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說課稿1.56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說課稿 篇1

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說課稿 在改編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問題情境下,引出相應的三個除法算式:

○13003=100(克)=0.1(千克)

○20.33=0.1(千克)

○33/103=1/10(千克)

並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小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3.練習:

1217= 204 2.81.5= 4.2 2/34=8/3

20412=( ) 4.21.5=( ) 8/34=( )

20417=( ) 4.22.8=( ) 8/32/3=( )

在前兩步理解意義的基礎上,及時安排相應的鞏固練習。分別是已知三種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計算直接寫出相應除法算式的商。如:2/34=8/3,8/34=( ),8/32/3=( )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學4/52

1.創設問題情境:沒有已知的乘法算式,你還會計算4/52這道分數除法嗎?

○1鼓勵嘗試計算;

○2組織全班交流;

(預設學生反饋):

方法A.因爲22/5=4/5,所以4/52=2/5

這是受剛纔所學除法意義的影響,遷移而來;

方法B.4/52= 42/5=2/5

大部分是看到4與2的倍數關係,想當然的在計算;可能小部分能從數的組成進行解釋。

方法C.4/52=4/51/2=2/5

課前預習過;但能說清爲什麼的恐怕很少。

2.引導理解方法B和C。

○1師:4/5裏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

○2師:在長方形裏折一折,塗一塗,再來解釋兩種方法。

○3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在先請學生進行解釋的基礎上,引導思考: 4/5裏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在部分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根據課前提供的五等分的長方形紙片,要求學生折一折、塗一塗,再來進行解釋。

由於已經將長方形縱向五等分,因此從直觀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進一步啓發:還有不同的折法嗎?鼓勵學生尋求不同方法,比如說橫向折,沿對角線折等等;

透過這些折法的體驗,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不管怎麼折,只要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始終是它的12,也就是說始終可以將2轉化爲乘以1/2。

第二步:教學4/53

1.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

2.嘗試計算4/53;

(要求先折一折,塗一塗,再計算) (課前提供五等分的長方形紙片)

反饋,追問: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的1/3?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怎麼計算?

○2爲什麼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麼優點?

首先請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這時並不急於統一思想,轉而請學生計算4/53。也要求根據課前提供的五等分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塗一塗,再計算。

然後進行反饋,並引導思考: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的(1)/(3)?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怎麼計算?

○2爲什麼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麼優點?

此時透過對比和思考,應該說對方法C已經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習不是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授予的知識,也不是知識的簡單積累,它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組,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一開始初步比較哪種方法好,學生此時並沒有什麼感覺;而體驗4/53的求解過程,使學生自覺的在心裏進行了比較,也就是主動的開始建構認識,這時的理解是較爲深刻的理解。

第三步:實驗與驗證

1.師:其它這樣的分數除法的計算是不是也和剛纔兩題一樣呢?

在理解例題的基礎上,拋出一個疑問:其它這樣的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是不是也能將除數轉化爲乘以它的倒數呢?從學生的思維歷程看,這真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併產生要進行實驗和驗證的動機。然後根據課前提供的空白長方形紙條組織學生開展研究,並組織開展同伴間的交流。

現代認知理論認爲:感知只有經過一般化的檢驗,才能上升成爲知識。開展實驗與驗證符合從特殊到一般的需要,而且還是學生主動的、內在的需要,這無論是對理解掌握算法、還是對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都有積極的意義。

2.反饋交流。

歸納:(一般化計算方法)用符號表示: AB=A1/B

觀察: (形式上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最後,組織進行反饋,得出最後結論,並引導學生將一般化的計算方法用符號化表示。這裏不僅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包括之後的引導學生觀察,(形式上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促進更好的理解。現代教學論認爲:數學課在經歷了感性交流和實踐探索以後,應該在數學層面上形成對知識的客觀性及其本質的更爲深刻的理解,從而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思維。

說課稿 篇2

第一環節:複習匯入,整體感知

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強烈、難受”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地進行正音,然後出示課文插圖1和插圖4,引導學生比較相同和不同之處,啓發學生理解風和太陽第一次舉起拇指是在誇自己的本領大,而第二幅圖太陽公公卻把拇指獎給了風婆婆,引導學生質疑,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字,去探究答案。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1、請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在學生交流時營造辯論氣氛,請學生扮演風和太陽各自說說自己有哪些本領,從而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風和太陽到底誰的本領大呢?

