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創業基礎論文

論文2.65W

創業投資誕生半個多世紀以來,迅速風靡全世界,爲很多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同學們,看看下面的創業基礎論文吧!

創業基礎論文

創業基礎論文

【摘要】 本文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理論、成本―收益理論和五個西方新興經濟理論探討了創業投資研究的理論基礎,爲創業投資找出了基本的可供參考的理論線索。

【關鍵詞】 創業投資 理論基礎

美國近10多年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創業投資的發展。而在我國,創業投資近幾年也取得了快速發展。這種現象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常識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產生髮展都有其內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創業投資作爲一種新生事物同樣也有其一定的理論合理性。隨着近些年對創業投資研究的深入,爲了解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我們有必要首先對創業投資的理論基礎作出一個整理,以便找出可以遵循的研究線索。但需要提前指出的是,本文的分析僅僅是站在方法層面以供借鑑的整理,而不是較嚴格意義的理論探討。

一、 一般理論基礎

1、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理論。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理論,是歷史唯物論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對於這一理論馬克思的經典說法是:“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爲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這一理論告訴我們,生產關係要與生產力相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會影響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對於二者的關係,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寫到:“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着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着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在致巴瓦安年科夫的信中,他更加明確地寫到:“隨着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着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與這一特定生產方式有必然關係的經濟關係。” “人們在發展生產力時,即在生活時,也發展着一定的相互關係;這些關係的性質必然隨着這些生產力的改變和發展而改變。”從一定的視角來看,創業投資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在私有權益得到承認下的新的生產方式或一種新的具體的生產關係,這種生產方式的產生是與生產力的發展分不開的。這種生產力的發展的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知識經濟的興起。因此,在考察創業投資的問題時,我們必須時刻將其放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大思路下來進行。

2、西方經濟學的成本―收益理論。嚴格說來,西方經濟學中並不存在“成本―收益理論”,成本―收益只是作爲一種分析方法出現。但是,自古典經濟學創始以來,任何經濟理論的形成無不始終貫穿着一條重要原則,即成本―收益原則,凡是提到某一事物的經濟屬性即是考慮研究對象行爲的成本與收益問題。成本與收益對一個經濟主體而言,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利益。亞當斯密強調個人利益,李斯特、凱恩斯重視國民利益,薩繆爾森關心人類利益,布坎南凸顯集團利益……總之一切圍繞利益,即成本與收益問題。簡單來說,人類行爲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結果,只有當預期收益≥預期成本 (即R≥C)時,人類的行爲動機纔會轉化爲現實行爲;而當人類行爲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即MR=MC)時,人類的行爲纔會終止,因爲此時實現了淨收益(NR=R-C)的最大化。創業投資作爲人類的一種經濟行爲,它的產生與存在同樣也是創業投資中的經濟主體理性選擇的結果,對創業投資的分析同樣應時刻考慮到成本―收益問題,將其作爲一個貫穿始終的原則。

二、西方新興經濟理論的解釋

理論來源於實踐,隨着社會實踐的發展理論也必然不斷進步。2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經濟活動日益複雜,各種新經濟現象和新問題不斷涌現,經濟理論隨之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各種新的經濟理論和分支學科紛紛出現,對解釋各種經濟現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我們選取了以下五種與創業投資有關的新興經濟理論來做一些可供借鑑的考察。

1、委託代理理論。委託代理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以來西方企業契約理論最重要的發展,它主要側重研究企業中的一些現實而複雜的問題,其中主要是資源的所有者和資源的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委託代理理論認爲,在兩權分離爲特徵的現代公司制企業中,所有者和經營者所追求的目標存在差異,所有者希望其資產獲得最大的增殖和利息,而經營者關心的'則是自己的利益――權利、報酬、保障、享樂等,在“經濟人”“自利”的假設條件下,在缺乏恰當的激勵和約束時,經營者可能過分追求個人利益,給所有者造成損失,所有者爲減少損失就要對經營者進行激勵、約束和監督,委託人爲此就要付出“代理成本”。進而,爲了解決委託代理中產生的問題,減少所有者與經營者因追求的目標差異和監督困難造成的損失,就要對代理人設計合理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其方法歸納起來有三種。(1)給代理人一定的剩餘索取權。委託人將部分剩餘索取權轉讓給代理人,就使得代理人收益與企業績效相對應,這樣的產權結構調整可以透過內部的激勵來刺激代理人的積極性。(2)利用市場競爭約束代理人行爲。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中,產品市場、經理人市場、資本市場的競爭都將十分激烈,這就促使代理人爲了避免因經營效益不佳被市場淘汰,就會不得不努力工作,維護委託人的利益最大化。(3)設計有效的激勵約束方案,對代理人的工作進行嚴格監督和準確評價。委託代理理論把委託代理關係看作是委託人設計出的一個契約,它透過提供報酬吸引、激勵代理人,並對代理人進行監督和約束,使其投入達到最佳水平,從而使委託人的效用達到最大化。根據這種理論,創業投資中存在着雙重代理關係,即投資者與創業投資組織、創業投資組織與創業投資參與的創新企業之間的關係,在這雙重代理關係中都存在着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選擇問題。委託代理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創業投資的產生、發展及演變。

