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2.2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蔬菜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種食物,隨處可見,我們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種類繁多,幾乎每個孩子都能說出幾種來。蔬菜的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湯、可以涼拌、還可以醃着吃,總之,我們的生活裏離不開蔬菜。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對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營養對人身體的好處不是很瞭解。因此透過觀察、討論、猜謎、製作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瞭解蔬菜特性的同時,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激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又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

(1)透過認識蔬菜的外形特徵,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知道蔬菜好吃有營養,養成多吃蔬菜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能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

活動難點: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明確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在活動中我主要是透過觀看多媒體演示,在看一看、說一說、猜一猜、分一分等幼兒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突破重難點。爲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三、說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依據《綱要》我做如下三方面的準備。

(1)學具準備:胡蘿蔔、番茄、白菜、土豆等實物若干、蔬菜圖片數量與幼兒相等。

(2)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

(3)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體現了教師與孩子的交互主體性,採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利用"大頭兒子"這個幼兒喜歡的動畫形象,將幼兒引入到活動中,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起幼兒探索的慾望。

2、課件演示法:透過多媒體課件播放,讓幼兒對蔬菜的生長過程和組成部分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觀察指導法:此教學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了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四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蔬菜圖片找朋友,同時加入《找朋友》的音樂,讓幼兒邊唱邊找,共同體驗分類的快樂。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猜一猜、分一分、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蔬菜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第二個環節操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對蔬菜進行分類,引導幼兒按蔬菜的是食用部分進行分類。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蔬菜的食用部分有更深的印象,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利用了輕鬆、活潑的音樂《找朋友》,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唱唱找找中引導幼兒體驗蔬菜分類的快樂。

五、說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爲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活動流程爲:激發興趣——猜謎遊戲——操作分類——遊戲體驗——品嚐交流——製作延伸

(一)設定情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情境創設)(課件演示法)

"興趣是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最喜歡的大頭兒子和蔬菜寶寶來做客,引起幼兒興趣。

1、大頭兒子帶着一羣蔬菜寶寶來做客了。(PPT)

2、幼兒觀看各種蔬菜圖片。(PPT)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寶寶嗎?你喜歡吃哪一種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3、我們先來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組成的?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長圖,知道植物的身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組成。(PPT)

以上我爲幼兒創設了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蔬菜特徵的興趣,同時也爲幼兒提供了語言表達的機會。

(二)猜謎遊戲:逐一出示各種蔬菜寶寶,透過猜謎遊戲瞭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樣。(PPT)

1、紅漆桶,地下埋,綠的葉子頂上栽,切開紅漆桶,清涼可口好小菜。(胡蘿蔔)說一說胡蘿蔔的樣子?(形狀、顏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師告訴小朋友胡蘿蔔還有"土人蔘"之說。因爲胡蘿蔔中含有澱粉酶,能助消化,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吃胡蘿蔔可以補充維生素。

提問:我們吃的是它的哪一部分?(根)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根?

2、猜謎語:又紅又圓象蘋果,酸酸甜甜營養多,既能做菜吃,又能當水果。(西紅柿)誰能說一說西紅柿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皮是怎樣的、還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們應該吃西紅柿的哪一部分?(果實)還有什麼蔬菜是吃它的果實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

3、看圖中是什麼蔬菜?(白菜)老師可以說說白菜的樣子。我們該吃它的哪一部分?(葉)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吃它的葉。(菠菜、青菜、捲心菜)

4、提問:這是什麼?(土豆也叫洋芋或馬鈴薯)。土豆發了芽時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圍的肉削乾淨,纔可以吃。我們吃它的莖。

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們,平時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

(三)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能使我們長得更高更快更聰明,因此,平時不能挑食。

(四)遊戲體驗:分類遊戲"找朋友"(PPT圖片,背景音樂)

每個幼兒手拿一張蔬菜圖片,讓幼兒根據蔬菜的特徵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麼部分的,然後聽音樂唱着歌去找朋友。

