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鄉村旅遊+扶貧融合發展調研報告

報告2.1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旅遊+扶貧融合發展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村旅遊+扶貧融合發展調研報告

爲助力建成“六養勝地宜居潼南、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我們以“促進鄉村旅遊、推動旅遊扶貧”爲主題,科學選題,精心組織,紮實、深入開展了旅遊扶貧工作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充分把握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機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依託貧困地區優勢旅遊資源,發揮精品景區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戶脫貧致富,積極開展旅遊扶貧工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旅遊成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區共接待遊客預計將突破1000萬次,鄉村旅遊已接待遊客722萬人次,約佔全區遊客接待量的72%,實現綜合收入38億元,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一)政策推動。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出臺了《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潼南工作方案》《關於打造“六養勝地”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展潼南全域旅遊打造旅遊業升級版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檔案,進一步明確了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爲突破口,推動農村扶貧開發的工作思路,成立了鄉村旅遊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將太安鎮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鎮罐壩村的現代農業、崇龕鎮的菜花景區,確定爲鄉村旅遊扶貧試點鎮。

(二)資金拉動。按照市扶貧辦安排部署,近年來,我區積極開展鄉村旅遊扶貧工作,累計投入專項資金670萬元實施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一是投入170萬元,興建了白沙村中央廣場;二是投入50萬元,爲薛家、灌壩兩村70家星級農家樂添置了牀位、茶几、電視櫃,解決了遊客住宿難問題;三是投入120萬元,爲太安鎮香水百荷項目建設停車場、觀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萬元,爲崇龕鎮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觀光帶;五是投入200萬元爲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龍灘村油牡丹基地新修產業便道以及其他附屬設施,該些項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遊項目的.生產條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壩村的現代農業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經成爲展示潼南旅遊的視窗。

(三)景區帶動。截止目前,全區建成鄉村旅遊扶貧村5個,打造鄉村旅遊扶貧片區3個,發展星級農家樂70家,推進農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鄉村牌”,高質量高品質打造“花漾潼南”“水韻潼南”“田園潼南”“鄉愁潼南”四個系列節會活動,大力推進“賞花遊”“古鎮遊”“紅色遊”“禮佛遊”“養生遊”,唱響“週末遊潼南”文旅品牌,吸引遊客到潼旅遊消費,指導開辦農家樂,並在各節會期間,在景區設定扶貧攤位,讓貧困戶優先銷售土特產產品,在崇龕菜花景區打造潼南首個文創基地,吸引羣衆本地就業,提高轄區貧困戶及回鄉人員就業率,吸引遊客到潼旅遊消費,助推沿線貧困羣衆增收脫貧。

二、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投入力度較小。由於開展脫貧攻堅,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大多用於基礎設施或綜合保障政策,我區獲取的鄉村旅遊資金僅有2014、2015年的670萬元。市級安排的資金非常有限,區級也沒配套安排,財政投入很小。

(二)旅遊環境有待優化。部分景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還不夠完善、服務功能不夠優化,尤其是鄉村旅遊區域的配套設施較落後,普遍欠缺優質整潔的住宿環境,不能較好的吸引過夜遊客。

(三)旅遊產品層次較低。我區鄉村旅遊產品大多由市場自發形成,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發展水平不高。旅遊產品形式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鄉村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對旅遊扶貧工作的建議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託各地自然條件、人文特色、農業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一是發揮潼南農業大區的優勢,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遊是路”的理念,構建“農業+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圍繞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民俗,精心策劃一批參與性強、趣味性強的活動項目,使遊客在鄉村旅遊過程中,品嚐農家風味、品讀農耕文化,獲得迴歸自然、放鬆身心的良好體驗。二是延長產業鏈條,讓遊客白天觀光體驗,晚上聚會娛樂,延長逗留時間,增加旅遊消費。三是推進旅遊新業態發展,打造一批具備休閒觀光、養生度假和文化體驗等綜合功能的高端產品,滿足旅遊市場的高端需求。

(二)規範管理,提升服務。注重對“吃住行”相關服務及從業人員素質的管理與培訓,從而提升鄉村旅遊品質。指導新建星級酒店和優質民宿、農家樂,指導旅遊企業豐富提升系列特色旅遊商品,加強對全區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經營管理、食宿服務、接待禮儀、傳統技藝、導遊解說、文藝表演、市場營銷等技能的培訓,提升旅遊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的旅遊視窗服務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強實效。一是重視旅遊項目的扶貧作用,跟蹤服務重大項目,推進項目早開工、早運營、早發揮脫貧減貧效應。二是鼓勵旅遊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子”,在勞務用工、農副產品收購、產品開發、宣傳推廣等方面對口幫扶,不斷提高農民收益。三是創新“景區+農戶”扶貧開發方式,支援農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權等資源,採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參與旅遊經營,讓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推進貧困羣衆共享發展成果。

重慶市潼南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會

課題負責人:周恆

撰稿人:楊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