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謫嶺南道中作》原文及賞析

古籍1.94W

謫嶺南道中作

朝代:唐代

作者:李德裕

原文: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衝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譯文

嶺南道中溪流縱橫交錯,地勢迂迴曲折,置身其間,茫然不知身在何處。沿途隨處可見高大的喬木,綠樹叢陰下,溪流顯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膽,擔心遇上毒霧,碰着蛇草;爲了躲避沙蟲,看見燕子銜泥也會急忙讓開。這裏的風俗很特別,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雞就打鳴,每當漲潮,它還會按時啼叫,這時津吏就會通知鄉民潮汛要來了。這一切讓人一時難以適應,看着那鮮豔欲滴的紅槿花,聽着那樹上越鳥的鳴叫,想到想起家鄉,這謫居歲月何時是個盡頭,想起這些真是肝腸寸斷。

註釋

⑴嶺南: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等地。

⑵嶺水爭:指五嶺一帶山勢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⑶桄榔:一種常綠喬木,葉爲羽狀複葉。蠻溪:泛指嶺南的'溪流。

⑷毒霧:古人常稱南方有毒霧,人中了毒氣會死去,大概是瘴氣。

⑸沙蟲:古人傳說南方有一種叫沙蝨的蟲,色赤,進入人的面板能使人中毒死亡。

⑹畲田:用火燒掉田地裏的草木,然後耕田種植。火米:指赤穀米。

⑺津吏:管理擺渡的人。潮雞:《輿地志》說,“移風縣有雞,每潮至則鳴,故稱之‘潮雞’。”

⑻紅槿:落葉小灌木,花有紅、白、紫等顏色。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59)年間,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後貶嶺南時所作。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秋,李德裕爲政敵所排擠,被貶爲以太子少保身份留守東都洛陽,不久再貶潮州司馬。公元848年(大中二年)冬,李德裕剛抵達至潮陽,旋踵之間貶書又到,這次以謬斷刑獄等罪名又被貶爲崖州司戶。公元849年(大中三年)正月抵達珠崖郡。這首詩便是他在貶官途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