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數學說課稿彙編5篇

說課稿3.12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數學說課稿彙編5篇

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倒數的認識》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及應用題之後的內容,爲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打下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因此用分數乘法的知識作爲鋪墊讓學生在觀察中去發現,在探索中去找規律,從而切實理解倒數的含義,並能主動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倒數的意義,並能根據倒數的意義判斷兩個數是否互爲倒數。

2、使學生透過觀察、交流總結出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倒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認識“0爲什麼沒有倒數”。

四、教學方法

基於教材內容比較單調,那麼只有在教法上體現新、奇、特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想學,要學。首先,我將在教學中聯繫小學生熟悉的身邊的實際,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同時把要解決的問題透過聯繫實際,幫助學生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橋樑,可以達到理解掌握新知識,培養學生興趣的目的,同時也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學中扮演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只是簡單的出示幾個分數,觀察它們的特點,然後就引出倒數的含義、特點,學習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其實這樣的匯入根本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點牽着學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觀察,初步瞭解倒數的特點,然後自己再寫出等於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寫出幾種不同類型的式子,然後學生彙報、分類,要讓學生自己說出等於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樣的特色。這樣學生就對倒數的意義中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有了徹底的理解。“倒數”的學習適於學生展開觀察、比較、交流、歸納等教學活動。爲了更好地指導學法,我採用小組合作形式組織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倒數”的認識,有時還受同學啓發,在互動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五、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教師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如何體現學生的主人意識,我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應始終在合作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中探討問題,在合作中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意識。

本節課我是按照四大部分進行教學的:

1、課前談話,滲透關係

說說生活中、數學中的相互關係,比如8是4的倍數,4是8的因數等等,今天我們要繼續研究兩個數之間的有趣關係。這樣就比較自然的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滲透“互爲”這個倒數概念中的關鍵詞語,幫助學生理解“互爲”的含義,從而爲建構新知掃清語言理解障礙,併爲學習新課做了很好的鋪墊。

2、出示例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7

觀察這幾個數,他們之間哪些數關係密切?

這些數之間有什麼關係?(有的會說分子、分母顛倒了,有人會說乘積都等於1)

你還能舉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明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說明:3/8 和8/3 互爲倒數,也就是說3/8的倒數是8/3,8/3的倒數是3/8。強調“互爲”的意思

說一說你寫得算式中哪兩個數互爲倒數

(此處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倒數,積累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重點理解“乘積是1”,理解“互爲”是指兩數的依存關係。)

3、激勵求知,掌握方法

提問:同學們,你們會求一個數的倒數嗎?

那老師來和大家說倒數,我說一個數,你們馬上說出它的倒數,看誰說的快有對!

分數、整數、小數、特殊數(0、1),當說到0時,交流一下0有沒有倒數,爲什麼。

提問:互爲倒數的兩個數相等嗎?

強調: 互爲倒數的兩個數不能用=表示。

(該環節是讓學生尋找求倒數的方法,注意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特別是0爲什麼沒有倒數要讓學生深入理解後得出結論。這樣設計,既突出本課的重點,又有利於突破難點;既有對探究倒數的求法,又使學生產生新的認知衝突,既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輕鬆、順利地教學了1和0這兩個特殊數的倒數。 這樣學生在寬鬆的氛圍裏,勇於發言、敢於辯論。既分散了教學難點,又讓學生享受到了思維的快樂!)

4、鞏固練習

(1)練一練

(2)練習十1、2、3、4題

5、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先自己想一想,再與同桌互相說一說。

(該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在互動中互相啓發,共同發展。“自主探究”意在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教師的教是爲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創造條件,是爲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等合作交流引路搭橋,是讓學生真正在探究學習中發展。)

數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是學習三角函數定義後安排的一節繼續深入學習的內容,是求三角函數值,化簡三角函數式,證明三角恆等式的基本工具,是整個三角函數的基礎,起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它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整個中學學習中起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A、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觀察猜想出兩個公式,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掌握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式,掌握基本關係式在兩個方面的應用:

1)已知一個角的一個三角函數值能求這個角的其他三角函數值;

