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說課稿2.07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課,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本課透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透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透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啓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根據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形的變化並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材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啓發學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繫,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爲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

在教學中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遊戲激趣法:採用遊戲法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如用“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匯入課題。

2、啓發談話法: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啓發學生學習繪畫步驟。

3、創設情境法:用魔術的形式及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三、說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爲了達到不用“講”,“教”都是爲了不用“教”。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透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採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主要有:

1、觀察體驗法:引導學生觀察手形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產生豐富的聯想,透過自身嘗試體驗,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作畫,學生拓寬思路,互相交流,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練習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課繪畫練習中,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範畫及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說教學過程

1、玩一玩

俗話說“情感產生興趣”。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是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運用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手產生興趣。

2、說一說

透過啓發式的談話,引導學生對“石頭、剪刀、布”這些簡單的形體進行聯想,爲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做好準備。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抓緊住時機更深入地引導“我們的手還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這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進而匯出課題《小小手》。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1、看一看

教師用手影給學生表演一個小故事,在講故事中做手影表現各種小動物:“早上空氣真正好,小動手們起得很早。小白兔,蹦蹦跳跳做早操;梅花鹿,頭頂長角來吃草;小獵狗,打着呵欠伸懶腰;突然老鷹飛來了,空中盤旋把食找;獵狗見了汪汪叫,小白兔老鷹來了快點逃。小白兔趕緊往洞裏跑,老鷹撲下沒抓到,只好無奈地飛走了。”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也在小組內用單手、雙手做各種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小朋友的手都很靈巧,哪位小朋友願意展示一下自己會變的小手?”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各種變化多端,形象可愛的手形在他們靈活的手上展現,他們玩得高興,學得開心。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輕鬆快樂、自由熱鬧、親切和諧的氛圍。

3、試一試

教師演示繪畫步驟,先在實物投影上做手勢,然後把手按在紙上畫出手形。引導學生試着將聯想到的事物添畫出來以後再給它塗上顏色。透過欣賞各種形象的手形畫,讓學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擺手形還可以想象添畫,也能用顏料直接塗在手上的方法畫手形畫,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他們嘗試多種畫法,拓寬思維。

(三)合作練畫,愉快展評

1、畫一畫

小組討論: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小小手,怎樣分工?然後小組合作作畫。(學生作畫時,播放《巧巧手》歌旋律)。透過合作學習能開啓學生的新思路,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擔任協助、引導的角色。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創作,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畫出奇趣橫生的手形畫。

2、評一評

合理的評價能促進學生進步,樹產自信。在教學中採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個人評與小組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先讓學生說說作品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後同學間相互提議,最後同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儘可能我的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從而讓學生能夠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最後投票選出“最佳創意獎”,將學習熱潮推向高峯。

(四)歸納總結,鞏固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及學到的本領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延伸主題,結合各行各業用手進行蔻創造的情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啓發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

教師用手語送給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教師用手語做,讓學生跟着一起做。最後,在《巧巧手》歌聲中愉快地結束本課。

本課堂的教學,從“手”的遊戲開始到“手語”結束;從教師適時點撥到學生的自主參與;從圍繞中心到拓展延伸,無一不體現了“趣”字,這是這堂課設計的中心所在,更是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附:板書設計

印形

添畫

小 小 手 變形

造型 擺形

塗色

美術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點,感受山水畫的藝術魅力。

2、能力目標:能用中國畫的方法,大膽表現出有遠近層次的中國山水畫。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畫出有遠近層次的山水畫。

 教學難點:

如何控制水墨的濃淡,表現出遠近層次的景色。

教學準備:

課件、毛筆、墨汁、顏料、學生用紙、調色盤、水桶等。

 教學流程:

一、欣賞匯入:

自然風光與中國山水畫的結合欣賞,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獨特藝術魅力,匯入課題並板書《中國山水畫》。

二、新課講授:

1、名家作品對比欣賞。

感受畫家的不同表現技法帶給人不同藝術視覺效果。

2、賞析畫家作品找變化。

①感知發現近景、中景、遠景不同表現方法。

②瞭解墨色濃淡、深淺變化。

3、實踐、探究:

①學習中國畫用筆方法。

②體驗墨色濃淡的變化。

4、教師示範並講解:

①學會概括表現山水畫的近景、中景、遠景。

②掌握中國畫中表現山水景物的幾種基本技法:勾、皴、點、染。

5、欣賞、分析:

欣賞、分析學生的作品,進一步瞭解山水畫的表現方法和構圖形式。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作業:構思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大膽地用中國山水畫的畫法,表現出近景、中景、遠景。

要求:①大膽作畫,注意墨色的濃淡變化。

②選擇合適的表現技法,適當施淡彩。

③注意室內清潔衛生。

 三、展評

1、作業展示、評價。

2、教師總結。

美術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宋xx,來自武術之鄉——登封。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領域。包括三組學習活動,可用3-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講解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學習目標:根據新課標對這一領域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爲:

①.透過本課欣賞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美術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術的發展及其藝術特色之間的關係。

②能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認識美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特徵。

透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爲:結合歷史課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回顧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狀況。

針對初三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爲:引導學生能夠利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歷史文化資料和美術史料,和美術作品相互印證與對照,進行探究學習。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性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啓發引導”及討論法。並且藉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力爭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知識,解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鑑於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在這節課上讓學生透過欣賞、討論、評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以下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透過展示所選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美術作品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圖片圖表。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這種匯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收到“一石衝開水底天”的效果。

第二環節 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獨立思考 互相討論 組織學生對一些重點作品進行欣賞並對作品中的視覺形象,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進行初步的描述。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一一介紹。誰能說出含有青銅器名稱的成語或典故, “一言九鼎”等。同學紛紛舉例,這個問題很適合所有的學生們,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嚐到了學習的快樂。學生們透過青銅上裝飾的饕餮紋感受到了商代青銅器的特徵與含義。對比周、漢時期的青銅器,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想法。

第二層次 選擇方法 小組合作

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如"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與深層意蘊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有什麼樣的關係?"等等。歸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圍繞本課的中心議題-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時代審美特徵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進行深入的欣賞和分析討論。

第三層次 互相交流 進行小結

根據學生或小組準備的材料,分別對其他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讓學生更深層的瞭解中國繪畫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樣的設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爲落腳點,讓學生從事主動地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得能力。

第三環節課堂小結,課後拓展。

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要點,透過回顧總結,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並把學習的觸角向外擴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整堂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1體現美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表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美術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美術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審美情趣。3. 注重激勵性評價,始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各位評委,以上所說是我對這一單元第1課時的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着學生和老師的靈性而隨機生成。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教!

美術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們慶幸自己能存在於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裏,也感謝自己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我們親身體驗色彩的美麗。世界上的色彩何其之多,不一樣的色彩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心情,讓你處在這個色彩獨有的心境裏,於是便有了對色彩的感悟。心情是看不見的,卻可以體驗,心情是抓不到的,卻緊隨身邊。不同的心情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用色彩畫心情》一課。

一、設計意圖:

在美術的課堂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道靈動的風景,“用我心畫我畫,用我I 情表我意,, ’使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充滿情趣,充滿魅力,讓他們實現最自由,最幸福,充滿激情的學習旅程。

因此我想透過“情境教學”的模式,試圖爲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詩畫而又情意濃濃的課堂,和他們展開對色彩情感的認識和研討。我用典型的黑、白、紅、黃等幾個顏色,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和體會美妙的色彩。透過欣賞、對比、想象、討論,把學生帶到一個色彩的世界裏,體會色彩的性格。

二、教材分析: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格列高利認爲:“顏色知覺對於我們人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是視覺審美的核心,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本課透過探索色彩的奧祕,學習運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從個人主觀感受出發,瞭解色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我擬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欣賞畫家名作,使學生產生對色彩探索的好奇心,讓學生作美感表達,使學生感受“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2 .初步瞭解色彩這一美術語言,讓學生大膽運用色彩嘗試着表達自己的心情。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對本課的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三、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上課之初,我將請同學們從自己所在的小組選派1 到2 位同學上臺前的紙箱中隨意抽取一張寫有不同心情的卡片,用誇張的表情表演出來,再請同學們根據他所傳達的資訊來猜猜卡片上寫的應是哪一種心情?透過這個環節的創設使學生增強對形象的初步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活躍課堂氣氛,爲後邊的欣賞體會做鋪墊。

二、進入新課:

.欣賞體會

欣賞的程序是:描述、分析、評價。這個程序能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分析美術作品,給學生創造了一個主動探索的機會。在這個環節,我將分以下四步帶領同學們循序漸近的去了解和體會色彩情感的魅力。

