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說課稿2.24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中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第一個兒子只顧翻跟頭;第二個兒子只顧唱歌;第三個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三個兒子得到媽媽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嗓子好;第三個媽媽卻認爲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文章透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低年段學生的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爲教學重點。把弄清“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爲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2、以讀爲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教學時間

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認識生字新詞,並能正確讀寫;完成課後“讀讀說說”的練習。

第二課時:複習生字詞;深入解讀文字,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賞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六、教學資源準備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課前,我和學生要做好這樣一些準備:

教師:1製作相關課件;2收集一定量適合學生閱讀的關於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學生:觀察媽媽在生活中的表現,並認真感受。

七、本課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特色在於:

1、以讀爲本: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體驗激情:由於該文字的特殊性,加之與兒童的生活聯繫緊密,我在對學生的情感培養上狠下功夫。情感的培養與昇華,過程明晰,形式自然,環環相扣,應該是本課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八、關於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爲大家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教學分四步完成: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動力。因此,課前營造情感氛圍,撥動學生心絃就顯得尤爲重要。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複習第一課時的生字,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對孩子來說,生字始終都是枯燥、乏味的資訊。但是,透過老師真誠豐富的誇獎,並迅速與學生生活相聯繫,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就使孩子們馬上爭先恐後地交流,進入興奮狀態,爲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還記得嗎?我們快去仔細讀讀課文,找出媽媽介紹兒子的話,用橫線劃出來。孩子們就會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走進文字。

(二)體悟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

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學生首先會依據自己平日裏所觀察並感受到的媽媽這一角色的特點,去自主體驗媽媽的角色,讀一讀媽媽說的話,並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當然,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需要交流,喜歡合作。我們還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這樣不僅增加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友誼,而且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相互彌補的作用。因此,自讀完畢後,讓學生帶着各自的體會與他人組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這樣,在傾聽他人讀書的同時,豐富個人體會;在發表個人見解、評價他人意見的同時,深化個人體會。爲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我透過師生評議讀來引導學生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他們的語感。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即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如,我在重點引導學生揣摩第一個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時,預設了這樣一個交流平臺:

師:呀,你讀出了媽媽誇獎孩子的語氣,真了不起!老師很想知道,你剛纔在誇獎這個兒子時,心情怎麼樣啊!

生:我爲我的兒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爲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爲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生做擡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爲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生自信地讀)

……

以上預設注重讀的過程的指導,經過反覆的揣摩使情感得到昇華。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爲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與此同時,老師也以一個媽媽的角色加入到孩子們的角色體驗中——進行示範朗讀,聲情並茂地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此時,掀起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高潮。第一個媽媽的話,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情感的點點滴滴都挖掘了出來,孩子們也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對於第二個媽媽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教師只是爲他們提供練習提高的空間,將“授之以魚”轉換成“授之以漁場”。

教學第三個媽媽的話時,我引導學生透過與前面兩個媽媽的對比朗讀來揣摩出第三個媽媽平淡、緩和的語氣。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揣摩領悟了三個媽媽的不同內心,表達出了三個媽媽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實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尊重教材特點,引導情感表達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每個《語文園地》裏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爲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善於發現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在這裏設計了一個透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孩子們在仔細閱讀第八自然段的基礎上,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透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動作體驗讀:藉助肢體語言,用帶上動作的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爲了更進一步發現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並非常明晰地圍繞第三個兒子的做法進行朗讀體會。

(四)模擬文字情境,促進情感昇華

爲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透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又有動地朗讀出來。隨即,老師又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奇怪了,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您爲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啊?”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接下來,在孩子們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來誇一誇第三個兒子中,掀起了課堂又一次高潮。最後,我們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孩子們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有了質的昇華。

在總結課文的同時,相機推薦幾個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讓學生在拓展閱讀中情感得到再次昇華。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2

【教案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爲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着眼於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提高,加強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培養孩子的個性化閱讀。閱讀是孩子的個性化行爲,閱讀也是複雜的心智活動,不同的學生閱讀同一內容的感受必然會出現差異。爲實現高效的閱讀教學,在充分考慮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有意識地把閱讀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和個性發展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素質。

【說教材】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中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第一個兒子只顧翻跟頭;第二個兒子只顧唱歌;第三個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三個兒子得到媽媽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嗓子好;第三個媽媽卻認爲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文章透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說目標】

1、知識與能力:深入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2、過程與方法:爭取多種形式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關心、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難點: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體會媽媽們的辛苦。

【說教法】

1、現代資訊技術教學法:充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情境教學法: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教學貼近生活。

3、“以人爲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4、“以讀爲本”,加強讀書實踐,以讀代講。《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在讀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5、合作學習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說學法】

由於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三個兒子》一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閱讀。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要着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透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結合教學目標及本課的重難點,第二課時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教學流程如下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營造氣氛

師:孩子們,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三個兒子>>中的生字寶寶你們還記得嗎?請看大屏幕,藏着生字寶寶的新詞,你能把他們讀準確嗎?