2)證明簡單的三角恆等式。

B、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思維方式;透過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思想;透過求值、證明來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透過例題與練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其知識遷移能力。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數學研究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係式的推導及應用。

難點:同角三角函數函數基本關係在解題中的靈活選取及使用公式時由函數值正、負號的選取而導致的角的範圍的討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開始接觸三角函數的內容,學習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對這一方面的內容既感到新鮮又感到陌生,很有好奇心,躍躍欲試,學習熱情高漲。

三、教法分析與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採取誘思探究性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思考、類比、討論、總結、證明,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在主動探究中汲取知識,提高能力。

2、學法分析: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出發,在教師的帶領下,透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逐步解決問題.數學學習必須注重概念、原理、公式、法則的形成過程,突出數學本質。

四、教學過程設計

例1、設計意圖:已知一個角的某一個三角函數值,便可運用基本關係式求出其它三角函數值。在求值中,確定角的終邊位置是關鍵和必要的。有時,由於角的終邊位置的不確定,因此解的情況不止一種。本題主要利用的數學解題思想是:分類討論

例2、設計意圖:

(1)分子、分母是正餘弦的一次(或二次)齊次式,注意所求值式的分子、分母均爲一次齊次式,把分子、分母同除以 ,將分子、分母轉化爲 的代數式;還可以利用商數關係解決。

(2)“化1法”,可利用平方關係 ,將分子、分母都變爲二次齊次式,再利用商數關係化歸爲 的分式求值;

五、教學反思

如此設計教學過程,既複習了上一節的內容,又充分利用舊知識帶出新知識,讓學生明白到數學的知識是相互聯繫的,所以每一節內容都應該把它牢固掌握;在公式的推導中,教師是用創設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去發現關係式,多讓學生動手去計算,體現了&qut;教師爲引導,學生爲主體,體驗爲紅線,探索得材料,研究獲本質,思維促發展&qut;的教學思想。透過兩種不同的例題的對比,讓學生能夠明白到關係式中的開方,是需要考慮正負號,而正負號是與角的象限有關,角的象限題目可以直接給出來,但有時是需要已知條件來推出角可能所在的象限,透過分析,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解決了。

由於課堂在完成例題及變式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與嘗試,故對學生的檢測只能安排在課後的作業中,作業可以檢測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掌握的情況,能否靈活運用知識進行合理的遷移,可以發現學生在解題中存在的問題,下節課教師再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加以評講,並設計相應的訓練題,使學生的認識再上一個臺階。

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分析

買電器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加與減一”中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教師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爲出發點,正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擬定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把以買電器這一情景透過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積累,積極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的加減口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初步培養學生探索,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對”相同數位的數相加減”這一算理的理解。

二、說教學環節

1、 複習。

安排了口算與數的組成,目的在於爲下面的教學計算整十,整百數的加減做準備。

2、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創設淘氣爲家裏添置家用電器,學生一起去家電商場這一情境,使學生得到生活經驗。瞭解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的價錢,讓他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猜電器的價格,這便複習萬以內的數同時又爲了學生提出問題,提供了所需數據,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並在整節課裏,貫穿情境教學,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知和理解數學知。探究計算方法時,先是讓學生自己說說怎樣計算,這樣學生就經歷了獨立思考的過程。才能去有效的合作,幾個問題都是讓學生先經過獨立思考再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數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鞏固了計算方法。

3、實踐應用,體驗成功。

在這一環節當中,採用多種形式變化練習,調動學生枯燥的練習興趣。所以我設計了採用了先是幫淘氣選回家的路線,再幫助“>”、“<”“=”找家,後面還安排了“速算小博士比賽”和數學遊戲的情境進行練習。拋棄了“題型意識”,注意了方法指導。今天這節課所設計的一系列情境,讓學生自主的去挖根刨底,體現了開放性,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透過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體現了發展性。

4、作業佈置了:遊戲-----打靶,爭做神槍手。主要是想讓學生鞏固加深本節課所學,同時增強了學生提高口算能力的意識。

三、說設計意圖

1、課堂是流動的生命,而教材是靜態的教材上的知識點,我們無法改變,但作爲知識點的載體——教材,我們有時若不進行改變就很難達到優質的效果,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繫,把教材提供的簡單內容充實了材料,引導學生生動的活動。

