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通用10篇)

讀後感1.16W

《爲何家會傷人》從心理學角度教我們同內心的父母和內心的小孩和解。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1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每個人至少要經歷兩次‘誕生’。”

武志紅在書中說道,這兩次“誕生”,一次是從媽媽的子宮裏出生,一次是戀愛。戀愛是對親子關係的深刻複製,所以,戀愛關係也尤其難以“分離”,戀人分手帶來的痛不亞於童年時父母與我們的分離。

很有幸,尚未體驗過與戀人分手的痛楚。當然這痛楚也不是必須經歷的,當今社會有一種普遍的觀念:“初戀無結果。”但這只是人們長期以來的固執與偏見,殊不知初戀走到最後的例子不在少數。很多人也是受這個觀念的影響,認爲自己的初戀不會有結果,便不去認真對待初戀。初戀是否有結果和家庭是否干預這段感情也有一定的關係。

每一段感情都是不易的,人們從一開始就互相喜歡的概率並不大,不要輕易怠慢了它。一段讓人變成孩子的感情是寶貴的,何不有尼采的心態:“反正這世界我們只來一次。”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價別人的感情,若是下一次再有人對你說,“你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結果的。”不要去理會他,這段感情的人是我自己,沒有人開這個先例,那我就做這個人。

話題扯遠了,再回到書的內容。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戀愛關係。“戀愛是一種特殊的選擇,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做治療,目的是爲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在我們對現實父母有太多不滿卻無法去改變時,我們就會尋找一個理想父母的模板,來重複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童年的家庭關係對我們今後的擇偶標準有很大的影響,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回想,“我以後一定不會找像我父親/母親那樣的人。”童年家庭美滿幸福的孩子可能會想,以後要找一個像我爸爸媽媽一樣對我好的人。

家庭關係不僅僅對配偶的選擇有影響,對後來的社會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犯罪心理學中,很多罪犯都有一個不幸甚至扭曲的家庭關係。

“戀愛到深處,我們會變成孩子。”父母會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面對戀人時,我們也渴望獲得無條件的愛,獲得無條件的愛之後,我們會一起退行到童年。這是,我們互爲對方的理想父母,又互爲對方的孩子。這是戀愛的關鍵期,這個階段決定了我們是重複童年的錯誤,還是修正童年的錯誤。

我有一個朋友柒。

我朋友柒的父親有很強的控制慾,在柒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似乎就已經爲她規劃好了人生所有的事情,她的人生一直一眼就能望到盡頭。爲了達到父親的期望,柒從小到大幾乎沒和朋友一起玩兒過,時間都花在書店看書和家裏學習。柒的父親幾乎爲柒決定了每一件事,在面對困境時柒從不用去擔心該如何處理;而在面對選擇時,通常柒的選擇是無效選擇。久而久之,柒養成了受他人控制,沒有主見的性格,甚至在選擇筆記本買藍色還是綠色時糾結上好幾十分鐘。

在柒戀愛後,柒和男友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塊兒自習,柒的男友有很高的學習自覺性,也會監督柒學習。很多柒的朋友經常對柒表示不理解,戀人之間互相學習進步固然很好,但是也不能幾乎沒有娛樂時間。但其實柒十分適應這種相處模式,男友監督自己學習就像以前父親監督自己學習,柒從小也不習慣於走出家門娛樂玩耍,出門玩耍意味着要選擇去哪兒玩兒,選擇吃什麼,而每次柒總是站在路口或者望着選單糾結很久,最後慚愧地讓男友決定。所以對於柒來說,一起學習是最輕鬆的相處模式。

柒在學習上其實並沒有很高的自覺性,一直以來是柒的父親監督柒學習。柒的父親脾氣也比較暴躁,每次柒做事有所不足時便會大發雷霆,說一些可能自己並沒有意識到會讓一個孩子很受傷害的話,偶爾會動手。在面對父親的憤怒時,柒至今沒有過一次反抗,只會悄悄地哭。小時候缺乏認識的她因爲父親的話而認爲的確每一次是自己的錯,父親的每一次不滿意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自己總是讓父親失望,這讓柒在後面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格外地擔心自己讓朋友、老師失望,並有着沉重的負擔。

