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議論文三則

議論文1.08W

 【篇1】

議論文三則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寬容意味着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的信念。

這就是寬容,你可能不曾想過,不會包容別人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包容,總是指責別人也只能遭到別人的指責。活在世上,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心境,而獲得好心境的第一要素就是學會包容,說嚴重點,沒有包容就不會處事,不會溝通,不會交往,當然就更談不上將來事業有成了。

與人相處要懂得包容,無論是對同學、對朋友、對父母、對老師……總之,包容對方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尊重了別人,保護了別人的自尊心,避免了難堪、尷尬,甚至可能把別人從窘迫中解脫出來,他自然也體會到你的用心良苦。

沒有包容,就不會有和諧、美好、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不會有溫馨、融洽、親密的人際關係,而我們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裏才能學業有成,纔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沒有包容,無論你取得多大的成就,無論你有多美好的人生目標,無論你有多嬌豔的美貌……你永遠是孤獨的,永遠會感到內心的苦悶。

當然,學會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錯怪了你,老師誤會了你,同學不諒解你,甚至,朋友背叛了你……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樣去包容他們?能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嗎?仔細反省一下自己,也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自己的觀點也並非完全正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這其中便包括了我們自己。包容自己過去、現在已經犯過的和將來可能犯的錯誤,同時也要原諒別人,寬容別人,包容別人。包容自己和別人,在今後的日子裏努力奮鬥,就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人並非是神,人必須從不完美走向完美,在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有人說:“包容就是別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送上去。”不,這是不對的。包容,不是放縱罪惡。

包容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是走向人羣的第一步。從這裏出發,你就會同情別人,理解別人,幫助別人,你會把手伸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會把你的愛心給予每一個渴望你理解的人,你的心胸會變得無比博大,你會擁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

【篇2】

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是對人格的尊重,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學會包容,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豐富。

包容,在於能寬恕他人,化解矛盾。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爲了某一件事情就與人發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時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包容,學會退一步,還會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嗎?不,當然不會。只要我們都學會包容,任何事情都會海闊天空,風輕雲淡了。反之,不會包容別人的人,永遠都只會每天在心裏慪氣,越來越煩躁,永遠也享受不了包容帶來的快樂。

學會包容,關鍵在於能換位思考,能爲他人着想。當你在心裏罵老師下課拖堂時,你是否能體諒他的用心良苦;當你在嘲笑同學某個缺點或瑕疵時,你是否瞭解他內心的痛苦和不自信;當你在埋怨父母的管教時,你是否看清他們對你的用心良苦和恨鐵不成鋼。當你看清你周圍的這一切後,你就不會在去傷害他們了。所以,請包容你周圍的一切,因爲你周圍的人都是在爲你旋轉,包容他們,學會爲他們着想,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疑惑都會豁然開朗。學會包容,我們的感情才能增進,學會包容,你纔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和煩惱。

古人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哲人也說過,比樹高的是山峯,比山峯高的是飛翔的雄鷹,比飛翔的雄鷹高的是人那顆包容的心胸。包容是一股清泉,讓人感到無比的涼爽;包容是夏天吹拂的清風,世人更加舒暢;包容是冬天的團團火焰,讓人心中暖暖的。

包容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境界。同學們每天都會闖禍,要麼是上課玩手機,要麼是課下打架,要麼是不停老師的話,要麼是不交作業。很多很多的行爲都是不對的,讓人生氣的,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總是包容着我們的一切,耐心地指出我們的錯誤,那貼心的話語,溫柔的聲音,不正體現出他那博大的胸襟和包容一切的氣度嗎?

包容不需要你驚天動地地去拯救什麼,也不需要你花很長時間的學習,更不需要你費多大的腦筋,它只是一個細小的退讓,一句輕微的話語,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細微的.行動就可以做到。

包容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品行,是一種正氣,是凝聚全身的氣概。只有學會了包容,身心纔會舒暢;只有學會包容,纔不會無緣無故地憤怒,只有學會包容,才能欣賞到大自然的無限風光,品味出生活中的無窮樂趣。

包容是一種美德,學會了包容,就學會了釋放自己。

【篇3】

擁擠的樓道里,卻出現了一個和諧的畫面:一個女生踩了他人一腳,她滿含歉意地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被踩的人淡淡一笑說:“沒關係,沒什麼事。”說完就走了。兩人相安無事的樣子讓我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包容的存在和魅力。

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去包容他人的某些過失。因爲我們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會有犯錯誤的一天,對他人的過失和錯誤,我們不應該一味地責怪指責,我們應學會包容。

同學間,一遇到小事就吵架,誰也不講理,誰也不相讓。這樣,再深厚的感情也會慢慢淡下去,以至於最後淪爲陌生人的。社會上,人們也往往會因爲一件小事就爭執不休甚至吵架打架;公司裏,因爲別人比自己工資高職位高而不服氣吵吵鬧鬧;公交車上,會因爲一個座位而不惜吵鬧甚至打架。這些都是因爲他們不懂得包容而產生的結果。因爲他們不包容別人,因此同樣也得不到別人的包容。因爲不包容,社會上,生活中,纔會有那麼多的不和諧。

深邃的天空包容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纔有晴空萬里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包容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纔有浩淼無垠;潺潺的山溪包容了雨水的滴落山洪的衝擊,纔有了江河寬廣;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纔有鬱鬱蔥蔥。泰山不辭寸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因爲他們的包容,大自然纔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自然尚且能如此,我們人類爲何卻不能做到呢?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就不乏包容的典範。諸葛亮七擒孟獲卻又放之縱之,讓其自治邊夷;唐太宗多次寬恕直諫失禮的忠臣;藺相如見到自矜功伐的廉頗將軍時的迴避退讓;韓琦面對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伸手拉住。正是諸葛亮的包容,纔有了蜀國的強大;正是因爲唐太宗的包容,纔有了宏偉的“貞觀之治”;正是因爲藺相如的包容,纔有了將相和的美談;正是因爲韓琦的包容,纔有了雙方矛盾的化解,爭端的消弭。

包容是一泓清泉,滋潤他人的心田;包容是酷暑裏的涼茶,消除內心的邪火;包容是雪地中的炭火,溫暖他人的心胸。學會包容吧,生活將變得更美好,社會將變得更和諧。

標籤:三則 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