2、接着課文寫了風和太陽兩次比本領的經過和結果,無論是結構上,還是句式上都十分類似。下面我以風和太陽的第二次比賽爲例說說自己的導讀方式。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重在自悟。在學生自讀4-8段的基礎上,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先立足於學生自己體會感悟,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風和太陽第二次比的本領又是什麼?它們是怎麼比的,結果怎樣?”引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先讀有關句子,再說說體會。在全班交流時,我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地出示詞句,加以適時點撥。

如我請學生在自讀4-5段的基礎上同桌間練習分角色朗讀太陽和風的對話,扣住“得意、還敢”等詞指導學生讀出太陽獲勝後的得意洋洋和全不把風放在眼裏的傲慢的神態。聯繫第6段中,透過換說法“這有什麼難的!”和指導有感情朗讀體會太陽的驕傲和自信。抓住“可是、越強、越熱得難受”請學生結合生活體會談談自己此時最想做什麼來理解船伕再沒有力氣搖船。在教學中,我預計學生對帆船不是十分理解,此時我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觀看船伕在起風時掛帆前進的錄象,藉助直觀感受理解

“風推着帆、帆帶着船,像箭一樣前進”,接着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語速朗讀,來體會船伕的高興和風的本領也很大,扣住“驚訝、也不小哇”等詞體會比賽結果出乎太陽的意料和太陽感情的變化,透過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在學生理解內化的基礎上,我再請學生分角色表演比賽情境,此時教師用採訪形式請太陽說說看到風能讓船駛得飛快,心裏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來體會太陽的變化和風的本領大。創設太陽和風相互誇一誇的情境,進一步體會各自的長處和本領(板書),深化理解課文寓意。

第三環節:個性作業,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爲此,我還佈置了自選課外作業:1、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說說這個故事。2、學做小演員,排練課本劇。3、讀讀人教版故事《駱駝和羊》。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讓學生個性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水平二四年級的武術。

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學情和教學過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武術運動是我國的民族傳統運動項目,有着強身健體,強國健民的作用,也是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之一。

本次課以武術基本動作組合爲主要教學內容,採用遊戲、自編的武術操以及武術的基本動作,結合示範等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進入躍躍欲試的狀態,再透過分組自主創編等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展示自我、自主學習、團結合作、注重創新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中國功夫有極大的好奇心,對武術的學習充滿了強烈的願望和濃厚的興趣,特別是簡單動作的組合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吸引力。

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採用了講解示範法、重複練習法、對比練習法、相互評價等教學方法,爲學生掌握基本的武術動作提供了保證。

根據以上的教材與學情分析,我確立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爲:

1、在水平二學生對武術的認知基礎上,能自由組合三到五個武術動作;

2、透過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

3、在集體創編活動中能與他人合作完成體育任務。

本節課的重點是弄清動作方向和動作的銜接.

難點是動作準確,做到有力、有神。

三、本次課的教學過程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興趣匯入、活躍身心。

首先透過課堂常規的練習,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

接下來,充分利用學生喜愛而且熟悉的遊戲進入主要學習內容。第一個遊戲爲:“超級棒棒狼”。遊戲的方法是:教師扮演“棒棒狼”,學生做小羊。“小羊”齊叫“老狼老狼幾點了?”老師報一個數字(比如五點了),小羊立即五人一組拉成圈,“離羣小羊”要被“狼”吃掉了(過來拍拍老師的手)。透過遊戲,不僅鍛鍊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團結合作意識,同時進行友伴型分組。在分組的基礎上,兩人一組進行第二個遊戲:“石頭、剪刀、布”。在進行遊戲時,要求學生將“石頭、剪刀、布”的動作按武術要求做出來。如:“石頭”爲“歇步”、“剪刀”爲“弓步”、“布”爲“馬步”。遊戲動作自然過渡到武術的基本步型與手型練習中。

第二部分、掌握技能、合作創新:

首先透過教師的語言與示範讓學生學會武術基本手形,瞭解三到五個步形動作。並帶領學生做模仿練習,讓學生體會動作的精氣神。

然後在練習中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引導學生互相學習、合作探究和自主練習的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適時的配合聲音來提升信心與氣勢。在互練過程中能夠互相發現其錯誤並改正。

最後動作串連,加深印象。教師透過講解示範、帶領練習,將基本手形與步型結合到一起,形成串聯動作,讓學生體會武術動作的流暢與美觀。

讓學生透過學習、交流、探討、展示等方法,掌握串聯動作。此時,教師適時的配樂展示《中國功夫》,將課堂教學推向一個高潮,大大調動學生的學武積極性。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分組進行組合學習的練習,就能滿足學生自我展示、自我創新的心理需求。

具體練習方法如下:

(1)、分成五組自己進行基本動作組合練習。

(2)、小組爲單位展示自編動作。

(3)、由教師評價選擇出每組做的最好的一名學生委認爲小組長。

(4)、由選出的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練習。

(5)、各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武術動作。

(6)選擇出創編動作做的好的一組,師生共同學習、共同展示。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既給學生創設交流、合作、自我展示的時間和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尊與自信,自練與自評以及組合與創新的能力。

第三部 調整身心、課後延伸:

透過教師點評、學生互評、學生評教師等多元化評價方法對課進行總結;利用教師的展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興趣。