柒的父親還很喜歡拿柒和別人比較,儘管柒足夠優秀時,也總能找到比柒更優秀的例子。這總給柒一種感覺,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自己滿足父親的所有要求時,父親纔會給予柒愛,如果柒讓父親失望,父親就會離開柒,到比柒更優秀的孩子身邊去。在面對一件事時,柒的父親並不會去思考誰對誰錯,而是先固執地認爲自己是絕對真理,批評柒過後纔可能會去思考對錯,但他的反思一般最後都是以沉默結束。柒的父親不愛柒嗎?不,柒的父親很愛柒,只是方式稍顯不當。這和柒父親的家庭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在柒父親的家庭情況下,能修正童年錯誤到柒父親這種程度已實屬不易,這裏就不展開說了。這裏並不是說要將柒的童年錯誤全部歸咎於柒的父親,童年的錯誤往往不僅僅是一代人產生的,比如柒,是柒爺爺奶奶父妻關係的不幸導致其家庭子女的童年不幸,再向下傳遞。好的家庭關係會傳遞,錯誤的家庭環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傳遞給後代。

同時,柒在和男友相處時,總是關注自己不足的地方,放大身邊人的優點,柒潛意識內總認爲,只有自己符合男友的期望,足夠優秀,男友纔會給予柒戀人之間的愛,否則男友就會離開自己,到更優秀的人身邊去。每個人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很多,柒因此而總是感到不安。從小缺乏肯定的柒總是否認自己,同時又擔憂男友會因爲自己鬧脾氣而厭煩自己,所以柒幾乎不發脾氣,並會習慣性地遇見事情先認爲是自己的不足與錯誤。柒在男友或者關係親密的朋友對柒表達出一絲不耐煩和負面情緒時,柒總是抑制不住突然而來的眼淚,柒也會陷入沉思,思考是否自己哪些地方讓對方感到不滿意了,並會想象對方就此離開自己,與其他人建立更加親密的聯繫。也會同時思考男友家暴的可能性。同時,其實柒有很強的控制慾,不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希望戀人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型父母。

作爲柒的朋友,我們對柒提出了很多的意見和想法,而柒也的確在自我修正着,在慢慢改變着。有了改變的動力,柒最終將會成爲一個“正確的主體”,與改變過程中遇見的“正確的客體”一同修復各自童年的錯誤。

對於我,無論是朋友還是戀人,每當我建立一段親密關係時,我總是會想要時時刻刻和對方黏在一起,和對方分享自己每天的歡喜與悲傷,我清楚地知道“兩人總是黏在一起,這並不是生命的自然狀態和健康狀態”,但我很多時候就是沒法做到。在建立一段親密關係時,雖然我們現在懂得了合理與不合理,我們在情感上和童年一樣不想理會合理與不合理。“再親密也是另外一個人,是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合理地處理自己的理性與感性認識,我們都要做到不給對方強加自己的意願,不要求對方時時刻刻地待在自己身邊,這適用於戀人之間,也適用於父母和子女之間,不僅僅指子女不要一味地依賴父母,也指父母不要強制性地將孩子困在身邊。

“別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人們常犯的錯誤就是透過強烈的主觀意願去感知事物,從而產生一些常見的錯誤做法:揣測;評價(目的是爲了控制對方);出主意(阻止了對方倒苦水)。揣測使得雙方從一開始就站在不同的意圖層面,難以達成合意,並往往會產生誤解。喜歡評價別人的人經常也有很強的控制慾,而一個孩子總是活在評價之下,那麼很可能他之後的所有行爲都會極度在乎別人的想法;一個童年很少得到肯定的孩子,長大後在面對一件事時他就會習慣性地認爲自己不行並且預估這件事一定會搞砸一定會失敗。出主意不是壞事,但是很多時候倒苦水的人只是想尋求情感的宣泄,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理解他的人與之共情。這三者都妨礙了對方表達真實情感、釋放情緒。“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對方是怎麼感受的,”黃家良說,“我們要永遠記住,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係中是最重要的。”

“不要把權力規則帶回家。”男性更容易有意無意把權力帶回家,當一個人把工作方式帶回並用在家庭相處的模式上,必定會導致“權力的污染”。工作中中心點是利益,而家庭的中心是情感,如果將權力帶回家,將家庭成員嚴格分出個尊卑貴賤,所謂的上位者對其他家庭成員頤氣指使,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輩的命令不可質疑不可違抗,那麼這個家就失去了人情味,變得不再像是一個家。相傳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有一則軼事,一天傍晚伊麗莎白回到家發現沒有帶鑰匙,便敲門讓其丈夫開門,丈夫問:“誰啊?”伊麗莎白回答,“我。”丈夫並沒有開門,而是再次詢問是誰,這一次伊麗莎白回答:“英國女王。”丈夫還是沒有爲其開門,還是再次詢問,最終伊麗莎白回答,“你的妻子。”其丈夫纔開了門。“不是隻有成功人士才把權力規則帶回家,在單位裏總是被控制、受人氣的人,自己又特別在乎權力,那麼,回家以後,就容易把氣灑在配偶和孩子身上,並有可能顯示出更極端的控制慾望來,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補償,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那麼我們該如何如何避免將權力帶回家?

