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高中家庭教育

高中家庭教育1

摘要: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孩子的品質、性格養成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從家庭教育的誤區及危害、家庭教育方法、家庭的教育藝術、做好家長的角色幾個方面深入淺出的結合多年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進行了家庭教育有益的初步研究與探索,希望起到了拋磚引玉的目的。

高中家庭教育

關鍵詞:家庭;教育;探微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和個別方面上來說,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比學校學校教育還重要。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家裏說些什麼,做些什麼,看些什麼,給孩子教些什麼,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孩子的品質、性格養成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誤區及危害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情形:當孩子犯了錯誤、學習成績不佳或下降、不聽父母的管教等行爲出現時,有些父母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生氣發火,輕則責備訓斥,重則打罵、體罰等。還有的時候,家長因在單位工作不順利,遇到煩心事,受到領導批評,與同事發生爭執;在家中夫妻發生矛盾,身體不適生病等,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無端地遷怒於孩子,拿孩子當出氣筒。這樣一來,卻在孩子的心靈上埋下了禍根。

專家研究表明:當父母因錯誤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發脾氣、使性子,不僅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生理上產生消極的應激狀態,還會使親子關係緊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疏遠父母,編造謊言矇騙家長。

二、家庭教育方法

(一)關心孩子,愛孩子

愛是人類的天性。在所有愛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自然的,也是最爲堅固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令孩子感到快樂。同時也培養、引導着孩子愛別人的天性。一個沐浴着父母真誠的愛的孩子,永遠不會悲觀、不會覺得孤獨、不會寂寞彷徨,他們將會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間的交往,造就和諧快樂的氣氛,給家庭帶來幸福。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必須做到:

1.不論在任何時間都要始終不渝地關心孩子的成長,關心孩子的健康、情緒、精神。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心他、支援他,你是他堅實的後盾,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你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愛,更不會遺棄他。

2.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行爲。認真及時地發現、解答孩子的困惑與疑難,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參與分享他們的快樂與傷心。

3.真正的愛不是無原則的愛。對孩子的教育應以鼓勵、表揚爲主,但應該的批評必須批評,只要你說明理由,把握好尺寸與分量,孩子是會接受的。

(二)瞭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進入青春期(12到18歲),特別是在十四歲後,與父母的關係發生變化,進入所謂的“對抗期”,他們不願聽父母的囑咐,告誡,不願與父母在一起,而喜歡與同學,朋友相處。這樣的階段,父母應及時地變化方式,不是限制,而是鼓勵孩子獨立,幫助他結交品行好的朋友,給他自由活動的時間、空間,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恰當的指導和引導,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的教育藝術

只有情感上溝通了,心理上才能相容。家長和孩子要經常採取個別交談或家庭會議形式的溝通思想。多聽孩子談話,要恭恭敬敬地傾聽,有不同看法,要進行平等討論,不可強制孩子接受家長的觀點。

1.善於傾聽孩子的意見和感受。

①排除主觀偏見,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②一定要認真聽孩子講話,應表現出熱情,有興趣,高興和孩子溝通,正確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講話時不打斷,不批評,並能從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說話的內容,使孩子感到他被理解,重視和接納。

③父母要注意孩子內心的需要與感受,體會他們的苦惱和心理矛盾,鼓勵他們坦誠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贊同他的某些行爲,並不表示對他的感受不理解不認同。

2.言語要切合實際,合情合理。

父母與孩子交流思想情感和社會資訊要實事求是。對社會問題的評論要一分爲二地。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學會唯物辯證地認識問題和評價事物的思想方法。經常運用切合實際,合情合理的溝通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理智感,自信心,增強教育效果。父母可親可敬,可以依靠和求教的形象就會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來。

四、做好家長的角色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如果能做到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一個親密的戰友,一個知心的朋友,一個能接受批評教育的受教育者,並且在教育孩子時要做到有“四心”即:細心、耐心、決心、恆心。那麼這樣在家庭教育、培養孩子方面就會做得很成功。

(一)成功的領導者

家長跟孩子的關係首先是做一名很好的領導者。肯定地說,家長不能等同於朋友,因爲在某些場合下,朋友不能對孩子有太過於直接的批評,也不能對孩子進行引導性的工作。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有自己的角色了,要注意把孩子的缺點給指出來,並讓他去改正,而不是姑息縱容。在這一點上,家長們還要注意,不能手軟,不能拖。

(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有時候,孩子在生活上會有很多問題,這時候的家長,只要讓孩子把他的心思講出來,家長安靜地聽就行了。聽完之後,家長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慰自己的“朋友”。這時候,孩子會覺得父母是自己最好的知心朋友,在內心會有莫大的滿足與安慰。家長這樣做,不但可以給孩子以正確的幫助,也可以和孩子建立更好更深層次的感情,更利於家長的其他方面工作的開展。

家庭教育,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工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家長應配合學校老師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高中家庭教育2

父母對孩子的寵愛和管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就像父母常常對我們說的:"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不愛你誰愛你啊!"但是,別讓這種愛成爲孩子的負擔,和束縛他們自由的"牢籠"

