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論論文

論文3.18W

當今是高科技迅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是對人才素質要求更高的文明時代。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善於學習的民族,我國古代、近代、現代出現了許多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和科學家,他們之所以成爲傑出的人,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麼,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論論文

一、做好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自學

1、針對教學內容佈置一定數量的練習題。如概念的填空、選擇,容易混淆問題的判斷等等。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解決不了的,帶到課堂上,這種有針對的聽課,比漫無目的地聽效果好得多。這就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收到了實效。

經過一段實驗後調查,大部分同學喜歡這樣做。對於一部分比較特殊的學生又採取以下方法。

2、給這些學生一定的壓力,每次檢查預習練習,首先檢查他們的,做得好的給予表揚、獎勵。這樣做的結果是懶的同學不敢再懶,積極性也相對提高了。

3、給學困生布置一些簡單淺顯的問題,對他們多加鼓勵,先讓他們把簡單的.、基礎性的知識掌握好,不提過高要求。這樣,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就調動起來了。

4、講些趣味性或現實性較強的案例、故事,然後讓學生用書本中的知識來回答問題。這樣做比較直觀、生動,容易調動學生興趣。

5、對學生預習進行由淺入深的精心指導。在學生已經有了預習的習慣和積極性,有意識地逐步提高要求,並寫出預習筆記,這樣,由易到難,雖難第二步的要求有了一定的難度。但因有前段預習的經驗,學生們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務,從而達到預習目的。

我採用了這五種方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學習有一定的進步。

二、把自學引進課堂,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對於小學生而言,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因此把自學引進課堂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注重以教師爲主,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千方百計地改進教法,正確處理教師、教材、學生三者間的關係,把教落實到學生的學上,落實到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學生的自學如“畫龍”,教師的指導如“點睛”。兩者結合,效果纔好。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些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啓發學生思維,這些都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所要做的前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自己能看懂的、能發現的問題、規律以及能說明的道理,都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先找、先說。只有當學生學習有困難時,才抓住知識的深化點、疑難點,進行引導、剖析。這樣有目的、有計劃地引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衝突,激發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久而久之,自學能力一旦形成,相應的其它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三、指導學生整理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的認識遵循遺忘曲線規律,爲及時使學生減少遺忘,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複習鞏固。總結歸納知識,不僅包括每節課的知識點還包括每個單元的整理複習,以及整冊的總複習。不管哪一層次的總結歸納,都是對知識深化、精煉和概括的過程。而把知識系統化是保持記憶的主要手段,學生只有不斷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將其系統化、條理化才能促進知識的鞏固、儲存和應用。因此係統整理數學知識,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自學方式,如何指導學生整理知識。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指導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反覆思考領會的基礎上,理清教材中新知識展開的順序,並根據這一順序畫出表示知識展開順序圖,例如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

展開順序後,引導學生對每一概念定義、公式深入研究,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在整體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相互因果關係,從屬關係,整理本章節教材的知識系統結構。

2、掌握知識的縱橫關係。數學學科不僅是有邏輯上的嚴密性、系統上的完整性、正確思維的規律性等特點,而且各部分內容互相滲透,橫向聯繫十分緊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到一定階段時,根據需要和可能,引導學生圍繞某一專題進行知識和方法的系統整理是十分重要。整理的方法是某一專題爲線索展開,把分散在各章節中知識歸類串起來,整理出數學知識交錯的網狀結構。

這種整理知識的方法,不僅便於學生理解、運用和記憶,而且還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學活動中不能只重視教師教的過程和方式,還應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和能力。教師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而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科學引導,教師的引導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最終達到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