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注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

論文1.68W

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符合認知規律;又能讓學生動手動手動腦,開發創造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透過化學實驗,可以給學生創造某種認知情境和情感氣氛,用以激發學習動機,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嘗試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設計、自己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注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

化學實驗能力包括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記錄分析結果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

一、在化學課上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動手

有些學生上實驗課時老是畏手畏腳小心翼翼,就連往試管裏裝藥品這樣簡單的操作也不會;而有一些學生則只是一個看客,只看別人操作,自己不動手,這樣的學生叫實驗盲。我曾見過這樣的同學,上大學了還不會動手操作實驗儀器,每次實驗都要依靠同組同學來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上的還是師範大學化學系,以後還要當老師。自己都不會做實驗的老師,很難想象他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所以在化學課上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做,不要怕出錯,也不要怕碰壞儀器,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熟練地操作各種化學儀器。

二、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人們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它在開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爲了培養學生透過觀察抓住現象的本質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引導學生不能只注意實驗的表面現象,還要注意克服偏離觀察意圖的單純興趣和偏好的心理障礙。

爲了避免實驗觀察的盲目性,在化學實驗課中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師生共同研究活動中應該觀察的內容,使學生透過對活動中儀器、操作和現象的觀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如觀察物質燃燒現象的一般步驟是:第一,有無火焰,火焰是什麼顏色;第二,放熱(這是燃燒的共同現象);第三,產物特徵。還可以透過設問質疑,引發學生相應的思維活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觀察力的敏銳性主要是指在觀察過程中能抓住化學變化過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縱即逝的現象。例如在鎂條的燃燒實驗中,鎂條燃燒產生的白煙很快就被產生的白光所掩蓋,學生很容易忽略,能否捕捉到這一現象正是敏銳性的重要表現。

三、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要教給學生如何描述實驗現象,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要培養學生學會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

許多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完成的。透過分析對比一次次的實驗結果,找出每一次實驗結果的`差異,從這些細微的差別中居里夫人發現了鐳,雷利發現了稀有氣體。所以我們要教給學生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實驗記錄就是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及時而且如實地記錄下來的過程。因此,要求學生按照實驗觀察的程序,及時把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和事實如實地記錄下來。

如初四化學第三單元《金屬》單元測試題裏有這樣一道題:爲了測定某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某同學利用該合金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實驗中的誤差忽略不計):

(1)試計算該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

(2)從上表數據分析,當所取合金的質量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比爲____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這個題目就是考查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

五、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在化學中有較多的驗證性實驗,老師應儘量把這些實驗過程當作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要注意引導學生有意地去設計探究性實驗,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透過對實驗的設計和探究,一方面能從探究過程中透過各種實驗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創新能力。

例如,等容積的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飽和食鹽水和蒸餾水,試用實驗的方法加以區分。學生起初會用已有的知識來考慮,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蒸發溶劑法,用這種方法將兩者區別開。然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思考,從本質上分析二者的差異:飽和食鹽水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而蒸餾水中只有水分子,這些差異導致了二者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上的不同。學生透過討論思考,並透過具體的實驗驗證,得出了許多鑑別方法:(1)物理法——①稱重量法;②電池導電法;③物塊在溶液中的浮力法。(2)化學法——①蒸發溶劑法;②溶質溶解法。(3)生物法——①品嚐法;②新鮮蔬菜失水法。多種鑑別方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應全面、完整地認識化學實驗能力的內涵,着眼於廣義實驗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素質,爲他們將來走上各種崗位後創造性地勞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