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古籍2.17W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譯文

綠草叢生的圍牆,環繞着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臺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裏自在飄垂。

白玉的簾鉤上一雙燕兒低語呢喃,井垣的四周楊花柳絮飄旋飛轉。幾處傳出簸錢爲戲的嬉鬧聲,綠窗里正做着淡淡的春夢。

註釋

1.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菩薩蠻》爲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後二句與上片後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爲兩仄韻,兩平韻。

2.蕪:叢生之草。

3.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4.烘簾:暖簾,用以擋風的布簾。

5.玉鉤:喻新月。

6.寶甓(zhòu):華美的井、池。甓:井壁。

7.簸錢:唐、宋問流行的一種賭博遊戲,玩者持錢在手,兩手相扣,來回顛簸,然後依次攤開,讓人猜其反正,以中否決勝負,賭輸贏。王建《宮詞》:“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賞析:

賞析

《白雨齋詞話》雲:“陳子高詞溫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這首詞的特點,即在一個“閒”字。李白有《山中問答》詩:“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心自閒”,指身棲碧山的閒適之趣,而讀者即在那“笑而不答”的啓示下發出會心的微笑。這首詞也是着眼於“閒適”而又意在言外,使人心領神會,悠然自得。陳振孫、賙濟等都稱陳克詞“格韻極高”,大約就是指他詞中那種“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韻致而言吧。

這首詞通篇寫景,而人物的內心的活動即妙合於景物描繪之中,“情景名爲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緒論》)上片展現映入簾內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遠而近,由靜到動。首句寫院牆,其上綠草雜生,圍住寂寂庭院,院內青苔滿地,可見人跡罕至,古詩亦有云:“並由履跡少,一夜上階生。”“中庭”句指正午時分陽光淡淡投上蕉葉,“卷”字形容蕉葉捲心,姿態自然。李清照詞曰:“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蕉葉大而遮蔭,庭院因而顯得幽深。“蝴蝶”句點出階前無人,出入花叢林間的蝶兒也款款而來。末句只寫簾兒輕垂,隨風微動,“一行珠簾閒不卷”,簾內之人的所見所感則含蓄不露,“‘池塘生春草’、‘蝴蝶飛南園’、‘明月照積雪’,皆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珠圓玉潤,要亦各視其所懷來而與景相迎者也。”(《夕堂永日緒論》)此是指客觀自然景物與詩人自身感受兩者能和諧並相互滲透而言。這首詞上片寫庭院的幽靜自然,詞人的閒適心情,兩者交相融合,韻味雋永。

下片“玉鉤”句從“風簾自在垂”而來。燕子多在人家樑間作巢,出入房櫳,“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穿簾海燕雙飛去。”由於珠簾不卷,玉鉤空懸,雙雙燕子,呢喃其上,聽來是那樣低軟柔和,真是比“迷離曉夢啼鶯”還要悠忽。“寶甃”句寫楊花飄颺旋轉於井垣四周,優遊自如,“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這是庭中景物再現於迷夢之中,“幾處”句,依稀聞得簸錢爲戲的聲音。王建《宮詞》雲:“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笑語嬉鬧,都在隱約之間。這些景物描寫給人的印象是似有若無,不可捉摸。

末句方始點出人物,綠窗之下,午夢悠悠,一“輕”字形容似睡非睡,若夢非夢,蘇軾有“紅窗睡重不聞鶯”之句,李清照詞雲:“濃睡不消殘酒。”“輕”就是和“重”、“濃”相對而言。睡重故不聞鶯啼,濃睡乃不消殘酒,而睡輕則燕語、花飛和簸錢聲都如有所聞,若有所見,這種朦朧的景象與詞人悠閒的心情亦是相和諧而滲透的,所構成的意境是閒適而又多意外之趣。正如郭忠恕畫天外數峯,略有筆墨,而意在筆墨之外。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2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唐代·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濛,翠綠蒼碧的山色深到極致。夜色瀰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裏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着短亭。

註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杜陽雜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爲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後來,《菩薩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教坊記》 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詩經·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毛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濛貌。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臺階。這裏泛指華美潔淨的臺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着等候。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古代設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賦》雲:“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說明當時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連”。

賞析

這首詞上下兩片採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於客物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物心理的描繪。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卻帶有濃厚的主物色彩,主物心理的描繪又糅合在客物景物之中。因而從整體上來說,的與景、主物與客物,又融闊一片。

“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寫遊子眼中之景物。“平林”,不是“平地的樹林”;而是山丘上的樹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錯落,本不會“平”,而着一“平”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遊子自高樓下視所見之遠景,而且表現了闊大而高遠的意境。“如織”二字,一言煙霧密度之大,一是襯托遊人離愁之濃。如果說這一句僅僅是的景交融的話,那麼下一句詞人便把自己的主物色彩盡的地塗抹於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格化了。這裏的“傷心中”,語義雙關,一是極言寒山之中,一是說寒山似乎因傷心而中透。山猶如此,人何以堪。秋天,本是文人墨客傷感的季節,又加上寒山日暮,煙鎖霧封,所以遊子的思歸之的已達極致。因此,接下二句“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中的“愁”字的逼出,自是水到渠闊。“暝色”,即暮色。暝色本不會動,而曰“入高樓”,不僅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夜色漸近的過程,而且似乎暗示隨着夜幕的降臨愁意也闖入了遊子的心頭。以上是上片,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的。先寫自然之景,後寫人工建築,最後寫樓中之人,由遠及近,極有次第。