首先,我透過對梵高作品《 夜晚的咖啡館》的描述,讓學生透過色彩強烈的畫面強化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讓每一個學生走進畫面,成爲畫中的一員,使學生感受“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藉助畢加索的《一個盲人的早餐》,鼓勵學生用簡短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把自己欣賞該畫的心得和學生進行交流,傾聽學生用不同見解去分析作品,他們會懂得藝術家使用的每一筆色彩都不是隨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學生表達的過程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就是一個進一步感受和深入理解色彩情感的過程。

接下來透過兩張相同畫面、不同色彩的畫,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給他們分別取一個可以表達畫中心情的名字,並且運用美術術語進行評價總結,透過這個環節的設計,使他們更深刻的理解色彩的感情。

最後,觀看迪斯尼動畫片《 夢幻20xx 》中因人物心情的變化而引起畫面色彩變化的片段,增加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擴展學生的視野。學生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使美術課真正做到寓教於樂,美中育人,點燃學生的創作慾望。

.情境創作

請學生閉上眼睛,伴隨着歡快或悠揚的音樂,想象自己來到夢幻般的色彩環境裏,這些神奇的色彩帶給你什麼感受?請同學們回憶當自己快樂、興奮、傷心、委屈、痛苦… … 時,最希望用什麼方式去表達這種心情?在這樣的心境驅使下,大膽而富有創新的進入自己的創作階段。此環節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既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探究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交流評價:

充分利用多媒體,及時的、適時的展示學生作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兼顧生生之間欣賞、交流,滿足各自的心理需求,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三、拓展延伸: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於色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亞洲信仰佛教的國家裏代表着神聖的黃色在歐美國家卻是警告、怯懦的寓意。再如西方人認爲白色高雅純潔,而到了中國卻不是那麼的受歡迎等等,讓學生利用各種學習渠道去了解、去搜集這方面的知識,讓有限的美術課堂學習植根於寬廣的生活大背景。

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能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在課堂中,我和孩子們徜徉於藝術的海洋,感受色彩,收穫文化,一起放飛心靈,美美的欣賞,美美的感受,美美的表達,師生共同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求知、求趣、求美。

以上是我對《用色彩畫心情》 一課的分析,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5

一、設計意圖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 ,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中班美術活動《美麗的紙杯花》。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一天,一個小朋友帶來了舅舅結婚專門定製的大紅色的一次性紙杯,這讓我想起了紙杯花。中班孩子年齡較小,動手能力不強。而紙杯花不但美觀漂亮而且簡單易學,非常適合中班孩子學習。並且《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應指導孩子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和創造自己的環境。"因此我們想透過活動鍛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二、活動目標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知道用簡單的圖案裝飾紙杯,使紙杯變得更漂亮。(認知)2、能使用剪刀給紙杯剪出"花瓣".(技能)3、體驗手工製作的快樂,產生初步的環保意識。(情感)活動的重點: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產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的難點:能使用剪刀給紙杯剪出"花瓣".

三、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知識準備:會使用剪刀剪直線,已經聽過故事《三隻蝴蝶》

2、物質準備:範例、紙杯、剪刀、、勾線筆人手一份。

四、教法下面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①提問法②直觀、探索法③講解、示範法④觀察、討論法⑤情境法五、學法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幼兒發展爲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討論法②操作法③觀察法六、活動過程本次活動共有五個環節:

(一)以提問形式引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入部分透過提問《三隻蝴蝶》的故事,激發幼兒幫助三隻蝴蝶做小花避雨的慾望。

師:小朋友,我們都知道《三隻蝴蝶》的故事,故事裏當下雨的時候,三隻蝴蝶找什麼避雨呢?可是花兒們有沒有讓它們避雨?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些小花給三隻蝴蝶避避雨吧!

(二)出示紙杯及範例,探索紙杯花製作的方法。

這環節我選擇先出示紙杯而不是範例主要是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說說日常生活見到的紙杯是怎麼變成花的,有什麼方法。孩子說完後再出示紙杯花,進行小結,調動幼兒製作紙杯花的興趣。

師:用什麼來製作小花呢?看,這是什麼呢?(出示紙杯)這紙杯能變出小花嗎?怎麼變呢?想想看,試着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說說。

小結:原來紙杯除了喝水,在剪刀的幫助下還能變成一朵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紙杯到底是怎麼變成一朵花的。

(三)講解、示範剪、畫紙杯花製作的方法。

講解、示範是爲了讓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從杯口剪直線,一直剪到杯底,寬度要一樣,製作出紙杯花。

1、講解示範紙杯花製作的方法。

師:首先從杯口開始剪直線,要剪到杯底,相隔一段距離再從杯口剪到杯底。每段距離都要差不多一樣寬。直到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開啟後,再用我們的小手放在杯底花心壓一壓,一朵漂亮的紅色紙杯花就做好。

2、欣賞範例,共同探討除了紅色紙杯,是不是其他顏色的紙杯也可以做漂亮的紙杯花呢?

