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後感9.71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0篇)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

對武志紅和這本書都聽說了很久,終於看完了。本書既有鮮活又真實的事例,又夾雜一些心理學理論介紹,偶爾還有作者近乎抒情式的感慨,比一般的心理學專著有趣易讀得多,怪不得那麼受歡迎。書中還是有很多閃光的點或句子戳中我的。有些道理是我以前懵懂知道的,現在更強化一下;有些是我也明白認同但忘了實踐的,現在看到又提醒了我一下。現在就隨便總結幾點我的感悟。

第一,生命的意義在於自由選擇和創造,所以要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

第二,真正的親密關係——無論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不能建立在要求上,而是建立在彼此之間的愛上,愛又來自深深的心的連結,連結又來自於真正看到並尊重彼此的感受。

第三,父母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變成《漁夫和小金魚》裏面的那個可憐又可悲的漁夫。

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和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是拿來給父母爭面子和實行人生價值的,他們是獨立的生命,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要接着愛的名義扼殺他們尋求自己的人生使命的機會。第四,不要一味強調孩子要乖、聽話、孝順,也要允許孩子表達對父母的負面情緒(當然方式可以講究)。好的家庭氛圍應該是允許情緒流動的。人都會有情緒起伏,家長可以發脾氣,那爲什麼不讓孩子發脾氣呢?難道是誰強大誰才能發火嗎?所以,以後我要鼓勵我的孩子表達她的情緒和感受,接受她發脾氣。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2

這周集中看這本書,現已讀完。貫穿全書,好似在闡述中國社會的巨嬰現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髮展水平。那源於最原始的傷害,每個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嬰兒水平,絕大多數的愛與痛苦,都與原始的基本事實聯繫在一起。嬰兒時期媽媽角色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即已成年,也在尋找一個無條件滿足自己,照顧自己的“媽媽”,而那個認爲對的人,便是一個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幾天跟弟弟陪媽媽去體檢,那是因膽囊切除後多年的胃病,做胃鏡前媽媽害怕的不得了,要選擇無痛。當護士過來給她扎留置針的時候,嚇得說疼嗎?眼神還不住的投向我,我過來擁抱,讓她不要緊張。媽媽依着我,好像撒嬌不讓扎針,當時不理解,爲什麼媽媽像個怕打針的孩子一樣。回憶往事,她在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過分寵愛着我們,一點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時也曾詫異,沒有多疼,那時媽媽說是心疼。後來終於明白媽媽在童年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沒有母愛卻堅強的長大。而現在,媽媽一方面對我們百般疼愛,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愛。此時真想走到媽媽身邊,再給她一個擁抱。

從缺失的愛中成長起來,即使體格健全,心理仍是那個內在小孩,讀的過程中,懂了許多,因爲是心理書,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會有點壞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內化能量很重要,認識自己,沒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擁抱自己才能內化這部分的能量,告別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3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作家吳伯凡也寫過《親情的底色裏有一種顏色叫“無情”》。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該得體的退出,與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合理的界線,形成了你我不分彼此,各個家庭成員間的界線也不清楚,在這個家庭長得的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關係,反而以爲父母是愛自己的表現,甚至對父母形成了愚孝?什麼是愚孝?即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

並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愚孝經常會以一種戲劇性方式出現:父母對一個孩子進行貪婪的索取,同時卻又對另一個孩子給予無限付出,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那父母就是一面做僕人,一面做控制者。

電視劇《都挺好》,《安家》,《歡樂頌》中的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就是典型的愚孝受害者。

以上現象在中國大地比比皆是,作家武志紅在《家爲何會傷人》這本書中專門有一章《愚孝是怎樣煉成的?——對迎合者的心理分析》用理論和案例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讀後深以爲然,他舉了一個典型的現實例子,北大博士孟領岳父母來京給看孩子,女兒答應給老兩口在北京買房,結果房價大漲買不起了,岳父母就要霸佔女兒女婿的房子,把女兒女婿趕出去,想把姑娘的房子給他們的兒子,爲此還鬧上了法庭。岳父母反告女婿打罵他們。直到這時他的妻子才醒悟他的父母根本不愛她的事實。