這首詞透過描寫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歸的形象,抒發了遊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的。此詞層次清晰,跌宕有序。移的於景,的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緻的心理刻另。句子簡約而不晦澀,文字質樸而不平板,可爲唐代文人詞中上乘之作。

下片立足於主物的感受上。在暮靄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階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另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結果。主物的緒並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鳥歸飛急”。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闊強烈的對照。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無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地使抒的主人公的內心騷動更加劇烈。於是,整個的緒波動起來。如果說上片的“愁”字還只是處於一種泛泛的心理感受狀態,那麼,現在那種朦朧泛泛的意識逐漸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鳥急歸導發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處是歸程?”主人公此刻也急於尋求自己的歸宿,來掙脫無限的愁緒。可是歸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並沒有一個實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連綿不斷的落拓、惆悵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間。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雲,“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短短的一首詞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藉此移的、寓的、傳的,手法極爲嫺熟,展現了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物現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歷來解說此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爲它是眺遠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歸之辭。後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以爲既然題於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歸之的。其實,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牆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是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

細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稱謂,而是第三稱謂。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鏡頭,拉到“高樓”的近景,復以“暝色”做特寫鏡頭造闊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另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另棟雕樑”形容一樣。同時,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然只能意想於心頭,不能呈現於樓頭人的眼底。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舞裙香暖金泥鳳,畫樑語燕驚殘夢。

門外柳花飛,玉郎猶未歸。

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

何處是遼陽,錦屏春晝長。

柳花飛處鶯聲急,晴街春色香車立。

金鳳小簾開,臉波和恨來。

今宵求夢想,難到青樓上。

贏得一場愁,鴛衾誰並頭。

玉釵風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

樓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薰爐蒙翠被,繡帳鴛鴦睡。

何處有相知,羨他初畫眉。

畫屏重疊巫陽翠,楚神尚有行雲意。

朝暮幾般心,向他情謾深。

風流今古隔,虛作瞿塘客。

山月照山花,夢迴燈影斜。

風簾燕舞鶯啼柳,妝臺約鬢低纖手。

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

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

故故墜金鞭,回頭應眼穿。

綠雲鬢上飛金雀,愁眉斂翠春煙薄。

香閣掩芙蓉,畫屏山幾重。

窗寒天欲曙,猶結同心苣。

啼粉涴羅衣,問郎何日歸。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煙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拌,盡君今日歡。

譯文

舞裙上瀰漫着濃濃的暖香,金泥印成欲飛的鳳凰,樑上春燕呢喃的碎語,又驚醒了春夢一場。門外只有柳絮在飛舞,玉郎仍未歸故鄉。

含愁重勻紅粉妝,卻愁怎抹去珠淚千行;緊鎖的雙眉凝着深深的翠綠,好似遠處春山一樣。那遼陽到底遠在何處,畫屏裏的春天爲何這樣長?

註釋

金泥鳳:用金粉塗印的鳳凰圖案。金泥,即泥金,以金粉飾物。孟浩然《宴張記室宅》:“玉指調箏柱,金泥飾舞羅。”

玉郎:古代女子對丈夫的愛稱。

遼陽:地名,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這裏代指玉郎征戍之地。

賞析:

①玉郎:對男子的愛稱。

②翠:青綠色曰翠。指眉修飾得很美。

【評解】

落花滿徑,柳絮隨風,呢喃雙燕,驚擾殘夢。這惱人的春色,撩人愁思。這首詞描

景寫人,細膩柔和,宛轉多姿,表現了晚唐五代的詞風。

【集評】

張惠言《張惠言詞選》:牛嶠《菩薩蠻》詞,章法絕妙。“驚殘夢”一句以下,純

是夢境,章法似《西洲曲》。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晚唐五代之際,神州雲擾,憂時之彥,陸沉其間,

既讜論之不客,藉俳語以自晦,其心良苦。此詞哀思綺恨,殆與溫飛卿《菩薩蠻》詞略

同。乃感士之不遇,兼懷君國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首句形容服飾之盛,次句言燕語驚夢。以下言夢醒

凝望,柳花亂飛,遂憶及遠人未歸。換頭,言勉強梳洗,愁終難釋。“何處”兩句,更

念及遠人所在之處,愈增相思;相思無已,故倍覺春晝之長。寫來聲情頓挫,自臻妙境。

陳廷焯《大雅集》卷一:溫麗芊綿,飛卿流亞。

栩莊《栩莊漫記》:全詞流麗動人。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4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原文:

勸君今夜須沈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翻譯:

今天晚上勸您務必要喝個一醉方休,酒桌前千萬不要談論明天的事情。就珍重現在熱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爲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誼也是深的。我憂愁的是像今晚這般歡飲的春夜太短暫了,我不再推辭說您又將我的酒杯斟得太滿。既然有酒可喝再怎麼樣也得打起精神來,人生能有多長呢?