1、要有明確的意識,將工作和家分開。工作和家是全然不同的,我們要學會在工作與家之間切換,防止權力的污染。

2、不要把工作作風帶回家,可以在家繼續工作,但不要將工作的氣氛帶回家。不要在面對家人時充滿了算計與利用,更不要對家人頤氣指使,呼來喚去。

3、保持整個家庭系統的平等。解決問題時要有“一家之主”,但是在溝通中,應該相互尊重。不要認爲自己是家中的領導,任何事物都想要以自己爲中心,不允許其他家庭成員質疑自己或者違背自己的意願。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生活。

4、讓珍惜成爲家庭主旋律。家庭是基於情感而建立起來的,珍惜應該成爲家庭主旋律,而不是利益。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但是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例子,彷彿建立夫妻關係和結婚等行爲只是爲了傳宗接代,在生育子女後經常忽略夫妻關係而只關注親子關係。如果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往往會導致兩個問題:糟糕的婆媳關係;嚴重的戀子情節。

“糟糕的婆媳關係和嚴重的戀子情節,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婆婆與其兒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對這個婆婆而言,兒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親密的人,是她最割捨不下的人。於是,當兒子要分離,去找一個愛人,並建立一個自己的新家庭時,作爲婆婆,她會多麼難過。她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係。而兒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親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於母親而言他比爸爸還要重要。以前,他爲此而自得,現在,他要“回報”母親。於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親而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係。這是很多婆媳難以相處的心理祕密。”

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子女明白,爸爸/媽媽很愛你,但是我更愛我的配偶。分離有助一個人的成長,“戀愛是與家的最後一步分離。”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在孩子走向更開闊的世界時,我們不應給他灌輸“只有父母無條件對你好,只有父母最重要”的想法,而是告訴他親子關係並不是最重要的親密關係,他應該去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組建自己的家庭。

畢竟,配偶纔是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2

寫此篇文章的時候正播新聞:一惡父親怒甩孩子,致頭着地,顱腦損傷,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爲誰帶孩子爭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時氣憤,拿孩子出氣。再瞭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爲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憤怒。

家原本是避風港,爲何會變成血淋淋的戰場?爲何家會傷人?!

心理學書籍《爲何家會傷人》詮釋了很多心理真相。一個人的人格6歲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訓出來的,也不是透過講道理教匯出來的,只形成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模式。孩子6歲前的主要撫養者形象會被孩子內化爲“內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會內化爲“內在的小孩”。所謂人格即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一個人和外界相處的任何關係都是我們內在關係的投射。即我們原生家庭中我們和撫養父母關係傳遞到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關係模式中。

家既是愛的最主要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傳遞者。家庭暴力的因子從小種下,新聞事件報道中形容傷害孩子的父親爲惡父,從心理學角度是說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執。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孩子問題引發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問題麼?沒了孩子家庭就相安無事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猜想該男子小時父母和他的關係,父母對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脅打罵來表達父母的不滿情緒。受傷的孩子因畏懼而妥協,即使表面沒有反抗,也會心生恨意,因爲這是強迫加給我的,給我帶來痛苦,不是我自主選擇。孩子從切身經歷學會和其他人溝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你聽我的。孩子成爲父母意志的簡單複製,長大後會把吵架武力打罵的溝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發生矛盾,對待妻子、孩子、單位同事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傷害了妻子和孩子,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我們已經知道棍棒教育的壞處,許多年輕夫妻不會體罰孩子。可現在我們身邊還是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孩子不聽話,撫養者會威脅說:“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時言語威脅通常容易奏效,孩子聽話了,滿足了大人的希望。這彷彿是最立竿見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這樣麼?言語威脅是偷懶的教育,家長出於的心理需求是:我用這種方法來“快速”讓孩子聽話,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賴家長,沒有能力反抗,他學到武力能使別人服從,強悍的人有話語權。孩子把用學到的方法來和同齡人相處,把內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語威脅來表達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這幾天報紙上頻繁出現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這樣的結果。

在書中,特別提到目前中國家庭常見的幾種教育問題,分析下去是心理問題。比如中國文化中,特別不鼓勵孩子獨立,對好孩子評價就是“聽話”。在家聽父母話,依賴父母。在聽老師話,依賴老師。父母控制慾太強,沒有給孩子獨立空間,甚至抑制孩子獨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爲你好。彷彿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該怎麼做,就他自己不知道。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低,不會自己做決定。長大後,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評價體系,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做事不是爲了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爲了得到別人的好評。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其實扼殺了孩子獨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複製。我們不乏聽到從選擇大學專業到選擇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養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會習慣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適當放手”,給孩子設立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沒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引用書中的話:最好的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3

