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觀後感1.67W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大家看來之後,有什麼想說的,我們看看下面的觀後感,看看大家寫什麼吧!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1

從年初在北影的看片室看過幾部賀歲片之後,許久沒有看國產影片,聽說今年的市場票房極爲慘淡,我想這一定是市場低谷,不是勤奮的電影人的問題,於是將市場上的D版蒐集一通,在昏暗的電影院Hi-8取景器裏觀摩起國產大片來。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中國頂級電影大師張藝謀的東東《一個都不能少》,張氏在影壇沉寂兩年、歷經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和中國皇家文化薰陶之後,把目光從捉摸不定的都市(《有話好好說》)再次轉向鄉村。從世界繁華的大都市回到中國貧瘠的鄉村,張導倍感中國農民的質樸,於是決定在其新現實主義風格上在推進一把,並一反以往的發行作風,現實地緊貼主旋律(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並隨片商帶着兩個質樸的農村娃走遍大江南北廣做宣傳,這些都使觀衆在想,張藝謀對新作品是很自信(亦或很不自信)。

新現實主義風格似乎是張力圖延續和發展的脈絡,在其經歷了不成功的嘗試作品《代號美洲豹》和數年積累之後,《秋菊打官司》一炮走紅,引起國內外的震驚,國際影壇稱之爲將意國新現實主義推進了一步,達到了及至,成爲經典作品。乘勢之下,張藝謀準備開始進城。這時,張在生活和工作上發生變故,與合作多年的女演員分手,同時與多年的創作心態脫軌,積憤懣之下,張有話要說;也在所有觀衆注目之下,要證明自己的藝術魅力仍在,張有話要說;於是,在劇本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在主要演員不甚合意之下,在不熟悉的都市裏,張《有話好好說》噴薄而出;儘管劇本先天不足,儘管演員減色,儘管因難於表現觀衆所熟悉的都市生活而使用鏡頭技巧副作用,《有話好好說》還是有感而發的,還是有戲的,儘管有評論認爲張藝謀時代即將終結。

在影壇沉寂兩年,國際電影界風起雲涌,伊朗電影異軍突起,阿巴斯的鄉村題材現實主義風格給影壇吹過一縷清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走過了《有話好好說》之後,張導迴歸農村。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用農村非職業演員、客觀鏡頭講述的一個簡單的故事:只上過初中的農村女娃魏敏之爲掙村長許願的50元錢而到水泉小學當代課老師,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看住剩下的28名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交給探親回來的正式老師;期間,調皮學生張慧科爲家還債跑到城裏打工,魏敏之追到城裏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將他找回。

簡單的故事、平淡得幾乎沒有的情節,讓人懷疑沒有編劇;客觀的鏡頭視覺,使觀衆像是拿望遠鏡在偷窺,時間長了,觀衆自然是煩了。

若是在《生活空間》,100分鐘的電影,可能就是20分鐘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這是電影。

影片結構,很簡單的三段式:魏敏之給小學代課、魏敏之進城找學生、大團圓地回到鄉村。從編劇角度看,影片劇本明顯的有“主題先行”之嫌;或許是張導又看到了某一條新聞而觸發了靈感,使“一個都不能少”這個意念抹殺了許多有“戲”的內容線索,如村長在拖欠了好幾年教師工資的情況下,答應給代課女娃50元錢的線索、張慧科用情報交換村長的5角錢的細節和升國旗、縣裏長跑選手選拔等情節,均是有戲可挖的,但都給主題讓了路;相反,與故事內容進展無關連的東西,如喝可樂卻爲了豐富內容而強加了進去,形成了沒有節奏的情感遞進。

上半部爲觀衆所不熟悉的(張導熟悉的)環境中,相對豐富的細節,對觀衆的口味是個調劑,吊起了觀衆的胃口,遺憾的是在內容編排上缺少章法,生硬的將觀衆的心理由沒有大門的操場上關進了狹小的教室裏,再透過沒有過渡的張慧科失蹤,引發進城尋找張慧科。下半部是觀衆所熟悉的(張導不熟悉的)環境中,更爲單調的情節,缺乏細節的內容,使人感覺到車流人往的縣城遠不如荒漠般的鄉村,在張藝謀的眼裏城市比《秋菊打官司》更等而下之了,成了沒有半點人情味的地方。沒有情節的內容加上遠遠的客觀鏡頭令觀衆對自己熟悉的環境越看越沒了興致,及至片尾,是大家在電視新聞中司空見慣的.媒體場面,自然是掀不起高潮,甚至還在留戀片頭的細節。

風格,是張藝謀追求的主題;這就引起了人們對現實主義的再審思,藝術是真實的再現生活還是真實的反映生活?現實主義是形式的追求還是內在的追求?確實,追求真實的再現生活不如生活本身好看,《一個都不能少》不如《生活空間》好看。

有位老師說的好:新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在中國會不會走到非職業演員、非職業攝影、非職業導演、非職業剪接呢?

再看《一個都不能少》所表露出的真實內涵,和希望工程是決粘不上邊的,張藝謀在影片中渲染出鄉村的質樸,質樸到村長僅用小小簡單的計策就可以調理到山村平靜無事——對高教師施壓、對小魏老師施騙、對張慧科施誘等反襯出鄉村的質樸可愛,有一種安全感;相反,城市是什麼?在小魏眼裏,城裏人都是怪物;在城裏人眼裏,小魏如同電線杆一樣,可以視而不見;在客觀的眼裏,城市沒有一個熱心人,就連帶張慧科來城裏的女娃也學得城裏人的叼蠻、懶散;城市是陷阱,以至城市的媒體是什麼?是城裏人戲弄農村人的工具,很職業、很包裝了的主持人,對土裏土氣的小魏進行城裏似的採訪,自然使小魏驚慌失措,相反,與城裏人不同,機器(攝象機鏡頭)卻顯得溫和,使小魏如同見到了久違的張慧科而真情流露,全片沒有一個魏敏之的特寫鏡頭,卻在電視中出現魏敏之的特寫鏡頭,說明了媒體的主觀性——電視節目是由媒體按需採編的,所以,片尾時,城裏的電視臺派車將小魏和張慧科送回山村時,面對城裏的捐款採訪,張導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激動,相反,卻由張慧科說出嚮往城市但懼怕城市的話:對城市印象最深的要飯。

《一個都不能少》一推出,馬上有評論家說此片給張藝謀時代劃上了一個句號,這當然不是廣大中國觀衆的期望,大家希望是更多的電影人,創作更多的電影模式,把中國電影推上一個層次。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2

這是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講的是:在一個很貧窮的村子裏,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先後少了兩個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那兩名學生的故事。

這個代課教師自己只有十三歲,比我們大不了多少,還只能算是個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着“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農村的孩子也許不如城市的同齡人見多識廣,因而常被一些人認爲:“不懂事兒”。但是,作爲一個普通人,她對這份責任執著的追求,這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這種精神和信念在現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爲電影裏所展示的農村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難過。魏敏芝老師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覺得還有另一個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師。儘管影片裏高老師只在開始時,出現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然而:辦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紙包好的教科書、臨時搭起的牀鋪、學習委員張明仙的日記、魏敏芝因日記所受到的啓發、孩子們不離嘴邊的“高老師說的”...... 他的精神彷彿貫穿了整部電影。

魏老師的堅定,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貧窮家庭的艱難和城市裏好心人的愛。我們能夠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遵守紀律。

所有的孩子應該都跟我們一樣,有在課堂裏接受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愛心去做的事。

標籤:觀後感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