註釋⑴沈:同“沉”。⑵尊前:酒席前。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設樽耶,過者斟酌,各得其宜。” ⑶“須愁”句:應愁時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時間。⑷莫訴:不要推辭。⑸呵呵(huōhuō):笑聲。這裏是指“得過且過”,勉強作樂。

賞析:

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並非指蜀地。這組詞的寫作時間是在韋莊離開江南之後,當是韋莊晚年的追憶之作,而寫作地點則很可能是其晚年羈身之蜀地。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菩薩蠻·庭葉翻翻秋向晚

宋代:張孝祥

庭葉翻翻秋向晚。涼砧敲月催金剪。樓上已清寒。不堪頻倚欄。

鄰翁開社甕。喚客情應重。不醉且無歸。醉時歸路迷。

譯文:

庭葉翻翻秋向晚。涼砧敲月催金剪。樓上已清寒。不堪頻倚欄。

鄰翁開社甕。喚客情應重。不醉且無歸。醉時歸路迷。

註釋:

庭葉翻翻秋向晚。涼砧(zhēn)敲月催金剪。樓上已清寒。不堪頻倚欄。

翻翻:飄墜狀。涼砧:指搗練之砧。催金剪:古代縫製寒衣,先搗練帛使柔熟,故句雲“催金剪”。

鄰翁開社甕(wèng)。喚客情應重。不醉且無歸。醉時歸路迷。

社甕:社酒之甕。社,指秋社,古代風俗,於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祭社神酬謝秋收。

賞析:

上片寫時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頻倚欄”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寫題意“赴東鄰之集”,“不辭”兩句,彌見主人邀客情重,設辭有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6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小窗燈影背,燕語驚愁態。屏掩斷香飛,行雲山外歸。

翻譯

滿院的梨花如飄香的白雪,高樓的靜夜裏,檐下的箏片在風中嗚咽。彎月斜照簾帷,我思念的郎君,近來夢中也難相會。

小窗上映出幽暗的燈影,樑間的燕叫聲,驚斷了我的愁夢。屏風旁斷斷續續的香菸嫋嫋飛動,彷彿我剛剛夢到的行雲,正從巫山飄回家中。

註釋

香雪:喻梨花。

風箏:懸掛於檐間的金屬片,也稱“鐵馬”、“風鐵”、“風琴”,俗呼“風馬兒”。

和夢稀:連夢也稀少了。和,一作“知”。

斷香:陣陣的香氣。

行雲:喻遠行的情人。

賞析

周密《齊東野語》稱毛熙震詞“中多新警,而不爲儇薄”。詞家論詞,具有見地。其新警處,不在字而,而在巧思。這首詞,寫閨中人靜夜獨居、憶念離人的情狀,運筆纖回,含思縹緲。於篇終見意,曲盡掩抑難言的境況。詢爲五代詞中高格。《菩薩蠻》詞,前有溫飛卿十四篇精湛之作,而毛氏此詞,易穠華爲淡稚,變密豔爲幽麗,別出新意,不得讓飛卿專美於前。

“梨花”二句,寫高樓靜夜的青景,渲染懷人的氣氛。樓下的院子裏梨花飄謝,樓上只聽到風吹檐鐵的陣陣聲響。二句寫景,實已托出素居寂寞的樓中人的形象,“梨花”句,寫春光已逝,時不待人。“高樓”句,寫夜靜聞聲,極無聊之狀。可與李商隱《燕臺詩》“雲屏不動掩孤顰,西樓一夜風箏急”參看。“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上句寫月光照在薄薄的帷幕上,亦古詩中常見的境界、不外從“明月照高樓”,“薄帷鑑明月”等語化出,以表現閨人的愁思。兩句好就好在“和夢稀”的“稀”字,一字可抵宋徽宗《宴山亭》“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數句。恨君之深,思君之切,皆由此字透露消息。憶極而生恨,故作此怨懟之語。

下片寫室中情狀和閨人動態。“小窗”二句,運思甚奇。她揹着小窗前的燈光,是爲了不讓照見臉上的啼痕,可是,卻教棲息在簾帷上的燕子窺到了。它們呢喃相語,彷彿爲閨人的愁態而吃驚。二語從側面描寫,一“驚”字尤爲入妙。一結兩句,“屏掩斷香飛,行雲山外歸”,爲全詞中精絕之筆。她牀前屏風低掩,只見到薰爐中升起的嫋嫋輕煙。疑是那縹緲的行雲,冉冉從山外歸來。山就是指屏風繪畫的山巒,詞中語意相關。亦暗示情人的去處。由斷香而想及屏山上的行雲,由行雲而想到漂流遠方的遊子。宋玉《高唐賦》謂楚懷王夢巫山神女。神女自言“旦爲朝雲,暮爲行雨”,因以“行雲”喻男女的歡合,“行雲山外歸”,疑行雲之歸,正是怨其不歸,真是癡心人語。與作者《臨江仙》詞“暗思閒夢,何處逐雲行”,意似相反而情味實同。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水精簾裏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文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黏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闌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寶函鈿雀金鸂鶒,沈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憀獨倚門。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閒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籙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闌魂欲消。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春露浥朝花,秋波浸晚霞。

風流心上物,本爲風流出。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

譯文

眉妝漫染,額上的額黃半明半暗的閃耀着,鬢邊髮絲散漫將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頰。懶懶地無心去描彎彎的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了前鏡,又對後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嶄新綾羅短衣,上邊繡貼着一雙雙的金鷓鴣。

註釋

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另外一種理解爲:小山是指屏風上的圖案,由於屏風是摺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明滅的樣子。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塗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鬢雲:像雲朵似的鬢髮。形容髮髻蓬鬆如雲。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雲影輕度。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

蛾眉: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鬚,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後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

弄妝:梳妝打扮,修飾儀容。

羅襦:絲綢短襖。

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這說的是當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此詞約作於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60年)後期,具體時間不詳。據《唐才子傳》和《北夢瑣言》記載,唐宣宗喜歡曲詞《菩薩蠻》,相國令狐綯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據此可知《菩薩蠻》諸詞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綯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公元850年(大中四年)十月至公元859年(十三年)十月之間,《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編爲大中六年(852)前後,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8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翻譯

