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何謂文化》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1.0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何謂文化》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何謂文化》讀後感(通用10篇)

《何謂文化》讀後感1

一本《何謂文化》前前後後看了有4-5個月,每週只能消化一個章節。首先還是不習慣借書看,首先不能在書上隨意寫寫畫畫,也導致了最終看完並不知道用時多久。曾經每次買書都會入手後馬上在第一頁(一般是序言那裏)寫上“於某某年某月某日”,感覺只有寫下這幾句話這本書纔算真真切切買到而且是自己獨享。這也跟《何謂文化》裏面講的一樣,文化的外在表現就是一種儀式,中國的文化所表現出的“仁義禮智信”,大多數也都是透過儀式來體現的。

我想最開始在確定一個習慣的時候並不會考慮文化,比如餐桌文化。人到齊了才能就餐,長輩要坐在最裏面,主陪、副陪所坐的位置(當然自己家吃飯就看有沒有這麼講究了),長輩先動筷子然後小輩纔可以動筷子,吃飯的時候不能吧嗒嘴,拿筷子的時候小手指不能翹起來,吃飯要把米粒吃完(小時候父母說的是不吃完臉上會長雀斑)等等。這些儀式在最開始的時候相信只是爲了方便就餐和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等。但長久的習慣最終就成了約定俗成的文化。

另外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中國三大怪象:

1.造謠無責,傳謠無阻;中謠無助,闢謠無路;駁謠無效,破謠無趣;老謠方去,新謠無數。(這是作者在早幾年前概括的),當然最近有所改觀,但這確實是中國文化較大的弊病之一;

2.文化較難獨立,政治下的文化更加符合現在的需求;

3.在文革期間所消失的部分文化正是需要我們重新拾起的,但是從我個人而言覺得這是一個斷層。起碼我對那個時代的文化了解基本爲零。除了古代文化、抗戰時期毛澤東、魯迅等列入教材的文化產品,透過斷層以後就是郭敬明、韓寒這段時間的文化。從1950年到我上高中期間的文化產品確實少的可憐。

所感所學:在工作中也好、家庭生活中也罷,甚至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都要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說要弄一個“家風家訓”,起碼也要給後代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人活一世,教育好2-3代子女,足矣!

《何謂文化》讀後感2

十一長假過了好幾天纔想起來認真讀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謂文化》,這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選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並不是以往文章的刪改精選,這使得我在翻開書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這裏面講的是什麼?

對於那些一見到“餘秋雨”這個名字就反感,於是在沒讀書之前就來抨擊書本的同學,恭喜你們,沒有實證精神,在網絡空間上對餘先生謾罵,恭喜你們沒有公共空間意識,這兩點都是在《何謂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駁我嗎?先讀書去。其實我很理解那種人,改變這個壞習慣很困難,因爲我也有這個毛病,在書店一見到一本書是韓寒寫的,第一反應“哦,破書”,然後“biu”的一聲就把它扔開。

這本《何謂文化》寫得實在是好,以至於我無法寫出一個像樣的讀書筆記,它本身就是餘先生對於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既然自己無能表達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幾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麼的完整,以至於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現和發揮其在原文中的含義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書每一個字都敲出來。這樣一來,只好寫一篇大體介紹這本書的僞讀書筆記了。

這本書的架構很奇特,分成了四個部分:

首先是“學理的回答”,餘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學術報告上的講座,彙編成一個部分,系統的整理了中華文化的優點,弊病,和近三十年的進步。其中對現實文化的擔憂很引人注意,比如復古文化正在衝擊着創新文化,使得創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絕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損機制,使得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各種官方機構中,而大部分創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難得到尊嚴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個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貯存”“必要風範”,不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業的泰斗都應該體現這四個特質。《向市長建言》一文,十分尖銳地指出了現在各種城市奇葩建設的弊病:不恰當的“發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遺蹟”、“大話地方特色”,並提出了自己建議市長注意的兩個環節“公共審美”和“集體禮儀”。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餘先生回憶了與巴金、謝晉、黃佐臨、白先勇、余光中、林懷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動情的文筆描述了這些或多或少陷入過“非文化”困境的,或是與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馳的大家們是如何踐行着文化人的責任感,如何承載着文化的重量,如何開闢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尋着文化的執着。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會,然後再停一下,再哭一會。也許前些年我讀到這樣的東西,只會把它當成傳記,現在隨着年齡增長,閱歷豐富了一點,又見證了社會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長到足以感知這些大事件體現的變化,對比之下,這些大師所闡釋的東西,實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爲感動,而是被這些偉大的人格所擊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見到真正的美景會哭一樣,就像那英說的“你的聲音打到我了”然後梨花帶雨一樣(怎麼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氣,噗)。當然,餘先生在這部分也順帶諷刺了一下那些造謠的小人,沒有任何人能把造謠和小人闡釋的比餘先生更深刻,更立體,更有文學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錄了一些多年來餘先生爲各地名勝題寫的碑文,體現了餘先生對古典句韻高超的駕馭能力,同時又不難讀懂。書中還印了一些餘先生的書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對一些經典的白話文翻譯,包括《心經》、《離騷》、《逍遙遊》、《赤壁賦》。用序言裏的話說,“在把握原文奧義的學術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詩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後用盡可能優美的白話散文予以表述。因此,這種翻譯,不是拉線搭橋,而是鑿通隧道,其難無比”。經典經過餘先生的散文化筆法,足以成爲當世經典翻譯的範例。這裏摘取《逍遙遊》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窺一二:“大鵬從上往下看,只見野馬般的霧氣和塵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蒼,不知是天的本色,還是因爲深遠至極而顯現這種顏色?”再如《赤壁賦》的一段:“不一會,月亮從東山升起,徘徊於東南星辰之間。白霧橫罩江面,水光連接蒼穹,我們的船恰如一片蘆葉,浮越於萬頃空間。”《離騷》的翻譯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長,就不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後,用本書的內容簡介作結:跨時空與地域的雙重視角,使本書既有理論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與動情的文筆。堪稱20多年來餘秋雨先生關於文化思索的最誠懇、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強烈推薦此書。看這本書而花費掉的時間是絕對值得的。

《何謂文化》讀後感3

靜靜地躺着,最近一次躺牀上看書是兩個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況是在窗外漫天飛雪的映襯下,溫暖的室內重溫着《何謂文化》,再次感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幾天自己一直被這澎湃的浪潮所席捲,我知道,這是餘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帶給自己的震撼。

“寫點什麼吧”,在不知第幾回心潮浪卷之後,一種奔涌而來的衝動讓我提起了筆。然而,下筆千言,愈覺胸中詞彙的貧乏;激動之餘,思緒也越顯混亂。無妨,權當信手塗鴉罷,只爲紀念這樣的衝動。

個人認爲,餘秋雨應該算是現當代國內比較有爭議的一位大家。當年《文化苦旅》一問世便造成洛陽紙貴之勢。他憑藉自己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之後又憑藉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壇的地位。只是打醬油式的當了回青歌賽的評委,倒惹來了種種非議。

沒想到這麼多年之後,先生又拾筆開始了《所謂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裏,文化沒有定量性的指標,沒有國際標準。所以,此書以較爲奇特的構架,從“學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個部分,帶領我們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訴有力的告訴我們: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文化是一種手手相遞的火炬,未必耀眼,卻溫暖人心。

光陰變成清冷的流水,變成細微的塵埃,變成溫存的呼吸,變成溫暖的文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幸好,餘秋雨依然還在。

《何謂文化》讀後感4

漫步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裏行間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動。然而我遠沒有那樣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談“何謂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談談我讀後的感想。

愛與善良。這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卻少有人把它與文化聯繫起來。然而這個最終目標,卻讓我們突然覺得親切,覺得就像是我們從小一起唱過的歌謠,從沒有那麼疏遠不可親近。

那麼,源遠流長、羣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體現着愛與善良的呢?從那兵戈紛亂的戰國時期,中華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說,“仁者愛人“,就在說“愛人者人恆愛之”,就在說“止於至善”……他們把愛看做是最終的原則,最高的追求,並在中國的文化血脈中流淌了數千年。