最近在網上流傳的成長日記很受關注,甚至上了熱搜榜。日記是南京一位人稱"迪爸"的家長爲上小學的兒子寫的成長日記。兩年多的時間已經寫了幾百篇,這些日記有的是與兒子對話的實錄;有些是帶兒子參加課外活動的記錄;有些是針對兒子的行爲對生活的反思和隨筆。顯而易見,這位"迪爸"對兒子可謂是關心至極,生怕錯過兒子成長的一點一滴,硬要把兒子每天的言行舉止都記錄下來。

可是,家長對孩子太過密切的關注反而會束縛孩子的自由成長。家長的過度關注,會是孩子過分的依賴於自己的父母,沒有自主獨立的能力,對於事情的應變能力差。只要發生一些稍爲棘手的問題,就會馬上束手無策,等着父母來解決;然而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總歸是有限的,不可能無時無刻地在她的身邊,一旦離開了家長,他們就會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不知該如何是好。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全部都是因爲父母太關注孩子了,何不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處理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成長。如果什麼事情家長都伸手去幫助孩子,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力,孩子沒有得到成長,將來遇到問題不知所措,說不定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蒲公英長大了也會離開媽媽,隨着風四處落家;小鳥長大了也會離開鳥巢,搭建屬於自己的家;小樹也終有一天會離開大樹的懷抱,獨自迎接暴風雨的來臨。

關心,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好事但是,千萬不眼讓這種關心與疼愛成爲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不要讓孩子做一個永遠也斷不了奶的人,適時侯也該讓他"斷奶".

高中家庭教育3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專業(專業要的分很高),這次高考總成績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內(隱去文理),英語和語文單科成績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內。

孩子從小興趣愛好廣泛,小時候彈鋼琴——中途廢了,中學時彈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時吹葫蘆絲——現在還有動靜,就唯獨畫畫還是其最喜歡的——鉛筆畫、圓珠筆畫,從小到大任性畫着。最愛看影片——法國《虎口脫險》,喜歡NBA,喜歡德國足球隊,更喜歡F1法拉利車隊的舒馬赫。在去年十一舒馬赫進行賽車生涯倒數第三站的時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這要是讓班主任老師知道還了得?因爲學校一再叮囑放假在家,各科要“閉門思過”。

說說課外學習,所有校外補習班,包括學校自己辦的,不管花錢的免費的,孩子從不參加,即使今年寒假學校高考班加課,也是這樣,挑2天頂不過去的上上。孩子認爲,只要課前預習,帶着問題聽講,記住知識點,做好作業,就行了。可能我們覺得這說起來簡單,結果能是這樣嗎?我想這還要檢查幾段式的成效:預習中的問題課上能否講到?講到了能否聽懂?聽懂後能否能記住?記住後能否能舉一反三?講不到和聽不懂的,課後還要問老師同學,記不住的和舉一反三的要常練習。孩子不想聽已經掌握的課,認爲耽誤時間。其實這不能怨老師,現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因人施教,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基礎來掌握教學進度,“快”的同學就要將就一下,所以,補習班的事情隨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記得我在這裏某個帖子曾說過,務必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學習的成果跟學習時間沒有絕對正比關係,但也不會出現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內心在外,稍有風吹草動心就跑了,這點,要學習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讀經的功夫。更有學生甚至根本看不進去學不上來,聽讀練習左進右出,模樣正確但做功無效。這樣的學習效率是應該要當事“演員”和家中“觀衆”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21點左右睡覺的習慣,有F1直播的時候夜裏都起來“值班”——有國外時差,但這情形不多(去年12月底舒馬赫退役了,賽車就從此不看了)。春節後到高考前也沒有睡覺超過22:30的,這樣會保證白天上課的精神。早睡不會失眠?習慣了就好了,失眠是因爲我們大人心事太多,腦子裏天天上演無窮集的肥皂劇,一樁樁一幕幕的循環放映沒完,小孩子沒那麼多事兒。

關於家長:我們對孩子的管理是“放”,放不是放縱,管也不是管死。這樣管理的理由是源於孩子的自覺性非常強,對事物的看待比較理性。我們在學習上沒有管理過孩子,憑其自覺,即使功課上有小過失,也沒有在過錯上責備過,相信孩子自會吃塹長智的。我也勸各位千萬不要用過重的言語教導孩子,例如說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試卷低級錯誤而影響成績時,可以說:你如果做對了,考分還會更高之類的話,其實提醒的作用是一樣的,沒必要挫傷和戳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們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時孩子理解不了我們刀子嘴後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從小學習不錯,也從沒給其設立過學習上的榜樣——如向某某學習之類的,我們認爲沒必要,徒增壓力。其實家長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着孩子,之所以選擇經濟,可能是因爲我經常看些經濟類文章和報道,孩子也跟着看,潛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課外讀物,孩子都看,只要感興趣的,全捋一遍,高考衝刺階段,也每天看書報雜誌。當然太專業的就看不懂了,連環畫現在還看呢,倒是不喜歡電腦遊戲。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們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顧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學校不教的中國傳統文化,全是修枝剪葉的小活,沒操什麼太大心,移樁伐乾的動靜不曾發生。學校家長會12年來我從沒去過,都是愛人代勞,回來溝通一下。記得今年初,家長會後愛人聽取某老師意見時,其反映,雖然孩子歷來是學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時他任教的這科作業完不成,我知道後即刻與孩子溝通,委婉的問各科作業多不多,做得完嗎?當得知在“雪片飛舞”時偶有捨棄,我問:會影響自己什麼?回答是:做不過來就挑着做,一看就會,純屬耗時走流程的,沒時間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點兒時間也認了。我沒有過多責備,只是說要尊重老師,要給人面子,今後儘量減少這樣的事發生。