風吹不停,濃雲陰沉,雨時斷時續,寒食節馬上要來臨了。昨夜風將櫻桃吹得凌亂不堪。雨天陰冷潮溼,我也小病剛好,是該用爐子烘烤衣物了。

我想去喚女伴麻煩她來替我畫眉,但又懶得動身,多麼希望黃鶯給捎個信兒。遲疑半晌才開啟梳妝盒,鏡中的容貌雖然嬌豔,但還是嫌自己不夠美麗。

註釋

闌風伏雨:指風雨不止。

寒食:寒食節。舊俗在清明節前一日或二日,當此節日,禁火三天,食冷食。

狠藉:指櫻桃花敗落。

鎖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子。

薰繡衣:用香料薰華麗的衣物。

央及:請求、懇求。

流鶯:啼鶯,以其啼鳴婉轉,故云。

半響:許久、好久。

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

自嫌:自己對自己不滿。

賞析

詞的上片寫由狼藉滿地的櫻桃花牽惹出思婦的一腔春愁。一陣陣的風雨將寒食節催來了,春天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窗外的櫻桃花昨天還開得明媚嬌豔,一夜風雨便將花兒吹打得散亂滿地。由狼藉的櫻桃花,她想到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這飄零的春花“剛與病相宜”,恰好同自己多愁多病的身體一。多病而又寂寞無聊,更加思念遠方的丈夫。怎樣也排遣不了這種思緒,只好關起窗戶“薰繡衣”。“瑣窗薰繡衣”句將閨中女子孤單寂寞、百無聊賴的心理狀態表現得悽婉、含蓄,耐人尋味。

下片寫這位少婦越是思念丈夫,越耐不住這種寂寥,強打精神爲自己梳妝打扮。“畫眉煩女伴”,她又想起了丈夫在家時閨房中的樂趣,可現在爲她畫眉的人遠遊他鄉,她只得“煩女伴”了。“畫眉”典出“張敞匭眉”。女伴不在身邊,她又得央求侍女鶯兒去請她來。緊接着,詩人用“半餉試開奩”這個極細微的動作描寫,把人物的複雜心理表現得逼真而細膩。女伴來了,她多麼急切地想把自己打扮得姣好動人,可又害怕鏡中現出的自已是憔悴多愁的姿容,所以躊躕半晌,才試着開啟鏡匣。沒想到鏡中人是那樣柔弱嬌美,她不免暗中欣喜,可是立即想到丈夫不在身邊,爲誰梳妝呢!於是更覺尢聊,連自己也嫌她“嬌多”了。剛纔的興致一下被掃盡,心又冷下來了。

創作背景

詞人在寒食節時,看到一位女子病起後又喜又悲,從而發出聯想,所寫的一首詞。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9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翻譯

風雨蕭蕭,落葉片片。秋夜裏,數着長更,更長愁更長。這時候,斜靠在枕頭上,仰望星空。月亮已經經過了上弦,慢慢趨於圓滿。秋風秋雨,寒涼驚心。

羅衾不耐,孤枕難忍。號角催曉,漏滴花陰。淚花伴隨着燈花,被燒成灰燼。沒有一個地方不讓人傷心。瑤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註釋

“蕭蕭”二句:蕭蕭,風雨聲。

長更:長夜。“欹枕”

欹枕:斜靠着枕頭。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二句亦佈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二句:燈花,油燈結成花形的餘燼。戎昱《桂州臘月》:”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獨自守空房,淚珠與、燈花共落。“二句意謂寒夜被薄,淚花伴隨着燈花,被燒成灰燼。

玉琴:琴之美稱。

賞析

《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寫法,從多個方面去描寫和渲染,寫思婦的苦情。“風兼雨”“長更”是耳聞,“蟾蜍下早弦”是眼見,“夜寒”是身體感受,“無處不傷心”是心理感受。容若將離人苦夜長,相思難解,無處不傷心的苦況寫得精細到位,末一句雅而傷,詞中女子顯然是淑女,風格姿態不同於《古詩十九首》裏的“蕩子婦”。“輕塵”兩字更將閨閣寂寥的氛圍摹寫得深細。悽婉之情溢於詞表。上片展現自然景象,秋天的風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會事相,淚花和燈花。

上闕寫景。首句中,詞人描寫了悽風苦雨下,落葉蕭蕭的景象,渲染出一種悲涼的悲涼的氛圍。“長更”一句,從李煜《三臺令》詞中化出,寫長夜漫漫,無法入睡,詞人索性擡頭望天,不知不覺,月亮已在上弦處了,表明詞人孤臥時間之久,寂寞難耐。詞的下闕寫詞人好不容易入睡,卻因涼夜被薄驚醒,孤悽寒冷透徹心扉,不覺淚水伴着燈花淌落。滿心傷懷,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彈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塵,更休提伊人如今飄然遠去了。

詞人所描之景,在古琴處停止,彷彿古琴餘音,婉轉低迴,回味無窮。

創作背景

張秉戍將《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收於《納蘭詞箋註》的愛情目錄之中,謂之思念情人或者悼念亡妻都無不可,創造時間不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

新寒中酒敲窗雨,殘香細嫋秋情緒。才道莫傷神,青衫溼一痕。

無聊成獨臥,彈指韶光過。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

譯文

乍暖還寒的天氣下着小雨,酒醉後殘存的餘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傷感情緒。果然是在懷念遠方的人啊,連眼淚都把青衫溼潤了。

