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說課稿2.46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會用直尺畫角。

2. 透過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 透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根據角的特徵辨認角。

教學難點:透過角的特徵會畫角。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 新的一天開始了,校園裏可熱鬧了。看,今天在校園裏來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角”,你發現它了嗎?請你快把書打到38頁,看看“角”藏在哪裏呢?(彙報)

2、 同學們的觀察能力真是太強了,那麼現在請你也用你的大眼睛好好看看,在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表面上藏着角?你還在哪裏發現過角?你能說出來在我們生活中有多少個角?

3、 那你願意到數學王國裏認識“角”這個好朋友嗎?(板書)

二、 初步認識認識

1、 不管“角”藏在我們生活中的哪裏你都能找到,那麼在數學的大家庭中的“角”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想看看嗎?

2、 拿起你的三角形,找到這個點摸摸,說說什麼感受?這是角的頂點。(讀)現在請你摸摸這兩條邊,什麼感受,這就是角的邊,(讀)一個角有幾條邊?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讀)

3、 請你用三角形中的一個角,給你同桌介紹一下角的各部分名稱。

4、 你能指出黑板這個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5、 練習。你能在判斷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嗎?

三、活動:既然角已經和我們成爲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站起來,擺個有角姿勢。

四、 做一做

1、(出示不規則紙)我們玩的高興可是這張什麼也不是的紙先生不高興了,他也想和角成爲朋友,我們能幫他找到角嗎?我們可以動手摺一折,就能折出角,每折一次要把紙按平,然後再折。

2、請你把摺好的角舉起來,互相看看你們折出的角一樣嗎?你發現了什麼?角也是有大有小啊。(指名貼三個)你能比一比黑板上哪個角大嗎?紙先生高興了,現在把你的紙先生放在桌位裏吧。

3、我們還可以用兩條紙條和一個圖釘做個活動的角呢。這圖釘就是角的頂點,這就是兩條邊,現在請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做一個活動的角。

4、誰願意和我比一比誰的角大?(兩條邊開叉的越大,角越大)

5、看看這兩個角誰大?雖然這個角的邊很長,但是這兩個角是一樣大的,也就是說角的大小和邊沒有關係,角的大小隻和兩條邊開叉的大小有關。

四、畫角

1、角已經和我們成爲好朋友了,讓我們來畫畫角吧。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讀)

2、請你認真看。教師畫,先畫一個點,然後從這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能畫出一個角。(強調向不同方向)

3、畫角時要牢,先畫定點再畫邊,現在請你畫角。

4、展示。

五、拓展

1、我們手裏都有三角形,請你拿出來,它有幾個角?給你一把剪刀,你能讓變成四個角嗎?再剪一刀,看看有什麼發現?再剪一刀看看,有什麼發現?

2、給你三根小棒,看看能擺出角嗎?

六、全課小結

1、這節課就要結束了,還有什麼問題想要問老師嗎?

2、說一說,這節課你的收穫。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熱愛。

這篇文章被譽爲是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絃的演說,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係,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感情。從結構上說,這篇文章屬於總分總的結構。第1------3自然段用跳躍式的筆觸描述了充滿靈性的萬物,總寫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聖的。第4------8自然段表達了西雅圖酋長對白人的強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牢記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部分又分別從善待河水、善待空氣、善待動物三個層面來寫;第9------11自然段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和大地的關係,指出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於大地,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點。一方面,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比喻等表達方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當成了自己的兄弟朋友,字裏行間處處充滿着對這片土地的珍惜與熱愛,表達出對它們無比眷戀的感情,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體現課文主旨的語句“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反覆出現,產生一詠三嘆的表達效果,不僅使主題深化,而且強化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這篇課文處於第四組中,這一組的主題是“珍愛我們的家園”,其學習要求是“注意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繫實際,深入思考。同時,積極行動起來,爲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正確讀寫“聖潔、駿馬、雄鷹、潺潺、迴盪、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4、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本課的學習重點是引導學生透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教學難點一是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二是透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說教法