我的說課完畢,有不足之處懇請評委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喝而死,一個小姑娘抱水罐出門爲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水罐裏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裏跳出的七顆鑽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欺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愛心能爲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恆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課文首先寫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災,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乾涸了,使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由於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當時的情景,爲了給學生一些感性認識,我出示了三幅相關的圖片,使他們對當時的情景有更深的認識,從而認識到水在當時的重要性,爲後面故事的發展做好鋪墊。然後寫小姑娘出門爲生病的母親找水,隨着一次次讓水,水罐也一次次地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地球上終於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因此我在教學中就是以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變化爲線索,透過各種讀、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教學的。水罐的神奇一次次變化主要體現爲:空木水罐→有水木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滿的→銀水罐→金水罐→從中跳出七顆很大的鑽石,接着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以這樣的線索來貫穿整個課堂,環環相扣,思路清晰,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把握愛心這一主題,突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的結尾處爲了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愛心來薰陶和感染學生,使他們也能用愛心去溫暖每一個需要溫暖需要關心的人。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喜出望外這個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的豐富的.想象力。

(二)方法與能力

1、方法:朗讀、感悟

2、能力:透過個別讀、集體讀、小組讀、引讀、自由讀、默讀、表演讀等我種朗讀方式去培養學生朗讀感悟的能力。

(三)情感價值

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的用愛心對待生活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2、紅色桃心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路

三、學習生字,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17課《七顆鑽石》。本組教材的專題是愛的奉獻,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他爲我們講述了一個小姑娘和她的母親由於愛心而讓出瞭如生命般珍貴的水,他們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他們的愛心升騰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謠言的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愛心能爲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恆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無私廣博的愛能創造奇蹟。根據本課教材內容和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能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難點:能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會讓他們感受到無窮樂趣;文中個性鮮明的人物,會讓孩子感到可親可敬;細膩傳神的語言描述,會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而真摯感人的情感,又會讓孩子受到心靈的洗禮。鑑於這些特點我採用以下教法學法

二、說教、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本節課我體現以讀爲本,透過教師範讀、學生自由讀、個別讀,女生齊讀、男生齊讀、表演讀等多種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感、讀中悟。並採用想象朗讀法,讓學生想象水罐的一次次神氣的變化,體會愛心的神奇。並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我在此起的是引導作用,帶動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有敢而發、有感而寫。在整個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得到了訓練。另外,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本節課我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如想象小狗的出現,想象有了水的情景。

三、說教學媒體的選擇:

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已是必然趨勢,爲了讓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輔助作用,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教學手段的使用,設計了適用面較廣、實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件。如利用多媒體出示情景朗讀良好的音響視頻效果爲學生創設夢幻般的情景,讓學生融情於景,雪災、5.12愛心圖片激發了學生的愛心的使學生有感而發、有感而寫,寫作起來也更流暢。還可以節約時間,增大課堂容量。

四、說教學流程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努力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他們在感興趣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本着這樣的指導思想,特將本堂課的教學思路擬訂爲:創設情景、激情匯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品味、想象感悟總結昇華、拓展思維。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一、複習匯入──提出學習思路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誰知道上面的聲音是怎麼來的嗎?(配音)今天老師也做一次配音你們可要仔細看認真聽。

2.出示課件

3.教師敘述第一段。故事的名字叫《七顆鑽石》板書課題

4.這時的水意味着什麼?(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一切)

(這樣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期待地參與學習活動。)

5、還記得這隻水罐在故事中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相機板書:有水──銀罐──金罐──鑽石──星座)

師:真是一隻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麼魔力使水罐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呢?

(板書:?)

師: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神奇的童話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引領體悟──愛是變化的力量

1、學習第2段:

⑴學生自讀。

⑵和我們說說你讀後的體會。

⑶這個小姑娘真不簡單,你能想象小姑娘怎樣找水的嗎?

⑷學生交流:夜裏:

①你很細心,注意到了這個詞。

②那是個怎樣的夜?(寒風瑟瑟風沙彌漫、漆黑不見五指、沒有人出來行走、寂寞的、孤單的、害怕的)

③姑娘怕嗎?(不怕,她想着要爲媽媽找水,挽救媽媽的生命)

④即使害怕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你們所說,此時她的心裏想的更多的是母親,正是一份愛的信念。正是這愛,使她充滿了力量。師:小姑娘給媽媽找水容易嗎?你從那裏體會出?

生:哪裏: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師:她都去了哪些地方找水?

生:(想象說)

師:小結

夜更深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水罐裏卻裝滿了清亮清亮的水,這時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喜出望外是什麼意思?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時想的是什麼呢?

②多麼孝順的小姑娘呀,她愛媽媽勝過愛自己,誰能把這句話讀好?學生練讀。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讀出小姑娘尋水的艱難、尋到水的驚喜和送水的急切。(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髮現水罐的神奇體現在變上,引出是愛讓它發生了變化。爲下一步的自主學文做好鋪墊。)

③現在你說說水罐裏怎麼會有水了?

