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年節蒸乾糧的散文

散文2.42W

不知怎麼就想起兒時年節蒸乾糧的事情來了。

年節蒸乾糧的散文

年節蒸乾糧是我們當地的一種風俗。據說從大年初一到破五之前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這期間,就連平日裏最勤勞的家庭主婦也要停下手中所有的活計,盡情地玩樂一番。現在想來,我覺得所謂風俗只是人們給自己找的一個藉口而已,辛辛苦苦忙了一年,誰還在這大喜的日子了跟自己過不去呢?於是,年前把過年的乾糧預備好便是理所應當的了。

年節準備的乾糧與平時改善生活或紅白事時蒸的乾糧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相同之處是,無非是把平日裏捨不得吃的東西拿出來吃;不同之處在於,年節的乾糧比平日裏花樣更多,用料也更實在,最主要的,它還賦予了人們喜慶的氣氛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先說花樣多。除了平時捨不得吃的白麪饃饃外,還有包子、糰子(一種發酵的玉米麪包餡的圓形乾糧)、黏窩窩、棗花(把白麪饃塑成蓮花的形象,花瓣間鑲上鮮紅的棗子)等等,真是賞心悅目,令人食慾大開。單就包子而言,有菜包子,還有豆沙包;有月牙形的,還有褶子形的。包子餡更是五花八門了,有素餡的,有肉餡的;有白菜大蔥餡的,有蘿蔔粉條餡的;有茴香陷的,還有韭菜餡的,更有散發着濃濃的泥土芬芳的野生馬生菜餡的……再說黏窩窩,有窩頭狀的,有餅子狀的(食用時放在油裏炸一炸,外焦裏嫩),還有供正月十五散燈用的圓柱燈形狀的。而棗花的形狀就更多了,有平面的,有立體的.,還有放在佛像兩邊形似觀音手的多瓣蓮花,一看就透露着年節的喜慶氣氛。總之,年節的乾糧,林林總總,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

再說用料實在。莊稼人把平日裏捨不得吃的毫不吝嗇地拿出來,就連最貧困的人家也絕不會去啃平日了的窩頭,也會買上一兩斤肥豬肉(那時的豬肉是以肥爲上的)。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買上一些豬的板油,融化成白白的豬油,做餡的時候,把豬油渣和到裏面,再澆上幾勺融化的豬油,再加上年節包子特有的薄皮大餡,蒸熟後咬上一口,濃郁的香氣沁人心脾,菜汁隨口水饞涎欲滴,真是鮮美無比。豆沙餡一定要選最飽滿的豇豆和紅棗,煮熟後搗得爛爛的,加上些許的紅糖;做糰子用的玉米麪如果嫌糧粗,還會加上一些米麪或山藥乾麪,吃起來就更增加一些甜絲絲的味道了。

乾糧蒸好後,就把它放到一個大菠蘿裏或者燒製的甕裏,在沒有爐火的屋子裏儲存起來,如果儲存得好,能吃到正月十五。我想,爲什麼小的時候那麼盼望過年,除了有一顆童稚的心外,還有過年能夠穿新衣,放鞭炮,再就是美美地吃上一段時間的年節乾糧。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街上買的乾糧比那時精緻多了,樣式比那時也更加花樣翻新。一些善於經營的蒸饅頭的小販過年的時候,一直買到臘月二十八,剛過正月初幾就又上市了,而且超市裏隨手都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食品,人們再也用不着年節期間儲存大量的乾糧了,但是,我總覺得,現在的乾糧,沒有我兒時年節的乾糧好吃,過年也沒有小時候過得有情趣。

標籤:年節 乾糧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