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變色龍課文原文蘇教版

課文3.37W

《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編整理的課文原文,供參考!

變色龍課文原文蘇教版

變色龍

一天清早,大霧瀰漫,我們正和幾個中非工人在緊張地採摘四季豆。

“啊呀!”小李的叫聲震驚了寂靜的田野。大家以爲他碰上毒蛇,急忙趕了過去。

“什麼事?”

“剛纔我採豆莢時,手碰到冷冰冰的東西,一看是一條‘怪蛇’,嚇了一跳。”

“在哪裏?”

大家在綠葉叢中找了一陣,沒見到“怪蛇”,以爲是小李在開玩笑。

“在這裏!”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掛着一條綠瑩瑩的四腳小蛇,面板和豆葉一模一樣,很難發現。這是條身長30釐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變色龍!變色龍!”中非工人一看就叫了起來。

我細細端詳着:這條變色龍全身翠綠。橢圓形的頭上長着三角形的嘴,兩眼突起,兇相畢露。身軀呈長筒狀,隆起的背部酷似龜背,腹部兩側長着四隻短腳,它卻依然一動也不動。

“變色龍如此遲鈍,如何捕捉食物呢?”

“你別看它是可以連續幾小時掛在枝葉上一動不動,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窺探着,伺機捕捉昆蟲。它的每隻眼睛都能單獨轉來轉去,分別觀望四面八方的東西。當它的兩隻眼睛同時注視着前方時,就會產生一種立體感,準確地判斷自己與昆蟲之間的距離,用舌頭捕獲食物。”中非工人朋加沙繪聲繪色地向我們介紹着。

這時,一隻色彩繽紛的蝴蝶飛過來,離變色龍還有相當的距離。似睡非睡的變色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地伸出它那長得驚人的舌頭——舌頭長度超過它身長的一倍,剎那間,那隻彩蝶已被捲入它的口中,成爲美餐。我們被它嚇了一跳。

“變色龍真的會變色嗎?”

“真的,不信,馬上試試看。”朋加沙抓起變色龍,先把它放在香蕉葉上,它的面板變成了香蕉葉色。接着,又把變色龍放在棕色的泥土上,我們眼看它慢慢地從綠色變爲棕色。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從棕色變爲淺灰色。

變色龍,果然名副其實。

朋加沙告訴我們,變色龍數量不多,難得碰到;於是我們將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作品主題

態度變化:

第一次判定(6—8段):弄死狗,罰狗的主人。 作出判定的根據不知是“誰家的狗”。

第二次判定(9—13段):狗是無辜的;原告是“敲竹槓”。 作出判定的根據——有人說“這好像”是“將軍家的狗”。

第三次判定(14—17段):狗是“胚子”;“原告”是受了害,要教訓狗的主人。 作出判定的根據—巡警說“這不是將軍家裏的狗”。

第四次判定是(18—20段):稱是嬌貴的動物,用自己的名義派人把狗送到將軍家去;“原告”受斥責。 作出判定的根據—有人說:“沒錯兒,將軍家的狗!”

第五次判定(21—23段):“這是條野狗”,“弄死算了”。 作出判定的根據—將軍家的廚師說“我們那兒從來沒有這樣的狗”。

第六次判定(24—27段):小狗“怪伶俐的”,咬人咬得好,“好一條小狗”。 作出判定的根據—廚師說“這是將軍的哥哥的狗”。

奧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幾分鐘內,經歷了五次變化,而對狗的稱呼及態度就變了整整六次。善變是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作品以善於適應周圍物體的顏色,很快地改變膚色的“變色龍”作比喻,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麼他嚴懲小狗,株連狗主,中飽私囊;如果狗主是將軍或將軍哥哥,那麼他奉承拍馬,邀賞請功,威嚇百姓。他的諂媚權貴、欺壓百姓的反動本性是永遠不變的。因此,當他不斷的自我否定時,他都那麼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變色龍”——奧楚蔑洛夫已經成爲一個代名詞。人們經常用“變色龍”這個代名詞,來諷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對立的觀點間變來變去的反動階級代表人物。對他們說來,毫無信義原則可言。萬物皆備於我,一切爲我所用。