利用輕快的音樂,讓孩子們在找朋友的過程中能正確地對蔬菜進行歸類,更加深了對蔬菜的認識。

(五)品嚐交流:蔬菜沙拉

教師出示用番茄、黃瓜、胡蘿蔔做的蔬菜沙拉,請幼兒品嚐,交流"蔬菜沙拉"的製作方法。讓幼兒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逐步意識到多吃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蔬菜沙拉,鞏固對蔬菜的認識。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六一”節一向是幼兒園最爲重視的節日,幼兒園教師提到“六一”節大概都會有一種複雜的感受:興奮,期待,焦慮。每年“六一”前夕,幼兒園都會搜腸刮肚、挖空心思地想出一臺臺節目,發掘出一項項活動,期望孩子們玩得盡興,度過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然而許多時候教師精心設計和準備的活動常常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些沒有孩子們自主參與討論、設計和準備的活動就如一道道按成人口味製作的菜,孩子們並不喜歡。

於是在經歷了一年又一年這樣的“六一”之後,我們都渴望設計、組織更符合幼兒的興趣特點、經驗能力水平,更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並且不需要教師和幼兒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的有意義的“六一”活動,讓每個幼兒體驗到快樂、成功與滿足,從而成爲他們童年記憶中最生動、最難忘的片斷。

每年5月中下旬開展的藝術節是我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塗鴉節、合唱節、童話節等。我們嘗試將藝術節與“六一”活動相結合,在一至兩週的時間裏,教師和孩子們從共同討論、選擇內容到共同體驗、欣賞、創作、表現、展示,經過充分的體驗與積累,逐漸將藝術節推向高潮,最後把藝術節的閉幕式與“六一”慶典活動自然結合,成爲一個令孩子們欣喜不已的狂歡活動。下面我以童話節與“六一”慶典活動相結合的做法爲例,來闡述我們的活動思路和進程。

快樂童話節

活動分爲開幕式、體驗周、閉幕式三大部分。開幕式以點明主題、引發幼兒參與爲目的,透過全園簡短的互動式交流、教師表演童話劇,激發全體幼兒的參與熱情與願望,以此拉開童話節的序幕。體驗周則由各班教師根據幼兒園的提議和幼兒的意願,與孩子們一起選擇童話內容,並以童話故事爲載體展開主題活動,開展相關的閱讀、討論、手工製作、美術創作、音樂欣賞、戲劇表演等活動。在這個階段,園裏還分給每個班一塊戶外場地,供他們根據自己班的童話內容進行環境佈置,以便在“六一”慶典活動時供全園幼兒活動。閉幕式包括參與體驗活動、狂歡活動,將藝術節推向高潮。

對於爲期兩週的體驗周,我們全園教師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六一”活動並非額外的艱鉅任務,而是課程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和幼兒一起將童話作品充分展開,並以此爲載體推進主題活動。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有豐富的素材和資源可利用,如根據經典童話改編的迪斯尼動畫片形象鮮明,語言生動,音樂富於表現力;許多由童話改編而成的圖畫書文字簡潔,適合閱讀;還有一些童話劇本也很值得借鑑。

教師可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教育素材,帶給幼兒更多的藝術體驗。如“獅子王”的主題活動可供選擇的素材就非常豐富,在活動中,小獅子辛巴的勇敢堅強、辛巴和娜娜間的友誼成爲孩子們交流、討論的重點。除此之外,非洲草原上豐富的動物種羣、獨特的非洲音樂都延伸出很多有意義的教育內容。當孩子們發現小獅子辛巴和娜娜成年後具有完全不同的外貌特徵時,一個關於動物的性別特徵和男孩女孩的話題產生了……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給予支援,幫助幼兒體驗、享受童話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幫助他們實現一個個設想。

 我們的童話王國

環境創設是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活動推進的過程中,除了每個班級都有相應的室內環境佈置外,我們還把整個幼兒園的戶外場地佈置成賞心悅目的童話世界。一方面我們組織部分教師和大班幼兒佈置城堡、原始森林這兩個主要場景。讓平日裏再熟悉不過的幼兒園變幻出神奇的童話色彩,這確實需要教師和幼兒巧妙構思、精心佈置。我們巧妙地利用和改造幼兒園的原有環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將KT板裁成城牆、門洞、窗戶,與大型玩具的柱子、欄杆組合在一起,童話世界中的城堡便誕生了;

將禮堂內四周的柱子包上揉皺的牛皮紙,再纏上仿真的綠色藤蔓,就變成了原始森林裏的參天大樹;幼兒園的大門欄杆繫上了一個又一個粉色、紫色的絨毛玩具,立刻就具有了夢幻色彩……另一方面每個班級根據本班的童話主題選擇一塊場地創設合適的場景,如選用“美人魚”主題的班級選擇幼兒園的白沙地佈置成逼真的海洋環境。孩子們分工合作,用各種材料表現各種海洋生物以及心目中的美人魚和王子。選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主題的班級則選擇了幼兒園小樹叢後的木墩小路,在這裏,孩子們有的用廢舊紙箱壘起高高的山洞,有的在簡易的人字形梯子上包裹上無數個報紙團組合成小山洞。

