還有一個特點,即它們往往不是界定性的。如果套用社會學中符號互動論來講,就是帶有觸發性。所謂觸發性,就是我們建構一個概念不是爲了對這個概念進行定義,然後將定義操作化,最後進行實證研究,而是提出一個引導性的概念,由此引發學者們對這個概念的深度思考,並隨着事物動態過程讓其內涵發生一定的變化。

許多文化領域的學者都傾向把儒家思想看作中國文化的代表,它不但長久統治着中國人的靈魂,包括現代的中國人,而且具有普遍性的價值。但如果我們理解了鄉土社會的特點,便可以發現儒家思想實際上具有嵌入性的特點,而其嵌入的背景條件就是熟人社會。它的運作方式是倫理規範遠大於法律訴訟。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爲“禮制秩序”和“無訟”;梁漱溟將其歸納爲“倫理本位”;錢穆將其歸納爲“和合”;許烺光將其歸納爲“情境中心”。既然熟人社會傾向倫理生活,自然該社會就會把人倫秩序放在首位,人的言行可以透過輿論得到糾正,面子成爲人生的追求,關係成爲生活的基礎。而這些都是儒家思想最爲關注的。可是,如果一個社會形態走向了都市生活,變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區,走進了互不相認的市場,那麼我們無論如何強調儒家思想之重要,它也只能是有勁無處使:一件件觸目驚心的傷害他人事件——從個人到團伙、從組織到企業都在不停地提醒我們,這樣的倫理在如今社會萎縮了,淪落了。

1.下列關於原文第一自然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改革開放30多年來,鄉土中國正在發生着深刻的社會變遷,但是學界對這一變遷的理論研究還不夠。

B.“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離土不離鄉”“新生代農民工”等,都是理論概括,但類似概括太少。

C.《從熟人社會到“無主體熟人社會”》一文,在對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理論研究上可謂是先走了一步。

D.“無主體熟人社會”這一概念的提出,算是我們這個時代對費老《鄉土中國》中的觀點給予了呼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熟人社會是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種很成熟的社會形態,但是這種形態正在現代化和都市化作用下解體。

B.熟人社會作爲一種社會形態正在解體,而無主體熟人社會則從形態或類型上揭示瞭解體下的鄉土社會的特點。

C.中國式的概念還應具有觸發性,即建構一個概念就要對這個概念進行定義,使其具有操作性,爲實證研究提供便利。

D.儒家思想和熟人社會的關係比較微妙,儒家思想嵌入熟人社會,其運作方式就是倫理規範遠遠大於法律訴訟。

3.根據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鄉土中國發生着的社會變遷,我們之所以還多是停留在經驗描述性、成果總結性的水平上,是因爲尚未有現成理論和概念可用。

B.傳統與現代在中國社會從來不是二元對立,儘管也有學者誤認爲它們對立,所以解釋中國的有效概念應是有張力、交融性的概念。

C.因爲熟人社會會把人倫秩序放在首位,所以就傾向倫理生活,人的言行、面子、關係都能發揮其作用,這是儒家思想最爲關注的。

D.如果一個社會走向了都市生活,變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區,走進了互不相認的市場,那麼儒家思想發揮其作用就失去應有的載體。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9分,每小題3分)

初,魏人范雎從中大夫須賈使於齊,齊襄王聞其辯口,私賜之金及牛、酒。須賈以爲雎以國陰事告齊也,歸而告其相魏齊。魏齊怒,笞擊范雎,折脅,折齒。雎佯死,卷以簀,置廁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懲後,令無妄言者。范雎謂守者日:“能出我,我必有厚謝。”守者乃請棄簀中死人。魏齊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遂操范雎亡匿,更姓名曰張祿。