關於社會:孩子們像破繭而出的幼蟲,不諳世故,學校閉門造車的事又太多,學生極度缺乏社會實踐課,關心關懷他人的機會根本沒有(獨生子女原因),現在的思品課政治課都是應景的教育,除了應付考試,我們家長看看都覺得空洞,再加上現今社會禮崩樂壞,也根本指望不上學校除書本以外能給孩子們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來只能靠自己言傳身教了。如今的學校除了競賽就是評比,一切圍繞着書本,圍繞着升學,不讓學生帶上眼鏡誓不罷休,說句難聽的話,我們這是缺“德”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時糾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不良習慣,這改起來就費勁了,一旦習慣變成了習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還會透過基因遺傳下去。

上面提到了“德”,關於“德”的品行教育有很多內容,單就“積德”二字,我是這麼給孩子講的:聽到過老北京罵人——“你就積點兒陰德吧!”這樣的咒人“教誨”嗎?知道什麼是積陽德、積陰德嗎?來來補課。

什麼是陽德:自己的善行讓人知。如署名的賑災募捐、落款的築路建屋等等,這些他人都可對號入座的感恩戴德。

什麼是陰德:自己的善行未人知。如隱名在街頭獻血、埋姓於貧困助學等等,這些他人不曉只有天知的無量功德。

陽德主外,陰德主內,陽德有榮,陰德有壽。培養人的慈悲心,還要先從積陽德這初級階段開始做起,要想讓凡人拋棄世俗間的功名束縛,還要有相當的修行積累才行。當然了,積陰德的法力是最大的。在現實生活中陽德和陰德表現形式互補,各顯其功。古人說:“上德不德,下德執德。”意思是說:品德高的人不會執着功德和名利,品德差點兒的纔會計較。不過初學的人行善,難免會執着善相。我們要想脫凡入聖必須勤陽德,重陰德。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民間有語:“相隨心變”,說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轉。這善能使鬼變成人,惡也能使人變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並不美,仔細想來,是其臉上每一細胞裏都缺少善的內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卻令人感到親切和不凡,這是其面部各細胞間“善”的組織液都“透”出來了。

這是我給孩子發的一封郵件,我看到孩子讀了,不知小小年齡是否理解,但我覺得夠淺顯了,但願今後能知行合一。

總之,學習沒有太多捷徑,要靠積累。什麼叫積累,就是“累”的聚積。我孩子握筆的中指一側有個硬結,肯定永遠不會消除了,雖然這與一貫的不良持筆姿勢有關,但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學習成果的積累和不良習慣的形成。

最後談一下對知識、學問、文化、智慧這幾個合成詞不嚴格的淺顯理解:

什麼才叫知識,它是人們透過日常的“見聞覺知”逐漸積累起來的大百科常識。它跟上學與否沒關係,再粗俗的人都會有很多知識。

什麼才叫學問,它是將人們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生活中去。它跟讀書多少沒關係,有一技之長的工人、農民,他們可能是文盲,但手藝出衆,這就是學問。

什麼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學到的“文”修正自己的行爲,化掉自己的稟性,變化自己的氣質。沒有“化”的人應該叫“文人”,而不是“文化人”。它跟教育程度沒關係,這樣的人太多了。

什麼才叫智慧,它是人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只是更進一步地認識事務,還是在“知”的層面上,慧是相應的提出解決方案。它跟學歷高低沒關係,我們平常要只有智沒有慧也不圓滿啊。

人拙手笨地寫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心想事成,課本以外的千萬不要忘記教,那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責無旁貸。

高中家庭教育4

什麼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是像《虎媽戰歌》似的嚴厲的中國式家庭教育,抑或是學習西方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放鬆,不讓學習束縛孩子?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衆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非三言兩語一篇文章可以說清楚的,道明白的,分出孰好孰壞。

當前中國教育,雖然政府一直在提倡也在努力改善中國的教育方式,不給學生太大的學習負擔,但卻遲遲無法減少學生肩上的擔子。曾經看到過一個漫畫作品:一個父親看到報紙說現在學生都在減壓,於是,他對兒子說:“兒子,要是你再加一把勁,不就可以躋身全年級前十名了嗎?”政府減壓,家長加壓,爲什麼對着幹?

中國式的嚴格教育真的不好嗎?現在有一些小學生的學習自制力比較差,常常需要家長在背後像趕牛一樣,一鞭子下去,立即認真起來。我的鄰居有一個正在上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從小非常喜歡玩,很淘氣,以致上學了也沒能把心思收回放在學習上,幸好他的媽媽像虎媽一樣,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之嚴厲,沒做完作業不準出門玩,上學日不準看電視,在學校要表現非常好,萬一犯錯誤,在學校被老師懲罰,他回家還要接受媽媽的“魔鬼教育但在這嚴厲的家庭教育氛圍之下,小學生的成績一直在中上層,這樣的孩子,要是給他一個寬鬆的環境,能行嗎?