那麼爲什麼父母對其中的一個孩子貪婪的索取?就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是覺得他供養了你,你就是欠我們的,永遠也換不完。而這些過分被索取的孩子難道不知道父母對他們索取麼?知道,但是這是他們能親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這個子女與他的父母是病態關係中的迎合關係,愚孝者通常只意識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獻,而意識不到他想透過這種方式在向父母討愛,產生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是父母多數是重男輕女,對男孩百般溺愛,對愚孝的孩子嚴重忽視。對這樣的女孩子而言,她們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去奉獻,或者爲父母奉獻,或者爲兄弟姐妹奉獻。

她的奉獻背後隱藏着“請把愛分給我一點吧,”也隱藏着憤怒“我對你們這麼好,你們不愛我,你們太壞了。”這是她的想法。對父母而言,因爲她的生命分量很輕,所以她的奉獻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反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如果愚孝者不去奉獻他們會覺得不適應,會訓斥她甚至打罵,給臉色,所以父母以對一個孩子越冷淡,這個孩子越容易形成迎合者。

愚孝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恐慌,不甘心被父母疏遠,爲了迎合親密關係,她就不斷的奉獻,長大後她心中的恐慌一直沒有消失,渴望實現童年一直沒有實習的願望:“想獲得一點愛”作爲奉獻者,他們對父母有很多不滿,當父母繼續向她們索取時,她們發現自己好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爲,仍然一邊奉獻一邊抱怨,我付出的那麼多,問什麼你們就不能給我一點愛?在乎我更多些?

一個家庭的模式很難改變,愚孝者不論怎麼奉獻,都不會得到父母的愛,所以明智的愚孝者,應該放下改變父母的願望,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愛她的事實,一旦接受這個痛苦的事實,愚孝行爲就會停止了。

這就是爲什麼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與家庭決裂的原因,她們是活明白了。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4

自己一直以爲深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隨着自己越來越多的讀書,越來越多的思考,已經不太認同所謂傳統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體的執行上,有時候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看完這本書之後,自己覺得一定要改,而且,要有行動地改變。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思考有如下幾點:

第一,嬰幼兒時間的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太小了,也談不上所謂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但是,陪伴也不僅僅只是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就行了。中國的一大特點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這是廣大中國農村的特色。

城市裏的工薪人員,可能要好點,至少下班回家能陪陪孩子。所以,對於農村的父母,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能陪伴孩子成長,書中強調,特別是孩子在3歲內,一定要有媽媽的全程陪伴成長。

光是陪伴還不行,還要能做到足夠好的媽媽與原始母愛貫注,媽媽能非常敏感,能與孩子建立起一種類似於“心靈感應”的交流。這樣就會讓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非常有益於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城市中的工薪階層,應該比農村的父母們,也好不到哪裏去吧。陪伴孩子的成長,可不僅僅就是一直在孩子身邊,而是要“用心”去陪伴。對於這點,我個人的思考是:高質量的陪伴。就是那怕我是一個月,兩個月和孩子的分離,但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幾天,都是用心在和孩子交流,也要比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身邊的要好,當然,這僅僅只是我個人的思考。

第二,青春期的教育。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後,都會出現一些叛逆,而這些叛逆,正是從小父母教育的問題導致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控制慾越強,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越強烈。

所以,從小就要學會,主動讓孩子發揮,要引導孩子自主選擇,獨立思考,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而不是一味地去按着父母的意願安排孩子做選擇,還美其名曰:都是爲了孩子好。

青春期,要以引導、溝通、聊天爲主,做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這點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權威的挑戰,所以,真正要改變的是中國家長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三,成年之後,應該儘早讓其與自己分離,不要把孩子用愛的名義,拴在自己的身邊,這樣即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網絡上被網友們吐槽的巨嬰是如何產生的,就是以上三步都沒有做好,一步一步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養成了巨嬰。

對於孩子,整部書,首先,以高質量的媽愛陪伴爲主,其次,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就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當孩子形成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後,很多的決定、選擇,纔不需要父母幫其完成,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獨立成人”了。

書中也有了對於夫妻關係的描述,但是,主要還是以家庭教育中的孩子爲主,特別是母親這一角色對孩子成長的至關重要性,所以,這也導致了看完這本書的女性朋友們,都覺得太不公平了,感受養孩子、教育孩子都是母親的事了。在我看來,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父親的角色同樣重要,只不過,本書是以母親與孩子爲主線來講述的。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5