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如果再畫些圖案,會不會更漂亮呢?透過"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這任務交待給幼兒。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1、提出任務和要求:

(1)從杯口剪直線,一直剪到杯底,寬度要一樣。

(2)用你喜歡的花紋方式來裝飾紙杯花。

(3)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對着別人和自己,保持桌面乾淨。

2、幼兒作畫,教師巡視,重點指導幼兒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距離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

(五)展示作品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創作經驗,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佈置場地"蝴蝶飛飛",引導幼兒將小花送給蝴蝶避雨,相互欣賞和交流。

七、活動特色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爲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給予了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也充分尊重了每位幼兒的創造。並且充分利用了原材料特有的顏色,使作品更加環保和方便。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內容和作用

《紙筒人》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下冊第8課的內容,它屬於造型表現的範疇。本課主要內容是學習用各種材料製作出自己喜歡的立體造型。透過本課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美,從造型活動中體驗樂趣的學習態度,是一節集欣賞性、操作性、創造性於一體的美術課。

(2)、教學目標

根據四年級學生現有的美術技能與水平,我設計這樣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運用各色紙張及其它廢棄材料設計、製作紙筒人。

過程與方法:

透過紙筒人的設計和製作,進一步提高剪、折、卷、粘的技能,能利用各色紙張及其它廢棄材料爲自己構思,培養學生在工藝製作過程中的思維,創造出神態各異的人物形象,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立體造型活動,知道廢舊利用,變廢爲寶,進一步理解“美源於生活”,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教學重點、難點

由於立體造型設計相對難一些,我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範例、

教具等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進行重點的把握與難點的突破。從而設計這樣的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完成紙筒人的設計、製作。透過賞析、教師的簡單示範、學生的動手錶現解決。

本課的難點是紙筒人的構思設計、不同材料的選擇利用,透過教師的引導與示範和學生的大膽創作解決。

(設計理念:教學關鍵在於學生能透過自己的想象,學會設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也是在瞭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下面我開始分析學情。

四年級學生正處於兒童期向少年期轉變的過程中。他們的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已經不滿足於接受單純地聽老師的話,也不滿足於接受課堂教學。同學之間在學習上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差距,興趣愛好也有所分化。但它們看問題仍然比較幼稚,對複雜的事分辨不清,對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雖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覺執行,自控能力較差。

四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爲主,具有較強的表現欲。他們已初步認識線條、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並學會使用各種繪畫工具,也能夠體驗不同表現手法的效果,懂得分析對象的造型特點並尋找適合的方式表現,具備一定的造型基礎,但對想象和創新的理解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重在教學中啓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在本課中採用瞭如下教法:

二、說教法

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並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動手操作法、提問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直觀教學法更直觀生動,可以讓學生容易理解本課內容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動手操作法、提問探究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本課重難點,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設計理念: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不僅要學到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學會怎樣學習,爲終身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下面我將說學法:

三、說學法

透過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作品欣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我引導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法來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採用多種學習方法,掌握剪、折、卷、粘等方法來製作紙筒人。(設計理念: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完成本課教學內容。)

在分析完教材、學情、教學法之後,我將對最關鍵的教學過程環節進行說明。

四、說教學過程預設

1、首先是匯入新課(直觀匯入)

上課時,請同學們看一看老師帶來的是什麼?展示示範作品,從而

匯入新課。(設計理念: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課題:《紙筒人》

2、其次是新授部分

(1)、(提問探究法)用課件展示幾個不同的紙筒人的畫面,提問:這些紙筒人都運用了哪些材料?是什麼形體的?是哪種造型?(設計理念: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觀察來說一說。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

(2)、(動手操作法)準備好材料,學生做遊戲,請同學們看一看,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紙筒人組合起來。誰做得又好又快?(設計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師生一起總結出紙筒人的製作方法:(板書製作方法)

卷製紙筒;設計剪制;組合粘貼。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步驟,作爲參照,(設計理念:讓學生更好地去創作。)

3、然後是動手實踐,大膽創新(小組合作)

(1)出示製作要求:大膽創新,合理利用材料,進行裝飾。作品新穎,要有創意。(設計理念:這樣設計是在提醒學生自己創作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不能照抄照搬去臨摹,起到一定的作用,培養創新能力。)