高中家庭教育5

"迪爸"的熱點又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兩年多記錄的幾百篇成長日記讓人不禁思考,是愛的堅持不懈,還是過度地介入,束縛孩子的成長。我認爲,"迪爸"的行爲不僅沒有束縛孩子的成長,反而有助於父子的共同成長。

大自然中,不難發現,一株再美麗的花,一棵再筆直的樹,不經意間也會有枝杈旁逸斜出,即使是經過人工打點的植株,時間久了,也會參差不齊。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在從小的生活中,父母的引導與指點就尤爲重要。無論是孩子成長中所犯的錯誤,還是不適當的言語或行爲,父母的及時糾正以及時常提醒,甚至是特定的教育,都是對孩子性格,人格及精神的塑造。時時的密切關注和記錄,不只是家長的反思,還有提醒,有助於今後對引導方法的及時調整,更是對孩子的警示。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的孩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了自己,並檢查自己的人格。"於是,便成了那廣爲人知的一句話"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在與孩子的密切交往中,看到孩子的行爲,便會不斷提醒父母及時發現並改過自身的問題,以便爲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一件被當成笑料的故事講述了:一天一個人對自己的兒子說:"這幾天你一直玩遊戲,就不能控制一下把精力用到學習上嗎?"於是兒子回答:"以前爺爺經常告訴你不要整宿到外面打牌,你不也還是去了。"可見,無論是行爲得當還是失當,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重點是有過錯及時改正。儘管父母不一定做得盡善盡美,但要始終如一地標準要求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更是影響孩子的關鍵鑰匙。有時,一句鼓勵,一句期許,都足以撐起孩子的人生目標,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而這些又恰恰建立在相互陪伴的基礎上。曾經有一個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名年幼的兒子,靠放牧爲生。一天他們趕羊到山頂,一羣大雁飛過,兒子們便說,如果可以飛起來甚至比大雁飛得還要高,該有多好,這樣,就可以飛到溫暖的地方,不用再放羊,還可以飛到天堂看媽媽。於是牧羊人鼓勵兒子們說,你們現在還小,如果想飛,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可以飛起來,去你們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記父親的教導,並一直爲此不斷努力,等他們長大後終於飛起來了。他們就是萊特兄弟,他們發明了飛機。

只有堅持不懈的陪伴和密切的關注,才能指導孩子的進步,並修正自身的瑕疵,甚至在必要的時刻提出關鍵的指引。這,便是共同成長;這,便是陪伴的力量。父母是助孩子揚帆起航的風,孩子是提醒父母時刻轉航的風向標,相伴相行。

高中家庭教育6

營造和諧歡樂的家庭氣氛 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在家庭中成長,如同一棵小樹在自然界中成長。良好的自然環境對樹木的生長有利於它快速成材。同樣,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將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溫暖的笑容就像金燦燦的陽光普照着小樹,而父母的愛就如同綿綿細雨滋潤着小樹,滋潤着孩子的心田。這棵小樹有了充沛的陽光雨露怎能不茁壯成長呢?因此,我非常重視家庭的文化氛圍的建設,注重學習型家庭的打造,比如:孩子獨立的書房、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等等,努力爲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顯然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着積極作用。所以作爲家長在各方面要成爲孩子的學習榜樣,這既是家長的責任,更是孩子的希望與未來!一是家長們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說不文明的語言、翻閒話、或者經常發牢騷;二是要把快樂、輕鬆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學會寬容、大度、隨和;三是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推着他、引導他向着好的方向發展,既不要讓孩子失去個性限制他們的發展,也不要聽之任之隨隨便便不去約束。每個孩子都有一些愛好和優點,作爲家長,要善於挖掘孩子的這些潛質,將這些愛好和優點得到更好的發揮和發展。

高中家庭教育7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幹,說是隻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纔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爲的是啥?還不是爲了將來投身於社會能夠立足罷了。那你沒有能力咋混呢?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能力需求。首先,應從社會實踐和勞動中汲取經驗。但也得讀好書,才能更好的掌握。讀書不能讀“傻”書,要將從書本中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所以這些都是互相循環的,相輔相成。從勞動中,體會快樂和樂趣。現在在我們的中國家長就是太過於重視學習和溺愛自己的孩子,而輕視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溺愛不等於愛。

在現代社會裏,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這樣父母的愛就都獻給了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地疼愛。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塊小石頭拌拉一下,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樁,小孩子摔一跤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讓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國家長。當這個小孩子摔跤了以後,他的父母必會百般呵護地說:“我的小寶貝兒,沒事吧,疼吧?”有些家長甚至會帶孩子全面調查一下。這是不是離譜了些,本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在中國家長的眼裏是都麼重要的一件事呀!

這不是愛,是溺愛!

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終全面的依賴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爲一顆小苗,那不經風雨怎能在這多面的社會圈子中,茁壯成長。

我感覺還是讓孩子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但也要抓住學習。這樣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再會很輕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長大了才能讓父母少操點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勞動,把所有事情都包下來,那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缺陷。像這樣慣養他們,長大了只會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我同樣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我的父母從來就嚴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務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養。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爲自己做飯,時間長了我也便學會了。甚至還能爲大家露一手瞧瞧。勞動並不難,不知你願否?

