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編四篇

說課稿2.48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編四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在反覆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並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翻譯全文並背誦,能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

2、能力目標:品味雪後西湖奇景,瞭解本文白描的寫作手法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孤高自賞的情懷。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後,能瞭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誦讀及背誦作爲本課的重點。把了解寫景這種白描手法作爲本文難點。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一)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質疑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此外還利用多媒體展示輔助教學,利用開火車的遊戲形式鞏固背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千法,朗讀爲本。葉聖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透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爲重要。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透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採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透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二)學法的點撥與指導:傳統的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往往採用串講法,師授生記,雖然字字落實,但不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曾強調“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對注入式,倡導啓發自主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兩方面點撥和指導。第一方面,在誦讀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詞法方面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並由學生互相解答,教師“引而不發”,只把獲得結論的途徑指給學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從中悟出解詞的方法。第二方面,讓學生提出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組織課堂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主要分三步:初讀—精讀—品讀。以讀貫穿始終。

(一)匯入新課:課前多媒體播放有關西湖的圖片,對西湖有個感性的認識。對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白雪覆蓋的西湖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帶着這份好奇走進課文。

(二)學生朗讀: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覆進行,要引導學生採用個讀、聽讀、競賽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爲樂,做到五分鐘內至少讀三次。

(三)師示範背誦: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歡迎學生與教師競爭,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四)質疑解惑: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藉助註釋、資料,運用自學法閱讀課文,即用不同的符號記下課文中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答。

(五)精讀課文。體會寫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使學生進入情境。能有感情的朗讀。

(六)思考閱讀:

1、本文賞雪之餘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懷?

2、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獨遊西湖,卻在湖上邂逅了兩位客居杭州的人,此時作者的心情如何?

3、舟子言癡,如何理解?

這三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七)熟讀背誦:學生在經過反覆誦讀和品析語言,對課文內容應相當熟悉,採用遊戲接龍的方式進行背誦,此環節可保持學生高漲的熱情,有利用記憶的鞏固。

(八)課堂小結 :透過“實話實說”和“焦點訪談”的形式對本課作小結,讓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板書設計:

全景:上下一白——空曠、沉寂

寫景 近景: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白描

抒情:孤傲、超凡脫俗

說課稿 篇2

一、把握《課標》,說教材

《藍樹葉》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講讀課文的第二篇(即第十九課)。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爲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爲樂的思想教育。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知識與能力方面: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透過拼讀音節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方面: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爲樂爲美德。“李麗爲什麼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二、訓練思維,說程序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匯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麼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後,啓發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爲什麼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爲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藉助拼音逐段讀課文。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三)教師範讀,進入情境

透過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緊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緊扣課後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採用引讀,然後指導學生着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後一段

思考: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麼,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質疑啓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林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李麗的角度提問:“李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髮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爲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六)適時運用,實現遷移

在課後第3題“填空,再讀一讀”之後,出示:“一個星期後的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剪紙。可是坐在林園園前面的方曉曉沒有帶彩紙,林園園看見了,會怎樣呢”請同學讀題、思考、討論,先說說,再寫下來。

這個練習以填空引出教學內容,憑藉“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情節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說、讀、寫、思於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餘的講解,訓練紮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學語文新教材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是介紹歐洲風情的一系列文章,向學生開啟了一扇瞭解世界各地人文歷史的窗戶。透過學習,讓學生在書頁間自由快樂地穿梭旅行,感受“身未動,心已遠”的境界。

《令人神往的日內瓦》是其中的一課。課文從風光綺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要的外交舞臺等方面介紹了令人神往的瑞士旅遊勝地日內瓦。課文開頭一節爲總起句,介紹日內瓦是個風光綺麗、令人神往的地方。課文的第2節是文章的重點段,具體介紹了日內瓦湖中及其湖畔的景色以及日內瓦市民愛護小動物,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具體表現。最後一節介紹日內瓦是一座國際城市,是一個重要的外交舞臺。引導學生閱讀本文,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日內瓦風景的美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與表達的方法。

二、說學情

1、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

對於瑞士的著名旅遊勝地日內瓦,學生在此之前鮮有了解。但是學生已經預習過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定了解,所以這篇課文嘗試運用較直觀的方式(給學生欣賞日內瓦的圖片及其地圖)教學,創設情境讓學生較快進入課文。

2、學習方法和技巧

我班學生透過前幾篇課文的學習已經初步瞭解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如透過換詞、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來理解詞語。在這堂課上,我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指導學生運用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和積累文中詞語。