本文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被譽爲是有史以來在環保方面最動人心絃的演說。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文,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逐漸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爲了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更爲了與教法密切配合,我儘可能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掌握,讓他們自主學習,以情感朗讀來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悟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填空 ( )的土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各抒己見。緊接着,我便直接揭示課題,與學生一起進入學習新課文的情境中。

(二)感情朗讀,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主要讓學生自主讀文,並想想課文中爲什麼說“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把相關的內容找出來,反覆朗讀、體會,讓學生初步達到“在讀中體會”的學習目的。

(三)研讀課文,理解“神聖”

透過上一環節的初步學習,學生基本明白:全文可分三部分。因此,本環節的學習任務便是抓住“神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土地的意識。在第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中,師生共同探討“文章的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引導學生理解,在這部分作者用大量事實告訴人們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並指導情感朗讀,在朗讀中體會。緊接着,我設計了“面對這片神聖的土地,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發新一輪的探討,讓學生再次研讀課文,自主感悟,使學生透過優美的語言,去領略這片土地的可貴,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最後,我還與學生一起透過充分的朗讀體會“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個體現文章主旨的中心句,感受作者表達的強烈情感。第三部分的教學我出示這兩個句子“①我們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②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讓學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聯繫實際,談談自己對土地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最後我還是用朗讀來提升學生的認識。

(四)再讀課文,突破難點

課文寓意深沉,內涵豐富,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如,我抓住“溪流河川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後一聲嘆息”“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任何降臨大地上的事……孩子身上”“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這些內涵豐富的語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藉助生活事例和經驗來理解,使教學的難點在學生深刻的體會中得以突破。

(五)拓展延伸,加深體會

這一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本文的一個鞏固。對此,我設計了這麼一個問題:“西雅圖在轉讓土地的回信中要求白人們要善待河水、善待空氣、善待動物,那麼這裏的人們做到沒有呢?”此問題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高度興趣,而這正是我的目的。於是我便要求學生自主閱讀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編的《新課程學習指導》中的P29的內容,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加深認識與體會,鞏固本文所學。最後,我還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我們自己的土地我們是怎樣對待的呢?引發學生的思考,讓環保的意識深紮在學生的心中。

五、說板書

板書的設計應簡單明瞭,能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本課的板書我設計如下:

大地與人的關係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善待河水、空氣、動物 對土地的熱愛

熱愛大地 珍惜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最後一篇課文,本組的主題是“名人故事”。本組共有四篇課文,都是透過具體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讚頌了他們崇高的、美好的品質。《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個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讚美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

因爲《我不能失信》是本組最後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學習,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遷移運用前三節課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抓住描寫宋慶齡的重點句子,聯繫上下文,聯繫學生實際自主閱讀、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慶齡的可貴品質,然後引導學生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從而達到自主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目的。

三、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是自己在做人做事獲得啓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裏的原因。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人物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簡介宋慶齡生平

(1)你們認識、瞭解宋慶齡奶奶嗎?誰來說一說?

(2)教師簡介宋慶齡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慶齡奶奶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學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所以我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宋慶齡的生平,然後揭示課題。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可以爲下面的學習做鋪設。)

(二)初讀感知

1、你們知道這篇是什麼課文嗎?(略讀課文)

2、學生自瀆“閱讀提示”,找出“閱讀提示”裏所提的問題。

3、要求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並把不懂的字、詞、句畫出來,並想一想:自己還有什麼問題不懂想問大家或有那些問題想考考大家。

4、 學生自由交流讀後感。

5、朗讀課文(齊讀、小組分自然段讀)。

6、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此環節透過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去閱讀課文,發現問題,質疑問題,交流解決問題。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

(三)感悟課文內容

1、精讀品位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爲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並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描寫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反覆讀一讀,抓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讀自己畫的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2)討論怎樣才能讀出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組指名彙報: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出宋慶齡誠實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意在體現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真正地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學生透過抓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自讀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讀,輕鬆地感悟到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擴展延伸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讀了本文有什麼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