在激勵鬥爭的社會中,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與勇氣和他們競爭。能力在於培養。在一次次失敗和成功之間積累經驗,這樣你纔會越走越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你願意不斷磨練自己,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高中家庭教育8

自我意識的問題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的認識和評價。隨着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他們要求別人瞭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爲什麼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越大越難管?高中生卻抱怨父母不理解他們,這裏就有矛盾存在:一方面,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增強;另一方面,在家長眼裏,他們還是長不大的需要照顧的小孩。針對這些情況,家長們能夠尊重高中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愛護孩子的獨立人格。

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對高中生要少些命令和限制,多一些對話和理解。不管工作有多忙,至少要有時間和他們坐下來談談心,瞭解他們心裏在想些什麼。出現了問題,要能夠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心情,而不要沒有弄清緣由就橫加指責,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2、家庭要民主化,實行家庭的民主化管理,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讓高中生噹噹家,培養他們形成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

3、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強,對他們不要過分指責,更不要總是“舊帳”重提。對高中生的一些過失,只要他願意改正,就不要總是掛在嘴邊不停地去數落。

情緒方面的問題家長們要仔細觀察高中生子女回家後的一些表情、語言、動作。這個階段的學生比較容易激動,情緒還不是很穩定,也會感情用事,對一些事物會比較敏感,他們情感的外部表現有時和內心體驗是不一致的。父母要注意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父母看似平常的行爲舉動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當發現高中生情緒不好時,要多引導,瞭解原因,讓他們把苦惱、煩惱傾訴出來,同時還要注意多表揚、多鼓勵、多給成功的機會;還有就是儘量少拿高中生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給他們樹立榜樣本無可厚非,但把他們和其他人做比較時,要注意方法、方式,否則就很容易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意志的問題高中生的意志力雖有一定發展,但在學習中還是有較多的同學沒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加以引導了,不能聽知任之,長期這樣下去,學業就會荒廢。對一些意志力比較薄弱的高中生,家長可以鼓勵他們經常參加一些爬山、長跑等體育鍛煉,讓他們在體育鍛煉中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

人際交往的問題高中階段是交友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很多都是在高中時結交的。但有些同學因爲性格、環境等方面的原因交不到朋友而感到孤獨。比如說,很多同學有交友的渴望,但由於性格較內向,比較自卑,就很難和同學打成一片。人際交往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異性交往。很多同學沒辦法正確處理與異性的關係,有的同學不知如何與異性交往,甚至一和異性交談就臉紅:有的同學則把握不住異性同學之間交往的度,超越了正常的同學交往,走得太親密,把握不當就陷進早戀的泥潭。因此,家長要根據高中生的個性特點,鼓勵和支援他們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也要適時地對他們進行科學的青春期教育。如果高中生有早戀的問題,不能視之爲洪水猛獸,首先對於這種現象要給與理解,然後再進行開導。

升學和擇業的問題高中生對職業的選擇已出現較爲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進入了預備期,他們已經能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社會價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要求,選擇具體的職業和層次。這時,家長要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生活目的。很多高中生覺得讀書很沒勁,其實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當他們有了一定的職業取向,家長就應該根據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揚長避短,進行有目的地培養。如高中生喜歡教師職業,但性格卻比較內向膽小,不敢在衆人面前說話,家長就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家庭聚會,並讓他們出面聯繫、主持、接待等,還可以鼓勵他們去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透過一系列活動,使孩子大膽起來,性格逐漸開朗,以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總之,現在的高中生缺乏的不是家長的噓寒問暖,他們更需要的是家長們的關心、理解、尊重和正確引導。

高中家庭教育9

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說,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高中家庭教育10

我認爲,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必要加強。現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實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兩三天的假。由於學習忙,寒暑假也比小學初中的短。家長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也就相對較短,家長對孩子們的影響時間短,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對他們來說猶爲重要。而高中的家長都是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正處在事業的高峯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時間和精力也相對較少。其實教育孩子們也是這個時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正如一個家長所說“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兒子,讓他成材。”事實上,孩子們的成材也是家長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那麼,高中階段的家長怎樣實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呢?我想,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們認爲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們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爲,很有必要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讓孩子們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支的習慣。前美國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裁,洛克菲勒,每個星期給孩子們的零花錢只有三十美分,相當於人民幣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們每週把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好,下週領零花錢的時候交父親檢查。後來,他的兒女,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要依靠億萬富翁的父親。新時代要求我們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習慣,就可以將自己的財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而不會由於金錢問題而時時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學會理財,也就是學會規劃人生,會理財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一段時間過去後,要讓孩子們算算賬,一個學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錢。

另一個方面也要讓孩子們參加一些勞動,嘗試去賺錢,瞭解金錢來之不易,而且必須透過勞動獲得。這樣有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

“嚴是愛,鬆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們,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們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範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們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們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在今年6月末日報道的,13歲考上大學的天才兒童曾永康的悲劇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爲對孩子們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於放縱,放任,不等於對孩子們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等於可以原諒孩子們的所有錯誤,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們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們有健康的心態在寬鬆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們的信任,使孩子們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們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良好習慣。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自主意識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們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們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爲“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爲“心理斷乳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們來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們,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歡懷疑別人,卻又缺乏科學依據。

