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小學科學說課稿範文集合八篇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小學科學說課稿範文集合八篇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

本人說課的內容是大象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果實累累的季節》。下面我分七部分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做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果實累累的季節》是本冊書《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單元的第二課,它在學生學習《尋找秋天》這一課,對秋天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科學、準確地認識果實。本節課屬於綜合過程能力訓練教學範疇,由三個活動組成,即“秋天的果實”、“‘找星星’”和“果實分類”,把探究的事實定位於果實。從三個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果實,使學生對果實的認識由表象到理性,層層深入,最後上升到科學理論上,重點培養“觀察與提問”的能力目標,同時也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知事物,探究事物,檢驗探究性學習的成果。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這部分之前,在日常生活中肯定見過以及吃過一些水果,所以有了一定的經驗與基礎,但對果實的認識比較淺顯,籠統。本節課透過指導學生對果實的充分觀察,掌握果實的特徵,並用這一知識分辨果實與非果實。這些都是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學生喜歡和願意瞭解的知識。這些都是進行本課探究學習的有利條件。但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對事物的認知和分辨能力稍差。所以對於本課內容,要採取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簡入深,逐步遞進的方式來學習本課。

三、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全面探究,知道什麼是果實,明確果實的特徵。

2、能力目標:能從不同角度對特定事物進行定向觀察和提問。

3、情感目標:樂於對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

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4、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探究果實的特徵。

難點確定爲:分辨果實與非果實。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探究法,它透過讓學生對自然事物的觀察、描述、互相交流,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鍛鍊兒童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又把比較法、發現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期望學生既能獲得大量豐富的感性材料,又可以提高興趣和求知慾,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態度。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2、說學法:在指導學生的學法時,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力求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心理素質融爲一體。爲此我倡導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提問,善於思考”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中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繫,所以我準備了以下教具: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盤、頭飾、課件等。我爲每組學生也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盤等。

六、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

1、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人們滿載豐收的喜悅,各種果實也相繼成熟。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裏,老師也同樣帶着喜悅的心情來上這節課,大家想知道今天的課題嗎?(板書課題)

2、緊接着詢問學生生活中所見過和吃過的水果,並出示課件(一副水果圖),讓學生說說果實的名稱。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裏,我首先採用談話法匯入新課,消除了學生上課開始的緊張感。接着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水果,在課件的幫助下,強化了學生對各種水果名稱的認識,隨即引出後續探究活動】

環節二:

活動一“感知果實”

1、以一個驚喜的形式拿出果籃,並讓學生說出果實的名字,然後引導學生換一種方式猜果實,介紹遊戲“感知果實”。

2、講述遊戲規則,找2—3位學生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並且教師參加其中。矇眼做遊戲,在遊戲過程中表現好的同學獎勵。結束時師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猜出這些果實的?”引導學生加深對“五官”的作用認識。

【設計意圖:透過拿出果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在“感知果實”的遊戲中,教師參與其中,更好地激發了課堂氣氛,還達到了師生互動。這個遊戲主要引導學生透過用眼看,手摸、鼻聞、耳聽,舌嘗等方式來辨認果實。這一環節我採用了發現法,觀察法,比較法等來指導學生。】

活動二:“找星星”:在學生對秋天的果實有了一些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我設計學生用找“星星”這一趣味活動,探究什麼是果實,什麼不是果實。

1、表揚並提問:你們吃過的水果裏,它們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並詢問學生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看到果實的內部。引導學生說出:橫切和縱切。並播放課件。

2、學生可以用桌上的的材料,利用剛剛獲得的方法(橫切和縱切)去探究果實裏面到底是什麼樣的。在活動之前,首先,介紹實驗材料(各種果實,小刀,盤子,餐巾紙)接着介紹注意的事項。如:安全,衛生方面。並且在活動過程中,囑咐學生把觀察記錄記下來。接下來活動,在活動結束時,小組彙報觀察結果,在彙報中對錶現好的小組適當表揚。