你說得真好,是小姑娘對媽媽的這片孝心,這份真摯的愛感動了命運之神。使她擁有了這一罐清亮的水。也感動了我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

師:小結:這水罐之所以發生變化。(把?改成愛)是愛,是小姑娘對媽媽真摯的愛,纔會有這樣神奇的變化。

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這罐水的故事纔剛剛開始。這水罐後來又不斷地發生神奇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請同學們先快速地默讀3自然段,仔細讀讀,想想什麼是水罐發生了變化?

2、生講讀第3自然段體會(對小生命的愛:

老師看大家都在認真讀書,有的還皺着眉頭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水罐是怎麼會變成銀的呢?

⑴(男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⑵學生自由回答。

(水是多麼的寶貴,小姑娘卻給了小狗)

師:(給媽媽捨得,給小狗捨得,給自己反而不捨得。什麼叫無私,這就是。)

小結:小姑娘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用愛心來對待小動物,這銀水罐多麼像小姑娘那顆晶瑩美麗的愛心呀!所以生命之神點木成銀。

⑶誰體會到了小姑娘這份愛心,來讀給我們聽聽:

3、學習第4段:偉大的母愛

後來,銀水罐爲什麼變成了金水罐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⑴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麼樣的愛?

⑵你看,小姑娘的媽媽是多麼愛自己的女兒啊,

(母親需要這生命的水,可爲了孩子,她放棄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給了孩子。)

⑶(評價:真感人多麼偉大的媽媽啊)

師:誰願意來讀讀母親的話(指導朗讀)

這次變化是母親對女兒無私的愛創造的奇蹟。──你們發現了嗎,水罐的奇蹟不在於小姑娘一個人,而在於愛的行爲。只要有愛,就會有奇蹟發生。板書(愛母愛)

師:又是什麼原因從水罐裏跳出起顆鑽石。(出示自學要求)

4、生自學彙報(對過路人的愛)

師:小姑娘她不渴嗎?

生:渴

師:你從哪體會到?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

師: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讀出小女孩焦渴的感覺。

(自己帶動作讀,個別帶動作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體會到小姑娘口渴難忍

(課標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放手讓學生閱讀課文,去感受人物的特點,感受語言的內涵。接着,透過朗讀來展示閱讀成果。透過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尊重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

⑶出示填空:

在口渴難忍的情況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卻忘了______。

小朋友啊,愛的心靈就是這樣的崇高!所以,

七顆很大的鑽石從水罐裏──跳了出來,

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涌了出來。

⑷讓我們再一次張開想象的翅膀:(出示)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流向田野,流過村莊那裏將是一翻怎樣的情景呢?那裏的人和動物又會怎樣?你們快來想象下去?

生:想象說

師:地球在清流的滋潤下,重又煥發了勃勃生機。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愛)

師:對,是愛。是愛創造了奇蹟。(板書)

三、延伸閱讀──愛是真實的奇蹟

1、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一路讀來,一路想來,是愛創造了故事中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愛)讓我們再一來感受愛的神氣。

2.播放情景朗讀

過渡:那七顆鑽石升上天空,變成了七顆星星,就是人們說的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

師:她的愛心變成七顆星星,掛在天空,照亮每個人的心靈。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告訴我們,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發生奇蹟。

四、拓展練習

(一)聯繫生活,感受愛心

1、說說你身邊獻愛心的人和事

2、播放課件(愛的感言)

3、播放課件(愛心圖片)

4、播放課件(愛的奉獻)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讓學生欣賞,隨着優美的旋律,大屏幕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是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使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再次體會愛的力量。

師: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小姑娘的愛心就象天空中的七顆星星,閃閃發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靈。我們的愛也不正是那一顆棵顆鑽石嗎?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愛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愛周圍的人,愛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和動物,這樣我們的世界纔會更美好。

5、請把你們獻過的愛心或準備要獻的愛心寫在老師獎給你的桃心紙上。把愛心傳遞下去。

6、讀自己寫的愛心

(二)教師總結:

我看到你們一個個愛心的天使,聽到你們一個個摯熱的愛心,相信你們一定會把文中的愛心傳遞下去。

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重新收錄在課本中的文章。從這次重新收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經典名篇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幹、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但由於這篇課文寫作的時間在上個世紀初,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內容上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老師在講述本課時,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個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我們要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同一個問題,說同一個標準答案,這顯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也激發不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不僅沒有學到知識,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種教學是得不償失的。那麼,自主、合作、探究就成爲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新遵照的準則。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文章的生字詞、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健康可愛、經驗豐富的農家少年,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第十六段,領悟其中蘊含的含義及情感。