因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們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必須瞭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們隨着身心的成長髮育,逐漸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的時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們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們的自尊心,要儘可能支援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們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爲,以防孩子們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爲,家長可以採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們的順從行爲。

四、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打造孩子們的核心競爭力。

新教育理念認爲:“人人有材,人無全才,因材施教,個個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成材,而因材施教,揚長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讓自己的孩子們成材,成材的道路千萬條,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學校就有獲得了湖南衛視舉辦的20xx年超級男聲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級女聲第二的黃雅莉,他們能在數萬名選手裏頭脫穎而出,不能不說是人才,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成功。這都是他們自己揚長避短,學校和家長因材施教的結果。

高中家庭教育11

在家庭教育中,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捨的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會感受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把握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提供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如今日穿哪件衣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等。在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選擇性的問題常常可以使家長避開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以“不”來回答所有問題帶來的難堪:在這一階段,對於開放性的問題(“……好不好?”“咱們……吧?”等問題)家長很難得到滿意的回答,孩子往往以“不”來作爲標準答案。而“選擇題”對於孩子來講,一般會進行認真地思考和答覆。

在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因爲孩子的反應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發問,孩子就能回答,一定要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時間。而耐心的等待,更會表示出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地重複我們提供的選項,因爲孩子開始學習思考的時候可能在過程中忘記自己在幹什麼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還是短暫的。另外,明確地說明和處理一件事的同時,仍然包含選擇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須要做而孩子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它的處理過程中設定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選擇機會,孩子往往會較愉快地進行選擇從而完成了這項工作。

總之,從小給孩子機會選擇做什麼事情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負責的品質。

高中家庭教育12

摘 要: 教育是一門科學,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鑽研、積累和完善,每一個學有所成的孩子都是被教育成功的偉大作品。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家庭教育是一個最直接的教育環境,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源。在每個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成敗決定了整個教育過程的成敗。

關鍵詞: 家庭教育 現狀 問題 對策

莎士比亞曾說:“教育隨生命開始,在我們覺察個性已建立之前,後來的教育已很難將它轉移及改變。”這句話足以證明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是多麼重要。近年來,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計劃生育國策的順利實施,我國的教育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兆頭。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憂慮的問題,恰逢文革時期,他們的文化涵養相對來講都比較低,這就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因此,必須認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填鴨式”教育

現在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由父母親自撫養,這些父母在商品經濟的競爭中意識到了生活的沉重壓力,他們認爲只有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孩子才能在將來生活得更好。他們慷慨解囊,今天爲自己的孩子報了電子琴班,明天報了美術班,後天報了舞蹈班等,從來不考慮孩子幼小的心靈根本就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孩子對這些東西產生了牴觸情緒,產生了逆反心理,於是家長很難與孩子再有溝通的機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二)“溺愛姑息型”教育

隨着計劃生育國策的順利實施,中國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把子女當成了寶貝疙瘩,孩子在家中便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是大人們的中心軸。這些孩子長期以來養成的以自我爲中心、自私自利等壞習慣很難改變,勢必會妨礙孩子與人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家長則不注重孩子的自立意識、自理能力、自我判斷能力的培養,父母對孩子是毫無原則的大包大攬。這讓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養成了依賴心理,極易走向極端,對自己的失誤和別人的過失難以寬容,愛鑽牛角尖,面對挫折和困難不知所措,缺乏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三)“奉行棍棒式”教育

部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對待自己的子女簡單粗暴,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就進行責罵、毆打。打罵過後又不知道給孩子進行開導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和一些社會上坐在一起喝酒、抽菸,最終走上歧途。

(四)“保護型”教育

現在有些家長將對孩子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他們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自己的孩子給自己哪怕一點點的幫助,從來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在家讀書、寫字。即使在假期,這些孩子也只是在家閒得無聊看電視、玩遊戲,沒有機會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種被保護起來的孩子,就極易形成好吃懶做,害怕吃苦受累的惡習。到頭來,家長後悔莫及。

基於以上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實施以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意願

從教育的方法來講,“填鴨式”的教育、父母的大包大攬,遠不如將智慧科學地轉移到孩子的身上。應該注重孩子的意願,根據孩子的需要給予不同的滿足。家長過快或過早將壓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往往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父母的這種做法是欠考慮的,是缺乏科學合理性的。現在的父母都迫切希望孩子表現突出,最好是讓父母感覺自豪,其實父母應當學會耐心地等待孩子開口要求,並允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寵子必害子,這話一點都不假,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父母不會調教自己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路。再者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缺乏是非觀念和人生經驗,必須有親人給與正確的引導,才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發揮探索精神和創造精神,讓孩子在取得進步時得到及時的表揚和肯定,改變他們被溺愛姑息留下的壞習慣。使他們樹立自信,消除長期以來造成的孤僻、自卑的陰影,在正確的引導下判斷是非,自己選擇正確的學習生活方式。