3、出示課件:各種切開的果實的圖片,讓學生透過觀看圖片以及剛剛的實驗記錄,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果實的共同特徵,並板書:果實的特徵:都是有果皮和種子組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一個教師導趣、學生生疑——教師導思、學生質疑的漸變過程。教學時首先我指導學生自主去生疑、質疑,然後透過找星星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發現。我想,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還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成功與喜悅,更好地激發在以後的活動中主動探究的慾望。】

活動三:“果實分類”

1、播放課件:各種果實,考考學生對果實共同特徵的掌握情況。(對回答正確的同學表揚)首先以談話的方式介紹蘋果(帶頭飾)出場,並與大家打招呼,說出此行的目的(找朋友一起參加果實大會)接着鼓勵學生一起幫助蘋果找朋友。

2、(其他小朋友帶上頭飾,比如:蘿蔔,姜等一些非果實的圖片)播放課件“找朋友”學生遊戲,並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在遊戲結束時,一起看看蘋果都找了哪些朋友。(一一說出它們的名字)。緊接着詢問蘋果:“爲什麼找到它們呢?”引導學生說出“我們都是果實,都是由果皮和種子組成”。然後大家歡送蘋果。

3、師以驚訝的口氣詢問:“咦!怎麼還有一位呀。”引導學生說出馬鈴薯別名土豆。並介紹馬鈴薯也是來參加果實大會的,可是它們沒有和它一起去,誰知道爲什麼呀。接着找個別的學生說出理由。並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透過角色扮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遊戲中學生沒有壓力,在愉快的氣氛中,教學重,難點會不知不覺突破。使學生在遊戲中掌握了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環節的教學也體現了“做中學”這一教學主旨。)

活動四:拓展活動。

爲使學生學以致用,課後我給他們佈置了一道實踐作業:採集南瓜的種子。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動手、動腦的訓練,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獲得知識的愉快和歡樂,把科學課從課堂走到生活實踐中。

七、板書設計

果實累累的季節

果實的特徵:都是有果皮和種子組成。

果實:蘋果、橘子、西瓜、辣椒···

非果實:土豆、紅薯、蘿蔔···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而科學課的板書更應該是學生探究事物的參考,我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一目瞭然,明確果實的共同特徵,以此服務於整堂課的教學。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敬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2

一、學情調查與分析

首先在三年級一個班進行調查,這些內容是學生沒有學過的,透過5道結構

性很強的題目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水平。其次同樣的5道題目在四年級進行調查,這些內容學生以前學過,瞭解知識運用和發展的難點。最後從一個班抽取思維水平和知識儲備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訪談,透過訪談,瞭解學生在固體沉浮規律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思維軌跡,有利於在教學中照顧差異。

透過調查確定了探究固體沉浮規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我認爲有必要在初步感知固體沉浮現象的基礎上搭一個彈性跳板---指導學生體驗改變固體的沉浮,有了這個體驗之後,就能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材分析及處理

《固體和液體》單元是根據課程內容標準中“物質世界”裏的“物體與物質”的相應條文編寫而成。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把本單元教材做了處理,共分兩大體系。體系1中包括《認識固體》、《把固體放到水裏》、《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體系2中包括《認識液體》、《把液體倒進水裏》。在體系1中,我將《把固體放到水裏》和《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進行融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分離出3個具有結構層析的內容:

1.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2.引入重量和體積因素,探究改變固體沉浮的祕密。

3.嘗試同液體分離。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屬於第一部分,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三、活動目標及指向描述

知識技能:把固體放入水中,感知沉浮現象。

過程與方法:探究改變固體的沉浮。

情感態度價值觀:嚴謹實驗,體會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透過探究,嘗試用多種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

四、材料結構性分析

1.結構層次性

第一層次:探究材料是生活中常見的,經常拿來研究物體沉浮的材料,有小木塊、雞蛋、石頭、鐵釘、螺帽、玻璃球。

第二層次:探究材料也是生活中的材料,但是我們一般不拿它們來研究物體的沉浮實驗,有玻璃注射器、土豆、粉筆、蘋果、保險絲、蠟燭、玻璃瓶、辣椒、橘子。學生對這類材料缺乏經驗,因此第二類材料的使用會給學生留下深度的思維空間。

