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後感2.19W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精選10篇)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1

在讀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的時候,我總感覺我自己就是易瑤,感覺自己在和她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和她一起感受悲傷感受恐懼感受說不出口的痛苦無奈和孤獨,感受着那種被愛着,想去愛,卻被自己內心的黑暗自卑壓榨着不敢去愛的感覺。黑暗!自卑!交織的感情籠罩着易瑤,也註定了她的人生軌跡。易瑤,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存在。

似乎郭敬明的作品永遠是尖銳而深刻的似乎總是猝不及防的就把他的感受他的心情傳達到你的腦海,你的心海。讓你不得不去接受他的觀點,接受主人公的快樂與悲傷。

而這本書所表現出來的尖銳和深刻尤爲突出,我總覺得寫這本作品就像是他的宿命。我有時就在想,這個作品本身的宿命是什麼呢?揭示社會的黑暗冷漠?詮釋悲傷的無數個層面?我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的明白的就是:悲傷是這本書的主格調,讀懂這本書,就得先學會悲傷,或者,先學會冷漠。不要抱任何的希望,希望能夠在這本小說之中看到希望。不然去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受傷。

不過很遺憾的是,我是先讀完作品受完傷以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清晨弄堂裏空氣中的浮塵,淡淡的一絲一縷的在陽光下追逐,漂浮。隱藏着若有若無卻又真實存在的悲傷,就像易瑤一樣,她的家庭,她所生活的環境,都註定了她會有這樣的人生。她也曾經擁有過一個溫馨的家庭,她本來可以像唐小米一樣生活的明媚而陽光。可是,因爲她父母的離異讓她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同時破碎的,時易瑤那顆心,所以她不會去愛,不敢去愛,不敢對這個社會,這個所謂她的人生抱有任何希望。所以,她在林華鳳——她的母親死了,在她所依賴的齊銘,顧森西不分青紅皁白懷疑她害死了顧森湘以後,她選擇了自殺。顧森湘和她一個割腕一個跳樓,都死的觸目驚心。

易瑤的死因很明確,那就是,她覺得全世界都拋棄了她。她要證明自己清白,所以,她選擇了死亡。

而顧森湘的死呢,算是個意外,但是又是意料之中的。因爲顧森湘太過乾淨了,純潔的像蓮花一樣,可是她又不是蓮花,因爲她忍受不了一點點的侮辱,她的死亡,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必然。

齊銘呢,他是一個公認的乖孩子,公認的王子,他給易瑤溫暖,給她最初的希望,讓易瑤依靠。齊銘以爲他喜歡易瑤,但是我卻覺得齊銘對易瑤的好並不是喜歡,而是一種習慣,齊銘他習慣了對易瑤好,而這種習慣比不上他對顧森湘的喜歡,所以,在顧森湘死後,他輕易的就相信了是易瑤殺了她。其實,齊銘習慣性的對她好,這也是造就易瑤死亡的一個原因。

在小說中,王子與灰姑娘式的愛情特別常見,結局呢,都是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了。可是郭敬明偏偏不肯給它一個常見的結局,王子沒有和灰姑娘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了。不過他也沒有給易瑤過分的悲傷,至少,易瑤有了顧森西。在沒有看到第十二章之前,我都是這樣想的。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個不算完美但是完整的結局了。

可是在第十二章,郭敬明給了所有讀者一個地雷。當顧森西歇斯底里的朝易瑤喊着“我姐姐她比你乾淨,你就該代替我姐姐去死。”的時候,當齊銘冷冰冰的和她說讓她去自首的時候。我好像能透過紙張感覺到易瑤的心碎。那本就已經千瘡百孔的心臟悄悄地裂開一條縫,再然後裂痕瘋狂的蔓延,瘋狂的爬滿了心臟,然後一下子,全部碎掉。最後才後知後覺的心痛。哦!心,碎了啊。易瑤的世界,就此轟塌。

易瑤她做錯了什麼?她什麼都沒做錯,她只是簡單地想要活下去啊,她做錯了什麼?看到易瑤跳樓時我淚崩了,那時我真的很想在郭敬明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質問他。爲什麼就不能給它一個美好的結局?

