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

讀後感2.1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和她的心靈歷程。她的歲月無光,無聲,無語,但她卻認爲假如給她三天光明的話,她第一天會看人,看他們的善良、溫厚使他的生活值得一過。

有視覺的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爲白晝的動人奇蹟。她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和太陽喚醒沉睡的大地的那一刻。有視覺的第三天,她將再次迎接黎明,急於尋找新的喜悅,因爲她相信,對於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複的新的美景。

馬克吐溫說過:“20世紀有兩個轟動世界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是啊,海倫·凱勒擁有不屈不撓的的精神,能在極端的情況下,透過自身的努力成爲懂得多國語言的翻譯家,寫出名留青史的不朽之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說明了她刻苦奮鬥、不屈不撓,我被她的精神感動了。

而我,則不是向海倫·凱勒一樣,勇於接受挑戰。

我非常懦弱,膽小,有問題就會選擇逃避,而不是坦然輕鬆的去面對他。有一次,我和朋友吵架了,我知道明明是我的錯,但是我不敢去向他道歉,這真是太不應該了。

我看完這本書,深刻的認識到:只有嘗試過才懂得自己該選擇什麼;只有奮鬥過,才知道自己該放棄什麼。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上帝爲你關上一扇門,就一定會爲你開一扇窗,做一件事要選擇成功,而不要選擇失敗和逃避。要做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境都要坦然面對。要學會忍耐,懂得犧牲,要學會從辯證的看待自己,懂得犧牲,要學會接受挑戰,永不退縮。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挫折與坎坷,讓我們擁抱未來,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2

父母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透過讀美國失明失聰女作家---海倫_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把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光陰的渴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深受感動,從中受益匪淺。

文中寫到:“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最後一天該多好呀,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我們的生活、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水一樣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能夠利用和享受的卻是有限的,是最寶貴的,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的在自己手中溜走,仍過着“天堂”般的生活-------作爲學生卻整天打遊戲、看電視……此時我真想對這些逍遙快活的人說:“覺悟吧,快些領悟時間的珍貴,好好利用,別讓時間永遠地消然流逝。”

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那就是:“事情往往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它纔會留戀它。”這話不無道理。當我們貪玩而使得身體受到損害時,纔會留戀以前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的走完一生,纔會留戀時間;當你失支光明時,纔會珍惜以前那雙清高的大睛……這又一次如同警鐘般敲響在我們心田。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是何等重要。

文中作者還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會怎麼做?”三天!我們只享受三天光明是多麼殘酷,又多麼珍貴呀!第一天我會陪自己的親人四處玩玩,想到他們三天後爲我淚流滿面,心裏真是心如刀割;第二天和自已的同學老師聚一下,最後看一下他們那熟悉的面孔;第三,我將苦讀詩詞歌賦,多學知識,讓自已明天眼盲,文不盲;第四天微笑着迎來黑暗的黎明……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3

暑假裏,我讀完了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合上書後,我長時間沉思,思考一個問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的一生艱辛,出生19個月時,因病失去了聽覺和視覺,甚至說話的能力也暫時失去。想一想,看不到光明、聽不到聲音,無法與人交流,太讓人傷心了。最開始的時候,她常常一個人沉浸在黑暗的角落裏,不過她的家人都很愛她,讓她有了一些安慰。1887年3月3日對海倫·凱勒來說是最重要的日子。親愛的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了她身邊,把她當成正常孩子對待,教會了她,“愛”的真諦、水的感受、識字、說話、看書……。之後她去了許多地方,認識了許多善良的朋友,接觸了許多新的生物、動物、植物,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樂趣,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這一切使她從黑暗裏走了出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第一天呢,我要想海倫·凱勒一樣,與我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與爸爸、媽媽一塊做做家務,一起吃飯,與好朋友一起聊天、遊戲,相互感受愛的陽光。第二天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到博物館、科技館、電影院,暢享生活的美好和世間的溫暖。第三天,我想……我想……,我想好好珍惜這一天,讀一本好書,或者寫上幾句詩、畫一幅美麗的畫兒,獻給這個世間還需要愛心的人們。

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老天給我關閉了一扇窗,還會給我開啟一扇光明之窗。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4

十九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體以極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自己在黑暗中卻給別人帶來光明的女性。一位在黑暗中度過88個春秋的女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名女性,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原來她是——海倫.凱勒。由於好奇,我讀了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受啓發。也許,人類在世界上是最脆弱的生物,因爲有時會接二連三的遇到種種生存的困難。也許,人類也是最高貴的,因爲人可以用大腦思考這些困難,若實在無能,我們可以百折不饒的活下去。而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人,因爲她堅強、樂觀的度過了八十八個無語、無聲、沒有光明的春秋。她並沒有因爲自己殘疾而自卑,還樂觀的說了一句話: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內心是自由的。