2.結構功能性

注射器的功能不光是用來研究固體在水中的沉浮,也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沉在水底,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知道同一個物體在水中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五、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1.將第一組材料放入水中,透過學生的回答知道固體在水中有沉浮現象。

2.引進第二組材料,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小組預測

●實驗驗證

●交流彙報

生成問題:注射器會怎樣呢?爲什麼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沉在水底,而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抓住矛盾,生成問題,將學生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同時自然地完成教學的過渡。

(二)、探究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看來同一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在我們剛做實驗的時候還有一些材料,它們的沉浮可以改變嗎?請小組討論看看有沒有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

1.小組討論怎樣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2.提出假設,交流方案。

3.小組探究,透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改變固體的沉浮。

4.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實驗,知道沉浮是可改變的,爲下一節《探究固體沉浮的祕密》做好了思維和知識上的準備。

(三)、探究引伸,引發新思考。

1.我們實現了將物體由沉到浮,由浮到沉。

2.設疑,我這有一個辣椒,它很神奇,它可以不斷的實現沉浮變化。教師演示。

3.引發新思考:你能連續不斷的改變同一個物體的沉浮嗎?

4.課外探究

教育應該有大課堂意識,科學課更應該有大課堂意識,沉浮自如的辣椒將學生的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爲孩子們課後探究留下獨白的空間。

六、關於活動評價

注重透過課堂評價組織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本節課我的評價方式有:

關於評價主體:三元互動。同伴、自己、老師。從他們中間我得到幾顆星?

關於評價內容:廣角三維。我知道祕密了嗎?解決困難時我的意見起作用嗎?你有成就感嗎?

課堂評價方式:倡導人文。

這節課,我最滿意的地方是。我們組值得嘉獎的是。

七、反思一得

科學探究課要有活躍的氣氛,更要有深層次的思考,動思維和靜思維交相輝映,學生思維的活躍纔是課堂活躍的第一特徵。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3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亮點,也是我校這幾年在武主任領導下進行的一個課題實驗。實施“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模式,目的是培養學生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科學態度和勇於質疑、善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在操作過程中,首先要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要放下架子,讓學生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當作學習夥伴,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對於學生提出的個別離奇古怪的問題,教師的態度應是不指責,不迴避,並適當地給予肯定和引導。其次是在學習的過程和體驗中,關鍵是能否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判斷和運用。最後就是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特別是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模式能改變傳統教學壓抑學生興趣和熱情的狀況,能讓學生在平等的環境下“自主、合作、探究”,討論總結,獲得成功。

究竟怎樣的教學模式,才能適合新課改的要求,纔能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實踐的“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模式,正是符合新課改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情境設定、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同和採用。但是,情境如何創設,才能發揮其導向作用呢?

再如,小組合作學習。何時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是最恰當時機?對於動手實踐,特別是新課改的年級,我們不能被表面上的熱熱鬧鬧所沉醉,而應更關注學生究竟在做什麼?活動產生的效果又是什麼?而對於主動探索,我們建議採取以問題爲中心,以發現爲目標的開放性學習方法,但是如果把每一個問題都當作探究來處理,不僅時間條件不允許,也可以說把探究神祕化、複雜化了。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我在執教《燈泡亮了》這節課所做的一點嘗試:

我先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寬"的模式展開。好的問題情景是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的火把,我們要善於用產生於真實背景中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啓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先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迷人的夜景作爲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他們能迅速進入思維發展的“最近區”,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達到自評與綜合評價的目的。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所以評價時,不應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

基於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矛盾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小燈泡.”環節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佈局自由心境,激發學生連接小燈泡”,“建構對比環境,激發學生討論小燈泡”,這兩個環節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總之,我們認爲“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模式的教學,是透過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是一種平等的同伴互助,共利互惠的學習關係,是學生求知快捷而科學的通道。

教後反思:

透過本堂課的學習,我感覺到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有着強烈的興趣,身爲一名科學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留心學習和積累各種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的指導和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在指導和評價孩子的時候,老師說的話一定要尊重科學的嚴謹性,對於某些沒有定論的問題,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應該是對孩子進行一個探究方向的引導。課堂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孩子的興奮點,適時的引導,讓孩子在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進行探究活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