我開始試着給這本小說創造一個完美的結局,我幻想,最後顧森西和易瑤在一起,齊銘和顧森湘在一起,他們都得到了幸福。那這個結果的確夠美好。可是我帶着這個結局再去看前面的故事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結局和前面的故事,格格不入。這本書,這本小說,註定是一個悲劇。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從開頭到結尾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在無聲息的告訴我們:這是悲劇這是悲劇這是悲劇!

所以,當我帶着這樣的理解第二次再去重新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這本小說的字裏行間都充斥的濃濃的悲傷和冷漠。

這個故事的訴說用的是第三人稱,這就註定了故事的冷漠。不管是對故事也好,對主人公也好。都是用陳述的語氣娓娓道來,客觀而又冷漠。

郭敬明這本小說告訴了我們,世界其實沒有那麼溫情,而是冷冰冰的,硬邦邦的它最簡單也最無情。它像一個局外人一樣,看着我們這羣渺小的人類痛苦而又單調的活着一直到死去,不帶感情的看着一個個渺小的生命消亡。這個故事給我絕望和無盡的悲傷。

可是我在這悲傷中看到的,卻不僅僅是絕望,我覺得更多的是希望,就像是在絕望的廢墟中,在悲傷的塵埃中開出一朵明媚的花。

就像郭敬明說的那樣,我們在大大的絕望中小小的努力着。是啊,哪怕是竭盡全力,我們也應該努力活下去,在絕望中開出屬於自己的花。哪怕是孤獨的搖曳在風雨中,也要堅定着信念活下去。

這樣也好,這樣就好。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2

故事的結尾是,3個年輕的生命對這個世界如此失望。他們累了,選擇了離開。那個上海陰鬱狹小的弄堂裏,寒冷中的燈光慢慢暗下來,暗下來。

一直都覺得郭敬明的小說是囉裏八嗦莫名其妙的呻吟,而且抄襲風很重,分不清哪一句纔是真正出自他的筆下,於是我在百無聊賴之下看了《悲傷逆流成河》,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就是心裏會有那種揉進碎玻璃的疼痛感,確實悲傷。

總的來說,24萬字的《悲傷逆流成河》在整個故事的結構和內容上是繁榮的,關懷的領域也是瑣碎而龐大的,日日穿梭的世界裏,有多少時刻我們想要逃避卻一直掙扎着?夜夜漂浮的睡夢裏,有多少東西值得我們用甜蜜的微笑來回復?愛慕,嫉妒,曖昧,早熟,隱忍,僞裝……小四撒下一張糾結的網,包裹起小說裏的每一個人物,讓他們如匕首的綠光般銳利。

齊銘和易遙其實是同一個人,他們需要對方的溫暖。他們都是孤獨的,只有在一起的時候纔是完整的。而悲劇的所在,恰恰是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即使當他們嘗試以一種顯而易見卻又模棱兩可的的曖昧去索取溫暖的.時候,那片天空轟然開裂,是青春的單薄作祟。

每個人似乎都不可能完全對自己的感情誠實。林華鳳更是那樣極端的存在着,她對易遙的打罵何嘗不是一種逃避呢,她其實也是一個被生活折磨的柔弱者。於是很惆悵,我們都能對自己的感情誠實,可以挽回多少錯過和傷害。悲哀就是,我們只能看見彼此的微笑和哭泣,而聽不到那破碎在涼風中的嘆息聲。

像是砂紙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揉搓不停,沉澱下的,是他們幾個那些彼此的習慣,而喧囂起來的是對這個世界的懷疑和詰問。悲傷的感覺,塵埃一般翻滾在刺眼的白光下,靜謐無聲,匯流成河。這個世界,有多少值得我們守望,又有多少值得我們停留。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3

乾淨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學她放學後,震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匕首般的語言,薄如紙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

乾淨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的等在放學她放學後,震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匕首般的語言,薄如紙的世事人情,以及躺在血泊中目光失焦的她……

這部小說不知是寫幾個人的故事,也許是寫那個可憐女孩易遙,還是寫那個曾經肯爲易遙做一切的齊銘,也許是渴望得到一切的唐小米,還是寫那些含辛茹苦的父母,或許還是寫那對十分要好的兄妹。

