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開展快樂體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論文

論文1.97W

2012年,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各大中小學要積極落實這一要求,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個學科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開展快樂體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論文

體育教學是透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現已成爲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人們往往看重體育的健身與健美功能,而忽視了體育的健心功能。實際上,體育教學的多種特點,如實踐性、協同性、集體性、競爭性、公開性和緊張性等,決定了它對於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樣能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體育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的策略。

一、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期,隨着身心發育、人際交往的增多以及思維的發展,尤其是高年段學生還面臨着升學壓力,他們在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產生諸多的困擾與焦慮。體育活動可以轉移學生的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它爲各種消極情緒提供了一個公開的、合理化的發泄口,有助於消除學生心中積累的負能量,尤其有利於學生轉移遭受挫折之後產生的低落情緒,從而消除障礙,達到心理平衡。因此,體育教師要創設民主寬鬆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參與教學,從而使體育活動的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

如筆者在剛接手現在所任教的班級時,爲了緩解學生由於不瞭解筆者以及學生之間由於相互不瞭解而產生的拘束感和緊張情緒,筆者設計了一個暖場遊戲——換球接力。遊戲方法與規則:把學生分成4~5人一組,各組列成縱隊站在起跑線上,每組的第一個同學拿着三個小球做好比賽準備。教師鳴哨後,每組第一個學生向前跑並把三個小球依次扔進小圓圈內,再跑回起跑線。接着,第二個學生跑,把三個小球拿回交給第三個學生,第三個學生再向前跑並依次把小球扔進小圓圈內。如此依次,直到全組完成。先完成的小組獲勝。聽完筆者的介紹後,學生的小臉上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他們自覺排好隊,並在遊戲過程中,使自己漸漸放鬆下來,愉快地投入遊戲中。在過程中,出現了有的學生中途掉球及球滾出圓圈的問題,剛開始,犯錯的同學都不知所措,小臉漲紅地站在原地,筆者便輕聲細語地寬慰他們,並鼓勵他們再試一次,同時安撫其他同學,從而在寬鬆、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本次教學。這既拉近了筆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更爲降低學生的緊張感、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二、開展賞識教育,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蘇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人的活動,如果不能受到最尊重的人的鼓舞,就會變得沒有意義,甚至其向前的動力也會消失。”一般來說,小學生對於老師都有一種崇拜感,在他們看來,老師無所不知,老師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正確的。小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學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時時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只有自信了,才能自覺對抗心中的不良情緒,才能擺脫恐懼、焦慮、自卑、孤僻、緊張等心理問題,實現自身心理素質的提升,促進自身心理健康發展。

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班上有個叫小麗的女同學在自由活動時,總是自己待在一邊,不參與其他同學的活動;在做練習時也總愛往後溜,平時測驗時成績也不太好。經過觀察和與其他科任老師的交流,筆者發現小麗因爲身材微胖,所以比較自卑,上其他課時也常常低着頭,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於是,筆者對小麗說:“小麗,其實你這樣很可愛,……”在筆者的開解下,小麗主動說起體育課時不加入大家的原因:“因爲身體比較胖,我做動作的時候很吃力,動作也做得不好看,我怕同學們笑我,所以就逃避練習,逃避大家的活動了。”筆者順勢告訴她:“大家在做新動作時,都不好看。但是練習的次數多了,也就好看了。而且,體育活動最重要在於體驗其中的樂趣。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戰勝自己,找到體育的樂趣!”之後,筆者也細心尋找小麗的閃光點,在一次體育課上,筆者發現小麗跳繩很厲害,動作輕鬆自如、靈活漂亮,那時的她看起來很自信、快樂。於是在第二週的體育課上,筆者當衆表揚了她,並要求其他同學向她學習。在之後的校運會上,筆者還積極鼓勵她報名,她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小麗漸漸擺脫了自卑感,越來越願意參與班級活動。據其他老師反映,在課上她也不再一味地低着頭了,也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

三、重視合作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現今對於一個人心理健康的評定標準之一。學者王登峯認爲:“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人交往,不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能爲他人所理解,爲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人際關係協調和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就顯得尤爲重要。合作教學是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爲了完成某個共同的.任務而進行的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教學中,學生不再是孤立地,而是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務。這就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表達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所以說,組織有效的合作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筆者主要透過兩種方式來開展合作教學。一是雙人(結對)合作法,即在進行走、跑、跳、翻滾等基本的動作訓練時,學生兩兩組成固定的搭檔,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在其中一人練習時,另一人在旁邊提供激勵、幫助和反饋;當他已經能很好地完成練習時,便轉變爲激勵者和幫助者,另一人成爲練習者。二是小組(團隊)合作法,如在一次體育課上,筆者組織了一次校園定向越野活動。活動以學校操場爲場地,共設定了8個任務點。筆者把學生分成6人一個小組,要求他們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在活動中,爲了快速達到終點,取得勝利,小組成員積極展開討論,確定最佳路線,在這種氛圍中,連班上那些不善交際、不合羣的學生也被感染了,他們主動交流自己的想法。整個課堂教學就在這種和諧、熱鬧的氣氛中完成了,學生既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又在團結協作的環境中鍛鍊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挫折是人生中所不可避免的,小學生在面臨考試失敗、班級地位降低、同伴關係惡化、師生關係緊張等挫折時,容易產生焦慮與失落情緒。這種情緒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調節,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實際上,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抗挫折方面有着天然的優勢,體育中許多高難度、高強度的活動,如耐力跑、定向越野等,這些活動需要一定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可以很好地鍛鍊學生的毅力和心理調節能力,這樣便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2]範紅波.略談體育健康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下),2013(05).

[3]張樹君,楊立娟.青少年學生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是當前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J].基礎教育參考,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