他們還將積木用亮亮的包裝紙包裹起來當作金銀財寶。選用“獅子王”主題的班級則選擇門口的小草坪,那裏的幾棵棕櫚樹很有熱帶雨林的感覺,幼兒在樹上垂掛用報紙製作的香蕉、蟒蛇,一下子把人帶入了非洲雨林……除了每個班級個性化的佈置以外,幼兒園還統一製作了每一個場景韻標識牌,上面的內容包括童話名稱、故事梗概和主要角色形象等,以營造富有整體感的童話王國。

神奇的童話之旅

閉幕式是藝術節的高潮。這一天,所有的幼兒將自己裝扮成喜歡的童話人物,投入到“六一”慶典活動中。活動分爲主題性體驗活動、童話表演秀、狂歡活動三部分。

1、主題性體驗活動

在閉幕式期間,幼兒園選擇了專門的主題曲、吉祥物以烘托節日氣氛。這一天,當“童話之旅”的主題曲響起時,教師便以導遊的身份帶領裝扮成童話角色形象的幼兒按照各自的線路(爲了保證暢通,園裏事先安排好了每個班的遊覽路線)開始童話之旅。每到一處“景點”,教師會和幼兒重溫童話故事,並參與互動遊戲。例如,來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山洞前,孩子們需要念出“芝麻開門”的口令才能進入山洞尋找金銀財寶;在“斑點狗”的快樂家園,孩子們可以走一走輪胎迷宮:而在“獅子王”的熱帶雨林,孩子們則可用報紙球投擲“壞蛋刀疤”,等等。

2、童話表演秀

由大型玩具改裝而成的城堡舞臺是孩子們上演“表演秀”的地方,孩子們經過這裏時,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盡情表現對某一童話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中大班幼兒表演着在體驗周裏自編自導的童話劇、音樂劇,而小班的幼兒更多的是扮演童話中的人物,進入特定的童話情境進行體驗。在這裏,雖然沒有多少觀衆,但早就安放好的攝像機會記錄每個幼兒的精彩表現;在這裏,儘管孩子們沒有整齊劃一的動作、隊形,但他們的表演本色自然,他們沒有緊張,沒有不安,有的只是自信和滿足。在這裏,他們哪怕只是戴上假耳朵,畫上鬍子,合着非洲音樂甩甩頭,扭扭屁股,也能滿足成爲獅子王的願望。

3、狂歡活動

當狂歡的音樂響起,所有的教師和幼兒都聚集到大草坪的城堡舞臺前,歡快地舞蹈,將整個“六一”慶典活動推向高潮。

以前爲了“六一”那一天的慶典活動,全園上下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前就開始全力以赴地烹製“六一大餐”,孩子們就像是其中的主料由教師決定或“蒸”或“煮”,被動地感受着節日的熱烈氣氛。相比之下,現在的慶“六一”活動更像是由孩子們和教師一起籌備“自助餐”,他們共同設計選單,挑選配料,烹製拿手好菜。這種“自助式”的“六一”活動爲更多的幼兒提供了表達表現的舞臺,能讓幼兒更爲從容地享受“六一”的快樂。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遺憾,例如,如何給予幼兒更爲自主的個性化的表達空間?如何整合家長資源?如何促進不同年齡班幼兒的交往?帶着這些遺憾,我們將進行新的思考、新的嘗試。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幼兒園說課評課原則:幼兒園託班孩子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幼兒園說課評課要根據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設計時要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幼兒園說課評課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關心活動的過程。因此,幼兒園說課評課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幼兒園說課評課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一、教材分析: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雞蛋是幼兒比較熟悉的食物之一,他們基本上每天早晨都會吃一個水煮雞蛋,以補充身體的營養。幼兒都知道吃雞蛋可以補充我們身體的能量,會使我們的身體長的更加結實,更加棒。然而由於我們班的幼兒思維較活躍、求知慾強,平時對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凡事愛問:“爲什麼?”,對周圍事物喜歡探根究底,更樂意親手去嘗試一下。他們對雞蛋充滿了極大的興趣,爲此,我選擇此教材讓幼兒在探索遊戲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探索出使蛋站立的多種方法。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讓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探索出讓雞蛋站立的多種方法。