3、 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大家以後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宋慶齡崇敬,滲透語文的人文性,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是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受到啓發,明白做人要誠實守信的道理,從而轉化內在的行動。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影片《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1952年10月,朝鮮上甘嶺戰役打響了,志願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血肉之軀,以鋼鐵般的意志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守住了陣地,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這首歌表達了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本文既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歌,又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詩歌共有六節,可分爲三部分來理解。第1、2節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勾畫出了一幅祖國美麗富饒、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第3、4小節由景轉而寫人,以年輕一代的精神面貌,勾勒出一幅祖國人民朝氣蓬勃、團結一心的英雄畫卷;第5、6小節是對祖國山川的讚美,表達了人民熱愛和平、建設強大祖國的美好心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一)知識與技能

1、讀通詩歌,整體感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以讀爲主,讓學生充分地與文字交流,在小組、集體的交流、反饋中進行探究,教師適當地引導。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和保衛和平的美好願望。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三、設計理念

1、以讀爲主。教學時,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不僅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更使學生在讀中促理解,在讀中體會詩歌意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字、作者相互交流。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透過讓學生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3、注重了學科的整合,課內外知識的延伸,透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跨學科的學習。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我的祖國》,用音樂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置身於歡愉的氣氛中,愉悅身心,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學習生字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獨立閱讀以及識字的能力。其次,透過老師有感情的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初步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爲後面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三)讀詩歌,理解感悟

主要讓學生採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引導他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小節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師相機引導,充分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以讀爲主,引導學生採取多種形式朗讀,在讀中促理解、促感悟。如學習第1、2小節時,引導學生深情地、讚美地、懷念地朗讀,從而體會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故鄉深情的懷念、讚美。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首先設計了一段導語,引導學生談談有關祖國最近的一些大事,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正以更美麗、更強大的英姿展現在世界舞臺上。其次,設計了一個“爲祖國添光彩”的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愛,最後,師生共同深情地對祖國說一聲“祖國媽媽,我愛您”。這樣設計,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既培養了學生口語表達、繪畫、寫作、唱歌等方面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實現了學科整合,又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內容、編寫意圖、地位:

友情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因素,也是保持健康心理的必需,中學生非常看重它,但在這方面又往往困惑頓生。因此,友情的內容具有其獨立的地位,是這一課的落腳點。本課從五個方面給學生以認識和實踐的同時,也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優化。總之,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的交友夕夕相關。

2、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1)重點:按大綱的要求,本框五個教學要點都是爲了"怎樣發展真摯的友情"這一教學重點服務的,並無輕重這之分,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爲要突擊兩個方面:

<1>以真誠換取友情。"真誠"的表述在第一框就有了,這裏再次提出,我認爲必須將它轉化爲較具體、可操作的內容。因此,我將其處理爲圍繞"怎樣對朋友表達真誠"問題,透過故事、動畫、圖片等手段幫助理解。

(2)難點:成全朋友的好事,爲朋友的成功和進步而高興也是一種寬容。學生的思維定勢一般是:寬容是能原諒別人的過錯,能允許別人不同於自己的意見存在。我們通常所指的寬容一般也限於此範圍,故這一點學生學習時會有困難。突破這一難點我採用古諺、典型事例(第谷成全開普勒事例)並與學生實際相結合的方法,闡釋寬容的本質涵義:寬容即心胸寬廣、有氣量。透過討論學生的實際問題(如:當朋友比自己強時,應該怎麼做)既擴大學生認識事物視角,又能給他們以教育。

3、教學目標及實施途徑: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及學生實際,制定如下目標:

<1>知識方面:懂得怎樣發展真摯的友情,尤其掌握對朋友表達真誠、寬容和講原則的一些具體要求並指導自己的言行,知道要以恰當的方式表達男女同學的友情。

<3>覺悟方面:讓學生懂得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寬以待人的交友美德、提高學生對真摯友情的鑑別力,學會廣交益友。

<2>教學過程注意課堂秩序;

三、說教學基本程序

1、[創設情境,引生入境環節]

(展示圖片)"友情圖"(伴VCD歌曲《朋友》)學生困惑。

(教師提問)同學們看圖看書思考:關於友情,本節課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是什麼?