從課堂情景來看,學生主動完成了教學任務,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更難能可貴的是孩子抓住課堂上“幫別人做線路”這一情景,生成了“幫別人做事不如教給別人做事方法”這樣一個道理。在老師提供的教學材料面前,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與風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組成“電路”的同時,孩子的合作能力與合作願望進一步得到了張揚,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興趣。課堂的結束並不是這類問題的結束,只是給這類問題開了一個好頭,留給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空間與機會。

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面、深度及制定方案的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咱們孩子的動手能力與動口能力的失調,在這一方面對孩子的鍛鍊一直是少得可憐。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功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我認爲在課堂上以疏導學生爲主,這樣可能在體現學生自主學習上會做的更好。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研究自行車》是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簡單機械》的最後一課。教材利用研究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把前幾課所學習的有關內容綜合起來,對所學的簡單機械進行綜合的觀察、認識、應用,使學生知道簡單機械的應用無處不在。在本課中,教材安排了2個活動,分3課時完成。在任務驅動頁裏,主題人物圍繞着一輛變速自行車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簡單機械的問題。在接下來的活動1“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中,鼓勵學生在自行車中發現簡單機械的應用,加深對簡單機械的瞭解;接着,活動2“變速自行車中的祕密”, 從變速自行車的傳動部分入手,瞭解自行車傳動裝置,研究變速自行車前後齒輪的搭配,對簡單機械的應用有進一步的瞭解。

本課在學習了槓桿、滑輪、輪軸和斜面知識基礎上,把前幾課所學習的有關內容綜合起來,對所學的簡單機械進行綜合的觀察、認識、應用,是學生綜合認識簡單機械的重要一步,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重要一環,對以後學習複雜的機械具有着重要意義。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認知的規律,我擬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瞭解一些簡單機械在實際中的應用。

2、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描述和表達的能力,提出問題、猜測、設計實驗和驗證,學習使用工具和解釋使用工具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和社會帶來好處,尊重證據,願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問題,分享他人的智慧。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識別自行車裏的簡單機械作爲教學重點,把了解這些簡單機械的實際作用作爲教學難點。

說學情: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的交通工具,學生對自行車都比較熟悉和了解,但學生對自行車的結構及其應用簡單機械的地方未必都清楚。

說教法學法:

教法:教師講授、演示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

學法:以交流、動手操作爲主。

說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行車,變速自行車。

說教學流程:

提出問題——觀察思考——分析交流——歸納運用

一、情景匯入:

媒體:出示課本圖。

匯入:波 波和其他小朋友圍着自行車在研究。

問題:自行車裏都應用了哪些簡單機械呢?

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看看能發現哪些地方應用了簡單機械。

二、活動一:自行車裏的簡單機械

匯入:自行車由許多部件組合而成,我們先來認識各部件的名稱。

媒體:出示課本圖或自行車的實物。

思考:自行車各部件有什麼特點?

問題:在設計自行車的各個部件時,工程師都做了周詳的考慮。自行車中的許多部件實際上都是一種簡單機械。我們能認識這些簡單機械在自行車裏的作用嗎?

任務:觀察自行車的圖片或實物,研究其部件所運用的簡單機械原理,以及它們所起的作用。

活動:小組活動,研究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

交流:各小組代表介紹本小組的研究成果。

媒體:播放“自行車” 視頻。

小結:

自行車部件 簡單機械的類型 所起的作用

車把 槓桿、輪軸 轉向、平衡

踏腳與大鏈輪 輪軸 動力傳遞

剎車裝置 槓桿、滑輪、輪軸 剎車

三、活動二:變速自行車的祕密

媒體:出示課本圖。

匯入:這是一種新型的自行車,大家認識它嗎?它和普通的自行車有哪些不同?

引導:引導學生認識變速自行車的可變速特點。

問題:變速自行車可以改變速度,使我們在不同的路況中都能方便地行駛。請仔細觀察變速自行車,看看它的哪個部件能起到變速的作用?

