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並能與音樂合拍。

2、幼兒喜歡洗澡,體驗洗澡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沐浴用品若干;音樂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愉快進場

幼兒在洗澡音樂伴奏下手拿小臉盆進活動室。

2、引出話題,大膽想象洗澡的各種動作。

“寶寶們,你們的小臉盆裏放的都是什麼呀?”

“你們爲什麼要洗澡呢?”

“你們在家裏是怎麼洗澡的?”

3、幼兒創編洗澡動作

“你們洗澡的辦法可真多呀。剛纔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出了一身的臭汗,我們快來洗洗澡吧。拿起我們的小浴擦,座進我們的小浴缸。小心浴缸有點滑,動作稍微慢一點。我們開始洗澡嘍。”

(1)、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作出各種不同的洗澡動作,教師觀察並及時表揚動作有創新的幼兒。

(2)、幫助幼兒提升洗澡的動作。

“你們洗澡的動作可真多,能不能把剛纔洗澡的動作告訴我們大家呢?”

(3)、幼兒再次在音樂伴奏下洗澡。

“你們洗澡就好象在跳舞,我們再來洗一遍。”

4、結束。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2

課題:風兒找媽媽

活動目標:

1、透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風琴、散文錄音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聲問好。師: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也快樂的動起來吧!讓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2、 幼兒演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進行律動活動。

二、新授部分

1、 情景匯入

師:小朋友,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假若你與你媽媽走散了,你會怎麼樣呢?講述故事

提問:風兒問過誰?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風兒是怎樣找媽媽的?

2、 發聲訓練

3、 學習新歌

(1)、教師範唱,讓幼兒聽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2)、讓幼兒聽錄音範唱。

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幼兒跟教師朗誦歌詞,體驗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4)、幼兒跟唱,可採用多種形式演唱,教師隨時進行評價。

(5)、幼兒隨琴有表情的演唱。

風兒問過誰?(讓幼兒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

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重點:最後一句漸慢結束)

(6)、用樂器爲歌曲伴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 練習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

5、 延伸:編寫第三段歌詞

(1)、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願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裏?如果你找不到媽媽時,你會怎麼做?教師引導幼兒爲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請小朋友演唱所編歌曲(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朋友,問過老師,請你幫我找媽媽,風兒想回家。)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會爲歌曲伴奏,並會編寫歌曲。用兩個聲部合唱。真是讓老師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

聆聽散文(風兒和我),安靜休息。自然結束!

教育反思

透過演唱歌曲《風兒找媽媽》,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也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媽媽的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知道母愛的偉大,長大後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時幼兒學會了創編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練習雙聲部合唱的基礎上,體驗了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3

藝術活動:《捉小魚》(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願意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遊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2、物質準備:音樂《捉小魚》。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魚遊的遊戲引入,激發幼兒遊戲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麼遊的?誰來表演小魚遊?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遊吧。

(二)介紹遊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着音樂有節奏的遊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下鑽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裏。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遊戲繼續進行,等音樂反覆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隻"小魚",與"漁網"交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遊戲要求。

(四)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編各種表現魚兒遊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後,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後,幼兒自由做魚遊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 小刺蝟 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4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撕貼作品,感受作品中紙片疊加、組合的藝術美。

2、能雙手合作協調地任意撕紙,並嘗試運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紙片進行粘貼創作。

3、能大膽的想象並說出自己的想法,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有過隨意撕紙的經驗,並玩過音樂節奏遊戲。

2、物質準備:

教師材料:幼兒撕貼作品PPT;一段有快慢變化的音樂;幼兒創作時用的背景音樂。

幼兒材料:底板、蠟光紙、彩色打印紙若干、小簍子、抹布等。

活動過程:

1、遊戲匯入,引起幼兒撕紙的興趣,並感受撕紙的樂趣。

音樂遊戲:快快做、慢慢做

師幼圍坐在地墊上,根據音樂的節奏快慢做動作(如拍手、繞線、打氣)

撕紙遊戲:快快撕、慢慢撕

教師出示彩紙,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看到你們玩得這麼開心,彩紙寶寶也想來玩遊戲啦,看看它玩的什麼遊戲?

教師示範撕紙,並隨音樂的快慢變化撕紙的速度。

幼兒和教師一起進行撕紙遊戲,併發出“絲絲”的聲音。

2、探索將紙片貼在底板上的方法並欣賞幼兒撕紙作品。

教師示範將一張碎紙片粘貼在底板上,引導幼兒想象紙片像什麼。

師:彩紙寶寶想到小舞臺上跳舞,看看它像什麼?

