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數學《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83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範文

《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1

一、教學內容

《有理數的加法》是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有理數及其運算》第四節課的內容,這節課的內容應兩個課時完成。本課時是本節內容的第一課時,依據教材的安排本節課應是讓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和運算律,最終熟練地進行整數加法運算,並能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在有理數範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加、減法可以統一成爲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統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運算是本章的關鍵,而加法又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種有理數運算,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範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合和絕對值),關鍵在於這一節的學習。

二、設計理念

七年級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比較強烈的自我意識,對觀察、猜想、探索性的問題充滿好奇,又剛從小學升上初中三週時間,人人都自信滿滿,摩拳擦掌,準備大施拳腳,因此我採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以"問題串"引領整個課堂,請同學們透過動腦、計算、分析得出結論,並利用組間遊戲幫助學生理解法則,運用法則。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目標:

1、使學生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深刻感受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的思想,感受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3、 讓學生透過研討、分類、比較等方法的學習,培養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重點:會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運算。

難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四、學情分析

1、學生非常熟悉正數加正數,正數加零的情況。

2、有理數的分類、數軸、絕對值的相關知識已經掌握。

3、學生善於形象思維,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

五、教學策略

1、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六個重要問題,引導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2、由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認識到運算的作用,加深對運算意義的理解;

3、在教學過程中,將每一個環節的要點及時歸納,並準確地表達,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六、教學流程

1、回顧舊知,啓發思維

展示課件上的三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並回答。

(1)有理數是怎麼分類的?

(2)有理數的絕對值是怎麼定義的?

(3)下列各組數中,哪一個數的絕對值大?

7和4; —7和4; 7和—4; —7和—4

【設計意圖】回顧與本節課有關的概念和性質,爲新課引入進行鋪墊。

2、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問題一:兩個有理數相加,有多少種不同的情形?

答:正+正,負+負,正+負,正+0,負+0,0+0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分類討論的意識,明確研究數學問題一般所應採取的具體步驟。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信心,因爲在六種不同的情況中,學生們四種都已經熟練掌握,僅剩兩種需要攻克。

問題二:你能舉出需要運用有理數加法的知識去解決的生活實例嗎?

請同學們舉自己熟悉的例子:①西安夜間平均氣溫爲16 攝氏度,白天的平均溫度比夜間高9攝氏度,那麼白天的平均溫度是多少?②土星表面的夜間平均氣溫爲—150攝氏度,白天比夜間高27攝氏度,那麼白天的平均溫度是多少攝氏度?(多媒體展示題目)

師:同學們已經有了研究有理數加法運算的準備知識了。今天同學們有信心和我一同當回"研究生"共同研究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嗎?

(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體會學習有理數加法的必要性,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同時肯定學生的知識準備,樹立學生進一步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的鬥志,讓學生儘快參與到教學中來,進一步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

(二)分析問題探究新知

問題三:你能根據同學們所舉的例子總結出正數+負數、負數+負數的運算規律嗎?

學生們各抒己見,總結法則。

1、 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 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爲相反數 的兩個數相加得0、

3、 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老師總結口訣:"同號相加一邊倒,異號等距零正好,異號不等‘大’減‘小’,符號跟着‘大’的跑"、

【設計意圖】感受兩個有理數相加的.各種情況。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有理數加法的所有可能情況,使學生體會數學思維的規律性和嚴密性,感受分類和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藉助於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親身參加探索發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直觀感受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法則,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運用新知深入體會

例1計算(—3)+(—9)。

分析:這是兩個負數相加,屬於同號兩數相加,和的符號與加數相同(應爲負),和的絕對值就是把絕對值相加(應爲3+9=12)(強調相同、相加的特徵)。

解:(—3)+(—9)=—12、

分析:這是異號兩數相加,和的符號與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相同(應爲負),和的絕對值等於較大絕對值減去較小絕對

解題時,先確定和的符號,後計算和的絕對值。

課堂練習:

1、計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計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3、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麼a+b____0;

(2) 如果a<0,b<0,那麼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麼a+b____0;

(4) 如果a<0,b>0,|a|<|b|,那a+b____0;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熟悉法則,並養成"算必有據"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滲透了研究一般與特殊關係的思想。

問題四:你能嘗試着使用數學語言將有理數加法法則表示出來嗎?

(1)如果a>0,b>0,那麼a+b=+(|a|+|b|)

(2) 如果a<0,b<0,那麼a+b=—(|a|—|b|)

(3) 如果a>0,b<0,|a|>|b|,那麼a+b=+(|a|—|b|)

(4) 如果a<0,b>0, |a|<|b|,那麼a+b=—(|b|—|a|)

(5)a+0=a、

【設計意圖】有意識培養學生使用數學表達的能力,將數學書寫滲透到每一節課當中。

(四)延伸拓展敢於挑戰

問題五:和一定大於加數嗎?和與兩個加數這三者之間的有什麼大小關係?

問題六:小學學過的運算律是否適用於有理數的加法?

【設計意圖】由課堂延伸到課外,不僅爲下節課做好了鋪墊,也給學有餘力的同學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

(五)歸納總結感受思想

(1)本節課所學的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是什麼?在應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本節課你學習到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設計意圖】由學生總結,歸納反思,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且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及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六)佈置作業

(1)P56 習題1、3

(2)請同學們回家用有理數牌和父母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比賽。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家庭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七、設計說明

1、透過"問題串"的設定,激發興趣,引起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2、透過"互舉例子"、"小組競賽"兩個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

3、透過法則的符號化 ,促進學生數學語言的形成,數學表示能力的提升。

4、在活動中注重運用態勢、語言對學生進行即興評價,在整個評價的設計中安排多維評價:既關注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又關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發展水平、還關注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能熟練地運用運算律簡化有理數加法的運算,能靈活運用有理數的加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經過有理數加法運算律的探索過程,瞭解加法的運算律,能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重點、難點:

1、重點:運算律的理解及合理、靈活的運用。

2、難點:合理運用運算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敘述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2、有理數加法與小學裏學過的數的加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答: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先要根據具體情況正確地選用法則,確定和的符號,這與小學裏學過的數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計算和的絕對值,用的是小學裏學過的加法或減法運算。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計算下列各題,並說明是根據哪一條運算法則?

(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

2、計算下列各題:

(1) +(—4); (2) 8+;

(3) +(—11); (4) (—7)+;

(5) +(+27); (6) (—22)+。

透過上面練習,引導學生得出:

交換律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上面一段話:

a+b=b+a

運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個有理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或者零。在同一個式子中,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上面一段話:

(a+b)+c=a+(b+c)

這裏a,b,c表示任意三個有理數。

根據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推出:三個以上的有理數相加,可以任意交換加數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幾個數相加。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例(P22例3) 計算:

(1) 33+(—2)+7+(—8)

(2) 4。375+(—82)+( —4。375)

引導學生髮現,在本例中,把正數與負數分別結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數的先把相反數相加;能湊整的先湊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數相加,計算就比較簡便。

本例先由學生在筆記本上解答,然後教師根據學生解答情況指定幾名學生板演,並引導學生髮現,簡化加法運算一般是三種方法:首先消去互爲相反數的兩數(其和爲0),同號結合或湊整數。

例2(P23例4)

教師透過啓發,由學生列出算式,再讓學生思考,如何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第一問可以讓學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圖幫助理解,注意第一問和第二問的區別。

練習 課本P。23練習:1、2

四、總結反思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五、作業

1、課本P27習題1。4A組第3、4題

2、課本P28習題1。4B組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