2、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般而言,以舒爾茨於1960年在美國經濟年會上的演說中系統地簡述了“人力資本理論”作爲人力資本理論誕生的標誌。人力資本理論的出現被西方經濟學界視爲20世紀經濟理論的重大發展,它使人在物力生產中的決定作用得到了復歸。人力資本理論重新證明了人,特別是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高質量的人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單純的貨幣資本往往很難再創造新的財富,甚至還會貶值。擁有貨幣資本的人,只有與擁有人力資本的人共同投資才能帶來利潤。這一理論很好地解釋了創業投資中創業投資家和創業企業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創業投資的性質在客觀上要求擁有人力資本與擁有貨幣資本的人在企業中佔據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讓創業投資家經營貨幣資本、讓技術創新者和創業企業家透過不斷創新來賦予企業核心競爭力,並且由貨幣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擁有企業剩餘索取權。

3、契約理論。契約理論又稱機制設計理論,也稱資訊經濟學,是企業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非對稱資訊情況下的最優交易安排和契約安排。創業資本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融資契約安排,在這種契約安排裏,作爲一個專業化的金融中介,創業資本的代理人――創業投資家,同資金的需求者――創業家之間存在着資訊不對稱,由此所引致的現代經濟學所闡述的所謂代理問題、激勵問題亦普遍存在。由此,創業投資家會設計各種各樣的約束機制,減少融資過程中的代理成本,解決代理衝突問題。創業資本投資的主要過程,如對項目高強度的篩選和評估、對所投資企業經營管理積極地參與、資本流入階段性的合理劃分、特別融資工具的採用、不同投資主體(創業投資家)之間聯合投資的實施、投資行爲的短期化等,均要透過契約安排來實現。

4、交易成本理論。1937年科思(e)發表了他的經典論文《企業的性質》,在這篇文章中他首次將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到經濟分析中來,他指出利用價格機制是有成本的,這種成本就是交易成本。此後,交易成本理論經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人的發展得到進一步完善,成爲現代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並推動了現代企業理論和產權理論的發展。所謂交易成本就是指與別人交易時高於價格的支出,它包括簽訂合同和履行合同兩方面的成本。之所以會發生交易成本,主要基於三個原因,即:人的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以及資產專用性。由於人的有限理性,任何合同都不可能對以後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做出周密詳盡的描述和規定,因此在履行合同過程中若發生了事先未曾預料的偶發事件,某一方就會鑽合同的空子,以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並佔對方的便宜,即發生了所謂的機會主義行爲。而當存在資產專用性時,一家企業嚴重依賴於另一家企業,使合同簽訂後的選擇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以致更容易受到機會主義行爲的傷害。交易成本理論主要用來解釋企業的規模和發展,同時還用於說明企業的產權制度安排問題,因此交易成本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創業投資機構作爲一種創新的融資組織存在發展的合理性,以及這種企業所採取的特殊的產權安排的原因。進行任何創業投資項目都是具有極高的風險性,需要收集較多的資訊並進行專業的技術分析,需要較多的投入和時間消耗,單個個體進行操作的交易成本將會很高,而採用機構化的創業投資組織進行集中的、專業的操作,就能極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創業投資的典型組織形式――有限合夥制的產權安排,透過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並享有一定的剩餘索取權的形式,也極大的節約了交易成本。

5、資產組合理論。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發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馬科維茨於1952年發表的題爲《資產組合》的文章及其後(1959)出版的同名專著。在上述文章和專著中,馬科維茨詳細闡述了“資產組合”的基本假設、理論基礎與一般原則,從而奠定了其作爲“資產組合”理論的基礎。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精髓就在於風險分散化思想,就是研究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將可供投資的資金分配於更多的資產上,以尋求不同類型投資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風險水平相匹配的最適當、最滿意的資產組合。這種理論的產生髮展主要是針對證券市場上的投資組合而言的,但對於創業投資這種“準證券投資”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創業投資的投向是高風險的創業企業,這種風險比證券投資的風險還要大,爲了控制這種風險,創業投資就要將資金投入到不同的企業或行業,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企業,從而在很多項目失敗時,以盈利項目來彌補虧損。

三、結語

這裏的概括與劃分只是給出一種粗略的輪廓,尚有很多理論和思路有待發掘和深入研究,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夠拋磚引玉,對創業投資的研究有些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標籤:論文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