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講讀密切結合,學生深深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同時,我積極改變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的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說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根據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閏土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在第一課時學生已認識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大意,並學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開課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複習與回顧課文內容中匯入新課。我一邊出示課件一邊聽我的配樂介紹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這樣處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願望,從而加深了對閏土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填空:( )的少年閏士,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在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後透過交流,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教學內容,少年閏土的形象就在他們的腦海中凸現出來。我在對重點詞句的研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特點,尋找最能體現性格特點的地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把學生真正當做了課堂上的主人。

(這一部分結合教案、幻燈片來講 內容爲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評價代講,以畫代講,以讀代講,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捕鳥”這一部分時,我用課件演示,同學評價老師的課件做得好壞,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必定會看書。從書中尋找好壞的理由,這樣,學生就必須要認真讀書,縝密思考,他才能知道並講得出好壞,這樣不僅避免了單調的講解,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刺猹"這一部分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去給讀書的同學評價,“他哪裏讀得好,你爲什麼讀得好"或者“他哪裏讀得不好,爲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讀"。這個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幫助別人理解了文章,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學“海邊拾貝”時,(出示許多漂亮的貝殼課件)我採用欣賞、談感受來體會閏土的知識豐富,農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在教學“看跳魚兒”讓學生用多媒體展示畫,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研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重點撥亮學生思維過程

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後,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

在教學突破難點時,對“啊,閏土的心早有無究無盡的稀奇的.....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這句話的理解,需要點撥,在教學這種難點句子時,我在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1、無窮無盡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麼?爲此,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着讚美、欽佩、嚮往的感情反覆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四)爭辯研讀,開放創新

此環節,我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爲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這樣把辯論活動引入課堂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同時爭辯是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同時,學生在爭辯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對當時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五)課後拓展

我建議孩子們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六)說板書

簡潔而明瞭的板書,突出教學重點,展現了寫人記事一類文章的特點,充分的凸現人物形象。

總結

總之,我在體現新課標精神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積極的、努力的嘗試。當然,也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開放性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正讓全體學生都能各有所獲,得到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展;在語文積累,有感情朗讀指導,教學環節過渡等方面也還需要改進。爲了讓學生得到發展,我願努力探索。

說課稿 篇6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美術五年級下冊《家鄉美》活動一。下面我着重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思路、教學流程這六個方面來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理念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不同地區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和採納教學活動建議。甚至還可以自己創造新的教學活動形式,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更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由此說來要上好美術課,教師就要有創造性運用教材的能力。做到在原有的教材基礎上有選擇、有重點的針對本校學生特點進行教學。

二、說教材

本課屬於美術課程學習領域中的“造型·表現”領域。

教材以表現家鄉美爲情感激發點,讓學生對家鄉的情感融入到繪畫表現、圖案設計和宣傳刊的製作中。

我覺得教材的內容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話題,呈現的資訊很難調動學生熱愛家鄉、表現家鄉的情感,因此我決定創造性的運用教材,把《家鄉美》的教學課堂實踐進行了小小的變動:

變動一:課題變動 我把《家鄉美》變爲《魅力家鄉》,把學生從遙遠的、廣泛的家鄉拉近到他們的生活。

變動二:教材教學內容的補充與拓展

教材受者空間的限制,無法提供學生需求的營養,我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補充了一些優秀作品,拓展學生思維。

變動三:作業形式的變動 爲了豐富造型表現形式,作品的表現不單依靠繪畫,我還想到了攝影、手工,只要能展現作者心中的家鄉美就行。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依據教材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知識目標:瞭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學生在聯繫生活體驗過程中有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歌頌宣傳家鄉的情感。

重點:透過多種表現形式表現家鄉的美景。

難點:構圖的安排和畫面的取捨。

四、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上好這節課我打算這樣教學

①我選擇了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課題《魅力家鄉》,利用潼南豐富的人文傳統和有特色的風景風貌,運用旅遊媒介這種新穎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感受,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情感教育。

②我適時補充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欣賞,從中讓學生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突破重難點。

③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五、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掌握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和技巧外,還要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歌頌宣傳家鄉的情感,依據此段學生情感發展規律,我是這樣安排教學流程的:引導發現家鄉美——→探索表現家鄉美的技巧——→作品表現再現家鄉美——→評介昇華家鄉美

一)、引導發現家鄉美

我是這樣設計:

1、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首先我利用潼南一年一度舉行的盛大的菜花節,在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相關的報道,影視界的一些名人也來參加演出這件事爲背景,創設潼南旅行社要找大家幫忙的情景,希望大家做個潼南小導遊,介紹潼南,宣傳推薦我們潼南美麗風景、鄉土人情,讓更多的中外遊客走進安陸,感受安陸的魅力。學生一聽,這是多熟悉的話題,興趣來了,教師藉機明確學生任務:讓學生扮演導遊,透過速寫、攝影、採訪、網絡查找等方式收集各種資料,在查找的過程中發現潼南的美。