(三)轉變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會造就無數個卓越的天才和衆多的偉人。家庭教育的質量,從大的方面來說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從小的方面來講,則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扮演家長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孩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傳統的、守舊的那種教育方式在現在已無用處。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反對過分的方法,特別是家長覺得我說的就是正確的,不允許孩子反對。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教育孩子不能用恐嚇,用恐嚇約束孩子是一種嚴重的錯誤,所以不要對孩子採取高壓政策,實行棍棒教育。當然,在適當的時候對孩子也要有一定的訓斥。但要注意:①痛斥孩子的必須是孩子敬重或愛慕的人,他們才能細細體味訓斥的話,纔有可能收到警鐘長鳴的效果;②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很有靈氣,都是有血性、有志氣的對於要強的孩子,訓斥有時產生激發上進的作用,但如果孩子不是特別要強的那一類,則不要訓斥,免得再加深他們的孤獨感。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合理正確。

(四)將課堂帶進自然

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對人的氣質神韻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大自然的博大、神奇、變幻和美麗是增長知識、開闊胸懷、陶冶情操即進行環保教育的好場所。而農村孩子則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在大自然中感受博大、神奇、變幻和美麗。適當地指點孩子觀賞大自然,讓他們在欣賞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參加田間勞作,提高孩子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正所謂,“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讓他們在勞苦的同時,磨練堅強的生存意志。讓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才能讓他們知道節儉,知道讀書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啓蒙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國家的命運是掌握在父母手中,不是政治家手裏。推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這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命運,家庭教育對每個人來說能讓孩子長大,更是終身教育,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讓每一位父母都成爲教育家,爲祖國明天的新一代的健康成長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爲祖國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中家庭教育13

摘要]生涯規劃教育是當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因應試教育的影響而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校和家庭方面也在追求教育質量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生涯規劃能力的引導與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具有豐富的內涵,是當前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需要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調控、注重高中生生活輔導與健康生活適應、注重高中生課堂外的實踐感悟、注重家校合作應對生涯規劃,以發揮家庭教育的獨特作用,真正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家庭教育;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是指在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之前明確自己的角色與實施規劃,從而增強人生的目標感,減少由於缺乏生涯規劃而產生的迷茫感。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當前,生涯規劃在高中教育中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高中生對於自身的發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感,因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生涯規劃的重要任務,並且透過發揮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的作用,提出高中生進行生涯規劃的思路。

一、高中生生涯規劃的目標與任務

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指導不僅僅是給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規劃,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思考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這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更是對社會生命的深遠透視。因此,可以將高中生生涯規劃指導的目標理解爲透過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指導,使他們學會平衡人生中遇到的各種社會關係,明確自己將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從而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充滿信心。從國際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形態來看,在高中階段進行有效的生涯規劃指導,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科選擇能力與職業規劃能力,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而且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選擇與自己成長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知識、技能,學會如何持續保持與社會、與他人的良好發展關係,最終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高中生生涯規劃的主要任務,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應當結合高中階段這一特殊時期。高中階段是學生面臨升學與成長的特殊階段,這一時期的生涯規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學生以選擇能力爲核心的人生規劃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人生選擇。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種生涯規劃能力的培養與高考的改革制度的推進和高中教育的持續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繫。第二,生涯規劃與教育改革的持續性、開放性都密切相關。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新時期的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可以增強學生面對社會變化時的適應能力,而這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調查顯示,超過90%的高中生對於什麼是生涯規劃以及如何進行生涯規劃都缺乏系統的認知。很多學生都是在學校政策的要求下,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他們對於自己並沒有明確的生涯規劃的認識。同時,高中生面臨着升學的壓力,他們往往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

(二)高中生對自我能力的挖掘有待提升

雖然很多高中生在兒時參加過各種興趣班,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對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並不是完全瞭解,通常情況下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進行學習。當這部分高中生逐漸長大,面對越來越大的學業壓力,不能繼續進行興趣班的學習時,對於自己真正的興趣以及能力,學生都表示不太清楚。在問及職業發展時,學生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也表示常常充滿迷茫。

(三)高中生的生涯規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目前,高中學校在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活動開展十分有限。即使有些學生受到過生涯規劃的相關教育,學校也無法爲其繼續提供足夠的幫助。學校無論是在相關的課程開展方面,還是在實踐活動的組織方面,都缺乏系統的規劃,無法從根本上滿足高中生多樣化的生涯規劃指導需求,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被打消。

(四)家長與學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當前的高中學生羣體是“00後”,他們思想十分獨立而且活躍,但是不願與自己的父母多溝通,尤其是在生涯規劃方面。很多父母可能對孩子的生涯規劃方面的認知也不足,也無法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幫助。普遍情況下,絕大部分家長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注孩子的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在重重的壓力下,學生的興趣與理想變得越來越模糊。

三、家庭教育與高中生生涯規劃

(一)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疏導與心理調控

如今的社會環境複雜多變,教育體系改革一直在不斷調整,高中教育的內容、考覈與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高中生的心理角度來說,必須適應教育改革的節奏、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心理適應能力。而對於高中生來說,高中階段是他們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且也是“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他們強大的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進行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要基礎。加之這一時期的高中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迫切追求獨立和自主,因此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家長要能夠理解高中生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性,並透過有效的心理疏導幫助高中生形成樂觀、自信的良好品質,使他們逐漸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