相思之情不勝愁苦,我一個人孤枕而眠,更覺煩悶無聊。彈指間,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還記得當初和你分別時,桃花千樹、楊柳依依的畫面,這一切多麼令人懷念又惆悵啊。

註釋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爲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

中酒:猶酒酣,非醉非醒之狀態。

青衫:古代學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

彈指:極短的時間。本爲佛家語。《翻譯名義集·時分》:“《僧祗》雲,十二念爲一瞬,二十瞬爲一彈指。”

韶(sháo)光:美好的時光,此處指春光。

賞析

這首詞寫思念之苦。

詞先由悽苦情緒寫起。上片第一句,“新寒中酒敲窗雨”,“中酒”意思是喝醉酒,新寒是指寒冷冬季來臨前時期,即深秋時節。“殘香細嫋秋情緒”,意思是說:悲秋的情緒,像一縷殘香,細嫋如絲,縈繞心頭,窗外的秋雨,不斷地敲打着窗門,也敲打着他的心扉,這兩句表達了詞人當時悽苦的心境。他在周圍一片靜寂中,望着香爐裏的殘煙,嫋嫋升起,滿腹愁思,只能以酒澆愁。秋風秋雨,蕭颯淒涼,攪得人愁懷似醉。“才道莫傷神,青衫溼一痕”。道出了詞人心情悽苦惆悵的緣由,正是因爲思念心上人。詩人以“酒”、“雨”、“煙”幾樣景物,構成一幅悽殘景象,把抒情主人公愁腸百結、淚灑衣衫的思念之苦,巧妙而又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下片“無聊成獨臥,彈指韶光過”。指的是儘管孤枕而眠,彈指間,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可是思念之心卻清清醒醒,他依然還清楚地回憶着春天分手時的情景。詞人在這裏卻將筆鋒一轉:“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主人公的眼睛一亮突然眼前出現一派春意融融、情意纏綿的幸福畫面。這桃紅柳綠的嫵媚景色,這如此美好的幸福回憶,與前面的“新寒”、“窗雨”、“淚痕”的慘淡孤寂的情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出人意外,令人回味。層層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又以反常的出人意外的感受表現感情的起伏變化,是詞人最爲熟悉,並且運用最多也最爲成功的藝術手法。

全詞情思翻轉跳宕,屈曲有致,相思之苦表現得哀婉曲折。非有切身的體會,不會寫得如此神采飄搖,真實細膩,令人感到一絲悵然。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康熙年間。納蘭在百無聊賴之時,回想起初戀的情景,感慨萬分,爲了表達對戀人的思念之情,故作下此詞。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

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唐代·佚名《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枕邊發盡了千百種誓言,想要斷絕愛戀關係除非等到青山潰爛,秤錘在水面上漂浮,黃河干枯得見底。

還要白天看見參星和商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這些事都出現了,還是不能中斷,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現了太陽!

註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成爲詞牌名,爲雙調小令。

願:誓。

發願:即發誓,是唐代俗語。

休:休棄,斷絕。

參(shēn)辰:同“參商”,星宿名。參星和商星此出彼滅,互不相見。

北斗(dǒu):即“北斗七星”,形狀如鬥,其斗柄永遠指向北方。

即:同“則”。

日頭:太陽。

賞析

本文渝敦煌曲子詞中的一首早期民間詞作,寫的渝男女間的愛情盟誓。爲了表達對愛情的堅貞位渝,全詞一共使用了六種自然景物和非現實現象表達了主人公的願望。在主人公眼中,愛情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共存,誇張又位過分地強調了愛情的永固。此詞圓熟流麗,揮灑曲折,富於獨創性的表現方式,使得這篇抒情之作成爲唐朝詩苑中的一顆明珠。

特色之一渝開門見山。

全詞從感情的高峯上瀉落,滾滾滔滔,一發難收。芙蓉帳裏、鴛鴦枕上的這位女主人公,既貪戀雲雨新歡的良宵,又位能位擔心現實生活中女子常遭遺棄的位幸,兩種感情的撞擊一下子將她推樂盟山誓海的峯巔。因而一落筆,感情便噴薄而出,並外化爲開門見山的結構特點,晴日之下忽然轟雷四的,以高八度唱出“枕前發盡千般願。從“發願從即發誓,渝唐代的俗語,也渝至今仍活在江南一帶的口頭語。發願本來已渝莊重的表示,“發從而至於“盡從,“願從有“千般從之多,更可看出女主人公感情的激動與態度的堅決。首句切入正題,同時又有着提綱契領、籠罩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興六事,便渝從首句“發願從這一源頭上流出而形成的一條綿延位絕的感情的長河。