幾千年來中華的文明從沒有中斷過,愛與善良也不曾停止過。那麼上千年的文化積澱,也應該是一種愛的積澱吧。如餘秋雨先生所寫,“我們區區五尺之軀,不知沉澱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它們全部喚醒。”對啊,我們身後的文化典籍不論多麼煙波浩渺,都只是爲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終的、最重要的愛與善良普及。

在時間的步伐中,從不曾丟失的愛與善良的影子,也足夠讓我們珍視吧。

所以,此書以較爲奇特的構架,從“學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個部分,帶領我們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訴有力的告訴我們: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文化是一種手手相遞的火炬,未必耀眼,卻溫暖人心。

光陰變成清冷的流水。變成細微的塵埃。變成溫存的呼吸。變成溫暖的文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幸好,餘秋雨依然還在。

《何謂文化》讀後感5

繼《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後,餘秋雨關於文化思索的最新著述,最有價值的文化讀本。

10月舉行新書發佈會,餘秋雨2012全國主題演講:

中國藝術研究院將於10月成立秋雨書院,劉雲山、李源潮等中央領導到場致開幕辭,界時舉行《何謂文化》新書發佈會,全國主流媒體有整版報道,央視新聞和北京電視臺將現場報道;

9月下旬至年底,開始餘秋雨全國主題文化演講,將在北京、廣東、雲南、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全國重點省市地區做關於文化的主題演講。

二、所有篇章均爲第一次公開出版

用最動情的散文化語言回憶了與自己有過不尋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謝晉、黃佐臨、巴金、章培恆,以及臺灣文化耆宿林懷民、白先勇和余光中,並特別回憶了四十年前親自參與文化重建的周恩來總理。這七篇文章,是餘秋雨一生散文寫作中的自珍篋藏。而本書的所有篇章均爲第一次公開出版。

三、關於“石一歌”,關於“文革”,關於“詐捐門”,餘秋雨有話要說

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駁斥歷年來媒體和個人針對他的各種質疑和誹謗。澄清了說明了社會各界關心的許多問題。特別是文革經歷的諸多爭議。

《何謂文化》一書爲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的新著,所有篇章均爲第一次公開出版。這是一份有價值的、厚重的的文化讀本,從理論,生命,文明,古典四個方面,全面詮釋文化究竟是什麼。餘秋雨在書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駁斥了歷年來媒體和個人針對他的各種質疑和誹謗。堪稱20多年來餘秋雨先生關於文化思索的最誠懇、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何謂文化》讀後感6

連着幾日大雨,無法安然勞作,一時無聊透頂,便隨手在書架上拿了本書準備掃掃盲。書拿到手一看——是餘秋雨大師的——《何謂文化》一書。

此書剛買不久,因諸事繁多且雜,沒能在書到手第一時間即看。又因我現居農村,買東西極爲不便,此書還是託友人在重慶書展時買下寄予我的。書價不菲,還好包裝不錯,書也厚重。

開啟書頁一看,的確,內容也很厚重。餘老惜言如金,開篇即奔主題——何爲文化。沒想到如此厚重的一本書一日光境便被我收入腹中。我於是又開始起了漫長的消化吸收這何爲文化之路。

說實話,活這多年,我還從未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或者說,在此之前我完全沒有想過文化到底爲何物這一話題。雖然我本來就不算“文化界”裏的人。當然了,以我的資質,也許根本就沒有資格把這個話題經深思熟慮後再發上幾句無關痛癢的蹩言。但我還是想說說,也算是一個生活於人類生活最低層的人的個人對文化的感悟和看法。

2、對於何爲文化這個話題,用餘老自己的話說他“決定用最誠懇、最隆重的方式來試着回答”。從內容上看,他在回答這個問題時還很認真、也很仔細和耐性。

接着,他從四個方面全面的闡釋了他內心的“文化”之所有內涵與範疇。這四個部分如下:

一、學理的回答;

二、生命的回答;

三、大地的回答;

四、古典的回答。

至此,我突然發現,要系統的解釋出“文化”這兩個字的內容所涉及的方面實在是太多太複雜了。

餘老對“文化”的定義據他自己說“可能是全世界最簡短的——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透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這就是他所擬定的文化涵義。馬上,他又透過一樁跨國婚姻在“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上引出了“文化差異”。而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他卻因草草收筆而使我未見諸端。

“精神價值”爲目前可知的唯一高等生物——人類所獨有。我想這是餘老之所以第一個詞語便用這“精神價值”的原因——這是他將要談到的文化的側重點,原因很簡單,目前人類可知的只有人類纔有文化,亦只有人類才懂得這“精神價值”爲何物。

那麼,什麼叫“精神價值”呢?可惜,餘老他沒明說。於是我只能自己猜測。我猜,這個“精神價值”應該是囊括了人類除物質外所有的人類活動中在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具體可以指向爲:個人修養和個人品格。個人修養又可細分爲個人習性、個人學識和個人技藝,個人品格也可細分爲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個人道德和個人人格。初一看這書名時就想着:何謂文化?文化,應該就是一切與文字有關的東西吧。到現在才知道我對文化的理解是如此之膚淺。沒有“精神價值”的文字最多隻能稱爲文化的載體之一——文字而不能稱爲文化,這正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只能稱其爲行屍走肉般。

“文化差異”是最能體現人類在“生活方式”多樣化中又有着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境況下是如何凸顯並定性成爲一種文化意識形態而被我們加以隔離和區分的。

想知道什麼是“文化差異”就得回到文章的開頭看一看餘老對文化定義的那段話的最後了——沒錯——正是集體人格。象徵一個民族的文化,或象徵一個國度的'文化都是這個民族或國度的集體人格透過長時間的積累、沉澱並溶合後的呈現。例如我們說到古希臘文化,就會馬上想到藝術、哲學、優雅和民主等等以形容這種文化的字眼;當我們說到中國文化時,就立刻會想起老、孔、孟、莊、墨和中庸等等形容中國文化的字眼;而當我們說到古埃及文化時,第一想到的便是“法老”、“金字塔”等等透着神祕和森冷的文字。當此三種文化湊在一起,便形成了色彩鮮明的差異,這便是“文化差異”。那麼這種“文化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答:“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這個“生活方式”所飽含的東西也不少。因爲“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這些差異也不同,而差異的不同之中還有因各種差異不同而形成的差異。比如法國和英國,雖然都是歐洲國家,但他們間的文化依然有差異:法國人講究浪漫邂逅,而英國人則注重紳士之風。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便是此理也。

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這樣一種迷惑:即我們在用前人遺留下來的“精神價值”建立起的“集體人格”描述現在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產生的各種有着“文化差異”的“文化”。而我們將要形成的“集體人格”又將透過我們現在仍然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來定格未來有着“文化差異”的“文化”。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但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我們的未來文化取決於我們現在的“精神價值”之決擇和我們爲“精神價值”所付出的具體行爲。

關於“積累”和“引導”我想不必再費言辭一一論述了。很顯然,“積累”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的淨化和查驗。在時間的浪淘面前,一代代人誓死追隨的“精神價值”纔會被打磨得清晰可鑑,經過時間玩味的東西方纔值得我們去捍衛與保護。至於“引導”,則需要真正有前瞻性眼光的智者在前面打着火把耐心引路,我等一干隨從纔敢大步向前無畏的邁進。“引導”者是個危險的差事,冷不丁的就會有人從後面或側面或不知哪裏冒出來給智者一個措手不及的痛擊,輕者致死智者放棄理想,重者陷智者於萬劫不復之境地。我們應該慶幸並感謝上蒼,在我們這個社會裏,還有着這樣的一羣人在爲人類未來的出路探索方向且如此的嘔心瀝血的在路上步履蹣跚艱難行進着。他們的偉大光輝和真誠、渴求之夢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可照日月。

