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價值規律說課稿

說課稿3.05W

教材分析:

價值規律說課稿

(一) 課在全書的地位:本課是全書的重點課123 1第一課是全書的起點課。本課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是學習經濟學的入門鑰匙。 2第一課的基礎知識是全書教學的理論基礎。 3學習本課知識,有助於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國家的經濟政策,正確認識社會上的經濟現 象。

(二)本課在第一課的地位: 學生生活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生活中時時要和商品打交道,懂得了商品﹑貨幣﹑價值規律,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需要,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學習有關貨幣的知識,使學生能對貨幣有正確認識,抵制拜金主義和“金錢萬能“的腐朽思想。學好商品經濟理論,有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主觀念﹑開放觀念﹑平等觀念﹑:效率觀念﹑競爭觀念等,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成爲國家需要的有用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我國正在發展市場經濟,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所以必須對價值規律有較深的理解,才能對我國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有正確認識。這部 分是本課的重點。對價值規律要有正確認識的理解,應明確以下幾點 。 1價值規律是商品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規律。它既不是人類社會所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就存在價值規律 。共有的規律,也不是某一個社會特有的規律,而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規律,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 量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 量爲基礎,實行 等價交換。 3價值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爲轉移的。在商品經濟社會中,人們必須遵循價值 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否則就受到懲罰。但是,人們也可以利用價值規律來發展商品經濟,促進生產發展 。

(三) 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2着重培養學生綜合概括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運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 依據: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而在實際生活中價格和價值往往是不相符的,要使學生正確認識這一問題,必須提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運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不管價格怎樣變化,離不開商品的價值,從長遠的整體的觀點看,商品交換是以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3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改革開放意識,並進行思想平的教育,使學生樹立對待價值規律的正確態度 依據: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經濟建設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學好商品經濟理論,有助於理解我國經濟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立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於克服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認識,幫助學生樹立自主觀念﹑開放觀念﹑平等觀念﹑效率觀念等。

三 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1)重點:價值規律的含義,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我國正在發展市場經濟,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所以必須對價值規律有較深的理解,才能對我國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有正確認識。所以這部 分是本課的重點。

(2)難點:等價交換的原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等價交換的問題上,理論上講商品交換應按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而現實生活中,真正按等價進行交換的商品很少,不等價交換到處都是。

三 教學方法及學生分析

(一) 採用“研究性”教學法。 思想政治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目標。在本節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新大綱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採用“研究性“教學法,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教學理念,並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環節如下:

1、學生自學:佈置閱讀,指明閱讀任務(導讀提綱),指導學生歸納教材內容,並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知識結構圖表。

2, 組討論:針對閱讀中自己發現的問題,先在小組內部交流,集體討論解決;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由組長作好記錄,並總結髮言。討論期間,教師巡視並參與討論,及時瞭解討論情況。

3、精講釋疑:根據組長髮言,引導跨組交流,教師視情況精講釋疑,點明並突破本課重難點。 實踐鞏固:透過練習、小測以及其他實踐活動,實現知能轉化

(二) 採用“研究性”學習法及學生分析:

本課採用“研究性”教學法中實際上已包含了學法。根據“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學法指導側重於閱讀方法指導和討論指導兩個環節。 由於學生存在着智力和性格等差異,因此,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組織相應的學法指導。對於獨立性好、表現欲強的學生,在自學環節,可以提高要求,進行精讀;在討論環節,由其帶動其他同學討論。而性格內向、依賴性較強的學生則適當降低難度,多鼓勵,指導得更細、更深入些,增強其自信。 總之,“授之以漁”、分類指導才能終其一生,使學生各有所獲,因爲――“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三) 教學手段 1表格是科學性和標準化的結晶,也是現代資訊處理的'常用手段,透過對教材表格化處理,既直觀地展現教材內容又培養學生的科學性與創造性。透過對教材的表格化處理,既直觀展現教材內容,又培養學生思維的科學性與創造性。 2 圖片﹑多媒體課件﹑錄像演示,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認識,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繫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概念;能使學生透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四 說教學設計:見下表 步驟 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手段 教師語言 時間 1 複習匯入 貨幣的兩大職能 上臺演講 背景音樂 有實力,當然有魅力! 3分鐘 2 自學導讀 價值規律的含義 動手設計、上臺展示結構圖表 背景音樂 有創意,當然有潛力5 3 討論質疑 等價交換的原則 討論、記錄併發言 背景音樂 課題――創造的先導! 10分鐘 4 精講釋疑 價格變化影響供求關係變化 ( 1 )發言( 2 )辯論 錄像:中國彩電價格大戰 價值規律,盡顯英雄本色! 15分鐘 5 實踐鞏固 本框小結課堂練習 上臺表態做 練 習 結束曲 經濟大潮中你準備好了嗎? 11 6 課外作業 課題:律現實生活中 1分組調查2撰寫調查報告 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做的會更好! 1分鐘 從上表可見,教學設計依據啓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這是“研究性”教學法的靈魂和生命。在時間安排上,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在教師語言上,引用電視廣告語,極富鼓動性和渲染力,較好地處理了學與導的關係;在學生活動上,學生有多次上臺機會。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1、 複習匯入環節:由學生完成,透過學生上臺演講,鍛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學生說得出口,才能寫得出手。同時,教師還能藉此檢測上節課教與學的效果,及時補遺糾錯。用於接班上課,以此形式匯入,更能一下子打破僵局,拉近師生距離。

2、自學導讀環節:讓學生把自行設計的結構圖表透過實物投影儀打上大屏幕,更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和創造的愉悅。

3 釋疑環節:組織學生辯論是本課一個亮點。這是對“研究性”教學法的一個創新嘗試。透過播放錄像、展示圖片及資料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價值規律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引導學生作理性思考,

4:透過總結,動之以情,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並趁熱打鐵,邀請學生上臺作簡短表態,落實本課覺悟目標,並形成高潮,進而自然過渡到本課小結部分。整個教學過程,有知識的碰撞,有情感的共鳴,有創造的愉悅,有神聖的使命感 ―― 知、情、意、行在和諧的背景音樂中悄然轉化!

5,佈置作業下課,是本課的堂外延伸部分,帶着課題去調查研究,在接觸生活,瞭解生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在大量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概括分析出對價值規律的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及協調配合的合作精神。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進行了研究:

(1)我國彩電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彩電價格下降是好事還是壞事?

(3)面對彩電價格下降,康佳等國內9大彩電骨幹企業領導人聚集深圳,宣佈成立彩電價格聯盟,對彩電實行最低限價銷售,甚至還打算進一步制定聯合限產方案,那麼彩電價格聯盟的實質是什麼?如果這種聯盟得以形成,其後果又會怎樣?

(4)作爲彩電生產廠家,如何面對當前的彩電價格戰?在確定了課題研究方案後,同學們分頭收集資料,進全市個大商場家電部抄錄各彩電生產廠家不同型號彩電價格,瞭解哪些品牌﹑哪種型號彩電市場行情好,知曉各生產廠家最新決策動向,回來後共同討論分析整理並運用所學的經濟學理論,撰寫論文

二、說教法

1、案例法。案例教學法從真正意義實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爲基本價值取向,將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有機結合起來,。本課的內容雖然重要,但學生在理解上難度不高。同時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必須很好的結合起來,單純的經濟學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案例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之感受到經濟學原理就在我們生活周圍,每時每刻都在發揮作用,在本課案例的選擇上我選用了兩個案例:一個是湖北勁牌股份有限公司發展之路的現成的案例,一個是“武漢鴨脖子經濟的發展”有待學生自己解決的案例。

2 討論法。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能加深對知識本身的理解,深刻領會知識的內涵,提高比較、鑑別、分析的能力;在討論過程中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提高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和實踐能力。討論法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 說學法 學生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化成爲自己的觀念,自覺外化成爲自己的正確行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透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討論、比較、分析等達到認知和行爲上的教育目的。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瞭解案例-----分析案例------歸納總結-----熱烈討論-----大膽設想-----總結概括,以達到深刻領會知識並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