也許,在她的內心,那些童年的記憶早已變成碎片,雖然海倫.凱勒只擁有了19個月的光明,但這些,遠遠不夠……若是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會先長久的凝視着她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因爲海倫.凱勒還是孩子時莎莉文老師就來了,爲她開啟了她心靈的視窗,讓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不僅要看她面龐的輪廓,把她珍藏在自己的記憶中,而且還要研究她的容貌,發現出自她同情心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

第二天,她要黎明就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

第三天,她將再一次迎接黎明,急於尋找新的喜悅。

我想,殘疾人都能做事那麼完美,那我們呢?我們不是應該做的更完美嗎?還有,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堅強、樂觀、百折不饒的活下去。如果我們變殘疾了,我們可以角度想一想,並不是說殘疾了就跟別人與衆不同了,我們應該向海倫.凱勒學一學,要樂觀,樂觀能戰勝一切!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5

今天,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很好看,主要講了在20世紀,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無限光明,一個度過了生命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海倫·凱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在海倫·凱勒年小的時候,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且繁花盛開的春天,一場忽如其來的高燒讓海倫失去了聽覺和視覺,從此,海倫再也看不到,聽不到了。

一天,一位盲人家庭老師——沙莉文小組來到海倫身邊。一開始,她們無法溝通,直到海倫和老師一點一點認字母,一點一點拼單詞,沙莉文還讓海倫用手摸她的嘴形,看看沙莉文小說在說些什麼。正是沙莉文小組的細心呵護,讓海倫一點點長大,直到讓海倫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力量對比處處奔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非常感人,海倫是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創造奇蹟。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身殘志堅,我一定要向海倫學習。我要學習她那不屈不撓的精神!

還記得作業前,語文老師是在週一就佈置了閱讀作業,一週內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然後寫相關的讀後感。因爲家裏收藏的是《海倫·凱勒自傳》,裏面的內容比學校的文字要厚得多,當然,內容也多了幾倍。爲了爭取時間,我曾提議熙熙直接看第五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熙熙是一口回絕。熙熙說,書太好看了,他要從頭到尾看一遍。不記得熙熙費了多長時間,但週末,除了上課,熙熙是哪也沒去,老老實實地呆在家,將這一本三百多頁的書一口氣看完。精神可嘉哦。至於閱後感想,我不能說裏面的文字沒有滲有水分,讀後感吧,多少會引用一些書籍的內容,主要看你是否真的用心讀,是否真的做到用心思考。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6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做《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一本書,我知道這個作者肯定是位盲人。一提到盲人,我心中就流露出一種崇敬的心情,盲人真的很偉大,爲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努力向上!

雖然自己看不見,但是已在自己的心裏,建立了一份夢想,已經很值得我們去崇拜了。我們卻不懂得去珍惜眼前的一切,這一雙“開啟心靈的窗戶”。我有時在想爲什麼盲人那麼堅強,知道我開啟着一本書才明白。

這位作者是一位盲聾人,叫做海倫·凱勒。他爲了夢想不斷拼搏,最終取得勝利。她就是世界上第一爲考上哈佛大學的人!這麼偉大!我趕緊開啟裏面的內容。

故事是這樣的;海倫從小就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非常疼愛她。她整天沒有憂愁的玩耍,可是,幸福總是那麼短暫。海倫因爲一次高燒,而失去視覺和聽力,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自從那以後,海倫在也感受不到陽光的世界,只覺得周圍充滿了黑暗,她的笑聲也不再聽見。每一天她都坐在媽媽懷裏,不肯下來。到了學齡了爸爸媽媽看着自己的女兒,想誰會收我們家女兒呢?爸爸媽媽經過柏金斯學校校長安納諾斯先生介紹,找到了老師。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很好,海倫也漸漸學了很多知識,有一天,他們一起去逛公園尋找知識的蹤跡。

海倫上高中了,別的人都對他不抱希望,可海倫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她的夢想,她與莎莉文老師說,她想考上當今世上最著名的哈佛大學,莎莉文老師給她一份試卷,讓她寫完這份試卷,送到哈佛大學,她寫完了這份試卷真的考上了哈佛大學!海倫的夢想實現了,她現在是一名富有愛心的女性,他捐獻了許多盲聾學院。我們只要有夢想,像海倫一樣好學,就一定能和海倫一樣考上自己夢想的學校。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7