2、發展幼兒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和難點定位於:探索雞蛋站立的多種方法,讓幼兒透過多次操作、比較、探索、發現,使活動得到深化。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熟雞蛋50個、蠟筆、剪刀、塗色紙、瓶蓋、玻璃瓶、積木、沙包、舊手帕、碎布、小玩具、泥工……

2、經驗準備:讓家長和幼兒在家搞一次小實驗,看看怎樣能將雞蛋站起來。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蛋寶寶可不可以站起來。第二次操作主要是探究如果不敲破蛋寶寶,藉助其他輔助材料蛋寶寶可不可以站起來,有哪些方法等等。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裝飾蛋寶寶,使蛋寶寶變成一位小小解放軍,使活動更加完整。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爲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可愛的蛋寶寶形象,結合深受幼兒喜愛的解放軍形象,引發幼兒融入到幫助蛋寶寶站起來,學會像解放軍一樣能夠立正,並幫助裝飾蛋寶寶,使蛋寶寶真正的像一個小小解放軍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探索能力的提高和個性發展的統一。

說學法:

操作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引導幼兒多操作,多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透過觀察、操作、嘗試着不同的分法。當然幼兒不一定一次就能讓蛋寶寶成功的站起來,他們不斷的選擇材料,重新嘗試,伴隨着一次次的嘗試,幼兒的思維就會靈動起來,因而就有了更豐富、多樣化的方法。透過介紹性的小結,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拓展了大家的知識面。

教學程序: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律活動激發興趣DD第一次自由探索DD第二次自由探索DD裝飾蛋寶寶並展示DD以韻律活動結束活動

1、韻律活動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和幼兒一起做“這是小兵”的韻律活動,以蛋寶寶也想像解放軍一樣能夠站起來爲情節發展主線,引出下一個環節。

2、第一次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個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爲幼兒提供了充足的雞蛋,供幼兒嘗試。

這一環節中,孩子並沒有真正的瞭解蛋寶寶究竟可不可以站起來,爲此,教師進行小結,使幼兒懂得把蛋寶寶敲破纔可以使雞蛋站起來。這一環節落實了第三目標。

3、第二次自由探索

在第一次操作探索的基礎上,我們進行第二次操作探索,在這次探索過程中我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輔助材料。讓孩子自己選擇所需要的輔助材料,在操作過程中探索、嘗試,尋找各種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作爲老師的我,則是起到引導、鼓勵、支援、合作的作用。引導,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會發現問題,會提出問題;鼓勵,鼓勵孩子能夠用已有的經驗或新的思維來嘗試、操作;支援,老師支援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相信他們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去做;合作,老師能將自己與孩子們看作是合作伙伴,願意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幼兒經過多次選擇、嘗試,探索出了更多的方法。

在整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有一環節是不容忽視的,即實驗結束後的討論交流。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提出:完整的探究過程應該包括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完成調查研究、回答該問題和向他人介紹成果。討論交流是我們經常進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在這個環節中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講述自己實驗的過程、說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反駁他人的觀點、提出自己新的疑惑。爲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們就透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將大家零碎的經驗作一匯合,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拓展了大家的知識面。這一環節落實了第一目標。

4、裝飾蛋寶寶並展示在這一環節中,讓幼兒練習了塗色、剪紙、粘貼,充分的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鍛鍊了手臂小肌肉羣的發展。充分的落實了第二目標。