1、老師請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來讀。小朋友的坐姿都這麼端正,那麼,全體起立,同桌互讀,他會了就請他坐下,不會的,就請同桌幫幫他。

2、剛纔小朋友的坐姿真端正,那麼咱們再來個男女生比賽讀好麼,比一比誰朗讀地更準確,更動聽?

3、同學們掌握的不錯,那老師要考考小朋友了,玩摘星星讀詞語。

【此環節複習第一課時的生字,生字鞏固是識字教學中比較枯燥、乏味的環節,因此我採取多種形式,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因爲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仍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識字鞏固過程中,透過老師真誠多樣的誇獎,迅速與學生生活相聯繫,讓孩子形成閱讀期待,這樣孩子們就自然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走進文字。】

二、情感體驗個性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由教師充滿激情地爲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學習情境,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閱讀猜想,形成閱讀期待。因此在這個環節當中,我表揚孩子,“孩子們真能幹,這麼多的生字都順利解決了。真是太可愛了,老師相信在家中你一定是媽媽的小寶貝,能跟老師說說在家中,當你做了一件令媽媽高興的事的時候,媽媽是怎樣誇獎你的嗎?是啊,上一節課我們學過的<<三個兒子>>中的媽媽也在誇他們的兒子,請你快快開啟書,找一找,再讀一讀。

1、請小朋友把書放下,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讀一讀媽媽的話。

2、聽,他們的語氣一樣麼?能告訴大家爲什麼有不同的語氣嗎?

3、那讓我們帶着自豪、平淡的不同語氣。再來讀一讀給你的同桌聽!

三個媽媽對自己的兒子有不同的評價,那麼你能根據課文裏的內容,把媽媽們的評價補充完整嗎?(填空)

【這個環節讓孩子們在深入解讀文字,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同時,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並且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學生自主體驗媽媽的角色,讀一讀媽媽說的話,並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增加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友誼,而且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相互彌補的作用。】

三、合作學習研讀交流

二年級的教學要讓孩子充分的讀書,特別是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探究的讀課文,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選擇喜歡的方式進行交流,感知課文內容,達到生生互動。並且要在閱讀中培養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因此此環節我設計:

聰明又有力氣、唱歌好聽、沒有特別的兒子們,真的如他們媽媽所說的那樣嗎?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

出示媽媽提水的圖片

師:三個媽媽從井邊打了水回家,看(出圖),邊看圖,邊讀下面的一段話,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麼?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感受一下媽媽的辛苦吧!

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呢?請你邊默讀,邊用“———”畫出。

藉機引導“沉甸甸”的甸的讀音。我是這樣處理的。看,大屏幕,這個字是“甸”老師想提醒小朋友,“甸”單個字讀的時候念四聲“甸”,但是放在疊詞當中,變成ABB詞語的時候,他就變成一聲了,跟老師讀一邊,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老師這還有類似的詞語,和“沉甸甸”一樣,後面的字不管是幾聲的,都要讀成一聲,引導學生讀,再照樣子說一個。

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把握詞語的讀音規律,落實教材中的知識點。

接下來:用“三個兒子有自己不同的做法,那麼你喜歡這哪個兒子?說說爲什麼喜歡他們?”引入下面的學習。

1、這真是一個聰明又有力氣的兒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翻轉)

2、這真是一個小小歌唱家,讓我們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3、在媽媽眼裏,雖然他是一個沒有什麼可值得誇獎的兒子,但此時此刻,他卻用行動幫媽媽消除了疲勞,老師也很喜歡他,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4、三個孩子都是那麼討人喜歡,可是坐在旁邊休息的老爺爺卻這樣說:“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這是爲什麼呢?小組之內討論討論吧。

師:雖然好看的動作和好聽的歌聲都能讓媽媽們快樂,但只有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纔是真正的幫助媽媽消除疲勞,所以老爺爺看到的是第——那讓我們再走進文章,去感受一下老爺爺意味深長的話吧。你想怎麼讀?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此環節注重讀的過程的指導,經過反覆的揣摩使情感得到昇華。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爲老爺爺,他說的那一個兒子是誰,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並且以“沉甸甸”爲突破口,挖掘教材的知識點,是學生讀有所悟,讀有所得。】

四、揭示主題拓展提升

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拓展題。第一個是假如,第三天,三個媽媽再次來提水,水桶還是那麼沉甸甸的,三個孩子又會怎樣做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第二個問題是“這是課文中的兒子們都這麼孝順,那麼你們在家中又應該怎麼表現呢?”教師創設不同情境引導學回答。