(學生互問互答)[問]怎樣發展真摯友情?

[答])P49-51 5點)(1)以真誠換取友情;(2)以熱情培育友情;(3)以寬容維護友情;(4)以原則純化友情;(5)以恰當方式表達男女同學的友情。

2、[師生交流嘗試成功環節]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這部分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爲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爲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法。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以課本主題圖爲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現最優化、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學生透過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這一環節,創設“先問同學們喜歡旅遊嗎?最喜歡去哪玩?引出鳥島主題圖”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學生生活中現實、有意義的生活,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於生活,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產生迫不急待的積極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這一環節,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獲得經驗。重視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空。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學會與人交流數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這一環節練習的設計遵循“多樣性、趣味性、開放性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開放性練習,既聯繫了已有知識,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了創新精神。

(四)、課堂總結、體驗成功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結果、情感等進行全面總結,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同時,進一步系統、完善知識結構。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本課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本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整理與提高中的內容,教材之前在一年級上學期就安排了10以內、20以內的數的認識,一下安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二年級下學期安排了千以內數的認識,尤其是本冊教材第二單元學習的《千以內數的認識》,是爲本課學習做準備的,教材安排了千以內數的讀與寫,數的組成,數的大小比較內容,與本課學習內容息息相關,透過本課教學,主要要掌握萬以內的寫數讀數、比大小,以爲爲以後的四則計算和萬以上的讀數打下基礎。

二、說學情況

二年級的學生在本冊教材的第二單元已經學習了《千以內數的認識》,應該說他們對三位數的讀法、寫法和組成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本班級的學生也掌握的不錯,但還是會出現類似把“三百十”讀成“三百一十”的錯誤讀法,或者是把“二個百”說成“兩個百”這樣的不規範表述,但是經過老師的指點他們還是能夠自覺改正的。在本課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透過學習,他們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也擴大到了萬數,認識了10000,知道10000的組成和讀寫,也能夠較熟練的讀寫不含0的四位數,知道數的讀寫都是從最高位讀起、寫起,按照數位順序表依次讀寫下去。但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對含有0的數並不陌生,比如學生都知道用2、0、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四個三位數,他們也明白0不能放在最高位上。還有類似200、101等這樣末尾有0 ,中間有0的數也不陌生。學生有着如此豐富的讀數、寫數經驗,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上主要研究四位數、甚至是拓展到五位數中末尾有0、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和寫法。班級裏的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積極參與課堂,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課堂習慣,同桌合作學習的習慣,有些也是一對一結對而坐,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班級裏的好同學可以帶動、幫助中下水平學生的學習。了何時0要讀,何時0不讀,也許給學生一個含有0的四位數學生也能讀,但是他們對於末尾有0、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的規律還是較難概括的,所以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讓學生從不斷讀數來豐富經驗,循序漸進的找到末尾有0、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的規律,總結規律,驗證規律,拓展他們的認知。

三、說教法

在教法上我運用了討論法,在每個任務單出示後,都給同桌說讀法和寫法的機會,在交流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討論,讓他們說說如何讀含有0的四位數。學生的表述可能不是很完整,老師我承接學生的意思幫助他們補充完整,以整理出規範的讀、寫數的方法。本節課中我還用到了猜想-驗證法,先讓學生透過討論得出讀法,再帶着這種讀法去讀更多帶有相同特徵的數,來驗證這類數讀法的規律。

四、說學法

本節課學生的學習主要透過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的。我的每個任務單中都有同桌互相讀書和獨立思考讀數的任務,或者是獨立寫數,同桌互相說出寫數的方法。尤其是對於班級裏一些一一結對而坐的同桌來說,在生生互助的過程中既提升了優等生的能力,又能及時幫助中下學生理清概念,梳理讀法和寫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課開始,我創設了去超市採購商品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出示了學生經驗豐富的萬以內(不含0)的數的讀寫,並透過讀數,回憶總結讀數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第一個任務單,既是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也是開始幫助他們梳理讀數的方法。