剛好今天生日,看完這本書,當然,可能未來需要再次閱讀……

我對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後纔開始的,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最近一年多時間纔開始的,小時候不在父母身邊,記憶中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還會經常做噩夢,夢到自己生病了,但並沒有人知道……夢裏的那種絕望感,醒來還會覺得真實,然後哭上很久……儘管事實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擔心的陪在身邊……

畢業後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開始的時候有經常有爭吵,有不理解,我想這可能是因爲事實上我們大家都不熟悉的緣故,儘管我們是一家人,可是互相瞭解和認識,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瞭解彼此後才發生的……

寫到這裏,突然覺得這或許也是一種很好的安排……我們從小獨立,但還好,我們現在還相信愛,因爲愛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這樣反着過,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否是真的好?一個原本該獨立面對的各種問題,現在都是家人扛着……

文末的那句話很好: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因爲有家,因爲有愛,可以無畏前行……大不了,從頭來過……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6

作者敢於挑戰中國的傳統式權威“父母一定是無條件愛你的”,也提出自己對儒家思想的不同見解,讓我感覺讀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不再是以往簡單的心靈雞湯式文章。當我看美劇時,我總會驚歎於他們的直接,敢愛敢恨,忠於內心,他們經常很坦然地說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們只是簡單的陳述事實,卻沒有加進去那些多餘的道德綁架式暗示“父母是愛我的,我怎麼能這麼對他們呢,一定是我錯了”,這種真實感在書中得到強烈共鳴,其實好多不合理現象我們有目共睹,但我們總善於去僞裝,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無法求證的“愛”來代替一切深層次的思考和回答。這也提醒我們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應常懷一份獨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強調兩個字“感受”,無論在於朋友,家人,戀人的相處中,我們都應記住這一點,“感受”纔是重中之重,因爲在這種相處中,我們追求的都是“愛”,而非利益,對愛而言,事實不重要,對錯不重要,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愛才存在。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7

《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何老師推薦的,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資深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著。全書共四章,每一章節之下都包含了家庭關係中對這一主題的認知。

單從書名上看就感覺有很大的噱頭,“家”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共體,這就像把不同質量的液體倒在一個容器之中,有的能夠相融合,而有的卻怎麼也融合不了。正如本書的扉頁所寫,“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編寫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樣一本溫柔的書、有用的書,讓閱讀者感受到“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的主體是夫妻關係。武志紅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他認爲從戀愛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關係,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關係的折射。透過舉例論證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這一點正如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教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全家。一個家庭之中,能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圍不會差,孩子在模仿和影響之下也會如對待他日後的伴侶和孩子。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第二章講的是分離。他說,“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確實如此,孩子從媽媽子宮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感受到了分離的痛楚,這是給它上的第一堂課。然後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隨着分離而開始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分離,那麼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長。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某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學,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個淚人,她哭得比孩子還要兇。她說她從未跟孩子分開過,甚至幼兒園也沒有。我想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成長。

我們懼怕的不是分離,而是過渡分離。

有些家長一直在跟孩子“分離”,他們的“分離”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去遠離孩子。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名譽,但是卻丟失了孩子想與他們靠近的心,想獲得愛的一顆童心。

分離在夫妻關係中也是適用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小別勝新婚”這樣一說了,很多夫妻之間的問題的產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離,要不就是不懂得親密。如何把握好尺度,還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講述的是親子關係。與其說是親子關係,倒不如說是夫妻對孩子的期望,其中講述了網絡問題、考試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我總是記得一本愛情小說中女主人翁說的那句話“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是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呼籲自由,呼籲減負,但是面對着“別人的孩子”,我們還能本着初心嗎?還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初心嗎?“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但是誰又說結果不重要呢?看!我們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講述的是中國家庭中所出現的問題,比如婆媳關係,所思並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書,武志紅將夫妻關係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讓每個人學會“分離”,注重孩子的感受,這些我非常的贊同,每一個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武志紅在本書後面特別強調了母親對育兒的作用,這點我不否認,但是缺少父親在育兒中的角色。他說,“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麼愛他都不過分”;他說“孩子至少要讓媽媽帶到九個月,才能保證真孩子有一個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礎”;他還說,“如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星期以上的分離,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被拋棄創傷”。作者似乎放大了母親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親對孩子的作用,難道孩子不需要父親的關注和愛?不需要父親帶到九個月?不需要關注分離?這點我非常質疑!

一個不在乎父親這個角色,將責任全歸結於母親的心理學作者。他要不就是關注市場的價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幫助的!