寒假在家時讀了《爲何家會傷人》,起初只是好奇,本以爲心理學著作都是非常難懂,但沒想越讀越投入,本想還有沒下一系列,沒想學校就又爲我們購買了《爲何愛會傷人》,自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把現實的生活呈現在我的面前,反覆讀了很多次,給人的感覺深入骨髓。

本書的關鍵詞在於: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修煉你的心。無論愛還是愛情,其實都和我們的童年有密切的關係,不僅僅是愛,我們的自我都是在童年形成的,我們的潛意識是在童年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的一切最深層次心理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童年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童年時代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當我們遭遇愛情的時候,我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當我們陷入愛情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知道,我們在愛情當中其實是在重新尋找童年失落的,童年渴望的,童年珍惜的。當我們的愛情失敗以後,當我們的婚姻遇到矛盾的時候,當我們爭吵,感覺結婚以後,對方爲什麼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很少會反思那最深層次的原因。

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於找到“正確”的人,而在於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其實愛情就是人生的一門功課,無論是失敗,還是矛盾,都是在告訴我們應該反思我們自己,反思我們的童年,當你真正認識到原因的時候,你才真正透過了這門課程,於是無論你選擇離婚,選擇繼續,還是選擇改變自己,都是真正適合你的選擇。

愛是因爲我們是孤獨的,都渴望靠近渴望親密,可是當我們太親密的時候,又容易被愛所吞沒,消失了自我,所以愛是一種平衡,太遠了,是一種傷害,太近了也是一種傷害,對於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來說,那是一種分離傷害,而對於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來說,也容易產生吞沒傷害,看看,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孩子,而且這些傷害往往都是以愛爲名義進行的。愛其實很複雜很艱難,想要多年維繫下來,的確是人生最大的一門功課。

我們都向往愛,都渴望愛,都追求愛,都尋找啊,可是卻很少想到愛其實往往給我們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尤其深愛時,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偉大,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自戀,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到對方真實存在,而是自顧自地付出,他(她)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戀人的需要。這種傷害其實就是愛的陰影。

就拿父母來說吧,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們長達以後卻很少有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對於戀人來說也是一樣,在戀愛的時候,因爲兩個人並不在一起生活,看到的往往都是對方美好的一面,而一旦結婚,或者同居,就會發現愛其實是有陰影的,兩個人住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肯定會有矛盾,想要找一個和自己沒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無論在戀愛中多麼完美,多麼幸福,生活在一起以後肯定會發現那種完美那種幸福更多的是來自我們的想象。

那麼產生矛盾怎麼辦,這正是人生爲我們設計的一項最重要的考試,是逃避嗎?那麼你永遠也通不過,只有去面對,去思考,去反思自己,最後去改變自己,你才能夠真正透過這場艱難的考試。

在愛中我們重新回到童年,在愛中我們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在愛中我們認清了我們自己的面目,這纔是愛真正的力量。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4

這本書是讀了武志紅老師系列的第四本書,每次看他的書都會有一種發現新大陸視角,把學來的反思自身的行爲,雖然這種反思的行爲確實需要一些打破自己心靈的能力,接受自己痛苦不堪的一面,這需要時間的歷練也需要徹底的敞開,我認爲接納自己不堪的一面,每一個與自己心靈融合的過程都是一次次蛻變成爲更好自己的一個歷練。

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們在家庭關係中,尤其是和戀人父母的關係中,我們會有一些潛意識在不知不覺傷害到對方導致這段關係在變得惡化,家反而成了束縛自己的一個假鎖。

與戀人的關係是與父母的關係有聯繫?

童年時期在零到六歲的時候,由於愛和自由的缺失會導致一些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不能接納父母一面好的時候,一面壞的時候,他覺得這種是分裂的,他不具備融合這兩種特徵的能力。

隨之產生的就是當父母對自己不好的時候,他完全不能接納父母的缺點,更談不上與父母缺點做融合的過程,她會想要抵抗父母想要改變父母,但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每個人都想成爲自己,如果要我按他的方式來改變自己,這是萬萬不可以做到的,這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心理。

於是當孩子越是想要改變父母的時候,越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結果,表面上他會放棄改變想法,但是潛意識還是留存着想要改變父母的念頭。

當這種孩子成年後會產生兩種反應,一種是的會切底尋找一個理想中的父母來做戀人,一種是繼續小時候改造父母的願景,尋找與父母相同毛病的戀人。

但這兩種選擇產生的最後結果都是我們會在愛情中受到傷害。第一類的孩子選擇的是理想中的父母,當他越跟對方接觸的時候,他就會越是懷疑對方會重複自己小時父母對他的方式對待他,他會牴觸對方理想行爲,要麼把對方變成小時候父母那樣的方式對待他,要麼兩個人就是最後分道揚鑣。