世上的人有的是眼睛看不見,被人成爲瞎;有的是嘴說不了話。被人成爲啞;有的是耳朵聽不見,被人成爲聾。海倫。凱勒就是這樣一位又聾又啞又瞎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海倫。凱勒的真實故事。海倫。凱勒剛生出來時,並不是又聾又啞又瞎的新生兒。她可以說話;可以看見世界的美麗的東西;可以聽見從世界傳來的美妙的聲音。可是出生幾個月後,海倫。凱勒突然發燒,而且越燒越厲害,醫生都說沒救了。可是幾天後,海倫。凱勒的發燒不治而愈。但是海倫。凱勒的視力卻慢慢下降,直到一天,海倫。凱勒發現自己看不見任何東西時,傷心壞了。海倫七歲時,爸爸媽媽給她找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海倫的心情有了新的依靠。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也學會了克服挫折。最終,海倫成爲非常偉大的人物

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自己和生命,如果沒有生命,會有你自己嗎?會有你的將來嗎?我們不保護生命,在哪一天,生命被破壞,那會怎麼辦?生命是來讓人們破壞的嗎?

我們要保護生命,珍惜生命,纔能有我們的將來。你不保護好生命,哪一天,你醒來發現自己說不了話或聽不見大自然傳來的美妙的聲音或看不到大自然獻上的美麗景色,你會痛哭不已。因爲大自然的美好,你卻聽不到或看不到,心裏難道不悲嗎?因此,我問要保護好生命,保護好我們自己,不浪費任何一點點生命。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8

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我從海倫·凱勒身上深深地體會到頑強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具有多麼巨大的力量。她雖然又聾又盲又啞,可是她是一個有着堅定信念的人,她樂觀的生活態度令人敬佩。

故事的資料是海倫想象自我有三天能夠看見世界的情景。第一天上午,她要看看那些善良的人們,因爲是他們讓她不自閉,使她變得活潑開朗,也是在他們的幫忙下邁進了哈佛大學的校門。午時她要去看大自然,使自我陶醉在自然界的美麗之中。第二天她要了解歷史,最好的去處當然是博物館。於是這一天她去了自然博物館。晚上她在劇院度過了愉快的一晚,第三天也是海倫獲得光明的最終一天,她在街道的一角,看來往的行人,坐着車子靜靜地看着世間的繁華與安靜。

海論在第三天說:“我將沒有時間花費在遺憾和熱望中,因爲有太多的東西要看”是啊!人生就是這樣,時間是不會因爲你而停的。應對這樣飛逝的時間,我們要做的事太多了。海倫是樂觀的,她並不因爲自我是個殘疾人而感到自卑,而是很大方地談自已在黑暗中也同樣幸福同樣歡樂的身活。

在身生活中,我總是一遇到挫折就哭哭啼啼的。記得有一次,我很認真地複習,但語文考試的成績並不夢想。邊想邊不停的流淚。可是看了這本書後,我就會想起海倫,並用她的遭遇鼓勵自我。她遭受了那樣大的煎熬,還呢這麼陽光樂觀地生活,和她相比,我這點挫折算什麼我爲什麼不能從失敗中站起來?我要向海倫學習,我也要樂觀和堅強!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有一對能夠聽到聲音的耳朵和一個健康的身體,難道我還不幸福嗎?所以我要比海倫更勇敢,更堅強,更陽光,更樂觀,對生活更有信心。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用看內容,我就猜到這本書一定是寫盲人的故事。這不是我喜歡閱讀的類型,更不感興趣。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兒子,這本書是媽媽參加工作後纔讀的,起初跟你一樣不喜歡讀,可是後來讀着讀着就被書中的人物吸引了。”聽了媽媽的話,我雖然還是不太情願,但是這畢竟是學年的共讀書目,還是讀讀看吧。沒想到,讀着讀着,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書中的人物。

書裏寫的是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和視力後如何走出黑暗與孤寂,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的故事。

海倫·凱勒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當我看到當一場惡夢般的高燒把她的視力和聽力給奪走時,我不禁爲她感到深深的悲傷。當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並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哈佛大學,完成了學業時,我又不禁爲她感到驕傲。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海倫·凱勒小時候學說話的故事。由於海倫·凱勒看不到人的口形,也聽到別人的發音,可想而知她要學習開口說話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她憑藉着自己頑強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再加上老師的細心教導,海倫·凱勒終於說出了斷斷續續的一句話“天氣很暖和”。這可真是一個奇蹟啊!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海倫·凱勒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時,也能毫不退縮。想想自己比起海倫·凱勒來說真是太幸運了。我有着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可是我還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退縮。相比之下,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以海倫·凱勒爲榜樣,努力學習,遇到困難決不退縮。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0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最有收穫的一本書,莫過於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了。