【本環節在最後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練習,使孩子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不光要說到,還要做到”,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有了質的昇華。】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3課《三個兒子》。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本篇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沉甸甸的水桶。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淺顯的文字中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教學時,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低年段學生的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①、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用縱橫碼分析生字、識記生字,並能熟練地運用縱橫碼打出生字。

②、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③、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由於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認識生字新詞,並能正確書寫。第二課時:深入解讀文字,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賞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列爲教學重點。把弄清“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以下教學方法。

1、聯繫生活

語文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學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走進文字。

2、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3、以讀爲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4、分析思考

引導學生運用縱橫碼分析生字字形,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牢固掌握生字。

三、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課前我製作了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廣告,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上課時,我特別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孝敬父母的廣告。(播放視頻)它將透過多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音、行、色集一體,很快吸引住學生,讓學生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廣告描寫的是一個小男孩爲媽媽端水洗腳,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連。欣賞廣告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爲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隨後我說:“小男孩這麼小,就知道心疼媽媽。今天,讓我們走進《三個兒子》,看看他們的表現如何?一個問題頓時激起學生讀書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學生質疑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爲了防止生字回生,複習顯得尤爲重要。因此,朗讀課文之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本課詞語檢查學生認讀情況,讓學生再一次接觸生字、生詞,爲正確朗讀課文打下基礎。爲了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生字,我引導學生將生字歸類:胳、膊緊接着,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意在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透過學生質疑,瞭解學情,做到有目的、有重點地講,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三)朗讀感悟,解決疑問

1、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直線畫出三位媽媽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孩子的(出示課件第3頁)。學習默讀是二年級下學期的一個訓練要求,它能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邊讀邊畫,意在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爲了讓學生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的心情,我讓學生回顧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稱讚,並模仿媽媽當時說話的語氣和神態進行朗讀。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爲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我透過師生評議讀來引導學生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他們的語感。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即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透過評議,讀出三位媽媽的不同內心世界,即驕傲與平淡。

2、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每個《語文園地》裏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爲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善於發現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老師範讀第八自然段後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發現了什麼?孩子們馬上說:“發現水桶很重。”我又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水很重的?”學生馬上認真讀課文,很快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關鍵詞語發現水桶很重,並透過朗讀、動作來表現出水的重量。體驗過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提水的感受,並說說此時自己最希望出現什麼,進行換位思考。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

3、爲了更好的運用語言,完成課後練習,我採用分組朗讀,(出示課件第四頁)讓學生理解“一個……一個……另一個……”,並聯系生活練習說話,(出示課件六頁)做到活學活用,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緊接着,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假如三個兒子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們中間的一個說些什麼。學生個個有感而發,很快明白了第三個兒子的優點。

4、爲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透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隨即,老師又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奇怪了,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您爲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呢?”(出示課件第七頁)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接下來,在孩子們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誇讚第三個兒子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情感昇華,總結延伸

在動情的音樂:感恩的心的中我讓孩子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問孩子們在家裏都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出示課件第八頁)

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這麼簡單。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媽媽生病的時候,……

孝敬父母就是當忙碌一天的爸爸媽媽回到家的時候……

孝敬父母就是當爸爸媽媽買了我最愛吃的草莓時……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媽媽累了一天,靜靜休息的時候,……

孝敬父母更是在吃飯的時候給媽媽夾……,給爸爸盛……

孝敬父母也是在早上上學的時候說一聲……,

放學回家的時候說一聲……

此時,孩子們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有了質的昇華。

五、說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特色在於:

1、以讀爲本: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鼓勵質疑:教學時,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讓每位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成爲學習的主人。

3、縱橫碼輸入法是我校重點研究的課題,這次我們課題組成員把縱橫碼輸入方法和語文生字教學有機的結合到一起,不僅教給了學生新的識字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生漢字的輸入速度,爲學生以後的識字和電腦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4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3課《三個兒子》。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法學法的預設、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23課《三個兒子》是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所處的單元主題是誠信、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這篇課文中包含的樸素而深刻的道理。

本課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內容淺顯,生動有趣。課文透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誇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不同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一個深刻而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注意直觀形象性和遊戲活動性。

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對文字深層面的涵義的理解,需要老師在課上及時點撥,在學習方法上給予積極有效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將教學目標預設如下:

知識和技能目標:

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透過學文,理解老爺爺說的話,懂得我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並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鑑於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較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爲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理解老爺爺話的話,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特將教法學法預設如下:

1、朗讀感悟法

透過自由讀,默讀,指名讀,同桌互相讀,分角色讀,引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

2、角色扮演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活動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將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透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五、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複習鞏固課文生字詞,以開火車和“摘星星”遊戲,檢查孩子們對生字掌握情況,這時我真誠地誇獎同學們真能幹,真了不起!你們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那你們在家得到過媽媽的表揚嗎?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聽課文範讀。

(二)品讀課文,探究問題

1、抓住對話,閱讀感悟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三位媽媽是怎樣評論自己的兒子的,用——標出來,意在培養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透過自己默讀,指名讀,帶動作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的心情,模仿媽媽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相機指導學生讀出三位媽媽的不同內心世界,即驕傲與平淡。

本環節以讀爲主,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地讀,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達成“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語言”的目標,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2、體會艱難,引導發現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三個媽媽也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同學們,你們有過提水的經歷嗎?抽生說,我們去看看三位媽媽提水的情景吧!

