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應用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語感論文

論文2.07W

摘 要:應用文寫作和其它文種有明顯的區別,在應用文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學生閱讀文章,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規範地寫作各類應用文。寫作規範應用文的前提是培養良好的語感可從掌握事務語體的特色、多讀文章、把握用語分寸、題旨情境和語氣和諧統一、多讀多練等方面培養學生語感,增強學生對應用文語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寫出規範的應用文。

應用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語感論文

關鍵詞:教育 應用文 培養語感 論文

應用文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應用文獨特的寫作特色,熟練地寫作應用文,除了讓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的有關基礎知識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即培養學生對應用文語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能夠準確把握這類語言的特徵,明確它與其他類型文章語言的表達方式、用語技巧和習慣的區別。

培養學生應用文的語感,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應用文事務語體的特徵。

事務語體是應用文在處理公私事務中形成的用語習慣,它的特點是語言平實、明確、簡要。但由於應用文種類繁多,應用範圍廣,寫作目的各不相同,作用各異,運用語言的差異也很大。如調查報告廣告、總結、普通書信等,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爲主,但有時也不排除必要的議論和抒情,屬於一般事務語體。這類文章,單位和個人都常用,運用語言時,除少數文章講求樸實、不尚文才外(這類文章大都用於比較鄭重的場合,文字要求工整、嚴肅),大多格式靈活,比公文事務語體顯得生動、活潑,富於感染力。行政公文規章制度、經濟合同等文種,用語則要求莊重、樸素、平實,只對客觀事物作如實的說明,表明作者的意圖,不追求語言表達的華麗,排斥想象和誇張,也無需激發感情,力求語言樸實無華、言盡意止,屬於公文事務語體。

這類文章,有其更明確的語體特徵:

(1)用語準確、規範,所用語言多有明確的單意性,爲表意確切、避免歧義而形成了詞語偏正化的特點;文章中不用語氣詞、感嘆詞、兒話詞,不用富於描繪性、形象性的詞語,同時也排斥方言和口語詞彙。

(2)用詞精當、簡潔、扼要,根據不同文種需要大多采用專業詞彙,並習慣使用一套常用的事務性詞彙,如開端語:根據、爲了、關於、按照等;表態用語:照辦、同意、可行、不可、務必等;經辦用語:茲經、業經、收悉等。掌握了應用文的這些語體特徵,就可對應用文的語言有初步的瞭解,有助於語感的形成。

其次,要引導學生多讀應用文。

透過學習,學生在理論上了解了應用文的理論知識和語體特點,但在具體寫作實踐中仍無法準確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生活中常用的應用文入手,規範寫作應用文,仔細閱讀應用文,如從閱讀請假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會計報表及各類通知等入手,逐步體會這些文章的語言特點。在分析教材中的例文時,要指導學生反覆閱讀,仔細分析不同文體的用語特色,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你司x物2008第128號請示收悉。經研究同意所擬定調整華僑攜帶進口尼龍魚絲銷售價格等意見,從今年5月1日起執行新的調整價格。”這是一則批覆的正文,語言簡潔,口氣果斷,“收悉”、“經研究同意”等詞語明確地告訴了請示單位該如何處理所請示事務,文章透出的權威性也從字裏行間表現了出來。 行政公文用語格外講究分寸,不同行文方向的文章語氣不同,不同的語氣則明確地表達出發文單位對發文對象的態度。如請示和報告是上行文,應體現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尊重,言辭要懇切,用語莊重大方,事件表達要清楚,語言要簡潔明瞭,多用祈請性語氣,如“請研究”、“望批准”等詞語,尾語多用徵詢用語,如“當否”、“可否”、“是否可行”等等。函件等平行文用語委婉平和,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商洽或通報情況時口氣要謙和,多使用“望”、“爲荷”、“爲盼”等徵詢語氣的詞語。通知、決定、通報等下行文則用語質樸、嚴肅,既明確決斷,又要適當體恤下情。多用肯定、命令等剛性用語,如“務必”、“請於”、“不得”等;有時也用徵詢、期望等語氣,如“即請查照”、“希即遵照”等。寫作時應根據檔案的性質、事件的內容、行文的方向而定。

劉勰《文心雕龍·定勢》篇中指出:“因情立體,即體成時。”也就是說,語體風格要適應交際目的和內容的需要。因此,閱讀和寫作應用文時還要體會文章中的題旨情境和語氣的和諧統一。如:頒佈政令時語氣要莊重、嚴肅,具有權威性;分析數字時的應縝密、精細,具有可信性;提出問題時應懇切、果斷,具有邏輯性;下達通報時應明斷,商洽問題時要誠摯等等。學生透過認真的`閱讀、反覆的練習,體會不同作用文章的權威性和實用性,對各類應用文的用語要求、語言表達習慣等逐步瞭解,語感就會不斷提高,寫作應用文時就會更加規範,表意更加明確。

再次,多寫多練也是提高應用文語感的一個途徑。

初學者在練習寫作時,應從最簡單、最常用的文種練起,如各類條據、計劃、總結、請示、報告、通知等文種,除注重各文種的固有程式外,還要嚴格注意不同行文方向的文章的語氣、習慣用語、專業術語等的不同,仔細推敲用詞、造句,力求用語規範、準確,用語和文章的題旨情境和諧統一。尤其應該注意介詞(如根據、爲了、關於、按照、鑑於等)、單音節的文言詞語如(茲經、悉、擬、洽、系、尚等)以及表目的、原因、對象、範圍和表達方式的介賓短語(如透過、遵照、由於、對於、隨着等)的正確使用。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注重應用文語言的生動性和活潑性,在一些非行政公文的通用文書中,要注重文章的可讀性和通俗性。在調查報告、通報等文種寫作中,可以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如在敘述事件過程或場景時,可用適當地用描寫和議論的文字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使事件更真實、更具現場感。也可用約定俗成的習慣用語,一些有助於表達涵義的消極的修辭手法,如吃大鍋飯、一刀切、經濟槓桿等詞語,增加文章的可讀性。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的詞彙也廣泛用於應用寫作中,如:“願景”“平臺”“共識”等,爲應用文寫作提供了新的、更具時代性的詞彙,增添了文章活力。

幫助學生了解應用文不同語體的語言特色,有助於學生了解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寫出既規範、又具時代特色的應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