5、韻律活動結束活動

活動結束,爲了滿足蛋寶寶的心願,我們讓蛋寶寶也排好隊,和我們一起表演“這是小兵”。爲此活動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活動反思:本節課,其實總的來說,我覺得幼兒對雞蛋究竟能不能站起來還是蠻感興趣的,但是也許由於在課前做準備工作時,我讓家長回家已和幼兒一起進行了一次小實驗,所以幼兒基本都已經掌握了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就可以讓雞蛋站立起來,他們在操作探索的過程中很快的就都讓雞蛋站起來了,感覺沒有那種探索的過程,還有就是我在幼兒探索時沒有提要求,所以,導致後來幼兒的雞蛋都已摔破。而且還有個別幼兒表現的太過於興奮,導至幼兒常規有點混亂。但是幼兒在塗色和剪紙裝飾蛋寶寶的這一環節還是可以的,幼兒比較細心、認真。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幼兒智慧活動課程》小班下冊社會活動“蝸牛的微笑”。下面,我將從教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方面來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活動應呈現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對孩子來說幼兒園的生活是快樂的!但是在幼兒園,他們就要學會謙讓和尊重朋友,禮貌待人。與人相處的方法是孩子們應該開始學習的一項技能,這對孩子以後進一步的社會交往是很有幫助,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跨出與朋友相處和交往的第一步,如何向朋友表達自己,微笑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它能夠給人帶去快樂的感覺,能夠傳染身邊的朋友,拉近和朋友之間的距離。《蝸牛的微笑》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透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的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得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爲朋友做事的快樂。希望孩子們透過活動,感受微笑的力量,理解用微笑能夠開啟朋友的心門同時能夠給朋友和自己帶來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計爲以下三個方面:

(一)認知目標: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二)技能目標:透過看,說,聽等活動,感受微笑帶給別人的快樂,會微笑,喜歡微笑;

(三)情感目標: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我將“感受微笑帶給別人的快樂,喜歡微笑。”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透過看,說,聽等的活動,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一)PPT;

(二)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圖片;

(三)音樂。

五、說活動方法

針對活動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活動方法:

(一)情境創設法:幼兒園的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在活動的開始透過觀察哭與笑的課件來引入課題,爲後面的活動做好鋪墊與暗示。

(二)直觀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透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三)講述法和問答法:在播放課件時,我根據需要講述故事並作適當地提問。

(四)用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以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和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六、說學法

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請他們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觀察法、欣賞法、體驗法等學習方法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六個環節:

(一)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微笑

播放幼兒微笑和哭的課件,請幼兒說說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透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微笑,爲後繼學習做好鋪墊。

(二)播放課件,講述故事《蝸牛的微笑》,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結合課件,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2、提問:故事裏出現了幾種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分別爲大家做了什麼事?小動物收到小蝸牛送的微笑時,大家快樂嗎?

3、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本環節的設計,是想讓幼兒在欣賞中,交流中理解故事內容。

(三)用微笑傳遞快樂,感受微笑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做個最美的微笑給老師看。

2、送微笑:和旁邊的小朋友微笑。

3、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爲什麼?

幼兒的活動重在體驗,在體驗中,幼兒感受微笑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四)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時候會微笑

原來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開心,快樂的事情,生活中處處有微笑。看到別人微笑你有什麼感覺?

此環節,幼兒知道生活中到處有微笑。

(五)欣賞音樂《歌聲與微笑》,感受微笑帶來的快樂。

(六)活動小結

透過教師幾句話的概括,昇華主題:生活中到處有微笑,微笑能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我們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微笑。

八、說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我的板書設計,重在點出微笑的重要性。

九、說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熟悉又喜歡的內容,所以,在目標的設計上,我遵循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自主觀察,傾聽,交流,體驗的過程中激發興趣,體會微笑帶來的快樂,學會微笑,始鼓勵孩子們大膽地交流,表現,體驗社會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上週,在不經意中得知一位老師多出來一本《新世紀幼兒園說課稿精選》的書。想想自己在說課方面不是特別有自信,特別是對一些即興的說課更是沒有把握,於是趕緊買來下去拜讀。斜躺在被窩裏,化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這本書讀了下來,感到收穫頗豐。

1.對說課的認識: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爲教師,就不能光停留在教學這一方面,需要對教學活動中的教材分析、目標擬定、教學流程、設計思想、活動特色等作出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因此說課就成了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效階梯,一種關聯策略。

1)說課的支架作用——教師梳理與活動有關的各個刺激因素,並進行偵查、檢查、反應,透過說課的途徑,檢驗計劃的可行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猶如整個活動的“靈魂”。

2)說課的表徵作用——要對教材的處理和幼兒進行分析,再考慮採用的模式,這是一個資訊加工的過程,更是一個表徵過程。

3)說課的傳遞作用——教師不斷傳遞着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分析和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的情況,取消陳舊的、重複的部分,增加教材的可靠性、挑戰性和合作性。