2、交流感悟家鄉美

學科具有人文性,在此環節我改變教學形式,讓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有機結合,學生轉變角色,由學生變成導遊,把安陸的風土人情用美術的眼光來欣賞,文學的語言來傳達,深化學生對家鄉熱愛的情感。

①分小組討論交流所獲資訊

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安陸的美景是什麼?都是什麼樣的?說說安陸的變化。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愛家鄉的情感有所流露。此後,教師出示相對應的風景照片。

②猜景點

老師選安陸的一處風景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讓學生猜此景是哪裏?(問餘何意息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在人間。碧山指哪?)在猜景遊戲中學生體會到安陸景色的文學美。

3、扮導遊推薦潼南

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師自制《魅力潼南》藝術再現潼南美景,開闊學生思維,學生分組扮演導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暢所欲言推價安陸。學生在優美語言的描述中愛安陸、愛家鄉情感深化了。

二)、探索表現家鄉美的技巧

1、對比分析總結表現技巧

學生已是情到深處了,他們現在需要的是表現美創造美的技巧。出示一張攝影圖片和三張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對比討論分析哪一張較好的突出主景。由此引導學生總結出風景畫表現技巧:①讓學生知道構圖處理中需注意物體的前主後次,前實後虛,前大、多,後小、少。②明白風景畫的內容有房屋、街道、田野、樹木等。③能根據構圖的要求及畫面的美感對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取捨,並能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繪

2、欣賞作品 拓展思維

劉海慄說過:“藝術是薰出來的,優秀作品的欣賞是把學生帶入意境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方法,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爲學生自主表現,個性的創造營造環境。”因此我跳出教材,活用生活中的教材補充課本教材,帶領學生欣賞不同風格成人風景畫和學生風景畫,其意圖是指引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生活中的美,發現表現美的技巧,啓迪學生的智慧,滋補其精神。

三)、作品表現再現家鄉美

學生學到深處,要用畫筆表現再現家鄉美,此環節我巧用媒體循環播放潼南風光、上和風光、學生示範作品圖片,穿插《家鄉美》等背景音樂,爲學生提供寬泛的思維情景,將學生的表現熱情徹底激發。這時我適時拋出問題:你打算用什麼工具展現心中的家鄉美麗的容顏?你打算取哪裏的景色?你打算怎樣取捨景物突出主題?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在充滿愉快的藝術氛圍中大膽表現,昇華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四)、評價昇華家鄉美

評價是學生學習的指揮棒,可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昇華美的眼光,是課堂不課缺少的環節。如是我設計讓學生以多中方式展示作品:

①就地主辦“魅力潼南”作品展,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品評:色彩的搭配、主與次的定位、虛與實表現。

②把作品放到網上讓遊客評。

③創意寫作,把創作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寫成日記、詩歌、散文與家人、朋友分享。

學生在評價中體會到家鄉美帶來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一時的心情愉悅,還有自我表現的信心。

最後我總結談話拓展學習內容,讓學生課後用更多不同的藝術形式,如攝影、手工,去表現家鄉美。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多鑽研教材,做到教材的活用,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努力。

板書設計:略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 我說課的題目是選自《莊子》的《秋水》,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進階中學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第四篇課文。

一、教材分析

1、新教材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人教社的高中語文新教材(試驗本),新大綱中明確規定,高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爲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提出了“以閱讀教學爲龍頭帶動整個語文教育是一個標本兼治的通途”,“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語文教學以閱讀爲本,注重閱讀教學的整體感悟,以多種渠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秋水》選自《莊子》一書,這篇文章的寫法很特別,是一篇寓言式的文言文。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虛構了一個河伯見海神的故事,從而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深刻的哲理。該文被安排在第一冊第六單元第四課,是繼第一個文言單元的“掌握文言字詞”“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言文閱讀鑑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3、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爲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爲: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教學重難點

4、學生情況分析

高中學生由於社會教育的大環境影響,缺少對生活、對人生的獨立思考。由於高中學生處於自身人格趨於形成的時期,又會過於盲目自大,目空一切,產生認識上的誤區,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課文蘊含的哲理是該課的目標。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強化閱讀,自主學習,整體把握,深入體會,正確評價”是我在該課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手段。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

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包括:透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掌握文章中的特殊文言字詞、句式;透過質疑、解疑,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課文中所蘊涵的哲理。

1、匯入

我採用背誦之前大家熟識的唐朝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句《登鸛鵲樓》一詩匯入新課,接下來就是透過多媒體大屏幕向同學展示簡介有關作者的一些基本資料,包括莊子和他的著作《莊子》一書。)

2、新課程教學

如何解決文言文中的字、詞、句這一重點難點的。在此我所把握的總的方法是:透過學生的預習,以練習的形式,引導學生思維上路,經過獨立思考和共同討論,得出練習的答案,最後由教師作總結。所以我決定從以下兩步着手:

1、學生結合註釋,再一次的自讀課文思考屏幕上的練習。

2、透過學生自己回答,發現其中問題,由教師歸納答案。

接下來要解決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點,就是理解課文,掌握文章中蘊涵的哲理。在這裏,我總的思路是:透過教師質疑,學生解疑來完成對於課文內容的分析;透過學生互相討論來完成對於文中寓意的掌握。我設定了如下幾個問題: ①、河伯一開始的感情是怎樣的?爲什麼?