活動:

1. 觀察變速自行車,找到自行車的傳動部分,透過畫圖瞭解自行車的動力是如何傳遞的。

2. 觀察變速自行車的變速器,看看它是由什麼簡單機械組成的?這些簡單機械是如何運動的?試試探究變速器的變速原理。

思考:利用簡圖進行分析。

交流:請各小組介紹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對探究的結論進行梳理和完善。

小結:

瞭解自行車的傳動部件: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

瞭解自行車的傳動過程: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

瞭解變速自行車的傳動部件: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和疊加在大小鏈輪上的齒輪。

瞭解變速自行車的變速原理:疊加在大小鏈輪上的齒輪大小不同,透過手把的調節,組合成不同的搭配,使傳動裝置搭配出不同的轉速。

拓展:自行車發明於19世紀初,後來經過不斷的改良,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你知道有哪些不同年代的自行車嗎?它們有哪些特點?你還可以在現有的自行車中加以改良,設計一輛更方便、更省力的自行車嗎?

四、閱讀:自行車博覽會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然後我再進行補充,總結性複述,最終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轉化爲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一直貫穿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動爲科學學習的核心,培養尊重事實和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思維。

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結構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簡析:

《分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排序與分類》的第二課。本單元屬於小學科學探究中有關專門進行技能訓練的單元,這是因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只要引領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悟科學的真諦,同時,也必需指導同學掌握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

衆所周知,在人類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透過自身的各種感官或藉助工具、儀器等獲取大量有關事物的資訊,這對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但還缺乏以能迫近客觀事物的實質,還必需透過篩選、提煉等思維加工過程方能形成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結論——科學知識。前人大量的研究標明,“分類”和“排序”都是人們對收集到的證據(數據、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對同學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不論是指導同學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還是協助同學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都顯得尤爲重要。

本冊教材前面的幾個單元已經大量滲透了“排序和分類”的活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四年級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類”的意識,這爲本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感性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透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對“排序和分類”的認識無論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探究的過程技能和方法,還是對“排序和分類”理性考慮肯定會得到質的提升。它不只標誌着同學目前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同時也爲同學的認知走向更高遠、更廣闊水平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

本課教材的佈置,首先是提供了同學隨家長在商場購物的情景圖片,其目的是喚起同學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從同學的實際生活入手,激發同學科學探究的興趣;然後,試圖透過同學親自對假設的、富有挑戰性的海洋生物圖片的分類活動,透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初步學會分類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和籠統出“分類”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着,順理成章地給出了什麼是二分法;最後,教材佈置了對各種各樣的動物進行分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鞏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進了什麼是“多極二分法”,進而讓同學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和其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拓展同學的視野,提升科學學習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教材的佈置是符合課程規範關於貼近同學生活、以科學探究活動爲主、從感性到理性等多項編寫原則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分類的實質含意——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徵進行分類和“二分法”是本課的重點,“多極二分法”和運用“多極二分法”是本課的難點;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讓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增強同學的體驗、提升同學的價值觀是本課的關鍵。

二、 說教學目標:

小學科學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中也包括着在科學探究中,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整理加工,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種種解釋。根據本課的結構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感悟分類是人們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對獲取的資訊資料進行加工處置、使之形成科學

概念或結論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價值。

2、知道分類的基本規範——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徵。

3、在學會“二分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多極二分法”以和在日常生活中分類的多種運用方法。

4、在分類活動中培養同學細心觀察、認真考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 說教學準備:

1、對教材的處置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對教材作了如下的處置:

(1)儲存教材的核心——教學要求;

(2)設計動物、食物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3)考慮到教材中給各種動物運用多極二分法分類與上面我們設計的卡片有雷同之處,爲此,設計了給全班同學分類這一環節;

我們試圖透過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來體現課程規範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和“以兒童立場關照教學”的理念和思想。

2、具體技術處置

(1)製作動物與食物卡片,供同學分組活動使用。選擇素材的原則應該考慮到實際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樣性,並能同時滿足三種分法的前提下考慮具體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據葷和素、主食和菜餚以和生、熟等情況,我們決定選取麪條、麪包、米飯、青菜、四季豆、豬肉、雞和帶魚這些與同學生活比較貼近的食物做爲素材。動物選取同學比較瞭解的啄木鳥、鷹、貓頭鷹、老虎、兔子、鱷魚、長頸鹿和羊作爲素材。