正如知乎網友的評論:“對於從來沒有心理學理論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了武志紅的書,瞭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發現了一些自己問題的原因,覺得就挺好,已經可以了,那對他們來說肯定是靠譜。畢竟武志紅給他們啓蒙了。對於心理學界來說,武志紅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存在了,因爲他紅,影響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學的路子研究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都是基於個人經驗,沒有實證,他也不想實證,屬於弗洛伊德看了會流淚,溫尼科特看了會沉默的那種。這就很麻煩了,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學作者,普及心理學知識時隨心所欲,等於心理學的名譽就在他的筆頭上,沒有任何同行可以審查他,因爲人家不跟科學界玩。他寫得沒問題也就算了,哪天胡寫一通,數以百萬計的人要被帶溝裏!從這點來說,不靠譜!”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8

這是一本很柔軟的書,武志紅將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剖析,娓娓道來,直指人心,真實得讓人不敢去面對。

一、嬰兒:

面對自己內心的嬰兒,是武志紅心理治療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問題都源自於三歲前母親和嬰兒的關係,那個時候,大人們認爲的`無知的嬰兒,卻是最敏感的心理學專家,他們蘊藏着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展現出來,卻會記在心底,從今後的種種行爲表現中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嬰兒期的無助和憤怒。

成年人在戀愛中的不順利,家庭關係的扭曲,戀母情結,戀子情結,外遇,叛逆,壓力,焦慮。種種家庭問題的背後根源都是三歲前和母親的關係,這個嬰兒從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長,還是被扭曲地藏了起來,都是和母親的關照有關,可以說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愛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詞。三歲前超過兩週的分離就算是長時間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對於大部分的嬰兒來說太普遍了,媽媽的產假只有半年,半年後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礙和孩子親密接觸的一個巨大障礙,但這前三年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至關重要,這樣的矛盾讓媽媽焦慮,母愛成了嬰兒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嬰兒試探的信號:

嬰兒會有情緒的反應,哭喊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媽媽如果對嬰兒的哭喊有密切的關注度,隨哭隨到,嬰兒就會覺得媽媽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媽媽看得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安全感。如果媽媽覺得嬰兒哭就讓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這樣長期以來下去,嬰兒就會形成一種無助感,覺得這個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於是就用無迴應告訴媽媽我內心的絕望,長大以後就會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優秀的媽媽要有對情緒的敏感能力,並且對嬰兒的情緒能夠及時地捕捉,並且與嬰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互動,嬰兒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源自於自己的母親,長大後他會把和母親的這種關係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心靈上變會產生共鳴,憤怒的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委屈,接納情緒比提出辦法更有效果。

這是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若今後其他年齡段對孩子依舊維持這樣奉獻式的愛,便會形成溺愛,溺愛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沒有得到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孩子,溺愛其實是父母的自戀,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爲了滿足自己,因此在溺愛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覺得父母什麼都能給自己包辦,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從而與父母產生衝突。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時候主動想幫媽媽做家務,大到青春期的叛逆,這些信號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戰,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們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條件地包容接納孩子,這種逆境就會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會明白事情是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好的結果也會被接納,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嘗試,去試錯,去體驗,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愛與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孩子不會做出很極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極端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裏的教育方法用錯了,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本無錯,他們的錯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於言傳,健康的家庭關係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都伴隨着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段好的愛情是療傷的妙藥,否則愛情的模式就會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進入中國家庭的輪迴連條。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9

這是一本能夠解決問題的好書。

它解決的問題是:能夠讓人認識自我,理解自我,並進一步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在以上的基礎上再去正視並處理戀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父母關係等等,會從根本上抓住問題的癥結並給予解決。

書中案例很多,每一個案例幾乎都能夠從身邊找到原型。原來都是爲了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沒有父母不愛孩子,我很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等等,這種以愛的名義經常對孩子或愛人說的話,不過是自私以及自我潛在慾望的體現,是家爲何會傷人的真相!