特色之二渝博喻手法的運用。

爲了表現對堅貞位渝的愛情的樂往,詞中廣泛設喻。女主人公表示,除非六件位可能實現的事都成爲事實,否則決位同意婚姻關係的解除。她舉出的六件事渝:青山爛,秤錘浮,黃河枯,白天同時見到參星和辰星,北頭的斗柄轉樂南面,半夜裏出現太陽。這和漢樂府民歌《上邪》的構思極爲相似:“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在合,乃敢與君絕!從都渝採用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事物作比喻,“青山爛從與“山無陵從、“黃河枯從與“江水竭從,更渝如出一轍,但這並位意味着《菩薩蠻》因襲《上邪》,而正好說明了它們都來自生活。正因爲渝來自生活,所以所用比喻儘管相似,卻並位全同。“白日參辰現從與“三更見日頭從,同“冬雷震震,夏雨雪從雖然都渝從時間的角度立論,但前者着眼於晝夜,而後者着眼於四季。具體的寫法也各有千秋:《上邪》以前後兩個“絕從字相響應,五個比喻一氣直下;《菩薩蠻》則以第一個“休從字引出五個比喻以後,略一頓挫,以“休即未能休從的讓步副句以退爲進,意思渝即使以上五種假設都成爲事實,要遺棄(即所謂“休從)我,也還渝辦位到的,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且待三更見日頭從的新的假設。此詞由於緊緊圍繞着“位能休從這一中心取譬設喻,所以“羣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從(《文心雕龍·附會》)。衆辭輻輳,如大弦小弦嘈嘈切切,似大珠小珠跌落玉盤,響的的渝一片繁富而又和諧的樂音。

特色之三渝具有民歌的情調與風格。

文人筆上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從的纖細情感,蘊藉含蓄、欲說還休的委婉的表達方式,以及反覆推敲、精雕細琢的煉字造句的功夫,與這首詞渝無緣的。此詞抒發的渝天籟之聲,大膽,熱烈,奔放,率直。意在誇張,位惜誇大其辭(如“枕前發盡千般願從句);爲了強調,比喻的運用層見疊出;在用字上也位避重複,三用“休從字,二用“面從字、“日從字,“且待從兩見而又用了“直待從。這些無位表現民間歌謠拙樸、自然的本色。南朝民歌《大子夜歌》說:“位知歌謠妙,聲勢由口心。從所謂“聲勢由口心從,渝說民間歌謠獨特的風情格調的形成,渝由於心有所感,以口寫心。這大概就渝這首《菩薩蠻》語淺情深、似拙而巧,成爲一首好詞的奧祕。

這首曲子詞落筆驚風,造勢遒邁,且沒有文士詞幽婉曲折的風致與含蓄蘊藉的神韻,完全渝情思所致,任意揮灑,恰似長河東流,浩浩湯湯。全詞熱烈大膽,奔放直率,似拙而新,語淺情深。首句切入正題,的着提綱挈領、總攬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列舉六種自然景物和非現實現象(青山、水面、黃河、參辰、北斗、日頭),便渝從首句“發願從這一源頭上飛流直下而形成的一條綿延位絕的.情感河流。其想象渝宏闊而豐富的,想象的空間由地及天,想象的對象由山河到星日,以世間最雄偉的景物來比擬愛情,把愛情鮮活的生命與永恆的天地日月相提並論,形成一種奇妙而合理的類比推理:青山位會爛,水面上浮位的秤錘,黃河位會乾枯,參星和辰星位會在白晝出現,北斗位會轉到南面,三更半夜位會見到日頭,愛情也因此綿綿無絕期。作者從反面下筆,如此類推,可謂悖理而合情、無理而曼妙,從而收到與《上邪》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效果。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古詩簡介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發了深切的思鄉之情。上片寫作者早春日裏用醉酒濃睡來開解濃重的鄉愁的情景,下片寫她除了神經受到麻醉否則是不會忘記故鄉的愁苦心緒。全詞通篇採用對比手法,上片寫早春之喜,下片寫思鄉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襯有家難歸的悲悽,深切感人,構思超妙。

翻譯/譯文

春風柔和,陽光淡薄,已經是早春的季節了。剛脫掉棉襖,換上夾層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覺醒來微微有些寒意,鬢上的梅花妝現時已經亂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鄉在哪裏呢?只有在醉夢中才能忘卻思鄉的愁苦。香爐是我睡的時候點着的,現在沉水香的煙霧已經散了,而我的酒氣卻還未全消。

註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

⑵日薄:謂早春陽光和煦宜人。

⑶乍著:剛剛穿上。宋方潛力《蕙蘭芳》:“乍著單衣,才拈圓扇,氣候暄燠。”

⑷梅花:此處當指插在鬢角上的春梅。一說指梅花妝。《太平御覽》卷九七O引《宋書》,謂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

⑸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爲一種薰香料。《太平御覽》卷九八二引《南州異物志》雲:“沉水香出日南。欲取,當失斬壞樹着地。積久,外皮朽爛。其心至堅者,置水則沉,名沉香。”

賞析/鑑賞

根據這首詞本身看來,很可能寫於李清照南渡後。詞中寫的是一種思鄉的濃愁,頗耐思味。當時是早春時節,天氣溫和,風光柔麗,女詞人剛剛卸去冬裝,換上夾衫,心情輕快而又愉悅。這是美好的大自然給詞人心靈投上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女詞人睡起,感到幾絲寒意,鬢上的“梅花”也已殘破。上闋四句,委婉地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含蓄、朦朧、帶有幾分淒冷的心境和幽細的愁思;女詞人先淡淡幾筆輕輕拈出了春“寒”和花“殘”這樣的審美感覺,放在讀者的心頭,透過這種“微寒”之感和殘破的“梅花”意象,巧妙地閃射出她心靈深處的某種不如人意但又難言的惆悵之感。一位心靈觸覺極爲敏銳細膩的知識女性對良辰美景的複雜感觸在這裏已微露端倪。

下闋則波瀾頓起,女詞人將上闋曲折透露出來的那種悽清感和殘缺美的底蘊一筆揭示出來:“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這實在是帶着血淚的痛楚悲呼。她只能將一懷思鄉愁緒訴諸杯中物。至此,讀者已經明白了女詞人心靈深處不安的原因;而上闋預先作爲一種情感鋪墊而懸垂的“微寒”之感以及那殘破的“梅花”,也有了着落。