林靜的爸爸是個酒鬼,每次喝酒都會打自己和媽媽,當她長大後選擇的戀人是完全滴酒不沾的人,可是每到一段時間之後,她會總是會懷疑對方,她會用特定的行爲激怒對方來驗證去自己想法,一次她用暴力的侮辱對方,對方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動手打了她,她卻說:好,果然你跟我的父親一樣。

她被打了會以受害者的心態去訴說這些痛苦,別人都是以爲是丈夫錯,可是當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才真正的知道這並不是他的錯,錯就錯在林靜用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投射到了他與男友的關係上,如果她不發現這個關係模式,很可能會再一次受到小時候的傷害。

第二類孩子選擇的戀人是與家庭類似毛病的戀人。

飛鴻的爸爸從小就是一個花心的公子,與自己媽媽結婚的時候還保持與幾位異性朋友相聯繫的狀態,他就是處這一個家庭過程中每次看到自己父親與媽媽之間的矛盾,他就很想改變這種關係,他把這種念頭種在潛意識中,潛意識在他長大的時候尋找到都是壞女人,但是他天真的認爲只要自己無條件真誠的付出,答應對方的要求,壞女人會以被自己打動改掉自己身上的惡習並且真誠的接受他,可是每次當他付出的時候,他見不到一點一點的回報。但是他沉迷於付出。

我們知道維持一段關係平衡的兩個要素是,一是接受,二是付出,如果一個人無條件的付出,另一個必須要接受。當一個人常年的處於付出狀態的時候,可能會產生自戀情結,他會認爲既然我都無條件的付出了,那產生我們之間的問題一定是你決定的。

所以說飛鴻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她改造壞女人的自戀情結,他也維持這種情節,如果他不發現的話也是很難在愛情中受到美滿的結局的。

如果你在愛情中受到傷害,我建議你去放下大腦中的評判,用身體感知自己小時候與父母關係,自己現在的關係是否是重複了這種關係。

在愛情中受到傷害都是有原因的,不去發現,不去改變的話,這種傷害會伴隨我們的一生,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深入瞭解這本書。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5

讀完此書已有大約一個月,想寫一篇讀後感,卻一直無從下筆。具體的知識點,我只是讀者、不是專家,"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爲好。

直到今天,和朋友談到孩子之間鬧矛盾、孤立人等等。家長都希望讓孩子的環境越接近理想狀態越好,但我不贊成成年人過多幹預。

童年其實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期——當然,機遇與風險也並存。兒童恰恰是比較真實的,便於小孩理解人性,學習生存規則。而成人過多的干預就太複雜,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早慧的孩子大多心理上有隱疾,理由很簡單——人的精力有限,這裏強了那裏就弱了。最好的是自然的、符合規律的。長遠看,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物的恐懼與依賴——譬如家長的干預(甚至動用社會力量與手段)——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能比他們同齡人之間的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與其強行干預,不如利用好機遇,同時在風險出現時避免其現實化,足矣。讓孩子適當承受一點挫折並表現出來、轉變過來、成長起來是好事,也恰恰是建立互信的親子關係的一個機遇。

出於愛,家長當然想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己適應環境甚至改變環境的能力。家長管不了一輩子,激發孩子內心原動力、培養孩子自身能力,或許是更重要的——這才能伴隨孩子一生。

更大程度上,孩子長大要面對的是一個遠不完美的世界,家長自己都身處其中、甚至自顧不暇。所以我覺得最遲至孩子青春期,應該開始準備面對面對這些真實的不完美。

引申開去,還想談談家長。愛或許是行動的動機,但是不足以單獨證明行爲的正當性。"爸媽是爲你好"這種話,想必很多人從小到大耳朵都聽出老繭了。但是光有善良的動機是不夠的,還要有長遠的眼光、全面的分析、準確的判斷、恰到好處的執行。而這些,做家長的恰恰需要捫心自問,自己到底掌握多少。

如《爲何家會傷人》書中所言,很多家長表面上看、或者說在意識層面,行爲的動機是愛;而在潛意識層面,其行爲,更深層次的心理動因則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這是人的本能,故如此行事無可厚非,但是卻正常而不正確,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困擾。如書中所言,常見的一個例子,便是夫妻感情不好、於是轉而"一切爲了孩子"。在家長高呼"都是爲你好"的時候,他們恰恰忽視或者掩蓋了他們決策時爲自己盤算的一部分——很多情況下是不自覺的,部分人善於騙人,大多數人善於騙自己——這恰恰是"部分真相法",一種常見的欺騙策略。忘掉道德教條和說教,專心研究具體問題,根據客觀規律、利用客觀條件辦事,恐怕比按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動更必要卻也更難——那得學多少東西、花多少心思啊。