我老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太容易把別人的感受當作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的追求當成自己的追求,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總是用他人的看法來獲取自我短暫的存在感和滿足感。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童年多次寄人籬下,與父母的過早分離,極度缺乏愛的我,成長爲了一個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孩子。

而爲了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只能無視自我感受,透過一次次討好別人來獲取一句誇讚,別人的答案就是評判自我的答案,久而久之便迷失了自我,變得容易自我否定,敏感,焦慮而自卑。因爲沒有被愛照亮過,所以內心一直是一片黑暗。

原生家庭造就的性格缺陷只能用後半生的努力去彌補,無論如何,逃避不是辦法,還是要勇敢地投身於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激活自我感受能力,以此不斷碰觸自己的感受,身心合一,活出真自我!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0

最近讀了武志紅的著作《爲何家會傷人》對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又有了一些認識,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包括武志紅,海藍,《靈魂擺渡》作者,教育行走理念的學者張文質,認爲認識自我得從童年開始。

"童年是一個人生命成長的背景,就像你腳下的土地,你一生都要從中汲取營養!土地的營養不斷地導向你生命的所有的部分。這種‘導’的過程從來不會中斷。所以,我們總要不斷地回到童年,重新從那裏汲取營養,汲取力量,汲取理解。這就是人類的一種非常獨特的生命態。"

這是教育學者張文質在說《保衛童年——基於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對話》中說過的一段話。童年爲一個人的一生奠定了基調,許多心理疾患也是在童年就埋下了禍根。被愛包圍的童年,快樂無憂的童年,將爲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礎。陪伴年幼的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和保護。

婚戀觀也是可以回溯童年的,有些人的婚戀觀就是修正童年的的錯誤。24歲的張麗在廣州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她愛上了大他三歲的同學王江,因爲王江符合她理想中的男人形象。張麗在廣州長大,她爸爸跟另外一個女人離家出走,直到她十六歲纔回家重新和媽媽複合。因此,張麗恨爸爸,她發誓一定要找一個和爸爸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再讓孩子重複我童年的災難!"而王江正是這樣一個人。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每個人至少要經歷兩次"誕生",第一次是從媽媽的子宮誕生,第二次是戀愛。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在熱戀當中,我們會變成孩子,戀人也會變成孩子,我們一起退行到童年。這時,我們互爲對方的理想父母,又互爲對方的孩子,這是戀愛的關鍵期,這階段決定了我們是重複童年,還是修復童年。戀愛不只是兩個人的舞蹈,也是兩個家庭過去的舞蹈,因爲我們的舞步是在童年學會的。

回溯童年,童年的記憶總是有選擇性的,在許多人的心目裏,童年是用來裝點記憶的紋飾,但在文質老師的心裏,童年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其實說起來,還原到童年的時候,生活中有些處境是很苦澀的,有時候是很尷尬的,有的時候是很無奈的!——我的父輩們,由於他們成長的、生活的、生存的極爲艱難的處境,他們生育了我們,也養育了我們,但是他們沒有好好地教育我們,更沒有很好地愛我們!但這一切的經歷,都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構成滋養!這種滋養需要我們不斷去回溯。只有在這樣不斷地回溯過程中,我們才能理解我們痛苦的緣由,才能從這個痛苦的緣由中繼續擴張我們思考的視野,把它放到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命運中不斷地去反省它。"

我們總是習慣記住那些傷害,那些不堪的悲傷的消極記憶,從而會學會了很好的僞裝,從不肯真正認識自己並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作家畢淑敏在《我很重要》裏更是高揚了生命的主體意識——"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着我們不重要。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着,爲光明在奮鬥着,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着。"所以,無論我是誰,我得成爲我自己,我爲自己重要地活着,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生命。

正確認識自己,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開始,面對問題不逃避,不對抗,不完美,才美。爲何家會傷人,爲何你會有痛苦的記憶,那就是沒擺正自己在家裏的位置,在一個家庭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夫妻關係,而並非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理清了這些關係,你就會不再控制子女,不再把他們攥在手心不肯適時放手,不會再抱怨父母,有些人一生之中都處在怨恨父母的情緒之中,而社會,學校,國家主流意識又告訴我們對父母要孝順,明明受了傷害,誰都不理解你,你自己也在埋怨與自責中糾纏,不分裂纔怪呢?而這種分裂又是沒有人理解的,認爲你是咎由自取。這當然是極端的例子,更多的是爲什麼有些人會不相信愛情,會婚姻破裂,婚姻之所以容易成爲愛情的墳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是我們過去家庭模式的複製。會遭遇各種負面情緒困擾,好好回溯你的童年經歷,回溯你的成長經歷,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你的人生閱歷中,特別是青春期以前。

願每個人都健康快樂地生活,從認識自己開始,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