對於不同的人我有不同的觀念,對於易遙,我十分同情這個可憐女孩,她就應該和齊銘在一起,而且也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話,畢竟齊銘相信她。對於齊銘,我認爲你錯了,你錯的大錯特錯,你不該和顧森湘在一起,易遙那麼愛你,真不知道你怎麼想的,還有你最後爲什麼不聽易遙的解釋,雖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我想你應該相信她,不僅傷了你的心,還害死了兩個那麼愛你的女孩,易遙和顧森湘。對於唐小米,我認爲你很壞,易遙沒做過對不起你的事,可你卻時常刁難她,侮辱她。對於父母,我沒什麼可說了,只是林華鳳刀子嘴豆腐心,可惜的是在她死後,易遙才發現她的溫柔。對於顧森湘和顧森西,你們就不應出現,是你們破壞了齊銘易遙,不過沒有你們,又怎麼會有悲傷逆流成河呢?

悲傷的思緒化作洶涌的河水,它並不是自西向東流,而是以你的心爲目的地,它會流經你的整個身體,你會是什麼感覺?甚至已經超過了感覺的範圍,它會一點點擊破你全身各處,直至全身崩潰,這是你不會知道你當時在幹什麼,它會在你身體內潛伏,使你的心慢慢變涼變涼,直到停止跳動,它才肯死去。

我曾可笑以爲世界是美好的,但由於思考這項功能不斷完善,才發現這個世界處處充滿了悲傷,這部文章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

她以一個必輸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無辜,而代價是生命,如果那個男孩能有再多一點點的信任,悲劇不會再次發生,悲傷的河流也會漸行漸遠,來的將是個平和的生活,造成錯誤的原因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他的不信,使她感到絕望,從而放棄世界,如同曾經他和她在同一個屋檐下,一起開心,一起歡笑,而如今它的到來,使他慢慢被離開的她拋棄在黑暗裏,而在她們的歡笑裏,他真的感受到了悲傷,被熟悉的世界一點點放棄。

如果我將來沒有得到上天的眷戀,而得到悲傷,我也會在那個世界放棄我的時候,慢慢鬆開了手。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4

前一段時間,姐姐向我推薦了小四的新書《悲傷逆流成河》。姐姐說這本書很傷感,內容悲傷到了令人絕望了的地步。我就買了一本回來翻翻,果然文章字裏行間都隱隱流露出一種無法形容的悲傷。看過的朋友都爲易遙的堅強而感動,可是讓我流淚的不是文末易遙,顧森湘,齊銘的死亡,而是易遙的媽媽林華鳳對易遙的從未說出口的愛。

在易遙12歲的時候,她的爸爸狠心的拋棄了易遙和林華鳳,娶了另一個女人,林華鳳爲了維持生計,爲了給易遙上學,不得不去做妓/女,還不能對易遙說出真相,只能說易遙的爸爸給付易遙的學費。無休無止的壓抑使林華鳳變得暴躁,常常對易遙拳打腳踢,惡語相向,儼然就是一個潑婦。易遙也無法忍受林華鳳的職業,脾氣,可畢竟是媽媽,易遙很恨她,有時卻很愛她。

正當易遙對心愛的男孩手機上自己的名字是易遙,而不是遙遙而難過時,林華鳳死了。這個讓易遙很恨也很愛的女人在給易遙拿櫃子頂端的學費時摔死了,易遙看到裝着錢的信封上寫着“遙遙的學費”。易遙從未想到自己在一個離自己最近的人的心中早就是“遙遙”了。

看到這兒的時候我哭了,林華鳳一直很愛很愛易遙,只是從未表達。是的,真正的愛也許不是甜言蜜語,拳打腳踢,惡語相向也未必就不是愛。想到前些日子和媽媽鬧矛盾,媽媽除了罵我,基本上不和我講話。那段時間我甚至懷疑媽媽是否愛我,一天媽媽打電話回來我賭氣沒有接。過了一會媽媽就回來了,此後,媽媽對我好了很多,我們之間的冷戰也結束了。後來我才知道媽媽見電話沒人接以爲我離家出走,放下電話就哭了。在後來我就從未和媽媽吵過架,因爲我知道不能傷害愛我的人。

母愛有時並不表現在外,也許當你真正發現時已經離你而去了,所以一定要珍惜媽媽的愛。別讓媽媽受傷。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5

看完這部小說《悲傷逆流成河》,心情激盪,在這裏把全書的感受和大家說一下,結束我對此書的依戀……

實話說,看完書了沒什麼感覺。語言很華麗,內容很空洞。覺得有些誇張。不像小四的其他的書。那麼容易就觸動心中的痛。反正不是太喜歡,

甚至有些失望……但是郭敬明以一個單純、率真在初世男孩子,竟然一下子觸摸到了藝術和美學的純粹和永恆這是那些已經成熟甚至圓滑的知名作家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兄弟我爲你感動!