論述中,他把人類獨有的“精神價值”做爲側重點,“生活方式”是對“精神價值”具備不確定因素的總結,“積累”和“引導”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採用的辦法與方式。如此一來,經過前面的幾道工序加以時日,自然就能達到“集體人格”的目的。

他用學理的回答肯定了“精神價值”對人類的重要性;用生命的回答舉證和總結了在各種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不確定因素下依然堅持着傳播人類“精神價值”的可歌、可貴和可敬;用大地的回答證明了人類在文化進化過程中所“積累”的“精神價值”的力量和滲透力。而古典的回答則證實了在前人的“精神價值”的不斷“引導”下“集體人格”所散發出的炙熱的光芒……

總的來說,餘老這個對文化的定義主要目的是在人類獨有的精神價值上看到了受不確定因素影響的各種生活方式(包括由此而帶來的各種文化差異),他希望透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後,再以主觀上正確的引導來控制和把握住文化的方向,從而將人們帶入到他所描述的集體人格之中。這種集體人格進一步提升就將變成未來一個民族的圖騰和一個國家的形象。

可以說,文化包括了一切人類活動的所有範圍。不管這些活動是美是醜、是善是惡,對人類有利還是有害,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它一直靜靜的或躺、或坐、或臥、或立在那裏,等待着我們去一一書寫、補充和牽領。也正是因爲這樣,餘老纔不遺餘力的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引導人們的“精神價值”,以期達到他希望迸發出的撼動山嶽的崇高的“集體人格”。

這樣一來,我便有了與餘老不同的對“文化”這兩個字新的定義了。

那就是:文化,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對生活活動軌跡的記錄與解釋。是對人類文明的闡釋。它是人類唯一不確定性的難以掌控的東西。

人類的生活活動包括了人類在進化中的生活感悟(比如發明語言、積累生活知識)、生活經驗(比如種植、養殖)和生活創造力(比如人類發明的倫理道德、人文科學與各種提升人類生活質量的工業技藝)。生活軌跡的記錄和解釋便是人類文化的“積累”。文化對人類文明的闡釋中有着所有的“集體人格”。 生活感悟產生了“精神價值”;“生活方式”本就存在於“生活經驗”之中;生活創造力正是生活“積累”後將產生的“集體人格。”一定有人問,“引導”這麼重要的環節去哪裏了?不好意思,這得取決於政黨和那些站在文化最高處的選擇了。

到快完成此文章時我又突然發現,一向以懶惰爲優點力求在寫文章時只圖簡短的我居然寫了這麼長一篇讀書筆記,還是一氣呵成,這於我來說的確是一個不易。正如餘老花費如此多的文字來講清文化爲何物一樣不易。只是,我沒有他的高尚情懷,他寫此書的目的是爲想搞懂何爲文化的芸芸衆多的菁菁學子們解惑——正如他在書中提到的——他對文化的終極目標——透過文化來創建人類的集體人格。

而我,只是其中一無名小輩。

《何謂文化》讀後感7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的書,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以及《尋覓中華》等,他的書特別適合夜讀,在靜靜的夜裏,一盞檯燈,隨着他的腳步可以輕輕的漫步歷史,細細的咀嚼文化,這種喧囂的世界獲得暫時的寧靜感覺特別輕鬆。他的新書《何謂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從噹噹上買來,一週左右的時間看完。

對於何謂文化,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答,第一、學理的回答,較爲系統詳細的介紹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雖然名爲“學理”但很直白,讓我們對文化有個很直接的認識;第二,生命的回答,透過幾個人物,導演謝晉、戲劇家黃佐臨、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幾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讀文化的真諦;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一些碑文和書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離騷》翻譯成現代散文,進步體會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讀起來蕩氣迴腸,字裏行間把文化的魅力一展無遺,但第三第四部分實在不敢恭維,大有湊頁數之嫌,有的碑文的確值得一讀,但附帶的書法作品有點畫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譯更是差強人意,就像把唐裝改成西服,有點不倫不類。瑕不掩瑜,還是值得一讀。