在她只有一歲多的時候,便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此,海倫。凱勒便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裏。可是,海倫卻能在痛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尤其是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這個在痛苦中掙扎的女孩用驚人的毅力頑強學習,步入了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最終成爲一名著名的演說家、一名震撼世界的慈善家這些正常人都很難達到的成就,對於一個盲聾啞人,實在是不可思議!海倫的世界似乎應該是沒有任何色彩,沒有任何光芒,沒有任何美妙的音樂的,可是,從她的書裏我看見,她的世界卻是色彩最豐富,光芒最燦爛,跳動着最歡快的音符。

我最喜歡的是她的那句話:假如你有一雙好眼睛,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假如你有一雙好耳朵,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正因爲她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她珍惜周圍的`一切,她的心中只有對別人的愛與感激,她透過努力,達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以前,我經常抱怨上學太累、作業太多,抱怨老師太嚴格、媽媽太嘮叨。可是,讀了海倫的這本書,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因爲我有一個健全的生命,我可以自由地閱讀,可以暢快地上網,可以放聲地歌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很多很多喜歡的事情。跟海倫比比,這都是些多麼輕易就能獲得的幸福呀!還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呢?

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賜予了我無窮的力量。我想,我既然擁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就應該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1

從一個無知而又脾氣暴躁的小女孩到一位世界聞名的大作家,海倫·凱勒給我們的啓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當不幸降臨的時候,小海倫變得暴躁而痛苦。是的,誰遇到這樣的不幸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但幸運的是,小海倫遇到了她的恩師——安妮·莎莉文。莎莉文老師教海倫摸盲文,拼詞句,學說話……莎莉文老師不僅教給了海倫知識,更以自己的愛心,讓海倫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海倫的成功除了老師的幫助,更離不開她自己的努力!大家想想看,一個失明失聰的人,要像正常人一樣學會一點東西,該有多大的難度!

記得有一次,我在老家,晚上突然停電,家裏又沒有蠟燭,我只好摸黑刷牙洗臉。結果,不是碰到這個,就是撞到那個。在去熟悉的房間時,居然把腿磕到了牀角,疼得我直叫喚!我不過是度過了一個黑暗的晚上,而海倫的一生都在無聲的黑暗裏度過……

但是,痛苦對於意志堅強的來說,卻是前進的動力。小海倫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學習、學習、再學習!她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女子學院!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在她的後半生中,她用全部精力爲殘疾人造福。她用行動證明了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

作爲一個健全的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遇到困難就退縮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抱怨命運的辦公呢?正如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給予人們的忠告:善待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就要遭受失明的災難……充分利用你的每一個器官,享受它們,珍惜它們,爲世界向你毫無保留地開啟而自豪吧!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2

珍愛生命

暑假期間看了很多課外書,印象最深的還是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在整個19世紀,有兩個人最值得關注,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是個奇蹟。她又聾又瞎,但經過非凡的努力,她能熟練運用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寫出許多鼓舞人心的篇章。她的作品影響了全世界,至今仍激勵着人們。

如果上帝能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那麼她會在第一天花時間看人。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可以從眼睛裏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第二天,海倫凱勒將早起觀察太陽如何喚醒沉睡的地球。之後,她會欣賞藝術作品,並透過它瞭解人們的靈魂。最後一天,海倫凱勒選擇在城裏散步。在最後的幾個小時裏,她跑到劇院去看戲劇。這就是海倫凱勒想要看到的:,多麼普通啊!

我曾經試過用布遮住眼睛,但是沒那麼容易。我想拿個杯子喝水,但不小心撞到了椅子上。然後我又上了牀,卻不小心踩到了空氣,摔倒了。我發現失明很難。

海倫凱勒給了那些眼睛健康的人一個提示:你的眼睛是上帝給你的財富,所以你必須保護好它們,好好利用它們。其他感官也是一樣,就像你的觸覺會慢慢淡化一樣。想摸什麼就摸什麼!就像你的聽力會逐漸減弱一樣,用心去聽樂隊鏗鏘有力的曲調和各種美妙的音樂。就像你的嗅覺和味覺會慢慢變差一樣,嘗試每一種美食!你的每一個感官都是大自然賦予你的認知手段。充分利用它們!讓我們爲擁有他們而驕傲!

