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美文賞析教學初探

倡導“美文賞析教學”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文介紹美文賞析教學,歡迎閱讀了解。

美文賞析教學初探

摘 要:在散文教學中學生不善於把握作品精華,難以領悟作品內涵,最終導致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達不到要求,加大了散文理解的難度。爲了改變這種現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加厚人文底蘊的目的。筆者提倡 “美文賞析教學”課堂模式,力圖着力建構開放和諧、動態生成的語文課堂,爲語文教學注入生機,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新的活力。

關鍵詞:弊端 語文課程標準 賞析意境 手法 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散文教學是難點,尤其是近年來的中考語文試卷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性,充滿性靈,重視內心體悟的散文。更是讓我們開始重視散文教學。但我們的散文教學卻簡單刻板。在教學中常按照知識目標把一篇美文肢解成不同的部分進行教學,從寫作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等講起,然後分析結構線索、藝術手法、揣摩用詞造句,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人爲地把文字割裂了。同時由於學生的人生閱歷淺,缺少對文字的體悟,更使散文教學舉步維艱。所以筆者認爲教師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賞析美文的能力迫在眉睫。

新課標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對初中學生的閱讀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置身於作品之中,吸收文學作品的精華,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情感體驗,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與啓示,提高學生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達到提高人文素養、加厚人文底蘊的目的。”那麼,如何讓學生初步學會賞析美文呢?賞析可以多角度地進行。可以賞析作者的謀篇佈局、賞析開頭、賞析結尾、賞析擬題、賞析語言,本文主要從賞析意境、手法、語言三個方面來談。

一、 賞析意境

散文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這種情感,必須有所寄託,或借景以抒情,或託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這可寄託的景、物、事就是“境”。正如古人所云:“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賞析意境可從題目、素材入手,弄清作者寫作意圖,然後反覆咀嚼內容,領悟文字的真諦。如冰心的《談生命》,從題目入手我們就可以判斷的出這是一篇作者談生命感悟的文章,應該是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對生命的真切體悟,這種感觸不可否認是對生命的頓悟,從人生軌跡中淬鍊出的最真切的感觸。在冰心的筆下她將生命比作爲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透過描繪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歷程預示着人的生命歷程中的幾種狀況,點明快樂與痛苦是生命之歌的主旋律,而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樹,寫它從出生到長大再到枝繁葉茂再到葉落歸根的過程,來表現自然界生命成長的現象,講述生命的一般進程。從題目入手瞭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那麼對文字的解讀,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如張抗抗的《地下深林斷想》中寫到了地下森林的形成歷史,作者極力書寫環境的險惡和生命的艱辛,以此來映襯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這一哲理既與地下森林的形成和發展相關,同時又超越了地下森林森林的侷限,上升到“大自然的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的普遍道理層面,當然作者的寓意不僅侷限於此,更是引發更爲廣闊普遍的方面,人生的發展也是會墮入深谷,像自然的風雲變化,滄海橫流,天翻地覆,方顯英雄本色;人煙盡滅,劫後餘生,更知生命可貴。張抗抗在文章寫出了自己對苦難經歷的傷痛、反思和奮進。

二、 賞析手法

散文的寫作手法多種多樣,欲揚先抑是其中一種。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冬天百草園的描寫也有着不同凡響的效果。先是欲揚先抑指出,“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再以別開生面的捕鳥活動連綴其後,使得冬日百草園的可愛之處自是不言而喻的了。楊朔的《荔枝蜜》開篇寫到被蜇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對蜜蜂沒有好感,“不大喜歡”,而後寫喝了荔枝蜜“不覺動了情”,便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最後高度讚美並夢見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小蜜蜂。這樣,前抑後揚,對照強烈,使小蜜蜂的形象鮮明地突現了出來。

三、 賞析語言

作品的語言因作家的個性、修養不同,也就各有其獨特風格,朱自清的清麗樸素,老舍的幽默詼諧、冰心的清新雋永、餘秋雨的大氣磅礴、沈從文的川西風情都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朱自清這位散文大師其代表作《春》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了 。透過其優美的語言我們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開的桃樹、杏樹、梨樹,在如火如荼的花團中,飛舞着成羣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溫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軟和的楊柳風,氤氳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氣息,瀰漫着各種鳥兒動聽的樂曲,還有牧童嘹亮的笛聲……作者在這裏把大自然寫活了、寫足了、寫透了,把大自然詩化了。在這一幅詩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負,一頭撲入了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個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一樣。他想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滾、踢球、賽跑、遊戲,盡情地體驗生命的活潑與自由。他全身心地動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撫愛。在這裏,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變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燦爛,展現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懷和天真無邪的個性。他連用三個比喻謳歌春天,把春天形容爲新生的娃娃、美麗的姑娘、健壯的青年。

紀伯倫是黎巴嫩的旅美作家,他的文筆輕柔、凝練、雋秀,語詞清新、奇異、俏麗,加上那富有神祕格調的語句,鏗鏘有力的音樂節奏感、運動跳躍感,構成了世人公認的熱烈、清秀、絢麗的獨特風格,被世人譽爲“紀伯倫風格”。《雨之歌》是他的名篇。文章開始是兩個比喻,把天之雨比作撒下的銀線、美麗的珍珠。豐富的聯想、靈動的喻體一下子就讓雨成了美的化身。作家又把烏雲和大地比作一對戀人,把雨說成是“爲他們傳遞書信”的使者,這種說法想象合理,符合客觀現象。而“雷聲和閃電預報着我的到來,天空的彩虹宣佈了我旅程的終結”,“我從海里升起,在太空的羽翼上翱翔”句,典雅優美的語言有絲毫的做作和矯飾,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需要指出的是,中學生學習賞析美文有個過程,應該循序漸進。一開始我們可以從精短的美文開始,賞析其中一至兩點,然後逐步深入、反覆進行,切忌貪長求多。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學生學會初步賞析是完全可能的。希望 “美文賞析教學”的課堂模式能夠日臻完善,最終建構一個開放和諧、動態生成的語文課堂,爲語文教學注入生機,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