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議自我批改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論文2.28W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而作文評改又是制約語文教學發展的瓶頸。作文評改往往耗費教師大量的心血,眉批、總批、錯別字、病句、詞語搭配不當,甚至是標點符號,無一不改,但是往往收效不大。批改發下的作文,學生關心的只是得了幾分,至於老師改了哪些地方,寫了什麼評語,學生並不關心。

淺議自我批改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呂叔湘先生說:“作文教學一向是最難處理的問題,教師批改下工夫很大,學生不看,等於白花力氣,應改變方式。”劉國正先生說:“在作文中,一向是學生作文,老師批改。這種方式好似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與此同時,還可以提倡學生自改。”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生寫、教師改的評改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自我批改作爲一種新的作文批改方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持久濃厚的興趣,並提高寫作水平。

自我批改其實是自我評價的一種實踐,那麼何謂自我評價呢?自我評價“是指學生針對自己的課業學習和身心發展狀況,按照自我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觀察、診斷、分析和判斷,從中找出優點和缺點,以便明確今後努力方向的自我教育活動。”透過這樣的自我評價可以有力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培養自我批改的意識

當前的教育中,學生普遍缺乏正確地自我評價的能力。張志公先生說:“必要性是興趣的根源,不覺得需要,怎麼會有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向學生進行批改作文的目的教育,讓學生理解“好文章三分靠寫,七分靠改”的道理。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大家專注於修改文章,從賈島的“僧敲月下門”到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從杜甫“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到曹雪芹“批閱五載,增刪十次”,無不說明修改的重要性。當然要使學生真正地養成自我批改的意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宣傳自我批改的益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經常向學生宣傳自我批改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明白自我批改對自身作文提高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對自我批改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頭腦中產生自我批改的意識,有了意識才會去行動,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二)提供自我批改的機會

以往的寫作批改,尤其是學生作文批改過程,只採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極少讓學生自己也參與對個人的寫作情況進行評定。這種評價主體單一化的現象已經存在很久了,從而使學生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被動觀念。要想打破學生這種固有的被動狀態,就需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不斷給學生提供自我評價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成爲對自己進行評價的主體,讓他們對自己的日記週記、學習報告、讀後感進行自我評價。當然教師在創設機會的'時候不能只侷限於寫作,還可以創設一些關於課堂交流、口語交際、閱讀的自我評價。在各種各樣的自我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教師親身示範自我批改

教育學生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用實際行動去感染他們。對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意識的培養也是一樣,可以透過一些具體的行爲範例來影響學生。教師對自己所做的自我評價,就是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很好的例子。如可以針對自己在課堂上寫的下水作文,適時展開自我評價,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分析和檢查,找出優點和不足。教師的這種做法,既能夠營造出自我批改的氛圍,還可以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使學生提高對自我批改的感性認識,看到自我批改的具體過程以及收到的效果。

二、訓練自我批改的技能

對於自我批改,學生最大的阻礙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在平時就要訓練學生的一些能力,幫助他們確定自我評價的重點,選擇正確的評價標準。從而真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幫助學生確立自我批改的重點

學生作文自我批改的內容非常多,可以涉及到素材積累、佈局謀篇、修改加工、審題立意等諸多方面。但是每一次自我批改不可能面面俱到,應有所側重。究竟自我批改應該針對哪一個方面或者是哪幾個方面,學生自己還不是很清楚。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明確自我批改的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週記、作文中的表現,建議學生從哪些方面進行自我批改。找到影響他們寫作的主要因素,並進行改進。

(二)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評價標準

在學生知道自己該在哪些方面進行自我批改之後,接下來就需要有一個評價標準,讓他們在自我批改時有一把合適的尺子。標準是否合適對學生自我評價的準確性至關重要。那麼如何讓學生按照一個比較合理的標準去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呢?這時候就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了,爲學生制定一份合適的、行之有效的評價表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

當然除了教師指定的標準之外,學生還應該有自己的標準。因爲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他們的作文水平也不一樣,學生確立自我批改的標準非常重要,對自己的要求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應該指導他們認識到能力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的。讓學生在自我批改的過程中進行縱向比較:是否比上次進步了,素材是不是豐富了,立意是不是更高遠了,佈局謀篇的能力是不是提高了等。

三、自我批改的嘗試

(一)反覆修改作文

學生在寫完作文之後要再完善再修改,這可以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那麼如何修改呢?“寫完後要帶着審慎的眼光像讀其他人的作品一樣通讀兩遍。可以默讀,也可以讀出聲音。”葉聖陶教導我們:修改稿子不僅要看,還要念,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會發現。他說,這種方法能養成自己改的能力,是終生受益的。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對自己進行評價。

(二)“後批改”的實踐

作文後批改“就是使評價者和被評價對象之間交互作用從而達到寫作能力提高的一種作文評價方式。”在作文的後批改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一篇文章可以產生交互作用以及示範作用,教師在批改作文的時候很可能由於所站的角度不同或者是生活體驗不同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學生文章的本意,將其膚淺化了或者是深刻化了又或者是理解成另外一種涵義了。學生在老師批改之後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補充評價,就能避免教師評價的偏頗之處。透過後批改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有機會交流溝通,不僅有利於教師瞭解學生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學生對自己做出適當的積極向上的評價,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

綜上所述,自我批改是符合新課程關於評價主體多元化的理念的。作文的自我批改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負擔,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對作文產生持久濃厚的興趣,這是最爲關鍵的。當然在具體操作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需要具體解決,這裏只是提供一個框架設想而已。

參考文獻:

[1]王海萍.讓學生唱主角——作文評價對改法簡介[J].當代教育科學,2007,(9).

[2]李愛琴.作文評價方式創新實踐[J].現代語文,2007,(3).

[3]余文森,鄭金州.新課程語文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