這時候有些家長會反思自己,而另一些還是有話說的:"咱小時候不也是爸媽糊里糊塗帶大的,咱不也長這麼大了。哪有爸媽不爲孩子好的。"又把動機、行爲、效果三者混同了。主觀認識與客觀情況絕對永恆高度一致,那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了。怕看到自己的問題,惰於改變自己、總想改變別人,或許也是人心理上本能的自我保護吧。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6

這是一本很柔軟的書,武志紅將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剖析,娓娓道來,直指人心,真實得讓人不敢去面對。

一、嬰兒:

面對自己內心的嬰兒,是武志紅心理治療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問題都源自於三歲前母親和嬰兒的關係,那個時候,大人們認爲的無知的嬰兒,卻是最敏感的心理學專家,他們蘊藏着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展現出來,卻會記在心底,從今後的種種行爲表現中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嬰兒期的無助和憤怒。

成年人在戀愛中的不順利,家庭關係的扭曲,戀母情結,戀子情結,外遇,叛逆,壓力,焦慮。種種家庭問題的背後根源都是三歲前和母親的關係,這個嬰兒從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長,還是被扭曲地藏了起來,都是和母親的關照有關,可以說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愛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詞。三歲前超過兩週的分離就算是長時間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對於大部分的嬰兒來說太普遍了,媽媽的產假只有半年,半年後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礙和孩子親密接觸的一個巨大障礙,但這前三年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至關重要,這樣的矛盾讓媽媽焦慮,母愛成了嬰兒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嬰兒試探的信號:

嬰兒會有情緒的反應,哭喊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媽媽如果對嬰兒的哭喊有密切的關注度,隨哭隨到,嬰兒就會覺得媽媽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媽媽看得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安全感。如果媽媽覺得嬰兒哭就讓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這樣長期以來下去,嬰兒就會形成一種無助感,覺得這個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於是就用無迴應告訴媽媽我內心的絕望,長大以後就會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優秀的媽媽要有對情緒的敏感能力,並且對嬰兒的情緒能夠及時地捕捉,並且與嬰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互動,嬰兒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源自於自己的母親,長大後他會把和母親的這種關係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心靈上變會產生共鳴,憤怒的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委屈,接納情緒比提出辦法更有效果。

這是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若今後其他年齡段對孩子依舊維持這樣奉獻式的愛,便會形成溺愛,溺愛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沒有得到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孩子,溺愛其實是父母的自戀,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爲了滿足自己,因此在溺愛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覺得父母什麼都能給自己包辦,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從而與父母產生衝突。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時候主動想幫媽媽做家務,大到青春期的叛逆,這些信號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戰,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們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條件地包容接納孩子,這種逆境就會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會明白事情是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好的結果也會被接納,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嘗試,去試錯,去體驗,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愛與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孩子不會做出很極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極端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裏的教育方法用錯了,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本無錯,他們的錯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於言傳,健康的家庭關係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都伴隨着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段好的愛情是療傷的妙藥,否則愛情的模式就會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進入中國家庭的輪迴連條。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7

《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何老師推薦的,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資深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著。全書共四章,每一章節之下都包含了家庭關係中對這一主題的認知。

單從書名上看就感覺有很大的噱頭,“家”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共體,這就像把不同質量的液體倒在一個容器之中,有的能夠相融合,而有的卻怎麼也融合不了。正如本書的扉頁所寫,“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編寫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樣一本溫柔的書、有用的書,讓閱讀者感受到“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的主體是夫妻關係。武志紅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他認爲從戀愛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關係,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關係的折射。透過舉例論證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這一點正如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教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全家。一個家庭之中,能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圍不會差,孩子在模仿和影響之下也會如對待他日後的伴侶和孩子。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第二章講的是分離。他說,“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確實如此,孩子從媽媽子宮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感受到了分離的痛楚,這是給它上的第一堂課。然後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隨着分離而開始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分離,那麼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長。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某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學,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個淚人,她哭得比孩子還要兇。她說她從未跟孩子分開過,甚至幼兒園也沒有。我想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成長。

我們懼怕的不是分離,而是過渡分離。

有些家長一直在跟孩子“分離”,他們的“分離”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去遠離孩子。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名譽,但是卻丟失了孩子想與他們靠近的心,想獲得愛的一顆童心。