②、河伯後來的感情又是怎樣的?爲什麼?

③、河伯在見到大海前是怎樣一個人?在見到大海後又是怎樣一個人? 最後,在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基礎上,我提出了課堂討論的問題:“你從《秋水》這篇文章中能讀懂哪些道理?” 由學生討論發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領悟到生活中的深刻的哲理。

3、反饋

①、課堂反饋,②、課後反饋,延續創新(課後練習)實現創新

五 板書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邊板書課題,中間提煉課文內容和主旨,右邊是寫作手法的歸納)

六 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秋水》這篇教材的認識和教學過程的設計。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 》是高中數學課本第 冊(修)的第章“ ”的第 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 之後編排的。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 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爲後面學習 打下基礎,所以《》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本節的特點之一是:

特點之二是: 。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B、C

(2)能力目標:A、B、C

(3)德育目標:A、B

3、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自己對研究性學習“啓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主要突出了幾個方面:一是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慾,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二是運用啓發式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和學的各種方法綜合起來統一組織運用於教學過程,以求獲得最佳效果。另外還注意獲得和交換資訊渠道的綜合、教學手段的綜合和課堂內外的綜合。並且在整個教學設計儘量做到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觸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爲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三是注重滲透數學思考方法(聯想法、類比法、數形結合等一般科學方法)。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常見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四是注意在探究問題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利於開放學生的思維。當然這就應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夠做到葉老師所說“教就是爲了不教”。因此,擬對本節課設計如下教學程序: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有效的能被學生接受的學法指導應是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是透過優化教學程序來增強學法指導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1、培養學生學會透過自學、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得到提高。本節教師透過列舉具體事例來進行分析,歸納出,並依據此知識與具體事例結合、推匯出 ,這正是一個分析和推理的全過程。

2、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索的過程。 主要是努力創設應用科學方法探索、解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科學方法,如在講授 時,可透過演示,創設探索 規律的情境,引導學生以可靠的事實爲基礎,經過抽象思維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揭示內在規律,從而使學生領悟到把可靠的事實和深刻的理論思維結合起來的特點。

3、讓學生在探索性實驗中自己摸索方法,觀察和分析現象,從而發現“新”的問題或探索出“新”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動力。在實踐中要儘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師要給學生多點撥、多啓發、多激勵,不斷地尋找學生思維和操作上的閃光點,及時總結和推廣。

4、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透過比較、猜測、嘗試、質疑、發現等探究環節選擇合適的概念、規律和解決問題方法,從而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如教師引導學生對比中,蘊含的本質差異,從而擺脫知識遷移的負面影響。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養成認真分析過程、善於比較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發掘知識內在本質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情景:A、教師演示實驗。B、使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比較有趣、與生活實踐比較有關的事例。C、講述數學科學史上的有關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透過動手探索有關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新知,並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新問題的實驗方法設計—這時在設計上最好是有對比性、數學方法性的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實驗、透過多媒體的輔助,顯示學生的實驗數據,模擬強化出實驗情況,由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知識的結構。

(三)、實施反饋:

1、課堂反饋,遷移知識(最好遷移到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有關的問題,實現知識的昇華、實現學生的再次創新。

2、課後反饋,延續創新。透過課後練習,學生互改作業,課後研實驗,實現課堂內外的綜合,實現創新精神的延續。

(四)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我把黑板分爲三部分,把知識要點寫在左側,中間知識推導過程,右邊實例應用。

五、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 》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整個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 知識,並把它運用到對的認識,使學生的認知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問題爲基礎,以能力、方法爲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爲指導思想。並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鮮花和星星》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分爲兩個部分,分別描寫了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選取生活中最常見的花和星星巧妙地聯繫,體現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對身邊的事物和美好的大自然的關愛與嚮往。第一節中“這裏一朵”“那裏一朵”和第二節中“這裏一顆”“那裏一顆”不僅描述了鮮花滿地,繁星滿天的情景,而且再現了兒童看鮮花、數星星時的天真爛漫,充滿了童趣。這首詩歌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是一篇朗讀的佳作。課文配有精美的插圖,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根據課標的這些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知目標:學習生字“滿”和“晚”,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透過讀書展開想象,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樂趣。