2、藉助任務單,體驗0的讀法

在第二環節,我是圍繞着一個任務單開展教學的:任務二:1、讀出下列各數。2、和同桌說一說,這些數有什麼特點,你是怎麼讀的?這四個數分別是2100、5308、3003、4070,學生應該能讀出這些數,可能也會說出他們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0 ,但是0的位置不同就需要學生仔細觀察,加以區別了。有的0是在末尾,有些0是在中間,還有些是中間和末尾都有0。接下去,就是分類進行學習討論,總結方法。

末尾有0、中間有0、末尾和中間都有0的讀法學習我的處理是差不多的,都是先讓學生讀出這件商品的價錢,再說一說你是怎麼讀的,然後帶着她說的這種讀法再去讀一組數來驗證末尾有0的讀法是否正確。在找規律-驗證規律-總結規律這樣的過程中來豐富學生讀數的經驗,以總結讀含有0的數的方法。爲了拓展,每個層次中,我還放入了幾個五位數,讓學生體會到即使數字再大,方法還是不變的。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還重視了數位順序表的使用,在新授時,由於這些數的數位還是比較多,爲了學生更清晰更準確的讀數,我給出了數位順序表,其目的還在於讓學生養成心中有數位順序表,讀書時要根據數位順序來讀的習慣。尤其是在拓展部分,比如40001,是一個五位數,如果很唐突的讓學生讀這個數,他們很可能讀出四千零一,但是如果建立了數位順序表,就知道這是一個五位數,最高位是萬位,應該從萬位讀起。

3、透過讀法的建立,順延到寫法歸納

本節課應該說讀數的學習時間佔的比例較大,透過大量的讀數,豐富學生的經驗,把這種經驗順延到寫數中,應該說讀和寫有着形影不離的關係,從會讀到會寫是一種相通的能力體現。我是透過幾座高峯的寫作來學習數的寫法,並小結了,寫數時,從最高位寫起,中間或末尾哪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代替。

4、透過拓展,體現能力

本節課最後我安排了寫數,分別寫出一個零也不讀的,只讀一個0的,透過這個拓展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和提高寫數能力。

說課稿 篇8

【課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創意說明】

本設計用兩個形式精粹、含蘊豐富的問題,帶動對全文的閱讀品析,以期達到刪繁就簡的藝術效果。

【教學步驟】

1、匯入新課:

本單元課文主題是成長,我們將陸續學習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長的文章。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中國現

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生。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位偉人的成長故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帶。

結合課前導引瞭解課文展現的是魯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裏也有童趣;

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

根據課題劃分文章段落。

3、拓展延伸:

⑴ 鋪墊性問題:百草園是樂園,在三味書屋,少年魯迅是不是就沒有樂趣了呢?

(切入課文第二部分,探究三味書屋之樂)

學生讀、圈、議,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從文字間體會作者敘述時的感情。

小結:從這個段落裏,我們看到了一顆天真調皮跳蕩着的童心,更欣賞到了散文“絢麗之極趨於平淡”的最高境界。

⑵ 主問題:三味書屋的樂趣與作者在百草園事所體會到的樂趣相同嗎?

(引導學生用心閱讀課文第一部分,並自覺把前後兩部分的內容進行比較)

學生讀、圈、議第一部分,教師可側重訓練學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能力。

小結:正是因爲百草園裏的景、物、人、事對兒童具有一種溫馨的親和力,所以少年魯迅纔對它有一種特殊的依戀,纔有了離別時的難捨。

自由朗讀第9自然段,領悟作者深情。

學生比較三味書屋之樂與百草園之樂的異同。討論後各抒幾見。說“異”說“同”都行,有道理就可以。

4、選擇自己喜愛的句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資料整合平臺】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省紹興室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幼時……,稍長……。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9年回國,1918年《狂人日記》,1927年定居上海,1936年病逝。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爲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些安寧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百草園,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後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侯(12歲到17歲)在這裏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