分離在夫妻關係中也是適用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小別勝新婚”這樣一說了,很多夫妻之間的問題的產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離,要不就是不懂得親密。如何把握好尺度,還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講述的是親子關係。與其說是親子關係,倒不如說是夫妻對孩子的期望,其中講述了網絡問題、考試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我總是記得一本愛情小說中女主人翁說的那句話“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是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呼籲自由,呼籲減負,但是面對着“別人的孩子”,我們還能本着初心嗎?還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初心嗎?“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但是誰又說結果不重要呢?看!我們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講述的是中國家庭中所出現的問題,比如婆媳關係,所思並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書,武志紅將夫妻關係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讓每個人學會“分離”,注重孩子的感受,這些我非常的贊同,每一個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武志紅在本書後面特別強調了母親對育兒的作用,這點我不否認,但是缺少父親在育兒中的角色。他說,“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麼愛他都不過分”;他說“孩子至少要讓媽媽帶到九個月,才能保證真孩子有一個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礎”;他還說,“如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星期以上的分離,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被拋棄創傷”。作者似乎放大了母親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親對孩子的作用,難道孩子不需要父親的關注和愛?不需要父親帶到九個月?不需要關注分離?這點我非常質疑!

一個不在乎父親這個角色,將責任全歸結於母親的心理學作者。他要不就是關注市場的價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幫助的!

正如知乎網友的評論:“對於從來沒有心理學理論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了武志紅的書,瞭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發現了一些自己問題的原因,覺得就挺好,已經可以了,那對他們來說肯定是靠譜。畢竟武志紅給他們啓蒙了。對於心理學界來說,武志紅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存在了,因爲他紅,影響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學的路子研究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都是基於個人經驗,沒有實證,他也不想實證,屬於弗洛伊德看了會流淚,溫尼科特看了會沉默的那種。這就很麻煩了,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學作者,普及心理學知識時隨心所欲,等於心理學的名譽就在他的筆頭上,沒有任何同行可以審查他,因爲人家不跟科學界玩。他寫得沒問題也就算了,哪天胡寫一通,數以百萬計的人要被帶溝裏!從這點來說,不靠譜!”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8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作家吳伯凡也寫過《親情的底色裏有一種顏色叫“無情”》。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該得體的退出,與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合理的界線,形成了你我不分彼此,各個家庭成員間的界線也不清楚,在這個家庭長得的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關係,反而以爲父母是愛自己的表現,甚至對父母形成了愚孝?什麼是愚孝?即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

並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愚孝經常會以一種戲劇性方式出現:父母對一個孩子進行貪婪的索取,同時卻又對另一個孩子給予無限付出,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那父母就是一面做僕人,一面做控制者。

電視劇《都挺好》,《安家》,《歡樂頌》中的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就是典型的愚孝受害者。

以上現象在中國大地比比皆是,作家武志紅在《家爲何會傷人》這本書中專門有一章《愚孝是怎樣煉成的?----對迎合者的心理分析》用理論和案例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讀後深以爲然,他舉了一個典型的現實例子,2008年北大博士孟領岳父母來京給看孩子,女兒答應給老兩口在北京買房,結果房價大漲買不起了,岳父母就要霸佔女兒女婿的房子,把女兒女婿趕出去,想把姑娘的房子給他們的兒子,爲此還鬧上了法庭。岳父母反告女婿打罵他們。直到這時他的妻子才醒悟他的父母根本不愛她的事實。

那麼爲什麼父母對其中的一個孩子貪婪的索取?就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是覺得他供養了你,你就是欠我們的,永遠也換不完。而這些過分被索取的孩子難道不知道父母對他們索取麼?知道,但是這是他們能親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這個子女與他的父母是病態關係中的迎合關係,愚孝者通常只意識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獻,而意識不到他想透過這種方式在向父母討愛,產生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是父母多數是重男輕女,對男孩百般溺愛,對愚孝的孩子嚴重忽視。對這樣的女孩子而言,她們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去奉獻,或者爲父母奉獻,或者爲兄弟姐妹奉獻。

她的奉獻背後隱藏着“請把愛分給我一點吧,”也隱藏着憤怒“我對你們這麼好,你們不愛我,你們太壞了。”這是她的想法。對父母而言,因爲她的生命分量很輕,所以她的奉獻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反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如果愚孝者不去奉獻他們會覺得不適應,會訓斥她甚至打罵,給臉色,所以父母以對一個孩子越冷淡,這個孩子越容易形成迎合者。

愚孝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恐慌,不甘心被父母疏遠,爲了迎合親密關係,她就不斷的奉獻,長大後她心中的恐慌一直沒有消失,渴望實現童年一直沒有實習的願望:“想獲得一點愛”作爲奉獻者,他們對父母有很多不滿,當父母繼續向她們索取時,她們發現自己好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爲,仍然一邊奉獻一邊抱怨,我付出的那麼多,問什麼你們就不能給我一點愛?在乎我更多些?