2、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經歷體驗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是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活動過程,數學的知識,思想與方法必須在現實的數學探究活動中理解。發展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昇華,學法領悟,思維發展,都不能由老師包辦代替。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3、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提供觀察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感到數學的趣味,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總之,數學源於生活,並在高一層次上服務於生活。因此,我們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運用數學的態度,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並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更重要的 是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本課教材選自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直線、線段和直角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幾何形體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較簡單的幾何圖形;更是學習其它幾何圖形的基礎。教材中首先將射線與直線、線段進行比較,明確它們的區別與聯繫,引出角的概念。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爲:

1、(1)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認識射線;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繫(2)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經歷直線、線段、射線和角的認識過程,體驗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對比、觀察、綜合、記憶能力,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展空間觀念。

3、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自主學習的精神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正確評價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射線、直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紅外線手電筒、多媒體課件、尺或三角板

說學生:

學生雖然在二年級初步感知過直線、線段和直角,但是隻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並沒有理解和掌握。本課不僅要求學生認識直線、射線、線段和角,而且要理解三種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掌握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操作爲主,輔以談話啓發法、引導發現法、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學習、去探索,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說教學程序

一、認識射線、直線

(一)、認識射線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寶貝,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手電筒)

利用手電筒的光在室內照射引出所學過的線段並回憶有關線段的知識。

2、開啟手電筒,請看,這線穿過窗戶、透過雲層、射向宇宙……

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線嗎?

你能把他畫下來嗎?(指名畫出不同的)

你覺得誰畫的比較合理,爲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這種線嗎?

我們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的線叫-------射線。

設計意圖:四年級初始階段的學生,空間觀念有一定的發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而線段、射線是一種數學化的符號,具有較高的抽象性。所以,找到線段和射線在生活中的原型,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找到了教學的起點,又激發了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首先透過線段感知什麼是有限長,其次藉助射線在生活中的原型,比如手電筒的燈光等感知什麼是無限長,然後老師巧妙的用課件抽象出射線和線段,再來理解射線是無限長,我們畫出來的實際上只是射線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來介紹直線是兩端無限延長的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認識直線

1.師:剛纔我們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畫出射線。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結果會怎樣呢?

師:(多媒體演示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像這樣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有什麼特點?

2.師:你能把射線改畫成一條直線嗎?

3.學生操作後反饋。

設計意圖:應注重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認識射線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把射線衍生到直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之間的關係

師:透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射線和直線。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下面我們開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後鞏固應用

圖形相同點不同點

線段

射線

直線

設計意圖:經歷了概念的形成後,“三線”的特徵在學生的頭腦裏是無序的,還不能說已經完全的納入學生認識系統,此時就需要辨析概念。學習夥伴間的交流、合作、討論、爭辯、表達是辯明道理的有效途徑,這就有了小組合作的需要。而比較是人認識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維活動,所以這裏教師設計了圖表,既便於學生比較,又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最後反饋練習,學生習得的知識已經系統化,隨時可以調用了。

(四).拓展延伸。

1.師:根據剛纔的探究,我們知道了直線和射線都可以延伸,畫的時候不可能畫完。所以只需要畫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那現在我們就來比試比試,畫一畫。

師:請大家在紙上點一點,透過這一點畫直線。大家猜猜可以畫多少條

明確: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3.師:現在請大家在紙上點兩點。大家猜猜要同時經過這兩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

學生彙報結果,課件顯示結果。過兩點的直線只有一條。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不但要將剛纔所學的知識鞏固提高的基礎上對概念進行準確的界定,同時要對下一環節進行自然過渡,因爲線和角是兩類知識,所以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然明白用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組成角的概念。

二、認識角

1.師:從一點起可以畫出無數條射線,現在請大家畫一點,然後從這一點開始只畫兩條射線,(學生畫後,老師展示不同的作品。)大家看看這些圖是我們的老朋友,叫什麼名字呢?