秦謁者王稽使於魏,范雎夜見王稽。稽潛載與俱歸,薦之於王,王見之於離宮。雎佯爲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來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謬曰:“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王微聞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對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願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問而不敢對者也。臣知今日言之於前,明日伏誅於後,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補於秦而死,此臣之所大願也。獨恐臣死之後,天下杜口裹足,莫肯鄉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見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廟也。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范雎曰:“以秦國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諸侯,譬若走韓盧而博蹇兔也。而閉關十五年,不敢窺兵于山東者,是穰侯爲秦謀不忠,而大王之計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願聞失計!”然左右多竊聽者,范雎未敢言內,先言外事,以觀王之府仰。因進曰:“夫穰侯越韓、魏而攻齊剛、壽,非計也。齊閔王南攻楚,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而齊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敝,起兵而伐齊,大破之,齊幾於亡,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今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若欲霸,必親中國以爲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強則附趙,趙強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附則韓、魏因可虜也。”王曰:“善。”乃以范雎爲客卿,與謀兵事。

(節選《資治通鑑》)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起兵而伐齊 伐:討伐

B.稽潛載與俱歸,薦之於王 潛:私下

C.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 匡:糾正,矯正

D.必親中國以爲天下樞 親:親切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私賜之金及牛、酒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B.此臣之所大願也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 燕王欲結於君

D.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范雎因爲接收齊襄王的賞賜被人告發而被魏齊打斷肋骨和牙齒,他裝死並買通看守人而得以逃脫。後來魏齊對毒打范雎感到十分後悔。

B.范雎深夜拜見出使魏國的王稽,王稽把他帶到了秦國,秦王在離宮召見范雎。而范雎卻以十分無禮的姿態面見了秦王,秦王並未生氣。

C.秦王多次跪請范雎賜教,表現出求賢若渴的誠意,最終打消了范雎的顧慮,范雎爲秦王分析了秦國發展方略的失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D.范雎以齊國攻打楚國而使好處落到韓、魏兩國手中爲反面教材,勸說秦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並根據形勢,各個擊破,以取得霸權。

7、將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須賈以爲雎以國陰事告齊也,歸而告其相魏齊。(5分)

(2)獨恐臣死之後,天下杜口裹足,莫肯鄉秦耳。(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8~9題。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分歧桃李混芳塵。

猛然一夜芬芳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8.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麼?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5分)

答:

9.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三峽》)

②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③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往來翕忽。(《小石潭記》)

④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岳陽樓記》)

⑤ 野芳發而幽香,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醉翁亭記》)

⑥ 策之不以其道,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馬說》)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

兩個感恩節①的紳士

歐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聯合廣場噴泉對面人行道旁邊的第三條長凳上。九年來,每逢感恩節,他總是不早不遲,在一點鐘的時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現在一年一度的約會地點,似乎是出於習慣,而不是出於飢餓。

②皮特一點兒也不餓。來這兒之前他剛剛大吃了一頓,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動的力氣了。他的衣服當然襤褸,襯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夾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風只給他帶來一種可喜的涼爽。因爲那頓特別豐富的飯菜所產生的熱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勝負擔。

③那頓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過五馬路起點附近的一幢紅磚住宅,那裏住有兩位尊重傳統的老太太。她們派一個傭人等在側門口,吩咐他在正午過後把第一個飢餓的過路人請進來,讓他大吃大喝,飽餐一頓。斯塔弗·皮特去公園時,碰巧路過那裏,給管家們請了進去,成全了城堡裏的傳統。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鐘之後,覺得很想換換眼界。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慢慢把頭扭向左面。這時,他的眼球驚恐地鼓了出來,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腳在砂礫地上簌簌地扭動着。

⑤因爲那位老先生正穿過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來。

⑥九年來,每逢感恩節,這位老先生總是來這兒尋找坐在長凳上的斯塔弗·皮特,總是帶他到一家飯館裏去,看他美餐一頓。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過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穩當的老工眼鏡。他的頭髮比去年白一點兒,稀一點兒,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節的曲柄柺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說,“我很高興見到一年的變遷對你並沒有什麼影響,你仍舊很健旺地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上逍遙自在。僅僅爲了這一點幸福,今天這個感恩節對我們兩人都有很大的意義。假如你願意跟我一起來,朋友,我預備請你吃頓飯,讓你的身心取得協調。”