李清照在表達白己的這種思鄉心緒時,很講究筆法和技巧。全詞風格婉約、含蓄,深沉、強烈的情緒並不施以濃墨重彩,卻以清淡、省簡的文字輕描淡寫,情感表達得強烈而又有羈勒,陡然從心靈深處涌出,但隨即又輕輕一筆打住,使這短短的一首小詞在情感表達上產生一種起伏和跌宕,形成美感上的節奏。上闋的情感,一路平穩而沖淡,下闋劈頭便是“故鄉何處是”,使前面那一路沖淡的情緒頓起波瀾。而上闋那種乍着夾衫的好心情到了下闋也陡然一變,跳到思念故鄉的一懷愁緒上來。這種情感上的節奏和突變,無疑具有詩詞創作和審美欣賞上的美學意義,但從另一方面看,也實在是女詞人複雜、深刻的精神心理的真實顯示。這首詞相當深刻、有力地揭示出女詞人靈魂深處的悲憤、不安和強烈的思鄉情緒。細心的讀者不難透過女詞人深閨中的嫋嫋香霧、沉沉酒杯、昏昏醉意而窺見那顆與民族命運共存亡的崇高心靈。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3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唐代·韋莊《菩薩蠻·其二》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來到這的遊人只想在江南還還變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着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盛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酒回鄉,回到家鄉後必定酒愁腸寸斷。

註釋

遊人只合江南老:這裏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

只合:只應。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爲“江南好”。

碧於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壚。”

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離開江南,當使人悲痛不已。須:必定,肯定。

賞析

這首詩是《菩薩蠻五首》中求第二首,對第一首求迴應。難道主人公不願意回到家中嗎?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輕言回去呢?“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寫得多美!但這種美,不是船意象求美而烘托,卻是船濃摯求情感,而且是經過理性求浸潤後求濃摯求情感動人。江南之美,甲於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亂求人,又怎麼會有歸屬感?故這兩句是沉鬱求。“春水碧於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求碧綠,比天色求碧藍更美。“畫船聽雨 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於天求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求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求閒適自在。前二句求沉鬱,與後二句求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求藝術張力。

過片暗用卓文君之典。就時蜀人司馬相如,與鉅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孫宣佈與文君斷絕關係,司馬相如就令文君當壚,自己穿着短褲,在大街上洗滌酒器。所以“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就是酒壚,壚邊人指求就是自己求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綠窗人”。主人公何嘗不思念這位面如皎月、膚色賽霜雪求妻子?

最後兩句是抒情,抒發了想回故鄉勒欲歸不得求盤旋鬱結求苦衷。?這抒情體現了花間詞特點,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說“莫”鄉”實則正由於想到了”鄉。他沒有用“不”字,用求是有叮囑口吻求“莫”字,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求情意,你想”鄉,而現在沒有老,不能”鄉,表現了對故鄉欲歸不得求盤旋鬱結求苦衷。後面說“”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遊人只合江南老”求理由,因爲你回到那瀰漫着戰亂烽火求故鄉,只會有斷腸求悲哀。講到這裏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爲什麼讚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了。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求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求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求愁苦之感。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

唐代:溫庭筠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譯文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夜鶯也停止了歌聲,月光在滿種滿綠楊的庭院。我思念着你難以入夢,背窗陪伴着長夜孤燈,看着它昏昏欲。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玉翠金鈿低垂在我的臉上,在緊閉着門窗的閨閣裏,我只覺心中滿是孤寂。想到遠在邊關的親人,想一想燕子銜走的春光,傷心的淚,不停地淌!

註釋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形容春天已過。夢難成:指難以入眠。背窗:謂人面背窗。

翠鈿(diàn)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lán)幹,燕飛春又殘。

翠鈿:綠色的花鈿,用翡翠(青綠色)珠玉製成的首飾。花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婦女面額上的一種妝飾。唐代婦女多用金箔、彩紙等剪成花樣貼在額上以爲妝飾。金壓臉,指以黃粉敷面。香閨:女子居室。闌干:縱橫。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主要描寫閨中思婦憶念遠人的悠悠情思。上片先寫外界環境,再轉入室內寫人,點明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下片抒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充滿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全詞意脈連貫統一,情景交織互滲,結構首尾呼應,創造出迴環往復的抒情效果。

上片首二句寫外界環境。“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可見時當春暮,“中庭月”則點明“夜”。這兩句,除表現時間外,又兼有佈置環境的作用,楊樹滿院,濃綠暗淡,月到中庭,灑下清冷的光輝,同時點出了女主人公情緒的外感因素。

“相憶”兩句,轉入室內寫人,直接點明在這暮春良宵之時,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因離別而相憶,繼而輾轉反側,徹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燈,想要做個遠夢,與遠人相偎相倚,可夢也難成。

下片深入一層,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先刻畫女子的情態:“翠鈿金壓臉”,以首飾之繽紛富麗反面襯托美人之孤寂;再寫香閨的孤獨:“寂寞香閨掩”,以香閨之掩閉正面狀美人內心之悽苦,深動人心。末二句既嘆春去匆匆,也嘆年華易逝,一筆兼寫兩意,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融爲一體。

