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說課稿

說課稿1.31W

一、把握大綱、說教材

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說課稿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力氣大的兒子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兒子只顧唱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三個媽媽對她們的孩子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聰明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嗓子好唱歌好聽;第三個媽媽卻認爲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課文透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孝敬父母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低年段學生的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的內容作爲教學的重點。把體會爺爺的話“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作爲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以讀爲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2.換位揣摩

讓學生體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的心情,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五、課件準備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課前,製作相關課件。

錄音歌曲:我的好媽媽、生字卡。

六、本課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設想:

1.以讀爲本:根據語文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自主讀、分角色表演讀、師生評議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體驗激情:由於該文字的特殊性,加之與兒童的生活聯繫緊密,我在對學生的情感培養上狠下功夫。情感的培養與昇華,過程明晰,形式自然,環環相扣,應該是本課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七、關於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爲大家介紹本課的教學過程。教學分五步完成: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我用歌曲:《我的好媽媽》來表達學生對媽媽的愛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和學習課文的動力。因此,課前營造情感氛圍,撥動學生心絃就顯得尤爲重要。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學好生字,爲讀好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生字學習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對孩子來說,生字始終都是枯燥、乏味的資訊。但是,透過老師真誠豐富的誇獎,並迅速與學生生活相聯繫,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就使孩子們馬上爭先恐後地交流,進入興奮狀態,爲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我們學習《個兒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我們仔細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同學們在讀課文時,找出媽媽介紹兒子的話,用橫線劃出來。孩子們就會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走進文字。

(二)自主合作,體驗閱讀內容

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學生首先會依據自己平日裏所觀察並感受到的媽媽這一角色的特點,去自主體驗媽媽的角色,讀一讀媽媽說的話,並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當然,農村的學生拘束不喜歡合作和交流,喜歡合作。還是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這樣不僅增加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友誼,而且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相互彌補的作用。因此,自讀完畢後,讓學生帶着各自的體會與他人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

(三)體會感悟,挖掘內心想法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每個《語文園地》裏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爲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善於發現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在這裏設計了一個透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孩子們在仔細閱讀第八自然段的基礎上,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透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教師引讀:藉助教師深情的語言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爲了更進一步發現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並非常明晰地圍繞第三個兒子的做法進行朗讀體會。

(四)進行情感延伸

爲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的對話,讓學生透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又有動地朗讀出來。老師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奇怪了,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您爲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啊?”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八、關於板書

三個兒子

一個  聰明  有力氣  翻跟斗

一個  愛唱歌  好聽  唱着歌

一個  不特別  接過水桶

老爺爺: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樣板書,既簡潔明瞭,又是對課文內容的最簡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