教師介紹材料,並請個別幼兒上前來示範粘貼,教師總結粘貼的方法。

欣賞幼兒作品,感受作品中紙片疊加、組合的藝術美。

師:好多的彩紙寶寶都來跳舞啦!有哪些彩紙寶寶?它們是怎樣跳舞的?

3、幼兒集體創作表現,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提出創作要求:選澤最喜歡的彩紙寶寶,粘貼在底板上。

(2)幼兒集體創作,教師給予個別兒童提示與指導。

4、展覽幼兒的撕貼作品,體驗創作的成功感。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畫框裏。

(2)幼兒欣賞作品,自由說一說。

師:你的畫上有哪些彩紙寶寶?它們象什麼呀?

活動延伸:

欣賞馬蒂斯的剪紙作品,引導幼兒進一步用剪貼的方式去創作。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5

思 考:

這個活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能讓她們透過此次活動能收穫些什麼?在培養小班幼兒的藝術能力方面會有什麼樣的價值?

活動設想:

藝術活動是一種以個體的感受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爲主要方式的活動。《綱要》指出幼兒的藝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平時每當孩子聽到歡快活潑的音樂的時候,他們都會感到開心、快樂,甚至會自發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在《幼兒活動發展課程》小班下期的主題活動《唱唱跳跳真快樂》單元主題活動過程中,我班一個孩子過生日,大家都來爲小壽星表演節目。有個孩子演唱了一首《王老先生有塊地》,小朋友們非常喜歡,都不由自主的跟着哼了起來。而且我發現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重複的歌詞,對固定樂句有着濃厚的興趣。《王老先生有塊地》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歌曲,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歡。因此我決定生成以下這次藝術活動《咿呀咿呀喲》。本次活動順應課程綜合化發展的時代潮流,教師力求運用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輕鬆、活潑、愉快的遊戲情境中透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透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達到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最佳教育效果。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體驗隨音樂表演角色情景的樂趣。喜歡參加音樂活動。

2、探索歌曲內在結構,能用多種肢體動作感知、表現歌曲的固定樂句

活動準備:音樂圖譜、絲巾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音樂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裏邊有一句非常有趣的歌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找一找。

2、幼兒欣賞歌曲第一遍,提問:歌曲裏邊有一句非常有趣的歌詞是什麼?

3、請幼兒第二次欣賞歌曲,聽到“咿呀咿呀喲”就揮動小手示意。

二、引導幼兒感知歌曲固定樂句

1、提問:歌曲有的地方是一會兒就聽到“咿呀咿呀喲”,有的地方要時間長一點才能聽到“咿呀咿呀喲”。你們知道是什麼地方纔出現“咿呀咿呀喲”嗎?

2、幼兒一邊欣賞第三遍歌曲,一邊看教師操作圖譜,感知歌曲內在結構。

3、幼兒欣賞第四遍歌曲,用自己喜歡的肢體動作表示聽到固定樂句。

三、用多種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1、創設遊戲情景:在美麗的大森林裏,有很多能幹的小木匠在蓋房子,蓋着蓋着木頭用完了,他們需要去鋸更多的木頭。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們好嗎?

2、教師與幾個幼兒示範鋸木頭遊戲:教師用絲巾頂在頭上,雙手張開扮大樹,請部分幼兒聽到“咿呀咿呀喲”就鋸木頭,大樹要慢慢變矮,最後倒掉。

3、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大樹和小木匠,隨音樂玩鋸木頭遊戲,表現固定樂句。

4、啓發幼兒勞動累了,用扇風、檫汗等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5、兩組幼兒交換角色隨音樂玩鋸木頭遊戲,表現固定樂句。

6、啓發幼兒創造想象,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四、幼兒選擇心情娃娃,回家與父母談遊戲感受

資料延伸:

手指謠: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小雞(兩手拇指食指相對,其他手指握拳,上下做啄狀),咿呀咿呀哦,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小鴨(右手手心蓋上左手手背,上下扇),咿呀咿呀哦,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小羊(兩手放頭頂,伸出拇指食指,其他手指捏拳),咿呀咿呀哦,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小狗(拇指頂住太陽穴,其餘四手指做扇狀上下扇),咿呀咿呀哦,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