(二)注重生活輔導與健康生活適應

生涯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使他們的生命獲得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教會學生實現生涯教育的最終目標,需要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扮演好生活中的角色。只有先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家庭教育中,特別需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與同伴相處,這對於未來的人際適應能力十分重要。家庭教育需要透過合理的引導、減少負面因素的影響,引導高中生嚮往積極、健康的生活。以上這些都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高中生給予足夠的引導與培養。

(三)生涯規劃指導中家校合作的對策

家庭教育的作用發揮需要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我們要不斷探索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與職業發展需求,對高中生的職業發展規劃進行必要的試探,再進行具體化的引導,協助高中生建立全面的自我檢索體系,使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進行正確的生涯規劃。要想更進一步促進家校合作,就需要對當前的家校合作現狀進行必要的改進。目前的家校合作方式開展得並不完善,家校雙方因爲角色的差異和觀念的不同很難形成豐富高效的合作形式。因此,要首先改變這種現狀,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積極改變心態,進行良好溝通,消除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障礙。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方式,積極運用現代資訊資源和手段,建立新的交流平臺,爲高中生生涯規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注重課堂外的實踐感悟

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傳遞,還包含技能方面的培養與傳遞。技能的學習需要依靠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實踐體驗,實踐體驗必須打破傳統的封閉思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這個課外實踐場地,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分工合作,使學生體驗到來自未來生涯規劃教育的角色定位。在活動的形式上,課外的生涯教育可以設計多元化的實踐與體驗活動供學生選擇,如大學遊學、單位見習、企業實習、校友訪談、職業達人訪談、社會調查、生涯規劃書制定、生涯敘事報告撰寫、創業計劃書制定、面試模擬等,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開展自我探索、職業體驗活動。生涯規劃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着進入高等教育或者進入社會的選擇,而這時的社會文化因素對他們的心理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社會文化因素的直接體現,對高中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作用,使家校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青,陳1雲.高中生生涯規劃現狀及對策研究———基於家校合作的生涯規劃輔導[J].教育導刊,20xx(8).

[2]程利娜.陝西省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差異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xx(5).

[3]朱仲敏.教育轉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內容設計與實施路徑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xx(3).

[4]吳麗萍.高中生生涯規劃與發展管理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浙江教育科學,20xx(2).

[5]王博.高中生職業理想形成機制與家庭生涯發展輔導策略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xx(1).

高中家庭教育14

近日,南京一位"迪爸"走經於網絡。他因在網上爲上小學的兒子寫成長日記而成爲人們關注的對象,有人支援他的細心,也有人質疑他的做法是否會束縛孩子思想,在此,我認爲,適度關注,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放縱成長,收穫荒蕪。孩子在幼年時期需要家長的悉心指導,在必要的時候給予點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旅途其自由成長,給予孩子過寬鬆,寵溺的成長環境,結果必然是可怕的。如同在春天向地裏撒一把種子,不施肥,不除草,坐等收成的結果,我想,也許只有上天知道了。因此,對孩子的教育要做到放鬆不放縱,寵愛不寵溺,自由不放任。

過度關注,思想束縛。在當今社會,資訊媒體高度發展,一件小事都可能經過人云亦云似的傳播形成不同版本的"大事件".童年無疑是美好的,需要的是鼓勵支援與溫暖而不是冰涼的鍵盤和犀利的評論。試想"迪爸"的兒子如果看到自己的生活祕密的隱私被成千上萬的人討論評價甚至是指責,那顆幼小的心將會受到多大的打擊啊。我想到那個時候,他心裏所剩下的可能不是對父親的感激與感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的懼怕。他可能會按照人們的想象去成長,努力迎合"父親粉絲"的心情,也有可能因叛逆從此墮落,這兩種結果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那麼我們爲什麼要那麼密切關注孩子,用壓力來鉗制住他們具有創造力的思想呢?過分地檢驗孩子的成長軌跡會蛀蝕他們的童年,讓他們過早地成熟,被迫地長大。

球星貝克漢姆與時尚界先鋒維多利亞育有三子一女。他們全家都是媒體的焦點,但這並不影響孩子們的成長環境,夫婦努力保護生活隱私,制定家規,教育孩子親力親爲而且讓孩子自由發展興趣愛好,不干涉他們的自由,因此這一家成爲教育的範本,流傳的佳話。

適度關注,孩子才能擁有良好的成長環境,漠不關心會導致孩子盲目成長,缺少社會經驗,而過分關注,則會導致孩子思想行爲僵化,個性無法發展。

在田地裏,不"驗"或過分"驗"苗都會導致幼苗被蛀蝕,腐爛,無論做爲農夫還是家長,適度原則纔是通往收穫之門的唯一途經。

高中家庭教育15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週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爲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你說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電視節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着各種遊戲,孩子的心裏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寫作業,或者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時父母也沒有清閒,這樣孩子的心裏會有一種平衡感,也願意寫作業了。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着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四、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賞識是對孩子的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不要因爲孩子一次考試成績未達到高分就苛責孩子,而要鼓勵他說“考得不錯”、“考得挺好”,幫助孩子分析沒做對或者沒做出來的原因,找到做題的方法,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做束手無策了。賞識孩子會帶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動力、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

五、爲孩子創造良了的學習環境

環境很容易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對孩子很言。有人說:孩子的大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纔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裏纔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纔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家長要常讀書、常讀報,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報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學習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標籤:家庭教育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