《變色龍》是契訶夫的許多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一篇。它沒有風花雪月的景物描寫,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安排,作家在描述一個警官偶然審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中,只用寥寥幾筆,就極其簡練、鋒利地爲我們勾勒出一個靈魂醜惡,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警官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寄寓着一個發人深思的主題。

契訶夫所創造的奧楚蔑洛夫這個典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出當時俄國“警察國家”的黑暗與反動。但契訶夫對這種現象不是直接採取忿怒的揭發和深刻的批判,而是運用幽默和諷刺的卓越藝術技巧,揭露了這個封建專制國家在華麗莊嚴掩蓋下的醜惡與卑劣。

寫作特色

運用社會環境描寫。烘托了冷清、淒涼、人情冷漠、勢利的社會氛圍,這正是軍警憲兵當道的沙皇統治的真實寫照。多次運用細節描寫,形象具體地凸現了警察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揭露了沙皇統治的社會的黑暗。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對話描寫。它透過個性化的語言,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具有十分強烈的諷刺效果。

《變色龍》中的對話描寫,以奧楚蔑洛夫爲中心,可以分爲五組:奧楚蔑洛夫與赫留金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圍觀羣衆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助手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將軍家廚師普洛柯爾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小獵狗的對話描寫。契訶夫透過這五組對話描寫,一方面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變色龍》中涉及到的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奧楚蔑洛夫及周圍衆人的心理。奧楚蔑洛夫對不同的說話對象採取不同的態度,其對話內容有時是漸變的,有時卻是突變的;對人如此,對狗亦如此。漸變時靠“脫加”或“穿大衣”的動作過渡,突變時乾脆、果斷,直接用語言和麪部表情顯現。

比如,普洛柯爾說:“瞎猜,我們哪兒來這樣的狗!”奧楚蔑洛夫馬上就從罵赫留金、稱獵狗是“嬌貴的動物”中來了個急轉彎,他講“那就用不着白費再上那兒去問了”,“這是條野狗”,“弄死它算了”。精彩的是奧楚蔑洛夫與小獵狗的對話描寫,既寫他對小獵狗的讚美之情,又寫他對小獵狗的諂媚之態,因爲小獵狗的主人是“貴人”,諂媚到肉麻。作者在不露痕跡、不動聲色的自然對話描寫中,充分表現了對奧楚蔑洛夫的嘲諷與批判,既批判他對市民的“無禮”,又寫他對達官的“獻媚”,充分展現了契訶夫高超的寫作水平和愛憎鮮明的態度。

作者在文中中四次寫了奧楚蔑洛夫的大衣,透過對“脫大衣”與“穿大衣”的細節描寫,揭示其誠惶誠恐的心態。他面對將軍家的狗,如同面對將軍,惟恐照顧不周,殷勤不夠;衣服成了他出爾反爾的遮掩之物,是他“變色”的最好工具。面對小百姓時,奧楚蔑洛夫的大衣似乎威風八面、作威作福的象徵,穿着這大衣,就有了藉助的權力,可以對小百姓兇橫霸道;對位高權重者奧楚蔑洛夫的大衣又成了權力的衛道士,極力袒護那些位高權重者。契訶夫透過“大衣”細節購置,出神入畫的刻畫了奧楚蔑洛夫的內心。

契訶夫寫奧楚蔑洛夫的語言明瞭了他對人物性格的深刻,所以他描寫人物的語言完全是個性化的,充分體現了“變色龍”的個性。奧楚蔑洛夫的語言多變。有罵人語言,如“豬崽子“、“你這混蛋”、“你們這些鬼東西”等。有訓問語言,如“這兒到底出了什麼事?”誰在嚷?”你在這兒幹什麼?”等,這些審問似的語言往往連用,讓奧楚蔑洛夫的身份與性格得到充分展示。命令的語言,如“把手放下來!”“馬上去辦,別拖!”“把狗帶到將軍家裏去,問問清楚。就說這狗是我找着,叫人送上的”等。有恐嚇語言,如“我要好好地教訓他一頓”。

這些語言可以揭示出他官架子施官腔的特點,也表現他庸俗、空虛的心靈。奧楚蔑洛夫的語言又是多變的,對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不同的話;對同一對象說不同的話,語言明快,其隨心所欲、見風使舵的技巧可說是純熟無比,顯示出官場“老油子”的心態,更表現出他是沙皇忠實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