(2)製作三大課件

①與同學分組活動相匹配的、可以拖動的動物、食物課;

②供全班同學進行二極分類的系統結構圖課件;

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筒課件;

考慮這些課件的原則應該是便於展示同學的操作活動、增強引領同學開展活動的有效性和減少實物投影和課件之間的切換次數,爲此,我們製作了以上三大課件。

四、 說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規範》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同學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同學提供充沛的親身經歷的過程。教師是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遵循這些理念,我爲本課預設了三個主要教學環節:

1、給卡片分類

分組活動是同學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準備了2組卡片,食物或者動物各八種。之所以選用2種不同類別的圖片,主要是考慮到同學原有學習基礎上對分類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可以更加強化同學的思維活動。透過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同學自身來動手分一分,使每個同學的思維都得到了調動,再透過小組代表上臺來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組內的活動變成了整個班級的思維碰撞。透過這個活動,同學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體會到了什麼是分類。

教師在同學交流互動的同時,概括同學的發言,着重強調同學的分類是依照哪個特徵來分,強化分類概念中所要依據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徵。在同學對分類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時,和時引導同學總結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給全班同學分類

透過同學暢談生活中二分法的運用,教師帶領同學試着將班級作爲一個整體來進行分類,在將班級分爲男生和女生的基礎上,拋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礎上再往下面繼續分”,在同學們一致認可的.基礎上,小組首先討論,給同學足夠的思維空間,再整班討論。對於一些相對而言的概念,教師引領同學來更加細化,鼓勵同學尋找一些顯而易見的規範。“在動手之前先動腦”.

在充沛討論的前提下,教師引領同學開展兩個全班性的遊戲,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個是列隊遊戲。這個遊戲的目的有二,一是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分類活動中來;二是讓同學親自體驗什麼叫多極二分法。

第二個是尋找同學,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隊列站好後,邀請一位同學來協助老師尋找某一類特徵的同學,讓同學們體驗到分類的作用;待同學回到自身座位後,繼續請他來協助老師再次尋找剛纔特徵的同學,從中進一步感受到分類的重要性,就是能夠協助我們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給自帶垃圾分類

展示學校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請同學來談談感受。透過同學間的交流,認識到我們平時在丟垃圾的時候經常丟錯,需要學會丟垃圾。開展自帶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討論,讓同學充沛調動已有經驗來做初步認識和區分。教師對於典型物品的集體討論,讓同學明確了區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規範,從而來重新判斷自身所帶的垃圾屬於哪一類。在課堂上準備垃圾桶、每人來丟一丟,很好的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熱情,“準確、恬靜、快速”的要求又對同學的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尋找監督員來監督同學丟垃圾的活動,更好的強化了“準”的指標。

透過對可回收垃圾處置方式的討論,讓同學發現,不同材質的垃圾又要進行不同的處置,結構圖的展示讓同學發現分類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時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屬類垃圾的再處置又要依照金屬的種類再分門別類的處置,從中體會到了分類中還有有別於多極二分法的許多種方法,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最後對分類在生髮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的討論,對分類的意義和價值起到了一個昇華的作用。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着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認識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陶瓷等。

(二)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點。

2.能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透過調查發現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科學態度目標

1.願意傾聽、分享他人的資訊。

2.樂於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培養學生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學難點:能辨認不同材料的餐具,並用適當的詞語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不鏽鋼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紙盒子

教師準備:不同材料的餐具、課件、班級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準備好的餐具,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那麼它是由什麼做成的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課題《不同材料的餐具》板書

二、觀察餐具特點

1.各種材料都有什麼特點?我們該如何知道呢?學生分組帶着問題對四種材料的餐具進行觀察,提示學生可用手敲,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方法。

2.學生小組邊觀察邊進行討論

3.彙報:你們的觀察結果是什麼?這些餐具都有什麼特點?

