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漫談標點符號散文

散文2.56W

講一個標點符號的笑話

漫談標點符號散文

有一個老先生新到一個村子去任教。那時有個規矩,先生的飲食是由學生的家長輪流負責的。老先生心想,自己初來乍到,也不知道這個村子的經濟條件如何,要求太高了不好意思,要求太低了又苦了自己。思來想去,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便寫了一句話讓學生抄下來帶給家長,並叮囑一定要按照紙條上的意思辦。學生們放學回家後將紙條交給了家長,家長們展開一看,上面寫道:沒有米麪也行沒有雞蛋也行沒有肉魚也行。家長們此時正愁着不知如何招待這位新來的先生,看了紙條後大喜,心想這位新來的老先生可真好伺候啊,便都以粗茶淡飯招待之。老先生吃了幾日,甚感其苦,但礙於面子又不好說什麼。又過幾日,實在熬不住了,便問他的弟子們:“你們村是不是挺窮的?”弟子們答:“沒有呀,我們各家都挺富的。”“那爲什麼你們的日子過得那麼苦,盡是吃糠咽菜呢?”老先生大惑不解。“先生,這是按你的要求辦的呀。”弟子們回答。老先生聞聽此言恍然大悟,大家是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了。老先生的意思是:沒有米,面也行;沒有雞,蛋也行;沒有肉,魚也行。大家都將其讀成了“沒有米麪也行,沒有雞蛋也行,沒有肉魚也行”。老先生之所以沒有註上標點,正是其心計之處,沒想到弄巧成拙,鬧了個大笑話。

這則笑話形象地說明了標點符號的.作用。

中國的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這給後人的閱讀帶來了麻煩,閱讀時需要斷句,也叫句讀,就是在句意處停頓一下,或在旁邊標個符號。今人則有用現代標點符號標註古文的訓練。此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搞不好就會斷章截句,曲解了作者的原意。這種情況太多了。譬如學古漢語時,一段古文,無論是平時考試還是升學考試,同學們標註得往往是五花八門,能拿滿分的不多。同樣,我們現在讀的古文,都是由專家學者用現代標點符號標註好了的。即使這樣,同一篇文章,往往有不同版本的標註。這種對原文理解上的不同和爭議,使作者的原意成爲了永遠的迷。

標點符號絕不是可有可無、可對可錯的,它是語言的組成部分;而且,現代標點符號種類較多,不僅僅是用來斷句,還可以用來表情和表意,甚至還可以運用爲寫作技巧。上世紀曾流行一種“意識流”小說,爲了表現時空錯位和作品主人公的思維混亂,作者往往不使用標點符號或“亂”用標點符號,以打破語言的邏輯性。這種作品讀起來很費力,且晦澀難懂,只能作爲一種文學流派存留在文學史中。

現在生活節奏快了,人們寫的文章急就章多了,尤其是博文的興起,較少有人還講究文章的起承轉合,也不太在意文章中段與段的層次關係和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更不用說字斟句酌和標點符號了。這樣,寫者固然痛快了,讀者卻很累。現在隨便從媒體上拿篇文章,找出錯別字、邏輯錯誤、標點符號錯誤實在不是什麼難事,這給閱讀帶來很大的不便。譬如,該點逗號的地方點了句號,不僅是前後句斷了,對讀者來說,就好象走路時走得好好的,冷不妨被石頭絆了一下,給人一種摔了一跤的感覺;如果是標點符號點錯了位置,那就象上面講的那個笑話,你得猜猜作者的意思到底是什麼。這時,閱讀的興致蕩然無存。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既是工具,就要用對、用好、用準確,包括不起眼的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