文章的過程就是作者很想把人物全都揪出來,依次爲易遙的無助,齊銘的懦弱,唐小米的嫉妒,顧森西的憧莽,顧森湘的敏感,表露無遺。

易遙的墮胎,是文章的主線,也是全部悲傷的主導者。易遙的堅強是我很欣賞也很喜歡的,(她媽媽也很作孽)但是小說裏的其他人真是……不大欣賞。

齊銘雖說是易遙的“青梅竹馬”,對她有複雜的感情,但卻缺少了一定的信任,和顧森湘在一起雖說無可厚非,但是爲什麼同時又對易遙那麼好呢?是優等生那智商一定不低,爲什麼就相信那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就是兇手呢?還有,他總是哭和最後自殺的結果都讓我覺得……莫名其妙。

顧森湘是個挺無辜的角色,雖說好像有了一切人人羨慕的東西,卻不得善終。其實,她完全可以把兇手說出來嘛,即使是痛苦到要自殺(有點脆弱),也要把那個至自己於死地的人說出來繩之以法啊,結果又害死了2個,真是……再說,不是高智商,又很保守嗎?就貿貿然得去赴約,是不是高中生啊?

對顧森西沒什麼感覺,他既沒作甚麼對的事也沒犯什麼錯,只是在情節需要的時候出來一下而已。

每個人都認爲唐小米很賤,這只不過是女生都共有的小心眼而已,她的手段只是懂得保護好自己,而去拼命的傷害別人,讓別人覺得她纔是受害者。我還沒遇到過這樣的女生,不過只是爲了一個喜歡的男生去做這樣那樣卑鄙的事,實在是有點……。嗨!這種人很多有共同性格的女生都會是她的朋友,因爲她們不懂得去愛一個人。

顧森湘她是女生,也需要別人的保護。那個人是顧森西而不是齊銘。她愛的是她的弟弟顧森西,不是別人。齊銘只是她的依靠,因爲森西永遠都不會是她的。當她看見齊銘在她跟前哭的時候,她覺得,爲什麼,他在我面前哭,主角是易遙。易遙比她自己重要吧。在易遙送醫院的過程中,她都表現的很冷漠。後來,在每個人都懷疑孩子是齊銘的時候,她別過了臉。齊銘在懊惱的時候……顧森湘說:我不是纔是你的公主嗎?

嗨,情節不如人願呀,她自殺了……世界很骯髒……不是骯髒,是絕望喲……

易遙和齊銘,她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她,互相的不信任。很可悲。結局是這樣的:顧森湘自殺而顧森西和齊銘誤會是易遙殺的。易遙被冤枉加上流產被學校在大會上通報批評,還有林鳳華的死去,在齊銘面前跳樓自殺。

朋友們在看嗎?如果你想看希望你不要悲傷逆流成河。畢竟是小說沒有必要……。

郭敬明以一個單純、率真在初世男孩子,竟然一下子觸摸到了藝術和美學的純粹和永恆這是那些已經成熟甚至圓滑的知名作家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6

一口氣讀完了郭敬明《悲傷逆流成河》,只覺得讀這本書有像以前看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和《紀城》那般好。直至現在,我依然可以清晰背出上兩部書中我自認爲優美的名子。

《悲傷逆流成河》看到最動容的時候,我也會感覺鼻子酸酸的,似乎有眼淚要流出來,但眼淚終於還是沒有流下來,不是祂描寫得不夠悲情,只是很多時候覺得易遙會有最後的結局,雖然有很多原因都是別人的不理解和對她殘酷無情的摧毀。但是她自己犯下了不可能挽回的錯誤。

若當初她不是懷了李哲的小孩,她怎麼會有後面一系列的悲劇呢?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與她朝夕相處的同學,不但沒有誰伸出手幫她一把,相反的,她接受的只有別人的冷嘲熱諷。

作者筆下的生活太陰暗,連開篇也這樣寫道:

“拉開門,濃重的霧氣朝屋裏涌。頭頂是深冬裏飄蕩着的白寥寥的天光。

還是早上很早,光線來不及照穿整條冗長的弄堂。弄堂兩邊堆放着的箱子,鍋,以及垃圾桶,都只能在霧氣裏浮出一圈淺淺的灰色輪廓來。”

“兩個人走向光亮的弄堂口,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濃霧裏。

該怎麼去形容自己所在的世界。

頭頂是交錯而過的天線,分割着不明不暗的天空。雲很低很低地浮動在狹長的天空上。鉛灰色的斷雲,沿弄堂投下深淺交替的光影。

每天放學上學,經過的一定是這樣一條像是時間長廊般狹窄的走道。頭上是每家人掛出來的衣服,梅雨季節會永遠都曬不幹,卻還是依然曬着。”

結局的時候,易遙跳樓自殺了,如果是我,我想我也會選擇死亡。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7

讀《悲傷逆流成河》是在18歲。是高二一位好友贈與的生日禮物。翻開扉頁,還有當時傻傻記下的由衷感言。與“悲傷”形成最不相稱的映照。

一直喜歡郭敬明的文字,儘管《夢裏花落知多少》的醜聞一度讓我對他產生些許抗拒的心理。或明媚,或憂傷,陰晴的個性或許跟每個正在稚嫩與成熟中掙扎着蛻變的孩子一樣吧。當然包括我在內。

從第一部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愛與痛的邊緣》,《夢裏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我漸漸地發覺小四成長了。《悲傷逆流成河》讓我看到在卸下了名利紛爭,冷嘲熱諷等種種不應讓這個風華正茂的男子承受的負擔之後對社會矛盾的深沉思考。

《CryMeASadRiver》幾行凝重的英文深深地刻在暗黃色陳舊質感的滄桑封面上,竟然無聲中有持續而細密的壓抑感充盈着我的胸口。記起某位朋友的評價:“逆流都成河了,順河還得了?”我想,這條河會映出我期待的精彩。

易遙,17歲,齊銘,17歲。在同樣逼仄狹長的弄堂裏成長。但是他們是兩條同一個端點裏放出去的射線,朝着兩個方向,越走越遠。

有這樣一個女生。他情願把自己早上的牛奶給她喝。他情願爲了她騎車一個小時去買驗孕試紙。他情願爲了她每天幫她抄筆記然後送到她家。儘管他們只是一同生活在弄堂裏被同樣的陽光以不同的強度照耀着成長的蓬勃生命。或許到最後,也永遠不會相會。因爲他註定是超越愛情的存在。

高中少女未婚懷孕,尖銳而敏感,小四用細膩的筆觸描畫出這段古老弄堂裏不願提及的悲傷記憶。有些不堪的沉重,引人思索。

年少的愛情,或許理由簡單的幾乎有些可笑。“會爲了她打架。”“很帥。”“會在放學後等在學校門口送她回家。”正是這樣的簡單,纔會在人的胸膛里拉扯出一陣強過一陣的傷痛。十六歲的天空,頭頂掠過的卻是一片片淺灰色的浮雲。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生的一切都更顯得令人窒息。一不小心,胸口有鈍重的悶。特別是觸及了某些人熟悉的某些記憶時。

“*女。爛女人。我恨她。可是我有時候還是很愛她。”尖銳而矛盾,這是易遙十三歲的年輕心臟裏撒下的一大把荊棘的種子。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違反倫常和道德去嫌惡自己的母親。“那個爛女人”,每天在愛中糾纏,用自己的卑微換取最愛女兒的成長。這是我看到過的最矛盾的親情。沒有溫馨的燈火,沒有貼心的關懷,沒有全家人的餐桌,在激烈的咒罵與淚水中交織出深刻的意味。冰冷的背後其實是鋪天漫地洶涌澎湃的情感。只是在生活面前,誰都必須選擇低頭。以逃避但仍倔強的姿態上演着這對母女之間無聲的愛。

小四的敏銳是朵妖豔的巨大玫瑰,帶着刺在最後愈發強烈地散發出刺鼻的全部香氣。第一次在裏書中瞭解了有關墮胎的文字。竟是那樣極致的撕心裂肺。故事到這裏開始走向寒冷寂靜的深淵。這段敘述是全書的*,爲了最真實地觸摸到這個敏感的字眼,小四諮詢了自己在醫院工作的朋友。一幕幕像潮水漫過心臟。留下的是無盡的心酸。壓抑得人透不過氣來。儘管身爲男性,在他的筆觸下清晰地提及“清宮”“擴宮器”“血肉模糊”“千刀萬剮”“劇烈疼痛”這些沉重的描述時,更顯得無可奈何的客觀與真實。