4.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用科學用語,並總結、講解。

5.拿出活動手冊,教師指導學生按要求填寫活動手冊。

三、做遊戲鞏固練習

1.“神祕的盒子”遊戲。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點,教師回答“是”或“不是”,最後猜出盒子裏的餐具是什麼。

2.根據之前總結的四種材料的特點,說一說用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四、交流和總結

提問:四種材料都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並總結。

五、作業

1.回家可以和父母繼續做“神祕的盒子”的遊戲鞏固練習。

2.可以在家裏在找一些別的物品觀察它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六、板書設計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點

不鏽鋼碗反光光滑、堅硬

陶瓷碗光滑、堅硬

塑料碗光滑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三課《斜坡的啓示》。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3課。對於簡單機械方面的學習,《標準》要求“認識幾種最簡單的和最典型的機械,最好能讓他們動手操作這些機械,真正體驗到這些機械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們的工作環境。瞭解這些簡單機械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每種機械有什麼功能,大致可用於什麼場合,會在自己的周圍環境中做簡單的應用,也可以讓他們瞭解這些機械的改進、結合和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斜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在生活中的運用極爲廣泛,卻又極易被大家忽略。本課重在提出斜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斜面中所蘊涵的科學道理,使學生能初步瞭解家庭、學校和社區周圍的各種斜面及其相關器械的性質與功能,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科學。本課結構遵循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經歷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交流數據、獲得發現、拓展運用這幾個階段,使學生認識斜面,瞭解斜面。

課時安排:1課時

二、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透過觀察,描述斜面構造上的要素;

2、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瞭解問題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透過實驗驗證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之一,瞭解它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2.知道斜面及其變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瞭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2.關注身邊的簡單機械的應用。

教學重點: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瞭解問題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變形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三、教學準備

演示材料:盤山公路、橋樑的引橋等圖片、斧子、葡萄酒開瓶器、瓶子上的蓋子、水龍頭、螺絲釘、一段圓木等。

分組實驗器材:一個封閉的重盒子、長短不同的木板、鐵架臺或其他支架、彈簧秤、滑輪組、書、各種螺釘、各種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紙片。

四、教法與學法

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過程要體現以探究爲核心,以學生爲主體的基本理念。教學中,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的實踐能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併爲他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本課教學中,我力求在學生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我主要採用“實驗法”進行教學,透過讓學生實驗操作,記錄,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比較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探究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抓重點,破難點,課堂教學中我着重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以討論、觀察、小組實驗等活動爲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定情境,揭示斜面的概念。這一部分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斜坡,知道、感受到斜坡可以省力,並學會利用斜坡去解決問題。我採用談話法進行引導:假如有一個沉重的桶要你從地面搬到汽車上,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透過讓學生想辦法、交流,再看圖片,使學生體會到利用斜坡可以省力。

第二環節: 實踐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讓學生自己搭建斜面,自主設計實驗,並透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感受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先根據斜面的特徵去搭建斜面,透過搭建斜面找到影響斜面坡度的因素: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長度。爲學生設計斜面省力的實驗作準備。再引導學生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與用力的關係。首先提出問題:坡度不同的斜面,它們的省力情況一樣嗎?那是坡度大的更省力,還是坡度小的更省力呢? 接着讓學生大膽預測,設計實驗,進行交流,以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

然後根據實驗方案和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測量出三種情況下的拉力大小,即第一次懸提重物時拉力的大小,第二次在斜面上勻速拉動重物時拉力的大小,第三次改變斜面的坡度,在斜面上拉動重物時拉力的大小,並要求學生做好記錄。最後透過分析比較實驗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得出結論。

小結:斜坡的長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坡度越大,重物向上運動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即越費力;反之越省力。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長度,斜面越長,坡度越小,重物向上運動時所需的拉力越小,即越省力;反之越費力。

第三環節:認識斜面的變形及運用。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難點。教學這一部分時聯繫生活,由易到難,透過引導學生髮現、爭當小小工程師,教師的演示活動來突破難點。首先出示臺階、橋樑引橋、盤山公路、等圖片或實物,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物體那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其次爭當小小工程師活動,出示圖片:(1)從一座大山腳下修一條公路到山頂,應該怎樣設計公路?(2)如果橋面很高,又要使汽車能比較省力地開上去,修橋時應注意什麼?