一個家庭的模式很難改變,愚孝者不論怎麼奉獻,都不會得到父母的愛,所以明智的愚孝者,應該放下改變父母的願望,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愛她的事實,一旦接受這個痛苦的事實,愚孝行爲就會停止了。

這就是爲什麼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與家庭決裂的原因,她們是活明白了。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9

“五一”假期,看到書架上有一本書《爲何家會傷人》,當時就產生強烈了疑問,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愛的城堡,是每個人心的依靠,怎麼家會傷人呢???我帶着好奇與疑惑的心態,開始閱讀,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全書,然後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這是一本有着豐富資源卻淺顯易懂的關於愛和教育的書籍,適合所有人閱讀的書,因爲一個人可能沒有事業,可能沒有愛情,但卻一定有一個家。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註定和“家”不可分離。在家裏,我們懂得了什麼是愛,也開始學習如何愛人,以及如何被愛。在一個家庭裏,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給予兒女錯誤的教育,夫妻之間缺乏溝通的形式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心得。

作爲一個教師和家長對書中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絕大多數的父母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長大後有一個好的前程。但很多時候,父母無視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並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也並不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甚至都沒有興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實感覺、真實想法,他們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這會讓真實的孩子喪失自我。對於這樣的孩子而言,愛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枷鎖。這樣的孩子不是爲自己而活,而是爲父母而活。孩子因而會變得精神上非常虛弱,許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的會因此自殺。

多年的教師生涯,和同事們說起學生的問題時,往往會說“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表面上看,這本書與學校教育無關,事實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學生都來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對他性格的形成有着決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個學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就要走進他們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我們的成長經歷、成長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別老挑孩子的錯!”這句適用於家長和教師。平時教學中,可以說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生犯錯了,就開始挑他們的錯,一條條,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結果反而起了反向打擊,抑制了孩子的積極性,潛意識裏排斥教師,可是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怎麼不犯錯呢?誰不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起來的呢?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成爲他自己的過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問題的,比如叛逆、網癮、戀愛等等,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除了社會因素以外,家和學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爲什麼會這樣處理問題?我們該怎樣處理這些問題?瞭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們所生長的環境。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長輩眼中的惟一,無微不至的照顧着,呵護着,包辦型的溺愛抑或縱容型的溺愛,父母替孩子決定生活、老師替孩子決定學習的情況愈演愈烈,而孩子們的反抗也越來越強,其常見方式是網癮和叛逆,而極端方式則是自殺和殺人。當然這與我們所處的社會體制環境不無相關,素質教育面具下卻是舊式的應試教育,使家長只會要求孩子的分數;於是,孩子出了問題,怨孩子怨學校怨社會。這也是我們常常感嘆與家長的難以溝通。

這本書裏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裏找到原因,從心理學方面進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謂的社會性問題,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爲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這些誤區,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爲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爲教師,更多的是給予理解、寬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將責任全推給孩子們,而是多從家長處着手,或許會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可能疏遠人們之間的距離。關鍵在於家人之間的換位思考,積極溝通,以及不斷學習“如何愛人及被愛”。也可以總結爲兩個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會少些過於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些積極有效的溝通。

讀《爲何家會傷人》有感 篇10

中國人是不善於給予愛和表達愛的。

“缺愛”成了萬惡之源。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三歲看老”,的確一個人五歲之前和父母的相處關係爲ta以後的人生埋下伏筆。

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會朝着健康的各種關係發展,即使遇到各種變故,也較容易面對;缺乏愛和關注,長期和母親分離,與社會各方面的連結就會就比較脆弱,較易出現各種心理疾病。比如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人人之間,都要關注對方的“感受”。所謂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體會到了你的體會,痛苦着你的痛苦。這樣傾訴一方或是問題一方纔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支援,被愛。不要以你以爲對的方式或是解釋或是社會公認的對的方式去“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愛和付出。這樣就會像,一隻兔子愛上一隻貓,它天天給貓胡蘿蔔吃,但是貓卻越來越疏遠它,兔子還委屈的哭訴,“我把自己最愛吃的都給了它,我難道還不夠愛它嗎?”所以愛要用對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當然。

方式不對,孩子會叛逆,夫妻會反目,朋友會疏離。

所以要給予愛,要讓愛流通。要讓母嬰關係健康正常,要讓中國家庭關係和諧美好。

讀了本書會讓人開始認識自己,探究生活問題根源,解析當下中國家庭很多方面的問題。

我們的童年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現在和未來卻可以在我們有意識的關注下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