《何謂文化》讀後感8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的書,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以及《尋覓中華》等,他的書特別適合夜讀,在靜靜的夜裏,一盞檯燈,隨着他的腳步可以輕輕的漫步歷史,細細的咀嚼文化,這種喧囂的世界獲得暫時的寧靜感覺特別輕鬆。他的新書《何謂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從噹噹上買來,一週左右的時間看完。

對於何謂文化,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答,第一、學理的回答,較爲系統詳細的介紹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雖然名爲“學理”但很直白,讓我們對文化有個很直接的認識;第二,生命的回答,透過幾個人物,導演謝晉、戲劇家黃佐臨、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幾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讀文化的真諦;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一些碑文和書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離騷》翻譯成現代散文,進步體會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讀起來蕩氣迴腸,字裏行間把文化的魅力一展無遺,但第三第四部分實在不敢恭維,大有湊頁數之嫌,有的碑文的確值得一讀,但附帶的書法作品有點畫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譯更是差強人意,就像把唐裝改成西服,有點不倫不類。瑕不掩瑜,還是值得一讀。

文化到底是什麼?古今中外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據餘秋雨先生統計,從英國學者泰勒開始,關於文化的定義就有二百多個。在他看來,這些定義令人眼花繚亂又言不及義,即使硬着頭皮全部看完,對文化還是茫無頭緒。

有鑑於此,餘秋雨在《秋雨時分》談話節目中公佈了自己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透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他認爲這個定義是全世界最簡短的,言外之意大約也是最明瞭的,似乎頗有得意之感。不過在我看來,它既不夠簡短,也很不明瞭。

典型的精英語言,什麼生態共同體啊,集體人格啊,從概念到概念,使我等草根越看越糊塗。秋雨能定義,咱老百姓就不能自己定義了?這或許與阿Q心理不太相同。精英有精英的語言,草根也應該有草根的語言。

在我看來,所謂文化,就是人化,美化,文明化。啊啊,比餘秋雨還簡短。

《何謂文化》讀後感9

近期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一書,收穫頗多;本書透過學理、生命、大地以及古典的視角對文化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論的深度,又有鮮活生命的動情,既有珍貴遺蹟的見證,又有古人情懷的述說,可謂最誠懇最隆重。雖然文化這個課題極大,但也可以依着作者的思路來談談自己的見解。

說起文化,首先應該是給文化下一個定義,借餘先生的話: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透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這句話說得非常簡潔卻又不容易理解,舉個例子,我們每逢過春節,漂泊在外的人們總要趕在除夕之夜回去團聚,不遠千山萬水,總要貼對聯,放鞭炮,走親訪友,給晚輩準備紅包,這種除夕夜的團圓,應該算是我們的精神價值取向,一系列的行爲算是生活方式,這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並且可以有責任透過“引導”而漸漸沉澱成一種“集體人格”,在魯迅的筆下稱作“國民性”,而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這點在我看來,因爲我們有着共同的的精神價值,認同並且一直踐行着,這才讓我們沒有文化差異和突兀,交流起來纔能有家一般的感受和體味,譬如某個企業文化,員工認同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表現相似行爲方式。

《何謂文化》讀後感10

中國文化爲什麼如此頑強呢?這是因爲,它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文化,強調自強不息;一種高揚道德的文化,讚美厚德載物。一種和諧從容的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一種相容幷包的文化,故能海納百川;一種樂生重生的文化,因而生生不息。

當然,這種文化也有自身的弱點,最突出的一點是片面強調和爲貴,鬥爭鋒芒不足。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它是充滿風險的。,例如,我們的文化中心地帶就曾遭受多次外族入侵。幸虧歷史上的入主中原者有博大的胸襟,又十分仰慕中華文化,自覺地把自己融入其中,這才使得中國文化不僅沒有中斷,而且由於吸收了新的血液而煥發生機。

進入近代以來,西方入侵者的涌入,使中國文化第一次面臨真正的危機,有人說是千古未有之變局。幸虧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以扭轉乾坤的偉力,挽救了中華民族,挽救了中國文化,並把它推進到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