生:角

師:對,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角。誰來說說剛纔的角是怎麼畫成的。

生:從一點畫出了兩條射線形成的。

2.師一邊用課件動態展示角的形成過程,一邊規範學生的語言: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師:象這樣的角,你按照剛纔的方法再來畫一個不同方向嗎?

師:角的知識在書上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請你們認真閱讀,把你認爲重點的知識劃下來,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

3.交流彙報學到的知識;

設計意圖:角的形成讓學生過一點畫兩條射線,讓學生經歷了角的形成過程,比單純的課件展示體會得更深。培養學生的反思力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透過學生回顧剛纔畫角的過程:你是怎麼畫出這個角的,學生描述的角已經和角的概念相差無幾了。角的其他知識,老師採取讓學生自學的學習方式,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練習鞏固

設計意圖:做到及時反饋,用多形式的題型、多角度的鞏固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四.課堂總結

設計意圖:知識回顧,質疑問難,總結鋪墊

五.板書設計

線段:兩個端點、有限長。

射線: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無限長)

直線:沒有端點、兩端無限延長。(無限長)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角∠≠<

數學說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數除法》中的《一個數除以分數》

教材分析:

《一個數除以分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數除法》第2節的內容,它包括了分數除法的各種情況,學生理解了這個計算法則,就能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具有了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概念及之前學習的分數乘法的經驗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分數除法中解決問題、比的認識重要基礎,學習的過程中用到了轉化、歸納、數形結合、驗證的數學思想方法。本課時透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結合以上的分析和課標的要求,根據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我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爲:

教學目標:

1、經歷歸納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一個數除

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數形結合、遷移類推、轉化等基本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算理,概括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法與學法:爲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始終使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將“圖”與“式”對照起來,進行分析和說理。從而在發揮直觀形象思維對於抽象邏輯思維支援作用的同時,讓學生逐漸感受數形結合的優勢。根據高年級兒童已初步從抽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認知特點,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教學中透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尋找計算方法,並透過發現、總結、運用法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出示練習題

1.複習分數的意義,爲例2教學時畫線段圖打基礎。

2. 小明2小時走6千米,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透過複習,使學生回憶起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數量關係,有目的地引發學生利用舊知識去解決新問題的意識)

3.透過口算,回憶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爲學習一個數除以分數打基礎。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小明 小時走了2,小紅 小時走了。誰走得快些?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然後讓學生說出列式依據

(2)學生獨立列出算式

2 ÷

2.探索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教學。指導學生透過畫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步計算,理解每一步求什麼,怎麼計算。

透過比較2÷ = 2 × 這兩個算式,學生總結出計算法則。

3.探索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讓學生運用類推遷移,自己透過畫線段圖理解計算過程。透過展示學生作品,進行交流,適當指導,加深理解。

(2)觀察,總結計算法則。

三.鞏固練習。

1.課後“做一做”第1題。這是考察學生對計算法則的運用。

2. 課後“做一做”第2題。另加一道含有帶分數的除法計算題。

考查學生運用分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例題中沒有出現帶分數的除法,另加的含有帶分數的除法計算,考察學生是否會靈活利用所學知識。

3.計算。

透過兩組題的計算,以及比較每組算式中商和被除數的大小,再觀察,總結出商的變化與除數的關係,爲下一題不計算,說哪道題的商大於被除數,說哪道題的商小於被除數打基礎,降低難度。

4. 不計算,說哪道題的商大於被除數,說哪道題的商小於被除數。

5. 填空。

分數除法抽象爲字母形式,考考學生還會運用運算法則嗎?

(練習設計突出了計算法則,加深了學生對法則的理解,練習形式靈活多樣,有目的、有層次,即可以完整地檢查學生掌握法則的情況,又提高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變能力)

四、回顧。

透過教師問:今天你有什麼收穫?與大家分享一下吧!使學生回顧本課的知識。

說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分數

2 ÷ = 2 × =3() ÷ = ×=2()

線段圖及分析過程 計算法則

說教學反思:

語言不夠精煉。

有時有些不放心學生,有代替學生回答現象。

預設時沒有準確考慮學生情況,導致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後邊練習題還有拓展練習沒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