(2)實踐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潛能生完成作品。提示注意事項注意安全和衛生。(設計理念:可以使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體會到動手實踐後成功的喜悅。)

(3)進行講評作品。作品製作完成後,每一小組派代表來講臺前

進行展示,請同學們看哪個小組做得好?裝飾得美?(設計理念:激發學生欣賞和講評的積極性。這也是審美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

4、最後是對本課進行如下小結:

透過上面的環節學習,我設計這樣的小結:希望同學們以後要注意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創造出更美的作品。意在引導學生懂得“美源於生活,創作來源於生活”的實踐體驗。

五、教學效果預估

透過各個環節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我預計:創作技能好的學生會創作出新穎別緻的作品;稍差一點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也能創作出自己喜歡的藝術作品,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美術說課稿 篇7

《奇妙的水族世界》是一節集繪畫、手工等綜合的基礎內容課程。原名爲《水族箱》,是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編審部、北京市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合編;人民美術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由於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突出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創新性,並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因此我對於本課的設計形式與環節做了相應調整。故而,我對於本課程的內容分析和理解是:雖然本課程是利用繪畫、手工等綜合形式製作各種水族生物,但製作的形式與手法、運用的材料可以靈活多樣,儘可能地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發揮、尊重學生的想象、激發他們的'求異思維,從而使其在學習、製作中感受美、發現美、探求美、創造美的樂趣,達到寓教於樂的自然統一。這是我對於該課程理解與分析之一,更是要在教學中達到的目標。我對於該課程理解的第二點是教師與學生。即每個學生只要在本課上努力地發揮想象、動手實踐,將會有對《奇妙的水族世界》課程內容的一個新理解和再創造及呈現方式。教學是一種創造,是一門藝術,我們都認爲無論哪個課程內容,每個班級因爲教學設計因素的不同(目標、策略、教學方法、教學對象、教師等)都會創造出與其他班級不同的教學效果,即使是同一位老師上同樣的內容,也應根據班級授課對象不同調整授課思路,這也就是我在本課程中對教師與學生的理解與認識,這也是本次課程改革又一新的理念,將課程與教師整合。

對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這個階段正處於二維平面再造思維向三維立體形體空間意識的重要轉折時期。他們學習過《海底世界》一課,也親手創造過各式海洋生物,但由於當時特定的課程限制及當時他們的思維發展意識,只侷限於平面創作,可以說是隻有形而沒有體。再者,用的具體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帶來不同的思考與創意,因此,我在本課中在完成形的基礎上有意強化體的塑造意識,使其達到形與體的整合意識。

基於以上分析,我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有如下確定:

教學目標:

1. 透過對水族世界製作的學習,達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熱愛自然的情感。

2. 使學生了解海底世界。學習運用不同質地材料,創造海底景物、動植物,並予以組合。

3. 體驗想怎樣創作就怎樣創作的快樂。在作業中體現視覺創造能力和視覺創造的自由及個性。體驗只要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就會有新的視覺形象誕生的成功感,從而培養他們的動手創造能力及自信心。

重點:水族類(尤其是魚類)的創造性製作。

難點:水族的佈局與安排及要把握的原則(也就是要求與評價標準)。

教學準備:各類各種可以運用的材料、與本課相關的可以找到的資源。

學具準備:已裝飾好背景的紙箱的各式彩紙、膠帶、彩筆、繪畫顏料、填充物以及相關用具(剪刀、橡皮泥等)。

基於以上分析和教學因素的確定,我的教學思路如下:

對教學的匯入是:以上節課完成的海底背景圖爲匯入點,提問學生:“只有這空空的海洋背景會使這個水族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嗎?”學生回答:“不會”。故而繼續提問:“那我們如何才能使它豐富起來?” 學生回答:“可以添加一些各種各樣的水族生物,像魚、螃蟹、蝦……”根據學生的回答象徵式地出示幾件水族生物的圖片(意圖1、開啟學生的思路,使他們能夠聯想到許多不同的水族生物;2、給學生以適當的視覺化刺激,爲接下來的新授階段分析魚的外形埋下伏筆)

在新授階段,要完成如下教學任務:魚的創造性製作及佈局安排分兩個環節來進行。第一個環節是在匯入基礎上,讓學生先進行分析、歸納,內容包括:

1. 魚都有什麼樣的外形?根據外形的不同,學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色彩搭配。

2. 如何能使平面的魚變成立體的魚?以及創造、設計超現實世界的水族生物(魚類)。

學習行爲:將平面魚創造成立體魚,魚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可以是現實世界的,也可以是非現實世界的。無論選擇哪一種,只要肯動腦筋,同樣可以出現好視覺的效果(演示),教師啓發(教的行爲)出示各種不同魚類的製作模型加以介紹,拓寬思路。

第二個環節是講授水族生物佈局的方法及評價標準。問學生要想使水族世界變得更加漂亮,在擺放各種海洋生物時應注意哪幾點?學生可能會答出若干點,教師予以歸納、總結,並告訴學生:大家說得都很好,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其實不管什麼樣的水族生物,在擺放時,只要能夠達到“疏密得當”、“前後遮擋”、“方向不同”這三點,就會使你的作品佈局達到完美、和諧。在學生明確要求之後,提出評價作業的標準及獎項。(意圖:使之能夠明確如何才能將自己的作品設計好?好的標準是什麼?如果做到了,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等等,使學生有了奮鬥努力的目標和動力)

另外,在學生分組製作之前,簡單地讓他們看一下其他班的作品。(意圖:不束縛他們的創造力,幫助他們拓寬思路)

在學生製作過程中,教師也參與其中。參與的原則是教師不束縛,只引導,不隨意評價他們和打擊積極性,只欣賞讚美他們,發現優秀作品,可以全班臨時欣賞,臨時讓學生捧起作品,呈現各個角度以展示。(意圖:使學生獲得成功感,能增強自信心)

在評價階段,讓學生根據事先已經制定好的評價標準進行組內自評、互評,教師只是贊同或反提出一點建議,以公平、民主的原則進行評選。其中“最佳合作獎”是留給全體學生的。(意圖:1、要使學生明白只要人人動手,個個參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美好的、個性化的視覺形象。2、使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都有成功的自信心。)

美術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小蝌蚪》是一節透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繪畫表現能力的課目。教材圖片清新、生動、情境感強,以清晨小蝌蚪們排隊出發開始充滿驚喜的冒險之旅來展開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在這一特定的情境中思考、想象,創造性得參與繪畫和學習。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認識瞭解小動物的外型特徵,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2、能做到將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3、能根據特定情境推理思考,在繪畫中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象,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情感價值觀:能增強熱愛生活的情感和環境保護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透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難點:能做到將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三、教學步驟

1、激發聯想初步感知

教師可選擇在課前設定能激發學生聯想的小遊戲或訓練,出示組合不同的由“點點”,組合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感知。(提問匯入: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啓發劑”,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慾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開啓學生思維的鑰匙。有經驗的教師都很注意設疑提問這種啓發思維的導課方式,在導課時精心設計,以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2、具體研習

在具體教學環節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故事,以情創境,以境育情,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用(音樂、語言、童話故事)手段方法。

教師可選用書中插圖讓學生欣賞、思考,欣賞同時可嘗試化化,師生互動解決繪畫中遇到的障礙。

3、作業評價拓展

採用相互交流的評價方法,談談自己的想象及創作意圖,提高學生對繪畫表現的認識,內化情感,使其初步建立相似形組合可產生有趣畫面意識。

美術說課稿 篇9

各位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色彩的心情》。下面我將從設計構想、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課堂評價、拓展延伸六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設計。

一、設計構想:

無論是舊大綱還是新課標都明確要求在中學階段要進行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的訓練,體驗色彩的表現力。而僅僅簡單地向學生介紹冷暖色,或是畫一幅以暖色或冷色爲主的創作畫就算完成了這一教學目標未免顯得過於膚淺和無趣,我試圖以冷暖色爲支點,延伸出色彩的感覺,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和體會美妙的色彩……《色彩的心情》,意在透過欣賞、對比、想象、討論,把學生帶到一個色彩世界裏,並深入其中去感受色彩的含義,體會色彩的心情,以達到一種共鳴,並將這種共鳴延伸到自己的色彩運用當中。這是一種擴散式的教學嘗試,是在不變(教材)中求變(教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中學美術第17冊美術教材第3課,學好這部分內容,爲後面幾課公共設施的色彩搭配、環境設計的色彩搭配、工藝招貼畫等教學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着啓下的作用。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初三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②、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

③、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學生初步的審美心理結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色彩給人帶來的心情。

教學難點——理解並體會什麼是冷暖色以及冷暖色的運用。

下面,爲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1、教學分析:

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休,實踐操作和遊戲爲主線”的教育思想,根據初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我將採用間接引入教學,透過一個簡單的小遊戲、世界名畫和迪斯尼動畫的欣賞,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腦中對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接着我再利用情景小遊戲匯入正題,引出色彩的冷暖色的概念,並引導學生觀察、運用。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以增加學生的理性認識,突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

2、學法分析:

遵循“學爲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聽講,再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及時提問,領悟到創作的要點和難點。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課堂匯入:

“猜猜我的心情”:

每組選派1到2位同學上臺前的暗箱中隨意抽取一張寫有不同心情或情感的卡片,並用一句話把你處於這種心情狀態下最常做的一件事、一個動作或一個表情等描述出來,再請同學們根據他所描述的情形來猜猜卡片上寫的應是哪一種心情?(猜對的同學可以給本組加分)

一個人心情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他的行爲,而且人們在處於一種強烈情感狀態下,總是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發泄、去表達。

請學生回憶當自己快樂、興奮、傷心、委屈、痛苦……時,最希望用什麼方式去表達這種心情?

二、進入新課:

欣賞體會:

1.大師作品:世界上很多藝術大師喜歡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內心的一種強烈情感。(如畫家會拿起自己的畫筆去表達,作曲家會彈奏起旋律去表現、舞蹈家則會舒展自己曼妙的舞姿……)今天老師也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大藝術家和我們一起去感受,在介紹他之前,請同學們先欣賞他的兩幅畫,看看能否猜出這位藝術家是誰?

演示:凡高的《向日葵》和《吃土豆的人》。認真欣賞,細細感受(小組討論):這兩幅畫的作者是誰?從畫面中你感受到的是同一種心情嗎?這種不同的心情你是透過畫面的哪一部分傳達感受到的?(透過層層提問,引導學生理解並體會色彩在畫面中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2.欣賞兩幅相同畫面、不同色彩的裝飾畫:《希望》、《失望》

學生欣賞時並不告知畫題,只是在欣賞完後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給這兩幅裝飾畫分別取一個合適的可以表達某種心情的名字,教師適當說明色彩的基本感情傾向。

3.觀看迪斯尼動畫片《夢幻20xx》中因人物心情的變化而引起音樂及畫面色彩變化的片斷,從動態的畫面中更深一步地體會色彩的情感傾向。

“進入情境遊戲”

請學生輕輕閉上眼睛,伴隨着或歡快或悠揚的音樂,想象自己來到周圍都是紅或藍的色彩環境裏,切身感受並細心體會這些不同的色彩環境會帶給你哪些心情上的變化?

再分別體會還有哪些色彩和紅色或藍色的感受一樣?(討論)——最後引出冷暖色的概念。

小結:

透過比較、分析、討論會發現紅、橙、黃等暖色調大多表達的是一種熱情、溫暖、興奮、憤怒等一些比較強烈的情感,而藍、綠、紫等冷色調則大多表達出的是一種寧靜、憂鬱、舒適等一些相對平和的心情。

三、創作練習:

請學生先拿出上一節課畫好的自畫像和他畫像(單色線描稿),選擇一種最想表達自己的心情,然後再選用幾種認爲最能直接表達出這種心情的色彩去填色。(提醒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對於自己所想表達的心情要對同學嚴格保密,以便後段進行猜一猜的遊戲)。

教師在巡迴輔導中着重鼓勵要大膽用色、色彩明確、表達鮮明。

(爲了增強課堂氣氛,我在學生作業過程中,將投影儀的鏡頭對準創作的學生。)

五、課堂評價:

先由學生自己選出一位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上講臺展示作品,再分別請幾位認爲和展示作品表達不同心情的作者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接着請學生用很短的時間猜猜展示作品表達的是什麼心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心情的表達?(全部是默想)。根據猜出的結果,選擇一位和自己表達最接近的作品就站到其作者旁邊,(每組約3人左右)。剩下的同學分組討論展示作品的色彩特點及表達心情。

六、拓展延伸:

請小組彙報課前查找資訊資料,資源共享:

1、色彩除了可以表達不同的心情外,還有很多其它不同的象徵意義(如奧運會的五環旗、各國的國旗等);

2、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羣對於色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如同樣的黃色在歐美國家代表的是警告、怯懦;而在亞洲信仰佛教的國家裏卻代表的是神聖;再如白色在歐美國家是新娘美麗婚紗的首選色,而到了中國卻常常用在親人去世後的喪禮喪服上等等)。