海倫凱勒最感人的作品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她對光的渴望,教會我們珍惜生命和時間。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3

今年蘇家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有一項是選擇一本好書閱讀並批註,然後寫讀後感。當媽媽帶我去書店選書時,我毫不猶豫的選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回家去閱讀。你們一定會問爲什麼?因爲我敬佩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以前我只知道她又盲又聾,卻從未讀過她的書,這回終於可以一飽眼福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給我的觸動最深的有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就是當她發現別人溝通時是用嘴,而不是像她那樣用手勢表示時,他努力的辨別別人的嘴脣的動作,卻仍然不知所云。爲此,她亂髮脾氣。在這我彷彿感覺到了她那種迫切的心情。第二個地方就是當她已經學會說話,並可以很好的和別人溝通時,我彷彿也感覺到了她那種喜悅的心情。雖然她又盲又聾,可她並不奢求可以變成正常人,只希望上帝可以給予她三天光明。僅僅三天,這更足以看出她的渴望。

讀完這本書後我清楚的感受到了一個盲人渴望得到光明的心情,也清楚的感受到了一個耳聾的人渴望得到聽覺的心情。我常想起海倫說過的話“只要朝着陽光,便不會看到陰影”我做爲一個正常人是太幸運了,我擁有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健康的身體……,我可以很輕鬆的做到很多海倫要做十遍甚至百變的事情,從中獲得許多知識,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但是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總認爲是理所應該的,當遇到困難時我也沒有像海倫。凱特一樣堅持。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悟出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有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有了這種品質,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就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我將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珍惜我現在擁有的一切。爲新的起點做好準備。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4

書就像一艘小船,帶我遨遊知識的海洋。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暑假裏,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她從小就是一個盲、聾、啞的人,當然也是一個值得欽佩的人,是20世紀轟動全世界的最偉大人物之一。她之所以偉大,並不僅僅是因爲她獲得了超出世人的成就,而且還在於她的精神魅力:她成功地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她證實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對於我們正常人,似乎已經習慣了身體各器官的運用。我們的眼睛很好,卻總是不珍惜眼前擁有的;我們的耳朵很好,卻總是不聽逆耳忠言;我們的嘴巴很好,卻總是不能勇敢地表達愛。我們每天懶洋洋地起牀,偶爾還要抱怨不能睡懶覺,而時間就這麼匆匆溜走了。假如我每天早起一點點,也許我就有很多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了。這些道理都是這本書告訴我的,此後,我越來越覺得時間的重要——一個感官有缺陷的孩子都在珍惜每分每秒和這個世界接觸的機會,我怎麼能浪費時間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假如上天真的能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的時間該多好啊!讓她用自己的眼睛親眼看看時間。如果也能像“變形記”一樣,正常人和盲人們交換感官體驗,一定會有更多的人珍惜時間。

我相信,海倫凱勒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多的是她創造的奇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讀後感15

在寒假裏,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美國一位堅強的殘疾人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如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說的:“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話!”我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主人公海倫從小就因爲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而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她既看不見身邊的美景,也聽不見世界上的任何聲音,就像把人關在一間黑屋子裏,聽不見、看不見,也無法訴說心中的痛苦,那是多麼令人絕望啊!海倫·凱勒只能用觸覺來感受一切。剛開始她也心灰意冷,也曾經用暴躁的情緒去面對生活,但後來在沙莉文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她慢慢學會了說話、閱讀,更學會了用愛去面對生活!她在文中說過:“我將命運無心賜予的缺陷變成了欣賞美好的特權。雖然某些陰影揮之不去,但它並不影響我一路向前!”

海倫·凱勒憑着這顆堅強的心,在逆境中崛起,成爲了歷史上第一位取得學士學位的盲聾人。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又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致力於爲殘疾人造福,建立了慈善機構,還入選美國《時代》評出的“美國百大英雄偶像”,榮獲美國公民最高榮譽之一的“總統自由勳章”。

你們看,一位殘疾人,看不到、聽不到,還能積極面對生活、學習,最終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因爲她有堅韌不拔、身殘志堅的精神;再看看自己,父母爲我們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老師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相比之下,我們擁有比她更好的身體,可是,當面對一點小困難的時候,總是想着算了吧,放棄吧!自從讀了這書,認識了海倫,讓我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韌!

我們總是錯過了才珍惜,品嚐後才覺得美好,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一切,要懂得感恩!你們也趕緊去讀一讀吧,你一定會深深感受到:原來自己是多麼幸福呀!沒有理由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