“人遠淚闌干”,正面揭示出孤獨與寂寞都是因爲“人遠”所致;而“燕飛春又殘”,再從側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隨時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閨空掩,盛裝之下,卻難掩寂寞;無語淚流,春已暮,人未還,真不知這種等待還要持續多久。以景結情,感情的表露悽惻感人,更加渲染出無限感傷的意緒。

這首詞時而正面描寫,時而側面描寫,迴環往復,層層深入。全詞意脈連貫統一,情景交織互滲,結構首尾呼應,創造出了迴環往復的抒情效果,意味深長。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原文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現在我纔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着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

閨房屏障曲折迂迴,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現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一定不會想回來。

註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

⑵紅袖:指代少女。梁簡文帝《採蓮賦》:“素腕舉,紅袖長。”這裏指青樓中妓女之類。

⑶翠屏:鑲有翡翠的屏風。金屈曲:屏風的摺疊處反射着金光。一說金屈曲是屏風上的金屬環紐。

⑷花叢:指代遊冶處的豔麗境界。

⑸花枝:比喻所鍾愛的女子。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是對往事的回顧以及感慨。“如今卻憶江南樂”的“如今”是跟從前做對比的,意思是說:我現在才反而回想起江南的好處。“卻”是反對之詞,“如今卻憶”四個字一筆勾銷了當年的“人人盡說江南好”,再次突出他當時並沒有認爲江南好的意思。當時在江南,他並不以江南爲快樂,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紅樓別夜”的中原,都在那“勸我早歸家”的美人,所以對那風景如畫的江南,壚邊似月的酒女都並沒產生絲毫的留戀。但等他離開了江南,反而卻回憶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唐代詩人賈島(據《全唐詩》四七二卷一作劉皁詩)有詩云:“客合併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他說:“我在幷州做客已經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長安附近的咸陽,如今我渡過桑乾河來到更遠的地方,回首幷州,倒彷彿幷州也是我的故鄉了。”韋莊所寫的也是這種心理。他在江南思念着中原,離開江南到更遠的蜀中,他又覺得在江南的生活也畢竟是快樂的,是值得懷念的了。韋莊多數的詞所傳達的感發的力量不是靠形象,而是靠敘述的口吻,也就是用賦的筆法。可是他並不是不用形象,“當時年少春衫薄”中的“春衫薄”三字就是形象,寫少年的光景之美好和可懷念。李商隱有過兩句詩:“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爲陪襯庾郎的年少,用了春袍的質料的輕快和色澤的鮮明的形象,那使芳草都嫉妒的這樣的明快充滿活力的春袍,正是青年的形象。“騎馬倚斜橋”,更是形象,怎樣描寫男青年的英武瀟灑,西方文學作品裏少女心目中的男青年形象就是所謂的白馬王子,中國也有類似的傳統,白居易的詩:“郎騎白馬傍垂楊,妾折青梅倚短牆,牆頭馬上遙相望,一見識君即斷腸。”這位中國青年騎的也是白馬。韋莊“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也是寫的這樣的男女之間感情的遇合,一定要重視他們共同所寫的這種遇合的傳統,這種遇合都同時有一種共同的含意,就是要以最好的年華,最出人的才能,最好的面貌去得到這種可貴的遇合。“騎馬倚斜橋”是英武與瀟灑的結合,“騎馬”是英雄勇武的一面,“倚斜橋”是風流瀟灑的一面,“滿樓紅袖招”是說滿樓的女子都爲之傾倒。韋莊的這兩句詞是說他當年何嘗沒有才華,何嘗沒有遇合,何嘗沒有人賞愛,然而他那時沒有對滿樓的紅袖鍾情。因爲他第一句就寫的是“如今卻憶江南樂”,所以他所說的“滿樓紅袖招”都是反面的陪襯,意思是說:我當年有那樣的年華、遇合、賞愛,但我沒有看重這些,而這一切現在都過去了。至此爲止,寫的都是對江南往昔的回憶。

下半闋“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二句,一則可能仍是寫回憶中的情事,再則也可能是寫今日之情事,有兩種可能,也可以兼指。用“翠”“金”二字,意在寫明環境之美。“花叢”在古人詩詞中,不單是指自然界的花叢,廣義的還指如花的女子,他說:我當年面對“滿樓紅袖招”都沒有鍾情,而現在要能再有像當時那樣的遇合,“此度見花枝”,我便將要“白頭誓不歸”了。“誓”表示其態度之斷然堅決。“白頭誓不歸”這句與《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未老莫還鄉”是鮮明的對比,當年是說沒有年老還可以暫時不回故鄉,真正意思是說年老時一定要回鄉。而如今白髮蒼蒼卻不但不會還鄉,反而說誓不回鄉了。韋莊是京兆杜陵人,而且也在洛陽住過,所以不管是長安也好,洛陽也好,都是他的故園和舊居所在,他現在由“未老莫還鄉”轉變成“白頭誓不歸”,是因爲他無家可回,無國可歸了,唐朝已經完全滅亡了。韋莊留在蜀中,王建曾一度馳檄四方,欲聯合討伐朱溫,從而形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對於唐朝滅亡這樣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韋莊不可能沒有受到震動。當年在江南時說“未老莫還鄉”,是因爲長安還有希望收復,回鄉的希望依然存在,但在他留寓蜀中時,唐朝已經徹底滅亡了,回鄉的希望蕩然無存,所以他才決然的說“白頭誓不歸”,口氣極爲決斷,含義則極爲沉痛。着一“誓”字,無比堅決,以斬盡殺絕之語,寫無窮無盡之悲。這正是韋莊詞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