3、情感目標:引發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詩歌;難點是感受課文的優美,激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詩歌所寫的“滿地鮮花”和“滿天星星”意境純真、含蓄雋永。在教學中,我以優美的語言,創設了一個滿地鮮花、滿天繁星的美麗夏季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體會鮮花和星星的多以及美,再用歡快的歌曲進一步帶領學生親近夏夜的繁星。

2、導讀教學法

語文教學必須以讀爲本,這是我國幾千年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本文的教學中,我透過設計配樂範讀、自由練讀、指名展示讀、比賽讀等多種讀法,讓學生從朗讀中整體把握文字內容,體會詩歌語言的優美,感悟夏天的美麗,引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熱愛。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本課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透過自由讀、賞讀、賽讀、表演讀等多種讀法來理解感悟。

三、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整首兒歌雖然只有兩句話,但是要讀好它卻不是很容易的,裏面的輕聲很多,學生難以把握輕聲的朗讀。因此我把文中帶輕聲的詞語提出來反覆訓練認讀,讓學生加以掌握,也是爲能流利的朗讀課文作鋪墊。

(二)賞讀感悟,體會感情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着這一原則,在開始學習第一部分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讀了以後談談自己知道了什麼。學生透過自己的朗讀馬上感悟到了鮮花的多,這時候我再順着學生的思維發問,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覺到花兒的多呢?學生透過自己的朗讀,找出了文章中的關鍵詞,如:滿地、這裏一朵、那裏一朵。這時候我再適時利用多媒體,將滿地的鮮花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鮮花的多。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關鍵詞。在此我又進行了一次發散思維的訓練:如果你站在這美麗的花叢中,你最想幹什麼?學生有的想用相機拍下來,有的想畫下來,還有的想聞一聞,學生充分感受到置身於鮮花中的樂趣。鮮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歡樂,這時候再讓他們把對這滿地的鮮花的喜歡用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讀得就比較到位。

學第二部分時,我同樣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讀後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他們都能感受到第二部分寫了星星多。有了學習第一部分的基礎後,我再放手讓學生自己用筆把能表現星星多的詞語圈一圈,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然後再透過多媒體的輔助,讓學生感受滿天星光的美麗,及在夏夜欣賞星星的愜意,學生帶着這種愜意的心情一起爲滿天的星星唱歌,在他們感情得到昇華的時候再讓學生來朗讀第二段,學生的朗讀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三)朗讀背誦,豐富積累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爲了用,要用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積累,讓學生朗讀、背誦兒歌,豐富了語感和語言材料。

(四)遷移想象,拓展創新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完詩歌后,我結合本文“我最喜歡______,這裏______,那裏______,真比______還多。 ”的語言形式,整合課文“草原的早晨”的學習內容,然後延伸至課外,讓學生進行語言訓練。這樣,藉助教材系統化整合不僅充實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內容,層層遞進地爲發展學生語言服務,而且也會逐漸培養孩子前後關聯,有序閱讀,自我整理學習內容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從課堂反饋來看,這三處的整合效果明顯,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促進了學生語言的有效訓練。

四、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看就知道本課所寫的內容就是鮮花和星星。透過板書“多”和“美”讓學生明白鮮花和星星之多、之美。

板書設計:鮮花和星星

多 美

說課稿 篇10

一、 說教材

現在,小學數學四年級選用的是新課程實驗教材,其中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編排了"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近期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與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計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爲計算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感到計算學習同樣是生動、有趣的,使學生在解答用小數計算的實際問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小數運算的基本方法。再說,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於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 說教學設想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透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 緊密聯繫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藉助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盛會奧運會設定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提出20xx年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最佳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定買體育用品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 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資訊。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透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 重視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20xx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情境,爲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獎牌榜聯想數學問題,帶這問題觀看比賽,尋找其中隱含的數學資訊,然後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因爲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透過以上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 合作交流,總結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 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透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筆算方法。教學難點: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爲達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我記得咱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喜愛體育運動,而且老師知道我們班裏有幾名體育健於下星期一(5月14日)將參加平湖市的體育運動會,老師預祝他們取得可喜的成績。

那大家知道全世界最關注的體育運動會是什麼?(奧運會)20xx年第28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行,中國的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創造了輝煌的成績。誰知道中國獲得了多少枚金牌?

(課件出示20xx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情境圖及獎牌榜)

師:請大家看,從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課件出示比賽的全過程)

(1) 收集資訊

(2) 交流資訊

(3)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隨學生的回答將提出的問題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揭示課題)

二、先學後教, 自主探索、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自學看書上的解答過程。

(1) 探索嘗試

(2) 彙報交流

(3) 總結算法

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先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總結。

(4) 驗算

師:小數加減計算很容易出錯,你有什麼方法檢驗計算的結果?生說驗算的方法。

得出:小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一樣。請驗算一下你剛纔的計算對嗎

綜合應用

解決剩下的幾個問題。

三、 設定情境,練習實踐

四、 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小數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夥伴。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