如同那段潮溼爾陰鬱的上海老弄堂,故事似乎沒有一絲陽光照耀的溫暖氣息。即使偶爾幾絲光線,也是爲了烘托更巨大的悲傷。結局吞沒了一切聲音。碎裂、掙扎、沉默、黑暗、仇恨、愛戀。一張張棱角分明表情各異的面孔在碰撞的激烈矛盾中一步步接近自己選擇的無邊懸崖。林華鳳,顧森湘,易遙,齊銘,以自己的方式在全書的末頁留下自己最後的背影,慢慢地閉上了疲憊的雙眼。也許,種種的錯綜複雜,只爲了製造這最後的各分西東,卻是出乎意料的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遙遠距離。

印象中,所有的悲劇都選擇以一場壯烈的犧牲作爲收尾的旋律。這種悲壯的唯美,或許是中國人印象中最完美不過的意象了。因悲壯而悽美而崇高。在讀者的迷離的淚水中收穫這一路最渴望得到的認同。

我的淚水悄悄滴落,不是因爲每一個人最後無不選擇的壯烈,不是易遙承受的無邊疼痛,不是林華鳳爲女兒付出的不惜的卑微。而是易遙與齊銘之間的微妙情感。

從始而終,都能感受到這樣一種感情,沒有明晰的定義,不是愛情,也不是友誼。在易遙與齊銘之間,一直維繫着。淚水滑落是因爲這一段齊銘對於易遙最真摯的虔誠。

“——你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全部去給她,塞給她,丟給她,哪怕她不想要也要給她。

——你一定會忍不住想要去幫她擦掉眼淚,一定會想要買好多的禮物塞進她的懷裏,你一定會在她被毆打哭泣的時候感受到同樣的心痛,你也一定會在她向你求救的時候變得義無反顧,因爲你想要看到她開心地微笑起來,哪怕一次開心地微笑起來。又或者不用奢求微笑,只要可以擡起手擦掉眼淚,停止哭泣也好。”

我的身邊,也有如此深沉的感情,不是愛情卻超越愛情。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愛儘管不能經過發酵,卻能越來越醇。在那段身處愛戀之中的日子裏,卻被朋友越過友誼的情感所深深地觸動,自覺慚愧不已。

小四這段前所未有的深沉文字,在愛與痛中浮現出一個個破碎的青春的畫面。或多或少,每個人都能從中尋覓到自己的影子。看着它在別人的述說中,慢慢地進入記憶的最深處,不再輕易觸碰。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8

其實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是一定可以傷害到你的事情。

只要你足夠的冷酷,足夠的漠然,足夠對一切事情都變得不再在乎。只要你慢慢地把自己的心,打磨成一粒光滑堅硬的石子。

只要你把自己當作已經死了。

那麼,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東西可以傷害到你了。

不想再從別人那裏感受到那麼多的痛。那麼就不要再去對別人付出那麼多的愛。

整篇文章看完,這是一段讓我不想忘記的話,真的,如果一切都變成了冷漠,就沒有什麼再能讓自己受傷的地方,感受不到別人對你的好或壞,麻木的心臟裏就再也不會忍受一點點的痛,那種撕裂般,難以呼吸的甚至讓人痛徹心扉的感受……

當時子鋒說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他一個大男孩都忍不住哭了起來,當時我還很不屑的說,不至於吧!可當我自己看的時候,卻發現淚腺開始發達,眼淚忍不住,一次一次的掉下來,記不清楚哭了幾次,只是看完整篇以後,整個人都控制不住的大哭起來,爲誰?可憐的易遙,單純的顧森湘,不相信易遙的齊銘和顧森西,還對是這個世界的無奈和永遠無法擺脫的命運?