⑩老先生每次都說同樣的話。九年來的每一個感恩節都是這樣。這些話本身幾乎成了一個制度。除了《獨立宣言》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聽來,它們象音樂一般美妙。現今他卻愁眉苦臉,眼淚汪汪地擡頭看着老先生的臉。細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額頭上,幾乎噝噝發響。但是老先生卻在微微打戰,他掉轉身子,背朝着風。

斯塔弗擡着頭,瞅了他一會兒,自怨自艾,好不煩惱,可是又束手無策。老先生的眼睛裏閃出光亮,他臉上的皺紋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領結依然非常神氣,他的襯衫又白又漂亮,他那兩撇灰鬍髭典雅地翹着。

⑿“謝謝你,先生。非常感謝,我跟你一起去。我餓極啦,先生。”

⒀飽脹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覺,並沒有動搖斯塔弗腦子裏的那個信念。老先生帶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飯館和那張年年舉行盛宴的桌子。

⒁“老傢伙來啦,”一個侍者說,“他每年感恩節都請那個窮漢吃上一頓。”侍者在桌子上擺滿了節日的食物——斯塔弗嘆了口氣,舉起了刀叉。

⒂在敵軍中殺開一條血路的英雄都沒有他這樣勇敢。火雞、肉排、湯、蔬菜、餡餅,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見了。他跨進飯館的時候,肚子裏已經塞得實實足足,食物的氣味幾乎使他喪失紳士的榮譽,但他卻象一個真正的騎士,打起精神,堅持到底。

⒃一小時之後,斯塔弗往後一靠,這一仗已經打贏了。

⒄“多謝你,先生,”他象一根漏氣的蒸氣管子那樣呼哧呼哧地說,“多謝你賞了一頓稱心的中飯。”

⒅接着,他兩眼發直,費勁地站起身來。一個侍者把他象陀螺似地打了一個轉,推他走向門口。老先生仔仔細細地數出一塊三毛錢的小銀幣,另外給了侍者三枚鎳幣做小賬。

⒆他們象往年那樣,在門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⒇在第一個拐角上,斯塔弗轉過身,站了一會兒。接着,他的破舊衣服象貓頭鷹的'羽毛似地鼓了起來,他自己則象一匹中暑的馬那樣,倒在人行道上。

21救護車開到,年輕的醫師和司機低聲咒罵他的笨重。既然沒有威士忌的氣息,也就沒有理由把他移交給警察局的巡邏車,於是斯塔弗和他肚子裏的雙份飯就給帶到醫院裏去了。

22過了一小時,另一輛救護車把老先生送來了。他們把他放在另一張牀上。

23不多久,一個年輕的醫師碰到一個眼睛討他喜歡的年輕的護士,便停住腳步,跟她談談病人的情況。

24“那個體面的老先生,”他說,“你怎麼都猜不到,他幾乎要餓死了。從前大概是名門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訴我說,他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了。”

(節選自作者同名小說)

【注】①1620年,英國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壓迫,乘坐“五月花號”船來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員上有英格蘭、蘇格蘭和茶蘭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後的次年,爲慶祝第一次收穫,感謝上帝的恩惠,制訂了感恩節,後成爲美國法定節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小說講述流浪漢皮特與老先生堅持“感恩節傳統”,最後一個被撐病,一個被餓昏的故事。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卻透射出人性的光輝。

B.“微風只給他帶來一種可喜的涼爽”“細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額頭上”文中這兩處環境描寫,從側面表現皮特飽餐後的真實狀況。

C. 老先生“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節的曲柄柺杖”,並在細雪中“微微打戰”“背朝着風”,這些描寫爲後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D.選文用詞準確,第④段“他的眼球驚恐地鼓了出來”的“鼓”字,“簌簌地扭動着”中的“扭動”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時又懊惱又激動的心理。

E.作者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傾向,而是透過故事本身來客觀表達。這種寫法更易使讀者深入故事,引發共鳴,從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2)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6分)

①老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合文字簡要概括。(3分)

②第15段的語言很有特色,請進行賞析。(3分)

(3)歐亨利小說的結尾總使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請結合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簡要分析。(6分)

(4)“感恩”是人類的永恆話題,請結合原文,並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8分)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分)