4)說課的調控性——透過說課,教師要把本活動與教材有益的、有關的資訊透過篩選吸納進來,具有調控作用。

5)說課的連結作用——教師適當考慮教學前期、教學過程和教學延伸的連結,最大限度地設計說課實例,完整地呈現,使說課達到有效的整體策略的展示。

2.對各類說課形式的把握

全書爲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教學說課實例,涵蓋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因此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具有很大的借鑑和學習的作用。而且每種類型的說課各有各的側重點和說課思路。

1)根據教材的說課。這樣的說課,我們要把握的是:閱讀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找準教材與施教對象的結合點——擬定目標、設計流程、實施策略。

2)對老教材的說課。這樣的說課,我們要把握的是:閱讀、分析教材後要提取老教材中有應用價值的精闢部分,並找準老教材與現今教育思想內涵之間的結合點,然後再擬定目標(結合現今教育思想、理念)、設計流程和實施策略。

3)對傳統節日的說課。這類說課,教師首先要對節日進行分析,提取傳統節日教育在現代幼兒教育中有價值的要素,然後分析施教的對象;在擬定傳統節日與幼兒之間的教育結合點之後設計活動。

4)活動後的說課。這類說課要說說活動設計的指導思想;活動中所體現的一些教育理念;活動目標的制定與突破;活動流程的概述;活動特色的呈現以及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重構。

5)根據目標的說課。這類說課一般不常用,也是我沒有碰到過的,因此讀的時候更加仔細,特別是要理清怎樣從“目標”到“課例”的思路。如根據目標“語言領域目標: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擴展詞彙,發展想象力”來說課。拿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首先要反覆閱讀目標、理解目標和分析目標,再分析目標與領域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找準、領域與施教對象的結合點,然後再選擇出合適的教材進行說課。

總之,幼兒園說課,一直是我們培訓、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中非常熟悉的教學行爲,它不但可以增加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還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活動之用諸多的因素間的關係。我想,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多思考、多積累,還可以把書中的一些課例到班級中去實施。這樣,經過自己的實踐,能更吃透課例的說課內容,以便自己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的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小兔拔蘿蔔”就是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透過兔媽媽教小兔子學本領這一主要遊戲環節完成的。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雙腳向前跳。

2。初步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愉悅身心的經驗。

活動準備:1。小兔子頭飾若干;

2。胡蘿蔔若干,四散在場地一端。

3。塑料圈若干。

透過拔蘿蔔吸引幼兒的興趣,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我們班的孩子就問我,老師我們今天要幹什麼啊?我讓他們看完活動準備的東西以後告訴她們我們今天要變成小兔子,並給他們帶上頭飾,他們就和我玩起兔媽媽和兔寶寶的遊戲了。孩子們對活動準備的內容很感興趣而且很快進入遊戲角色。

活動重點:初步掌握跳躍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兩腳併攏向前跳。

在我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難點就是兩腳併攏向前跳,所以我在幼兒活動的時候特別注重,腳要併攏成正步位,注意到幼兒的個體差異,其中有個孩子並不能很好的進行雙腳向前跳,所以我在這個時候及時給他幫助,當孩子跳了幾個圈以後就可以雙腳向前跳。

三、說教法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

遊戲法、提問法

首先創設環境、激發興趣,用起牀鍛鍊身體,念兒歌的形式引出小白兔的走路方式是“跳”。

重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兔媽媽教幼兒學習本領,及《小白兔拔蘿蔔》這個遊戲活動中進行,所以在這個部分主要看幼兒的動作是否正確,大多數幼兒是否已經掌握了。

在活動最後,孩子拔完蘿蔔以後,我發現班裏的很多孩子累了,所以這時,我沒有按教案上馬上結束活動而是讓他們休息放鬆了一會,再進行下一環節的遊戲。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說課件

1、課件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爲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爲選擇此課件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爲:(1)透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透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老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透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透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透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爲什麼猜不着?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透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透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祕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爲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透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纔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透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2、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3、學習撕紙和粘貼的方法。

理論依據: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感,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兒園藝術教學的任務。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兩週,請家長利用休息日的時間,到附近的果園去看看,有機會還可以參加摘果子的活動。

2、《摘果子》的音樂磁帶,課件《美麗的水果屋》。

3、畫有大樹的大幅圖畫,各種顏色的紙、棉棒、膠水。

4、遊戲區佈置好結滿水果的水果藤(塑料製品)。

[活動重點]

幼兒能瞭解秋天的特徵,感受和表現秋天果園的美麗,體驗豐收的喜悅。

[活動難點]