啓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設計,並讓學生繪畫出簡圖。教師組織學生評選優秀設計方案,相機告訴學生:像這樣的螺旋和s形的設計路線,實際上就是斜面的變形。

最後突破難點:斜面是怎樣變形的?爲弄清這個問題,我設計了一個實踐操作活動:拿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將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貼在一支鉛筆上,然後將斜面圍着鉛筆繞起來。你發現了什麼?斜面變成螺旋了!螺紋就是螺旋,它們也是斜面的變形。

第四環節:瞭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和螺旋,它們的作用 是什麼?由每個小組派代表分別彙報。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如下:

斜坡的啓示

斜面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這是《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槓桿原理、輪軸省力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中學生將認識這兩種機械,並透過用測力計測量、比較的方法研究滑輪的省力情況。在課堂上透過科學實驗活動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原理,也將把學生引向滑輪組的探索中,所以《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必須由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探究驗證,從而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總結結論,讓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說學情:

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定滑輪的位置較高,比較隱蔽,真正見到過的不多,實際應用中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也常與吊鉤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學生對這類機械的感性認識是比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觀察到,(現在建築工地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課前要蒐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滑輪圖片,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升國旗實例出發引出定滑輪,最後又讓學生舉例說明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機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在《科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並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科學概念:

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着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瞭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動滑輪作用與定滑輪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5.教學難點:

透過實驗來驗證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說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選擇必須對學生有啓發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根據本課知識特點,根據小學生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爲“實驗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

2、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滲透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爲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制定的三維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繫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着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爲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嗎?升旗手輕輕拉動繩子,旗杆上的什麼裝置幫助我們把國旗升上高空?(學生回答:有滑輪)

2、(出示課件)細心觀察的學生髮現,原來在旗杆頂部有一個滑輪,你知道這個滑輪在工作時有什麼特點嗎?(板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3、(出示課件)定滑輪的定義:像這種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科學探究

(一)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

1、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 (學生猜測)

2、請小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3、請各小組討論利用現有的器材怎樣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

請各小組參照活動手冊上的實驗記錄表,討論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各實驗組彙報實驗方案,全班分析討論並改進,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案。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時所需的力的大小

連結定滑輪,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測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較兩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實驗

5.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6、彙報交流:透過實驗你們小組發現了什麼?(學生用數據分析總結 多叫幾個小組彙報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7、現在請大家總結一下定滑輪有哪些作用?(結論: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動滑輪

1、(出示課件)提問:“圖片中的這些滑輪是定滑輪嗎?”(不是)爲什麼?(因爲他們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指導學生從定義去認識並判斷滑輪的種類

2、動滑輪的定義:那他們是怎樣轉動的?(板書: 隨重物一起移動)人們在搬運貨物時,常常使用這種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你能給取個名字嗎?(板書:動滑輪)

3、猜測:你認爲動滑輪的作用和定滑輪的作用相同嗎?(不同)會有哪些不同呢?(學生猜測)

4、反問學生:你們猜得就對嗎?(學生說要透過實驗來證明)請各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來證明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5、學生彙報交流,教師概括。

(1)組裝動滑輪。將細線套在滑輪的槽裏,左端掛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將重物掛在滑輪架的鉤上,使滑輪成爲一個能與重物同時升降的動滑輪。

(2)用測力計測量將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測力計測量將同樣多的鉤碼透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大小。

6.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完成書中表格

7、交流發現:透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用數據說明)

小結: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8、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定滑輪 優點:改變用力方向

缺點:不能省力

動滑輪 優點:省力

缺點: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學以致用,尋找生活中的科學。

1、談話:同學們你能舉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例子嗎?

2、想一想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動滑輪?(搬運較重的貨物時就選擇動滑輪,想站在地面上把較輕的物體搬運到高處就選擇定滑輪。

3.引申的問題: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運到5樓的建築物上,你會用什麼樣的滑輪?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學習後的收穫是對本課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請各小組組長迅速把器材分類整理好歸還老師。(教師清點器材,評價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