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周處原文及翻譯

古籍9.83K

導語: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周處原文及翻譯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爲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爲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爲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爲忠臣。

【譯文

周處年輕時,爲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爲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裏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裏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爲周處已經死了,輪流着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爲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爲‘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爲一名忠臣。

文言文翻譯技巧

句子翻譯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一是意譯,即不採取實詞虛詞字字都落實的辦法,僅是根據文章的意思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無論是採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爲現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爲從全文看,那裏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着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二)翻譯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於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較多,翻譯時應注意補充。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譯爲“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這裏的“再”“三”後應補譯上“鼓”(擊鼓)。

(四)一般用直譯,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如“明察秋毫”,直譯爲“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爲“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五)有些詞可以略去不譯。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爲湊足音節,可略去不譯;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語詞,翻譯時應刪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後湊足音節,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年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禕”“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如介賓短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後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爲“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標籤:周處 原文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