此外,剛跨入三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始終處於局部的範圍,在整體閱讀上有欠缺,如何抓住課文的主線,深入閱讀課文,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任務。需要教師在課上多加訓練,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完整,聯繫上下文思考問題,提高閱讀能力。

3、個性發展和羣體提高

新課程強調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一定的發展。這篇課文對於學生來說,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並運用一定的方法理解詞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關注那些平時學習方法有困難、語言表達有問題的學生,對於一些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可以在其回答問題的規範性、完整性和說話訓練板塊有所側重。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目標、教材特點及本班學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獨立學習本課10個生字,運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並積累“令人神往、風光綺麗、白雪皚皚”等詞語。

2、在閱讀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第2小節中的重點內容。

3、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按一定的觀察順序來介紹景物。

4、透過文字的學習,領略日內瓦的綺麗風光,感受日內瓦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平相處的和諧之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的情感。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目標是指導學生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如聯繫上下文、查閱工具書、找近義詞等方法。因此,我把第一個教學目標確定爲運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皚皚、旅遊勝地”等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方法。課文第2小節是文章的重點段,需要重點賞析,我設計了兩個主要問題“把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劃出來”和“日內瓦被稱爲‘和平之都’到處充滿着和平幸福,你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來組織教學,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受日內瓦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動人畫面。同時,指導學生按一定的觀察順序介紹景物並進行相應的說話訓練也是本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說學法

1、自主探究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這堂課上,我注重學生學習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留給他們充分的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的時間。在交流日內瓦令人神往的景色時,我採用“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用直線劃出來,並說說理由”的方式,讓學生自由感受,自主學習,自我表達。

2、小組討論法

在重新組合文中景物的描寫順序後,我讓同桌交流完成填空,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與人交流的能力;在說話訓練部分,我讓他們四人小組討論完成填空,既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並養成傾聽他人講話的好習慣。

3、品詞析句讀段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尤爲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爲“我會學”,讓他們在課外獨立閱讀時也能讀有方法。品讀是學習語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能切實有效地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理解課文內容。本課中,我抓住描寫日內瓦風光的幾個關鍵詞,如“令人神往、風光綺麗”等,讓學生朗讀、體會,回顧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我讓學生找“日內瓦被稱爲“和平之都”到處充滿着和平幸福,你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句子,並讓他們朗讀感受生活在日內瓦的和平幸福。

4、遷移訓練法

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與導學。在領略了日內瓦湖迷人風光的基礎上,我適時引入“學着作者的樣子說說黃浦江兩岸風光”,趁熱打鐵,在學生剛學到的知識基礎上進行一定拓展和遷移,以便他們在日後的寫作和說話中熟練運用。

五、說教法

1、巧設情境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圖畫和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從而使他們如臨其境,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聯繫生活,入情入境,盡情釋放自己的情感。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無論是讓學生“乘着國際號遊輪去遊覽”的語言的設定,還是欣賞日內瓦如詩如畫的圖片,都是爲了讓學生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較快地融入課文內容。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能夠填補學生認知上的空白,結合老師深情並茂的範讀,使文字內容躍然眼前,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文語句。

2、聯繫實際

在學習“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介紹景物”的環節,我安排了說話訓練,提供的素材是學生非常熟悉的黃浦江中及其兩岸的景色,用學生熟知的東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注意力,也能做到有話可說。

3、自主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挑選最喜歡的一處景物劃下來,並說說理由;讓學生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理解詞語,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4、朗讀感悟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用優美的文字介紹了旅遊勝地日內瓦,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透過齊讀、男女生讀、自由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5、說話訓練

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出示黃浦江兩岸美景,用所給的句式來說一說”的說話訓練,讓學生根據圖片和提示語說說上海的黃浦江及兩岸的美景。這是在學習課文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的拓展延伸。學着作者的樣子說說黃浦江,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是將學生的思維成果轉化爲書面表達的重要的中間環節。

六、說板書

本課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地落實教學重點。板書以日內瓦的“和諧之美”爲全文中心,突出日內瓦之所以令人神往,主要源於此。“風光綺麗”、“旅遊勝地”和“和平幸福”等詞語,很好地概括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將課文內容濃縮到了這幾個重點詞語上,也爲我總結全文提供了抓手。

26、令人神往的日內瓦

風光綺麗 旅遊勝地

和諧之美

和平幸福 國際城市

七、說構思

本課教學過程設計的總體框架如下:

第一板塊: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圖畫和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感覺身臨其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兩句話說說日內瓦給他們的印象,引出“令人神往”,並相機回顧本單元理解詞語的一個重要方法——找近義詞,即“令人神往也可以說是——令人嚮往”。然後引出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基於三年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存在“重局部閱讀,輕整體把握”的現狀,出示問題“日內瓦是一座怎樣的城市”,讓學生有意識去思考和整體把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並相機指導糾正。然後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說一說日內瓦爲什麼令人神往,相機板書。