我喜歡這樣傷感的小說,因爲可以堂而皇之的哭泣,爲他人也好,從這裏面找出一絲自己的影子也好,這可以讓人發泄心裏一些壓抑的情緒,可以從淚水中把自己體內多餘的有毒物質蒸發出來,從而更在加堅定的在這個骯髒的世界上活下去,活下去……

遙遙,我想這樣喊她,因爲我心疼這樣的她,甚至現在在打她名字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哭,就像子鋒這樣喊她一樣,記得子鋒也當時說,我心疼遙遙,現在想想,還真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女孩,她那有些*的母親,懦弱的父親,這一生的遭遇,讓她度過了殘缺而又完整的十八年。

每天在母親的“你怎麼不去死”中開始一天的生活,又在“你怎麼不死在外面”迎來黑夜,一天不打不罵就不算是過完一天,這樣的日子都能挺過來的遙遙,卻因爲自己最在乎的兩個男孩子不相信自己,而結束了年僅18歲的生命。

是誰造就了離開這個世界上的決心,是誰編織了死亡的解脫,齊銘,那個從小一直陪伴在遙遙身邊成績優秀的男孩,遙遙痛苦的時候,捱打的時候,被關在門外的時候,沒飯吃的時候,全是他在守護着遙遙,即使是自己的母親拼命阻攔,依然沒有打消想要保護她的心,可這不是愛情,只是想把她捧在手心裏呵護的妹妹。

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愛的懵懂,當遙遙看到齊銘的生活中多了一個顧森湘的時候,她也會難過,裏面有一句話大概是說,有一個人無關愛情,在你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拿到一本好看的筆記本的時候,就想要和他分享……,當時在看說無關愛情的時候,我就在想,這種感情,沒有。是的,沒有,如果是同性之間,這樣的事情,很平常,如果是異性之間,絕對不止是分享這麼單純。

所以,我看到了遙遙對齊銘的心,那種想走進他的世界,卻又不能走進的掙扎,所幸在齊銘的心放在顧森湘身上的時候,顧森西不顧一切的陪着她,讓遙遙那顆受傷的心又感到了溫暖,在遙遙身體虛弱的時候,在學校老師當着全校同學的面說着遙遙是壞女孩的時候,是他在遙遙身邊保護着她,沒有多餘的言語,只是默默的守護,所以當齊銘和顧森湘確定關係的時候,遙遙即使感覺到失落,也不會痛不欲生,因爲在她的身邊,還有溫暖……

當林鳳華死了以後,以爲這個世界完全平靜了,誰料一條短信完全打破了這一切,當時在看完之後,我就在想,一定是唐小米,這個外表*可愛,內心毒如蛇蠍的壞女孩搞得鬼,可後來再一想,唐小米應該知道齊銘的女朋友是顧森湘,她爲什麼要把短信發到遙遙手機上呢?如果她想找遙遙,憑她們以往的交集,唐小米如果直接短信給遙遙說,我要見你,有話要說。我想遙遙的性格也不至於退縮,她沒有必要要拐這樣一個大圈子,用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發到遙遙手機上,遙遙根本不是齊銘的女朋友,又怎麼可能會赴約呢?

無意識的行動,把這條短信轉發到顧森湘手機上,單純的她以爲是遙遙在找她,就趕去赴約,雖然一直不知道顧森湘到底遇到了什麼事情,我無從猜測,卻也不免有些可惜,這樣一個成績優異,父母捧在手心裏呵護的小公主,一個單純得可愛的孩子,就這麼不堪忍受這個世界,而選擇以死解脫,顧森湘,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孩子,是誰這麼忍心讓她受到傷害,真是沒有一點良心可言。

顧森西冷漠的語氣,讓遙遙無從訴說,齊銘這個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居然也不相信她,兩個她最在乎的男孩,用這樣的態度,殺死了遙遙,是遙遙傻嗎?不,我不認爲,我覺是這是遙遙勇敢的表現,如果遙遙這樣生活下去,別人對她的懷疑,她可以不在乎,但是卻不能不在乎這兩上她僅有的朋友,也終有一天遙遙會走向絕路。現在選擇自殺,反倒可以向這兩個男孩證明自己的清白,她不是不純潔的女孩,她只是開始的時候走錯了路而已。難道做錯了一件事,就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嗎?難道他們就沒有做錯事的時候嗎?爲什麼要這麼苛刻,爲什麼……