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在這裏提出“你讀懂了什麼?”讓學生透過自主發現,從“重、晃盪、走走停停、痛、酸”這些詞語發現水桶很重。並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

3、比較不同,說話練習

正在這時候三個兒子來了,面對沉甸甸的一桶水,三個孩子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9—11段,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上~~~~。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進行朗讀體會。

利用幻燈出示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集中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到老爺爺當時看到的情形。師指導:作者在介紹三個兒子幹什麼的時候用了“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式,使句子讀起來條理清晰,有層次。讓學生理解“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子,並聯系生活練習說話,做到活學活用,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根據學生的回答,我評價時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更換量詞來說句子(比如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隻小貓做什麼,一隻小貓做什麼,另一隻小貓做什麼等)。

緊接着提問“你喜歡三個兒子中的誰?你想對三個兒子說點什麼?”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各抒己見。學生透過說話練習,很快明白了第三個兒子的優點。

4、分角色朗讀,討論交流

正如我們的對話一樣,文中也寫了一位老爺爺和媽媽的對話。課件出示媽媽與老爺爺的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後,再透過男女生對讀,師生互讀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並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學生朗讀並質疑,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爲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然後小組討論,透過交流彙報,最終突破了難點。此時我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對於老爺爺來說,只有孝順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你屬於第幾個兒子?學習了課文,你懂了什麼?那我們生活中怎麼纔是孝敬父母呢?抽生說。教師利用課件,配樂營造情感氛圍,出示圖片資料,補充說話:

孝敬父母就是媽媽下班回到家裏的時候,遞上一杯熱茶。

孝敬父母就是在吃過晚飯後,我們洗洗碗。

孝敬父母就是媽媽辛苦了一天的時候,我們給他洗洗腳;

更形象直觀地讓孩子知道孝敬父母要怎麼做,讓孩子的心靈有所觸動。並且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佈置快樂作業,結束新課。

六、說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有力氣,翻跟頭

二、好嗓子,唱歌

三、不特別,提水

一個兒子

(孝敬父母)

板書應簡明扼要,美觀,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板書既有三個兒子的特點,又有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揭示出課文的核心問題:爲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並昭示文中道理,即孝敬父母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二年級語文三個兒子說課稿5

一、教材方面

這篇課文十分淺顯,但淺顯的文字中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孝敬父母”。教學時,我覺得給二年級的孩子們不必講過多孝敬父母得道理,只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是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引導孩子討論就可以了。

二、說目標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分爲兩課時,其中,我所講的是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兩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分角色讀。

(3)學會體貼、孝敬長輩。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在本文內容中,人物對話多,抓住人物對話,揣摩人物情感是教學的重點。把“明明是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爲教學的重點。

四、說教法

《語文課標》明確指出“學校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在講解本課時,預設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在複習時利用“摘蘋果”遊戲,檢查孩子們對生字掌握情況,要求孩子們讀準音,記住字形。在這個遊戲中,我採用適當的鼓勵方式,如摘下的果子送給孩子,抓住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啓發引導學生。孩子們也表現的不錯,紛紛發言,爭奪果子,還發揮想象力,利用編字謎,形近字,熟字加偏旁等識字方法記生字。

(二)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參與。激發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動力。因此,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神態,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爲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很自然地匯入到新課學習。

(三)尊重教材特點,自讀自悟,合作研討

我在這裏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引導孩子找出對話,並啓發學生學媽媽語氣讀出來。然後我用貼卡片的方式,把重點語句貼在黑板上,這樣既讓孩子揣摩三個媽媽的心理,又能很自然地完成板書。第二個環節抓住重點語句“一個孩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一個孩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中的一個……一個……另一個造句,培養孩子說話的能力。

(四)進一步讀課文,體會孝敬父母的美德

讓孩子模仿老爺爺說的話,“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孩子”從這句話中懂的“孝敬父母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五)模擬文字情景,促進情感昇華。

讓學生回憶爸爸媽媽曾爲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並在心形卡片上寫出最想對父母說的幾句心裏話,感謝父母的養育和關愛。使情感得到昇華,進一步流露出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各位領導、老師,以上是我對《三個兒子》的說課,不論是教學設計,還是各位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