第三板塊:品讀課文,欣賞美景

這一板塊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點環節。

我先帶領學生欣賞“綺麗風光”。我在出示日內瓦及羅訥河地圖的基礎上,引讀“羅訥河是一條( ),它把市區( ):左岸( ),右岸( )。”沿着羅訥河往前走,就來到令人神往的日內瓦湖。

1、在朗讀重點段第2小節的基礎上,用直線劃出他們最想告訴朋友的一處景物,並說明理由,採用這種方式主要考慮到他們自主選擇的多樣性。

2、在交流景物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第一句:湖的形狀略像一彎新月,水色湛藍,猶如翡翠鋪成。先讓學生說說喜歡這句話的理由,然後在他們發言的基礎上,相機補充知識點,如“湛藍”的意思。講解後指名讀,讓喜歡這句話的同學一起讀好它。

第二句:湖的南岸,高聳的雪峯上,白雪皚皚。由學生的發言隨機引入,讓學生藉助圖片理解白雪皚皚的意思。男同學一起讀。

第三句:沿湖公園密佈,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別墅掩映其間。學生髮言後老師引讀。

第四句:湖中有一座高達130米的人工噴泉,羣羣白鴿在湖畔漫步,天鵝、海鷗、野鴨在湖中追逐嬉戲。引讀後女生齊讀。

3、配樂朗讀第2小節的3-6句。

4、說話訓練。

在這一部分,我將第2小節的3-6句的句子重新組合,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完成填空。

填空如下:湖的形狀略像一彎新月,水色湛藍,猶如翡翠鋪成。湖中( ),還有( )。沿湖( ),( )。湖的南岸( )。湖畔( )。

透過重新組合,鞏固前面所學內容,讓學生學學作者怎麼描寫景物的。

欣賞完“綺麗風光”,我帶領學生感受日內瓦的“和平幸福”。我設定了一個問題:“日內瓦被稱爲‘和平之都’,到處充滿着和平和幸福,你能從課文的什麼地方看出來?”在學生自由回答後老師引讀、小結。

然後,齊讀課文最後一節,瞭解日內瓦還是一座“國際城市”。

第四板塊:總結全文,提煉主旨

根據板書總結課文內容,再次梳理文脈。將課文“爲什麼說日內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的落腳點歸於它的“和諧之美”。透過再讀課題,強化認識。

第五板塊:聯繫實際,說話訓練

以學生熟悉的黃浦江爲說話訓練的素材,讓學生用所給的句式說說黃浦江兩岸的美景。學習方式採用四人小組合作,旨在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傾聽他人講話的好習慣。

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關注學生知識的遷移,在前面對課文內容重組的基礎上,有坡度地讓學生按一定的觀察順序來介紹景物,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激發學生熱愛上海,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的情感。情意目標在這裏得到充分的落實。

第六板塊: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讓學生噹噹小導遊,介紹日內瓦或一處喜歡的景點,是兩個有層次的作業內容。學習了課文後介紹日內瓦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班中的大部分學生能完成任務;而介紹一處自己喜歡的景點,不僅可以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更契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更能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並且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舞臺。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透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流,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爲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寫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第三自然段:( 12-14 )寫石頭書裏的學問可真不少,石頭書的作用可大了。

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與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反覆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初步瞭解化石的作用,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刨根問底”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設計:

1、對比匯入,激發興趣。

首先借用實物(語文書和石頭),形象對比,引起學生興趣,匯出課題後,讀題設問,讓學生質疑問難。

2、圖片展示,感知石頭書。

現階段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過程當中,而圖片正是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學生規律,因此更易於激發小學生興趣,易於接受知識。

3、以讀爲核心,讀中感悟。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在教學中貫穿這一宗旨,始終把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

4、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由圖到文,再由文到圖,圖文結合,遙相呼應,把文中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達到感知課文、學懂課文。

5、滲透寫字指導,培養書寫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所以在最後一點時間裏,我讓學生自己發現字的間架結構,同時給與適當指導、評價,讓學生想寫好字、能寫好字。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的過程中,努力做到精講精問,讓學生自己多讀多練,重在積累和感悟。課堂上努力做到擴大訓練面,讓每個學生多讀多練,重在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反饋和調控,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着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學生細細的讀書,靜靜地思考,展開適當的討論,給學生學習和自主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引導,扶持,點撥,“到位”而不“越位”。

指導學生寫字,培養書寫能力。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石頭書》說課稿之一,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