不成樣子的懷念

王 蒙

在大六部口那個漂亮的四合院和陳設簡陋甚至有些寒酸的房間裏,我們從來只談國家、世界、文藝大事。我說:“上個星期三,報紙上有一篇重要的報道……”

他說:“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爲他水晶般的清晰嚇了一跳。因爲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歲,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候距離我出生還有七年。

他永遠是那麼思維敏捷,條理清晰,言簡意賅,不打磕巴兒,不模糊吞吐,節奏分明而又迅疾,應對及時而又一針見血。他的這些特點使你不相信他是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

如果是第一次見面,你也許會爲他的瘦削而吃驚,他這個人也像他的思想、語言一樣,刪除了一切枝蔓鋪排,只留下提煉到最後的精粹。他總是明白透徹,一清見底。

他當然是絕對的前輩,然而他從來不擺前輩的譜。他早就擔任進階領導職務了,然而他從來不拿哪怕是一點點官架子。說起待遇,他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當地按照他的級別給他安排了房間,“那房間大得太可怕。”他說的時候似乎還“心有餘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鄧友梅同志稱他與另一位擔任領導職務的老作家爲“首長”,他立即打斷說:“不要叫首長。”

他真誠待人,渴望吸收新的資訊,對一切新的知識、新的動向感興趣。在這方面,他永遠不老。七十年代中期,與世紀同齡的他居然半夜裏起牀看足球並如數家珍地作出評論,這真是一絕。

我第一次聽他講話是他在第四次文代會上致閉幕詞。與一些官樣的文章不同,夏老語重心長地講了反封建與學科學,字字發自肺腑,字字是畢生奮鬥經驗的結晶,他寄大希望於年輕人,令人感動不已。

華藝出版社當時出版了一個“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領導要我求夏公給寫個序。考慮到夏公的高齡,我起草了一個提綱供他參考。夏公給我寫了一封信,說是各人文章寫作風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無法使用我代爲起草的提綱,他自己一筆一畫地另外寫了篇頗有見地的序言。他還對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朋友說:“按王蒙的那個提綱去寫,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麼,怎麼會是夏衍寫的呢!”就這樣,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綱“槍斃”了。但爲了“安慰”我,他聲稱他的序言裏已經吸收了我的提綱。我也就假裝得到了安慰和鼓勵,心中暗暗爲老人喝彩叫絕。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裏,有兩棵丁香樹,一紫一白。一九九O年開花時節,我去賞花,從年輕時候起我就喜歡丁香。夏老那天也高興,拄着柺杖出來看花,看小貓在房上跑,他還興致勃勃地說是它也喜歡石榴花。那場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樂圖”。

一九九五年元月初,我最後一次在他清醒的時候看望他。我們談論的是社會治安問題與《人民日報》刊登的胡繩同志的文章《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談笑風生。“說曹操曹操就到”,我們說着說着胡繩同志就進病房來看望夏公來了。據說那是夏公病情不好住院以來情況最好的一天。

倒數第二次與夏公的見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勞,靜臥在病牀上。他已經臥牀數日了。見此情況我稍事問候便起身告辭,以免打攪。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說:“有一個擔心……”我連忙湊過去,以爲他有什麼話要告訴我。他繼續說:“現在從計劃經濟轉變成爲市場經濟,而我們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場經濟了。他們懂得市場麼?如果不懂,他們又怎麼能寫出反映現實的好作品來呢?”

我感到驚訝。在臥牀不起的情況下,夏公關心的仍然是中國的文學事業。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本文寫了老前輩夏衍感人心魄的思想言論、行爲舉止、生活軼事,表現了夏公的品性氣度和高風亮節。

B.文中畫線句形象地寫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傳神地寫出了夏公的精神氣質:思想純淨深刻,言語行事盡去蕪雜虛僞,唯求坦率精練。

C.年逾古稀的夏衍竟然半夜裏起牀看足球並評論得很到位,這是他對一切新的知識、新的動向感興趣的明證,也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之一。

D.夏衍第一次公開發表講話是在第四次文代會上致閉幕詞,所講的不是形式主義的空話,他闡述了畢生奮鬥的經驗,對年輕人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