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特級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研究論文

論文1.72W

單元導讀課的教學不應用一個固定的模式來呈現,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段特點來規劃設計,要讓單元導讀課教學在變化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完善。下面就從教學目標制定和發展學生能力的視角來談談各個學段單元導讀課的教學特點。

小學語文特級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研究論文

一、低段──瀏覽感知,整體把握。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單元整組主題教學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整把握能力,來適應社會的發展,能使學生在紛繁的資訊海洋中迅速採擷到自己所需要的那朵浪花。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以及教材編排特點,低段單元導讀課的教學特點是瀏覽感知、整體把握。主要是引導學生瀏覽、感知、把握整個單元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引發閱讀期待。其教學目標應該這樣制定:

1、自讀本單元的內容,瞭解單元主題;感知本單元內幾篇課文的大意;弄清口語交際和寫話的內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讀書,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爲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2、瞭解本單元要查找的資料有哪些,教給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鼓勵學生去查找並與大家分享,引導學生體驗收穫與分享的快樂。

3、明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由於剛接觸單元導讀課,孩子們會興奮好奇,學習積極性高漲。但是也會感到無從下手,讀得亂七八糟,收穫甚微。這就需要教師傳授給學生整體感知的方法,並按照教學目標親自指導學生對整個單元內容進行瀏覽、感知。這樣纔會避免出現學生對單元內容感知程度過淺或過深的現象。

這一學段的導讀課一般用1-2課時。

二、中段──深入感知,制定計劃。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整體感知能力後,教師對學生整體瀏覽的指導應該逐漸放手,把指導的重點轉移到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上來。同時把蒐集資料和制定學習計劃作爲這個階段單元導讀課的補充目標。其教學目標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如下:

1、自讀本單元的內容,瞭解單元主題;感知單元內課文大意;弄清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內容和要求。培養學生自主讀書,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爲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2、瞭解本單元要查找的資料有哪些,做好查找計劃,提前查找。引導學生養成查閱資料的好習慣,培養蒐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

3、明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做好本單元的學習計劃,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從目標的制定來看,這階段導讀課的設計仍然着眼於整個單元,從整體出發,爲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和鋪墊。特別是把資料的蒐集作爲一項任務目標,長此以往,學生收集、整理資訊的能力會有所提高,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培養。

單元導讀課既然是單元整組教學的起始階段,就一定要發揮其整體感知的功能與作用。在學生感知了整組課文的'內容之後,在“部分體驗”單元內各篇課文與語文園地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對這一單元的學習作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其實這就是學生運用學到的學習方法去實踐的一個過程。因此,這階段的目標中加上了“做好本單元的學習計劃”,並做爲這一階段單元導讀課的重點。

這一學段的導讀課可以用一課時或半個課時來完成。

三、高段──探究感知,高效整合。

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知識的增多,他們的思考能力、求知慾望會越來越增強。因此學生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教材上的知識的學習,他們會把學習由學校小課堂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大課堂中去,會把學習內容從教材中擴展到課外書、網絡等生活“大百科全書”中去。因此,當學生進入高段的學習後,我們要依據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和學習心理,爲他們制定科學、可行的單元導讀課的教學目標。

1、自讀本單元的內容,瞭解單元主題;感知單元內課文大意;弄清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瞭解本單元要查找的資料有哪些,做好查找計劃,提前查找。

3、明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做好本單元的學習計劃。

4、引導學生對單元內容整體探究,根據單元主題深入思考,找出共性的知識點,對所學內容進行整合,有計劃、有重點的把整個單元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習效率。

在這一學段中,由於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已經很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已經養成,所以,前三個目標中的任務學生完全可以透過課下預習的方式去完成。導讀課上,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完成第四個目標提出的學習任務。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以“中國古典名著”爲專題,本組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教師備課時,找出本單元的共性的知識點──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依據這個共性的知識點制定省時高效的學習計劃(包括課外閱讀名著)。來達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閱讀名著興趣的目的。

這學段的導讀課一般用半個課時完成。