什麼是純潔,什麼是不純潔。茶花女中的女主角,雖然是在出賣自己的身體,卻有着一顆善良的靈魂,你能說她不純潔嗎?什麼是純潔,長着一副惹人愛憐的模樣,像唐小米這種惡毒的女生,就是純潔嗎?分辯事物的本質,不是靠外表,這些東西,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郭敬明的小說,裏面的人物刻化得很細緻,於我而言,在郭敬明同輩的寫書的人中,郭敬明的小說是一個讓我看起來沒有感覺到拖沓,而又感動的人。看完之後,會有一種很壓抑的感覺,可這,只是僅僅的一晚而已。

不同於安妮,安妮的小說是可以讓我從心底產生絕望,而又欲罷不能的,也許不能把這兩個不同的人相提並論,只是看他們的小說,就有一種同一感覺,壓抑,郭敬明的寫法在我看來,不及安妮的作品來得成熟和穩重,短短的文字,卻有着深刻的感情,能把潛伏在心裏的魔一一喚醒,再一一的哄着他們入睡。好像有些扯遠了,最後再說一句,郭敬明的小說適合上學的孩子看,而安妮的小說適合工作的朋友看,不可否認,都是不錯的作品,

向所有在上學的孩子們推薦這一篇《悲傷逆流成河》,希望這些孩子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啓示,究竟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該怎樣的面對生活,又該怎樣的保護自己,這些東西,留給大家自個兒逐磨吧!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9

生命被書寫成潦草和工整兩個版本,再被時間沖刷得褪去顏色。難以辨認。

兩家只隔着一面牆,卻生活在兩個世界裏,每天都能看到的熟悉的面孔,卻又抑制不住的傷悲。

她,易遙。她的一生都在痛楚中度過,命運就像一條黑色的長鞭,一下下的在她的痛楚中打下去,她的痛楚似乎已不可抹滅,成了悲傷。18歲的她,在自殺中結束了生命,這個已承載了她無數無奈、痛楚的世界,因爲尊嚴、信念,忽然讓她覺得這個世界的“骯髒”和無法信任。

他,齊銘。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一個老師偏愛,父母疼愛的溫室花朵。卻是時時刻刻看到易遙那無法抹去的悲傷。自己的女友顧森湘爲自己而死,一無所有的易遙被自己所不信任,當成了兇手,最後自殺死去。一時間,顧森湘、易遙的悲傷化作河流逆流進了他的心底。

這並不是謳歌什麼愛情故事,是現實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種宿命。

書中的主人公,或許認爲死是從悲傷中解脫出來的好辦法。

總有一縷悲傷屬於你,你擁有家財萬貫也好,你是平民也好,都有一種悲傷在自己的心底。

有一種不可抹滅的痛楚叫悲傷。雖然如此,我們或許不該像書中的主人公那樣向命運低頭、向殘酷的現實低頭、向悲傷低頭!

有一種不可磨滅的痛楚叫悲傷,但有一種可以彌補悲傷的方法叫堅強!

《悲傷逆流成河》讀後感10

今天,我從頭到尾徹底的看了一遍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但是從開始到結尾我沒有流過一滴眼淚,不是說寫的不好,也不是說不感人,更多的是無奈。甚至可以說是社會某一處的現實的寫照。故事內雖沒有武林的豪言壯語,可他(她)的每一句話都如揪心一樣疼痛讓人心酸。情節內雖沒有戰場上的硝煙滾滾,卻在嬌豔可嫩的花瓣背後存有可惡、惡毒的心計和手段。如鋒利的針刺般扎入我的每一個毛細血管,讓你備受堅煎熬。

最純潔又帶有叛逆心裏的青春,在每個冰霧籠罩的冬天,他(她)們都可以看清一切!對於外面一個個似笑非笑的臉,裝腔作勢的表情,還有那極其做作的行爲,讓人看了都想找個洞穴鑽進去。

可是,在這個你我無法改變的城市裏,結局也會讓人心寒,悲傷!也許,這對他(她)們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吧!

說實話,我沒想到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卻是那樣的平靜。好像已經可以理解人生的無奈和可悲!只是希望當時過境遷,車輪還在轉動時,純潔美麗地青春依然被東日的朝陽所記載!

當悲傷逆流成河,當物事人非……你還曾記得這個故事。那裏曾讓你牽腸掛肚的人物,還會勾起你的回憶嗎?回憶總是美好的,所以它只會讓這段美好的回憶給你帶來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