幼兒年齡小,手的肌肉羣不是很協調,撕紙和粘貼有一定難度。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主題的活動價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 樂於探索的科學習慣,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透過多媒體課件,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你見過哪些果樹”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秋天果園的美麗。放《摘果子》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名稱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遊戲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後採用遊戲的形式對本活動進行鞏固。

說學法

1、情感體驗法 幼兒透過視、聽、講,對秋天的果園有了充分的瞭解,能在活動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展現秋天的美麗。

2、操作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幼兒在用彩紙撕果子的過程中,瞭解了果實的形狀、顏色,練習了手的靈活性,用自己的小手裝扮了碩果累累的大果樹,很有成就感。

說活動程序

1、放《摘果子》的音樂,幼兒做簡單的摘果子動作進入活動室。這樣既穩定了幼兒的情緒,又能讓幼兒再次體驗摘果子的樂趣。“小朋友,你們在哪裏摘過果子,摘過什麼果子”,我見過蘋果樹、梨樹、葡萄樹山楂樹,我見的蘋果樹結的蘋果可多了,我看見葡萄樹上結滿了紅的葡萄還有綠的葡萄……透過提問,引起幼兒的回憶,孩子們踊躍發言。[]

1 2 下一頁

2、小朋友,你知道水果能建成房子嗎?(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下面我們來看《美麗的水果屋》,熊媽媽和熊寶寶搭建了漂亮的水果屋,他們高興嗎?(高興)出示大樹圖畫,那你們看,大樹媽媽高興嗎?(不高興),爲什麼?(孩子們想),因爲樹上的水果沒有了。對,小朋友真聰明,因爲水果寶寶都離開了媽媽,那我們想個辦法幫助她好嗎?

幼兒園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在自然界中,孩子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樹,高的、矮的、粗的,這無疑給孩子們增添了談論的話題,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孩子們談論“這棵樹真高,它長多少年了”,“這棵樹真粗,它有多少歲了”,孩子們對樹木的年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究的對象”。大班孩子好奇心強,對事物有強烈的探究慾望,並能把自己的發現與同伴、老師交流。

爲此,我根據教材設計了《年輪的祕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去“自我發現、自我探究、自我提高。”

二、活動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與幼兒情況分析,本次目標爲:

1、對樹樁上的年輪感興趣,簡單瞭解年輪與樹木生長的關係。

2、喜歡發現問題,並能和同伴透過探討交流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年輪的含義及年輪與樹木生長的關係。

難點:是瞭解年輪生長與氣候的關係。

四、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目標服務的。新《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爲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有關樹木年輪的資料;

2、物質準備:木樁若干、彩筆、記錄紙;課件、音樂

五、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的總體思路是以新《綱要》精神爲引領,在創設情境中激發探索興趣――在觀察交流中發現問題――在探索討論中尋找答案――在角色表演中再現經驗。共分爲5個環節:

1、創設情境匯入活動。幼兒以“森林考察員”的角色進入活動,透過走木樁、觀賞古樹、探討古樹年齡的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究年輪的興趣。

2、引導幼兒發現問題。此環節中,我首先引導幼兒與木樁交朋友,透過自由觀察、交流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年輪的形狀特點,然後透過分組觀察、比較、記錄引導幼兒發現年輪的祕密。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提出問題。我以分組的形式讓每位幼兒提出一個最感興趣有關年輪祕密的問題,此環節設計使我瞭解了幼兒對年輪知識的興趣點。培養了幼兒的質疑能力。

4、引導幼兒探究討論尋找問題答案。此環節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對提出的問題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引導幼兒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再爲幼兒提供形象的課件資料,閱讀資料使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收集資訊與資料提升經驗;最後,引導幼兒透過操作數年輪、找年輪寬窄、擺年輪做年輪身份證驗證自己的知識經驗。提高了幼兒主動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活動中教師始終做幼兒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

5、利用角色表演鞏固經驗。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展現年輪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自由表演、合作表演,從而使孩子們鞏固獲得的知識經驗。

六、活動延伸:

把木樁投放到科學發現區並引導幼兒繼續探究年輪的祕密;在手工區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做年輪;在閱讀區投放關於年輪的圖書,引導幼兒閱讀,開闊知識面;在戶外區播放歌曲《大樹樁你有幾歲》的磁帶,引導幼兒繼續透過肢體語言表現年輪的生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