3、對色彩多瞭解一點,世界就更美了一點,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從而更好地創造美!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美術第五冊第七課的《最受尊敬的人》,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這個學習領域,是集人文性、欣賞性、互動性、創造性等特點爲一體的美術課。

《美標》提出:“美術作爲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濃郁的人文精神。我深挖教材中所展現出來的人文魅力,引導學生去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培養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使學生更容易抓住描繪對象形象神態等特徵,透過繪畫創作,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寓教於樂,讓課堂成爲學生的學習樂園,也讓自己成爲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好夥伴,使學生主動、自覺、愉快地進行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使學習變被動爲主動,從而培養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愛好。在充滿生活情趣的繪畫中,讓學生養成尊重、關懷、友善等品質,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現在我就《最受尊敬的人》一課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敬請指教。

準確把握,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最受尊敬的人》雖然是小學第二學段造型表現領域裏表現人物肖像的課題,但它並不孤立存在,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始終抓住了與學生切身感受聯繫的一條線:從一年級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的《我的新同學》,二年級培養學生透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特徵的《我心目中的老師》,到三年級培養學生透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形象神態等特徵的《最受尊敬的人》等,基本遵循了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順序。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它強調的不是學生描繪形象的精準度,而是要求學生透過學習體驗,大膽表達自己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熱愛,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學會抓住人物形象、神態特徵,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爲四年級的人物畫:瞭解人的基本結構——《我的新同學》;五年級:瞭解人物大體比例和不同姿態——《我和我的小夥伴》、《爲解放軍叔叔畫張像》等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礎,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發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續性上還不夠,所以課前鼓勵他們結合曾學過的人物肖像畫方法預習、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爲什麼?儘可能收集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是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的有效途徑;另外設定懸念匯入以及寓教於樂,聯發想象的教學方法也有助於學生抓住不同職業的人物的外貌特徵,對肖像畫有一個較爲全面的認識和掌握。

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並透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的形象神態等特徵。

能力目標:欣賞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學生會運用繪畫、拼貼等方法來表現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情感態度目標:透過繪畫創作,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養成尊重、關懷、友善等品質。

2、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最受尊敬的人,抓住不同職業人物的外貌特徵;感受色彩、線條的表現力。

難點:能用繪畫、拼貼等多種製作方法來表現人物的外貌特徵。

四、教學具準備

師:名家作品、VCD片斷、繪畫工具、學生作業用紙

生:課前預習觀察人物特徵,水彩筆、油畫棒、鋼筆等繪畫工具

有機滲透,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基於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設想以下幾種教學法:

1、懸念設定法。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培根說過:“好奇是知識的萌芽。”好奇激發起興趣,所以才引起了探究反射,思維也就隨之活躍起來了。因此在教學的匯入階段設定一些懸念,在最短的時間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懸念的設定也是演示法的運用,讓學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同時學習肖像畫的畫法,一舉兩得。

2、直觀感受法。

觀看VCD片斷,感受解放軍、醫生護士在人們最危難的時候依然堅持在危險的最前線,加強學生對他們尊敬之情,並對他們的形象特徵有更深刻的印象。

3、問題引導法。

“老師在畫的時候是透過哪些特徵的描繪,讓你們一看就知道我畫的是解放軍叔叔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還有哪些人也值得我們尊敬呢?”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裏,問題設定的針對性是很重要的,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解決教學的難點問題。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思考不同職業人物的形象神態等特徵,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又讓學生挖掘出不同職業的閃光點,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尊敬之情,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4、遊戲聯想法。

“貪玩”是學生的“天性”,而遊戲又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形式。我把這些內容融入課堂,可以增加學生的心智活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5、引導欣賞法。

透過不同畫種的作品欣賞,積累美術表現方法,拓展學生的視野,體會畫家是怎樣抓住人物最顯著、最令人記憶深刻的特徵,以及色彩、線條的運用和畫面的構圖安排。

自主發展,說學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教是爲了不教。”努力創設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透過本課教學着重培養學生以下幾種能力:

1、遊戲學習法。

透過生動的舉例和有趣的小遊戲,帶領學生走進課題情境之中,使學生主動、自覺、愉快地進行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使學習變被動爲主動,讓同學們透過學習,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和繪畫表現創作能力。

2、互動交流法。

學習教育心理學指出:“合作、交流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能力。”蕭伯納也曾說:“你一個蘋果,我一個蘋果,交換了還是一個蘋果;你一種思想,我一種思想,交換了便有了兩種思想。”教學過程中採用小組交流的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不同的想法,從而也激發了自己的創造思維,也培養了口頭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